华娱:从囚徒到影帝 第236节
蔡亦侬嘲讽刘家母女是美国籍,还一门心思想去好莱坞发展,骨子里崇洋媚外;刘晓丽反讽蔡亦侬从港岛到内地,是越混越回去。
说实话,刘晓丽这个反讽纯属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真要这么论,刘亦菲一个美国人跑回国内发展,岂不是也是越混越回去?
等蔡亦侬挑出毛病,嘲讽她年纪大了,说话不经大脑。
刘晓丽顿时恼了,直接展开下三路攻击,说蔡亦侬早年在港岛说是做娱记,可她一个内地去的女人四六不靠,哪来的这个本事?
天知道她具体是做的什么‘记’!
蔡亦侬自然也不甘示弱,开始阴阳干爹干女儿之间的关系,还搬出了‘扬州瘦马’的传闻。
几番论战之后,刘晓丽彻底破防,干脆一纸诉状把蔡亦侬告上了法庭,说蔡亦侬是在诽谤自己和女儿。
但蔡亦侬说话时都技巧性的,采取映射、话里有话的形式,刘晓丽提供的证据没被采纳。
反倒是蔡亦侬抖落出她诽谤自己的证据,然后又大度的表示自己虽然被诽谤了,但不会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多做计较。
这一刀刀专往要害上砍,气的刘晓丽直接住进了医院。
而蔡亦侬携大胜之势,再度向泰迪姐妹团的成员伸出了橄榄枝。
这次她表面看上了熊乃谨,不过真正的目标是甘溦,只是因为甘溦挖不动,所以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甘溦的好闺蜜。
熊乃谨的回答比较暧昧,也没说行还是不行,只说是要先征询一下琨哥的意见,那态度,谁看了都以为两人有一腿。
…………
与此同时。
徐琨的《镖行天下》也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他操刀的这一版,别的不好说,至少在动作戏和服化道上,要强过原版。
尤其是服化道,说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也不为过。
九月下旬,他一边进行收尾,一边开始粗剪。
上次因为有现成的印象在,他剪辑《人在囧途》的时候十分顺利,但这次没有现成的记忆可以依靠。
速度就慢了许多,有些地方总是难以做出取舍。
最后还是同在横店拍摄《双面胶》的刘海薄出手帮忙,剪辑进度这才加快了不少。
老刘也是顺带散散心,原本筹建剧组的时候,他还对腾华韬这个导二代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结果真到了拍摄的时候,人家对现代剧的掌握理解,明显在他之上。
这让刘海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就在这时候,‘大众电影百花奖’也公布了获奖提名,徐琨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宝强拿到了影帝提名,《人在囧途》也获得了优秀故事片提名。
不过这三个提名,也就只是提名而已,基本上就是去陪跑的。
因为今年的‘百花奖’不搞分猪肉那套了,人家搞的是政治正确,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献礼片’《张思德》,注定会成为这次百花奖的大赢家。
要说这片子拍的确实不错,但百花奖向来是比较照顾商业片的,这从其它入围选手就能看得出来。
总之,‘公正公平’的口号看看就好,谁要是当了真……
至于金鹰奖这边。
不出张国利的预料,自从他提出退位让贤,准备把‘最具人气奖’让给徐琨之后,组委会就乱了营,为了‘观喜’要不要颁给徐琨而吵的不可开交。
不给吧,人家这么大一个电影导演,你专门把人家请来颁个‘注水奖’,这也太得罪人了。
颁给徐琨吧,那按照往年的惯例,他就成了第一视帝,也是最受认可的视帝。
这李佑斌能服气?
媒体能不出质疑?
上面……
眼见都快到十月了,组委会也还没有吵出个结果来。
不过正常来说,获不获奖本来就该颁奖当天发布的,只是这年头,大家都对提前得到消息习以为常,反倒是没有提前得到消息,成了件稀罕事儿。
9月29号。
距离国庆节还有两天的时候,徐琨和张国利一起被请到了金鹰组委会。
组委会的意思,是希望能‘拨乱反正’,让张国利继续参评‘最具人气奖’,徐琨则退而求其次拿个‘观喜’。
这当然不可能让两人满意,所以组委会还准备另外分给两人一些猪肉。
分给徐琨的正是‘金鹰女神’。
按照组委会的意思,是准备淘汰原定的刘亦菲,把刘诗诗捧上神坛。
徐琨质疑道:“现在刘亦菲应该还是占据上风吧?你们把她淘汰确定没问题?”
虽然双方斗的如火如荼,刘诗诗获得圈内支援,更是远远大于刘亦菲。
但刘诗诗毕竟根基比较浅,拢共也只有一部《霸总》拿得出手,而且《霸总》里最出彩的是徐琨和文彰,所以总体上还是处在下风。
“这一点我们也考虑过了,但我们可以来个补充声明,就说金鹰女神是面向中国演员的奖项,而刘亦菲是美籍华人,所以不符合获奖条件。”
原来还能这么搞。
这还顺带阴阳了一下白玉兰奖。
徐琨不得不佩服组委会分猪肉的本事,不过他还是选择了拒绝:“刘诗诗是刘诗诗,我是我,你们能拿她的奖来抵我的损失,这算怎么一回事?”
“徐导。”
有个三十多岁的组委会成员,闻言忍不住跳出来道:“您这么说就没意思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那刘诗诗……”
徐琨打断他的话,沉声道:“那些都是谣言,如果你们不信,我可以让她去做个体检,出具一份完璧之身的报告。”
场面顿时尬住了。
不过金鹰毕竟是金鹰,奖项界的最会变通的存在。
组委会最终决定给‘最具人气奖’改名,临时改成‘最受欢迎男女艺人奖’。
这样一来,‘最佳表演艺术奖’就成了历史‘较为悠久’的奖项,哪怕徐琨拿了双料,也只能屈尊做个小视帝,盖不过李佑斌去。
这可真是煞费苦心。
徐琨本想质疑临时改名不合规矩,但却被张国利给拦下了。
事后张国利表示,李佑斌应该没这么大影响力,最有可能的是《亮剑》本身得到了上面的关注。
要真是这样,看看百花奖的情况,徐琨还有什么好争的?
好歹也是双料小视帝,说出去不丢人。
第322章 陈舒来访
“徐导,到了。”
听到黄彬的提醒,徐琨才发现已经到了剧组包下的小旅馆。
他意犹未尽的关闭了起点界面,把笔记本的屏幕扣好,又狠狠揉搓了一下眼睛,这才推门下了车。
自从收购了《鬼吹灯》的影视改编权后,他就对网络起了兴趣。
和实体书比起来,网络题更为多样,虽然大多数水平都比较一般,但其中也不乏精品之作。
比如刚刚在路上淘到的《狼群》,描写是一个中国青年意外成为国际雇佣兵的故事,其中的战斗描写很有画面感。
可惜题材太敏感,拍成电视剧只怕过不了审。
而且人物、场景大多都在国外,要拍出来得花不少钱——可如果把成人物、场景都改成国内,又不是那个味儿了。
他提着笔记本自顾自的往上走,到了自己的房间,摸出钥匙拧开门锁,刚要推门进去的时候,就听旁边传来一声:“徐导。”
因为是年青女人的声音,徐琨还以为是殷陶呢,结果扭头一瞅,却发现从三楼下的竟是陈舒。
徐琨推开房门,这才转身询问:“你怎么来了?”
“这不是快到日子了么。”
陈舒快步来到徐琨身边:“我心里没底,就想让徐导您再帮着把一把关。”
徐琨闻言,伸手冲着上面指了指。
陈舒立刻解释道:“我是两个小时前到的,听说徐导您要晚上才能回来,就在殷陶屋里坐了一会儿。”
“喔。”
徐琨点点头,招呼道:“那就进来说话吧。”
说着,率先走进屋里,打开了灯。
两人早就有过一腿,陈舒自然也没什么好矜持的,跟着进了门打量了一下屋里的环境,随口道:“徐导,您这环境够艰苦朴素的啊。”
“没办法,钱得花在刀刃上,有时候我甚至得往里倒贴一部分。”
虽然确实艰苦了点,也没赚着什么钱,但徐琨回顾这将近三个月的拍摄,还是觉得收获满满。
整整十部数字电影【已经拍了八部半】,记录了男主角小王的成长,同时也记录下了他徐某人的成长。
这次没有依靠资深副导演帮助,也没有仰仗前世的记忆,他是一桩桩一件件硬啃下来的,不敢说已经做到了融会贯通,但最起码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导演。
如果现在让他重拍《人在囧途》,当初犯下的一些错误完全可以避免,总投入也能压缩到700万以内。
“徐导还是真敬业。”
陈舒嘴里泛泛的夸着,顺势就坐到了徐琨床上,自然而然的翘起了二郎腿。
其实她有点不太能理解徐琨的选择,明明都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了,劳心费力还要贴钱来拍什么数字电影,图个什么?
而在她翘起二郎腿的时候,徐琨不自觉的皱起眉头。
比起几个月前,陈舒黑了也瘦了,眉宇间的疲态更是挥之不去,不敢说是脱胎换骨,但起码这几个月是没少吃苦。
但她这一翘腿,那种姨太太的风情立刻又灵魂附体了,身上的长裤+针织体恤,好像也变成了高开叉的旗袍。
徐琨下意识追问道:“你这几个月都是怎么体验生活的?”
“就是在河北找了个村子,吃住都在村里,每天就观察那些农村女人一举一动,然后再尝试着模仿呗。”
说到正事儿,陈舒下意识坐正了身子,跃跃欲试的问:“要不咱们现在就对一对戏?”
“明儿吧。”
徐琨想了想道:“明儿我让人找一身合适的衣裳,你扮上试试,这样也看的比较直观清楚。”
上一篇:国运:召唤老天师,国家乐疯了
下一篇: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