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只想搞事业,你竟然想跟我结婚

只想搞事业,你竟然想跟我结婚 第21节

  在真正的资本大佬的眼里,都不能算个好的投资行业,风险和盈利,都特么的太不可控了,随机性太强了。

  蒋博盯着的肯定不是这一亩三分地,混来混去实际上也没多大意思,更何况树大招风,有多少人塌房,有多少人踩缝纫机,太不值得了。

  “有个事情,得麻烦权哥帮着办一下,找个靠谱的关系,在开曼和 BVI帮着各注册两家公司作为母公司,同时在香港注册全资子公司。

  所需要的费用也帮着先垫付一下,等我片酬结了一块转给你。”

  BVI就是英属维尔京群岛,跟开曼群岛一样,都是离岸金融中心。

  08年的时候,国内在海外注册公司,还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蒋博着任权帮着运作,也是想省点事儿,同时展示一下实力。

  不仅仅只是能拿个剧本那么简单。

  接下来要谈的事情,跟李兵兵就没啥关系了,听也听不懂,也就任权,从毕业就开始做生意,搞投资,一直在不断学习,差不多能跟上。

  “现在就注册海外公司,是不是有点早?”任权倒不反对在离岸金融中心注册公司,早晚都得走这一步,不过看不太懂,蒋博这么早,一开始就从海外着手运作的目的。

  技术上的事情,蒋博还是解释了一下。

  “万丈高楼平地起,最重要的就是把骨架先搭起来,现在咱们要谈的事情,就是搭骨架。

  国外的市场和技术,比国内要更加发大一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但是资金流通是个限制,想绕过去,就得早作筹谋。”

  离岸金融中心的公司,并不是说为了避税那么简单,更方便的资金流动,以及海外上市,才是新发展公司比较看重的优势。

  至于避税,算是个附加功能吧,不过在避税这件事儿上,还有更加划算的选择,比如荷兰,比如爱尔兰。

  还没到那一步,蒋博也就没说那么多。

  ……

  在外面并没有待到很晚,蒋博和李兵兵就一块回酒店了,至于任权,毕竟不是剧组人员,就是过来看朋友,还是老老实实自己开酒店吧。

  真到剧组探班的话,花费可一点都不小,不说别的,单请咖啡的话,就算一杯三十多块钱的星巴克,剧组三五百号人,人手一杯,最低也得一万多。

  但是任权这种身价的明星,去探班的又是李兵兵这种一线大咖,怎么可能就人手一杯三十多块钱的咖啡,就给人打发了。

  人均预算,怎么着,也得一百往上。

  探个班,几万块就没了,完全没必要。

  人家花钱是为了买人气,他们俩花钱是为了啥?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到了酒店之后,李兵兵并没有回自己房间,跟着蒋博就进来了。

第25章 解释

  “你们今天晚上后来商量的都是什么,我怎么一点都听不明白?”

  老熟人了,蒋博酒店这房间,李兵兵也没少来,跟在滨城的时候一样,只要换了新造型,就拉着蒋博拍照。

  话说女明星是真爱拍照,不过李兵兵只想着自己拍,私下里找蒋博,还不允许蒋博给周讯拍,害蒋博丢了不少生意。

  吧台前,李兵兵先给蒋博倒了杯水,蒋博接过之后,喝了小半杯,打了个招呼:“你先坐会,我先去唱个歌。”

  说完转身就进了卫生间。

  还好剧组不差钱,没给安排什么廉价的连锁酒店,卫生间都特么用玻璃的那种。

  不过还是从卫生间传来了口哨声。

  晚上喝茶喝的有点多了,那玩意儿挺利尿,确实有点着急。

  而且,蒋博还有个习惯,去之前,得先喝口水,感觉更顺畅。

  从卫生间出来之后,蒋博明显自在多了,坐在李兵兵对面,问道:“你刚才想问什么?”

  李兵兵有点不着急了,面带戏谑道:“没想到,冲击力还挺大,需不需要帮你叫个客房服务,把卫生间给你清理一下。”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男生的动静大小,跟那方面的能力,是脱不开关系的。

  不需要了解太深刻,只要不劈叉,不出现湿鞋的现象的话,问题应该就不大。

  蒋博倒没有不好意思,只是说道:“姐,你就别调戏我了,咱们就做朋友不好吗?就像你跟权哥一样。”

  不是不相信爱情,但这也不是爱情的事儿吧。

  李兵兵白了蒋博一眼,说道:“行了,不为难你了,你权哥的事儿,回头你自己问去,现在跟我讲讲,你们后来商量的是什么,我几乎什么都没听懂。”

  其实蒋博不知道的是,自己越是这样,李兵兵越是放不下,不像之前追的那么紧了,只是换了个策略,外松内紧,并不代表要放弃。

  不管怎么样,蒋博先松了口气,被一个大美女每天按在酒店房间里调戏,确实有点快挺不住了。

  以前还只是诱惑,比如拍照的时候,神情姿态上,风情万种。

  后来就开始上道具,自从上次李兵兵发现蒋博对旗袍有异样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又搜罗了两身旗袍,非得拉着蒋博拍照。

  主动付费的那种。

  后来越来越放肆,在剧组这段时间,旗袍黑丝高跟,军装制服皮靴,全都给拍了一遍。

  搞得蒋博都开始流鼻血了。

  今天这又开始刷新花样,语言上的尺度,也是越来越大,都开始关注尺寸大小和力度强弱了,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还是换个话题好。

  对于李兵兵提出的问题,蒋博倒没有嗤之以鼻的意思,也没有想敷衍过去。

  人家想关心一下投资的问题,也是情理之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懂也可以理解。

  关键是,对女孩子,态度一定要好一点。

  态度决定一切。

  可以不讲那么细致,但绝对不能三言两语,敷衍着就打发了。

  “在海外注册公司,主要是为了资金流动方便,选开曼和BVI是综合考虑税收费用,以及接下来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最后做出的选择。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你现在每年能兑换多少美元,一年也就 5万吧,你要是想在海外买个东西,需要 50万美元该怎么办?”

  讲到这,李兵兵就明白过来了,本币和外币结算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很麻烦,尤其是对于明星而言,经常需要出国,需要的外汇额度,根本就不够用。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凑身份证和信用卡这两种方式。

  其实明星还好,消费额度也就那些,总归是有个数的,买买东西什么的,数额还比较有限。

  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就比较复杂了,规模做的越大,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大。

  “你要是这么干的话,有可能会出事儿吧?”李兵兵是不太懂金融经济,但还有最起码的风险嗅觉,离岸公司这种事情,本能就觉得有风险。

  “会不会出事儿,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认定,一是看你究竟做了什么,是不是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二是看你的做法是不是违法。

  放心吧,我准备等公司成立之后,就聘请专门的律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这方面的业务处理。”

  蒋博可不会学爱马仕哥,把自己作死,想着给子孙后代留下用不尽的财富,全部都转移到境外,留下自己去踩缝纫机。

  李兵兵听了解释安心了许多,想起之前的疑问,追问道:“电影脚本你不收钱,公司的股份你也不要,你做这些,到底想要什么?”

  名利权里的习惯了,不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就是不安心,也就没办法合作。

  蒋博摆摆手,说:“电影脚本我只是不收剧本费用,并不代表不收钱,我的意思是,拿票房分成,这样的话,风险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至于你说公司股份的事情,我可以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你,你觉得娱乐圈的核心资源是什么?”

  又不是做慈善,蒋博可从来都没想过不拿钱,拿分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连最基本的保底都不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降低投资人的风险。

  不过风险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不拿前期的费用,相当于蒋博把一部分投资人的风险,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这是可以接受的。

  正所谓风险和收益并存,蒋博既然承担了风险,自然就可以理所应当的要求对应的回报,10%的票房分成和版权不过分吧。

  原来《驴得水》的 30天票房,是 1.7亿,10个点的话,就是 1700万,可比拿剧本费和导演费强多了。

  至于版权,在 08年,那就更不值钱了。

  还没到 16年,几大平台巨头,为了拓展规模,资本疯狂涌入,把电视剧电影的版权炒的价格飞起。

  听了蒋博要分成,李兵兵反而松了一口气,只要收钱就好,虽然冒的风险有点大。

  至于娱乐圈的核心资源,李兵兵还真没仔细研究过,之前只想着签大公司,上大片,争取多拿奖,提高一下片酬之类的。

  好在蒋博也没指望,李兵兵能有多深刻的了解,自顾自解释道:“在我看来,所谓娱乐圈的资源,基本上就两个部分,一是内容,二是渠道。

  至于明星,可替代性太强了,所以你们工作室的股份,我就不跟着瞎掺和了,这次是误打误撞,以后我也没准备演多少戏。”

第26章 光线

  第二天,剧组还得继续拍戏。

  蒋博饰演的白小年,属于那种角色很鲜明,但戏份不重的类型,总共加起来也没几场戏。

  也就开篇在伪军司令部,以及裘庄初审,以及聚餐的场面,最后就是受刑,被石兆其饰演伪军司令用鞭子抽死的场面。

  之后就是领盒饭下线。

  总体而言,还挺憋屈,活着的时候憋屈,乱世之下,唱戏没得唱,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委身司令,充当男宠。

  死的时候更憋屈,被司令当成狗一样,不管是非对错,直接上来就用鞭子给抽死了。

  看起来很离奇,但实际上,对于这位伪军的剿匪司令而言,却是最好的选择。

  身边人知道的太多了,日本人的手段,剿匪司令也不是没见识过,人一旦受了大刑之后,神志都不清楚,能说出什么来,可就不一定了。

  发倒是把人直接处置了,一方面大义灭亲,撇清了自己的干系,另一方面,等到了关键的时候,又是一枚很有分量的筹码。

  身边的亲信之人,都因为这件事情连累至死,相关的责任人,是不是应该给个交代,事后证明了跟自己没关系,处置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给个补偿。

  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蒋博下线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剧组,跟老师跟学校请假的时候,说的是跟组学习,总不能把附加题做了,前面的主题部分反而答个空白交上去吧。

  好在高群叔也不介意,正好把蒋博带在身边,就当是个助理了,科班出身,可比一般的助理好用。

  再说了,之前蒋博没戏的时候,在现场候场,除了跟老戏骨聊天学习,也没少往摄影机和监视器跟前凑。

  有一些设备,学校也有,但肯定没有剧组用的更先进一些。

  学校的那些设备,是用来教学用的,不可能更新很及时,说一声老古董也不为过。

  好不容易能近距离接触比较先进的设备,男孩子加摄影师,很难对器材不动心。

  杀青,卸妆,换了衣服之后,蒋博就坐到高群叔的身旁,跟着学一学导戏。

首节 上一节 21/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躺平的我,才华被明星老婆发现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