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484节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拓爷吗?

  “你这叫站著说话不腰疼!刘恒要是知道结果,管好坏,他也能安心了。

  “别说现在没出结果,就是出了结果,我也不能告诉你们,得等评委会公布,这是原则问题。”

  听著李拓的话,刘恒眼神一动,“还没出结果呢?”

  李拓自知失言,任郑万龙和刘恒再引导,也不再开口谈论评选事宜。

  磨了十多分钟,见李拓铁了心不透露半点消息,郑万龙面色复杂,感慨万千“拓爷,你变了!”

  李拓脸色一肃,“别打感情牌,没用!”

  郑万龙这下子彻底死了心,对刘恒说道:“咱走吧!人家现在是评委老爷了,跟咱不是一个阶级的人。”

  刘恒脸上略显失落,准备跟郑万龙离开。

  出门前碰巧张暖心提著东西回来,双方打了个招呼,两人离开。

  在两人走后,张暖心说这周有好几拨人找家里找李拓。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估计都是来打听消息的。

  李拓倒是没往送礼、请托的方面想,如今这个时候文学评奖的环境还没恶劣到那种程度。

  夫妻俩边收拾家务边聊著这一周家里、单位发生的事,没多长时间,门口又响起了敲门声。

  张暖心去开门,领进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穿著中山装,一见李拓先笑三分, 态度谦和。

  李拓回忆了一下,才想起这位是燕京文协的一位会员同志。

  在任何单位、组织或机构里,都有或明或暗的等级或者山头。

  在燕京文协里,李拓就属于食物链的顶层。

  即便他现在作品出的很少,但因为曾经出过成绩,交游广阔,又兼著《燕京文学》副主编的职务,让他在燕京文协拥有了比一般协会会员更高的地位。

  来人叫卢俊峰,李拓称他为“俊峰同志”,寒暄了一阵后,李拓问:“俊峰同志今天来是·—.—””

  卢俊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今天来是受朋友所托,他听说自己的作品入围了庄重文文学奖,想托我来问问,有没有这回事。”

  闻言,李拓眉头轻,“这个-—”—--恐怕我不能回答您。在奖项结果出炉之前,一切关于提名作品的信息,我们都不能透露。”

  卢俊峰面露祈求之色,“您别误会,我朋友也没指望得奖,他就是想知道自己的作品入没入围。您也应该明白,像我们这些业余作者,能提名就已经是荣耀了。”

  见卢俊峰态度卑微,李拓心有不忍,可他还是说道:“不是我不近人情,评委会的保密制度确实比较严。

  您朋友如果只是想知道是否入围这个消息,完全可以等评奖结束之后,通过当地文协获取这个信息。

  现在这个时候,我确实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

  卢俊峰还想再聊几句,李拓却已经站起来送客了。

  他最后争取道:“我朋友姓何,他那篇小说发表在《胶东文学》上。”

  李拓听见这个信息神色微微一愣,只摇了摇头,送走了卢俊峰。

  等对方走后,他才叹了口气。

  他并非瞧不上《胶东文学》,但文学界一个最残酷的现实就是,好稿子永远都是被名刊垄断的。

  在庄重文文学奖这种重要的评奖活动中,绝大多数提名作品都出自于《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花城》等一线文学杂志。

  剩下的小部分则由《燕京文学》《沪上文学》《河北文学》《四川文学》等这些二线文学杂志占据。

  像《胶东文学》这一级别刊物发表的作品,几乎不可能出现在提名名单当中。

  在李拓的印象里,本届评奖五十多部提名作品可没有来自《胶东文学》的作品。

  卢俊峰的那位朋友,也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假的太离谱了。

  又或者可能是抱著一种“范进中举”的心态?

  李拓不清楚这其中的细节,只是心中难免有些感慨他性格开朗,待人热忱,若不然也不会在燕京文坛拥有那么好的名声,想到刚才不留情面的请走了卢俊峰,他心里并不好受。

  他跟郑方龙、刘恒比较熟,所以说话没那么多顾忌。

  像卢俊峰这样没什么交情的,上门的态度又那么谦卑,按他平常的行事习惯不管,能不能帮上忙,肯定要好好招待一番的。

  可现在·—

  “喉~””

  李拓无奈的长叹一声,这可真是个得罪人的活计啊!

  “这两天来找你的人有点多啊!”张暖心问李拓。

  “是啊。离著结果公布时间越来越近,肯定有人迫不及待。”

  他回了张暖心一句,心中一动,说道:“不行。我还是先回朝阳那吧,这几天就不回家了,等评完奖再回来。”

  他这句话说完就要穿衣服,张暖心一脸幽怨。

  警见妻子的脸色,李拓安慰道:“我当评委也是赚钱嘛,一天5块钱补贴,一个月150块钱,快跟我工资、津贴加一起差不多了,一个月顶两个月。”

  听著这话,张暖心的情绪好了一点,“去吧!”

  像李拓这样的遭遇,评委们多多少少都遇见了一些,只不过因为他平时人缘太好,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了劣势,大家都想著来找他打听情况。

  回到小六部口胡同后,李拓跟几个评委聊了聊,知道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心里也平衡了不少。

  得罪人没关系,只要不是他一个人得罪人就行。

  5月的最后一周,评委会成员们仍在阅读和讨论。

  经过前两天的投票之后,大家的主要精力现在已经放在了决出了15部作品上。

  尽管对这些作品已经熟悉了,但为了慎重起见,大家还是会对这些作品不断地进行阅读和审视,慎之又慎。

  同时,评委之间的交流时间也变得更长了。

  在这期间,不少人都在不遗余力的向大家推荐自己心仪的作品。

  比如冯牧这个评委会主席就很看好凌力的《少年天子》,谢靳和章艺谋都看好《红高梁》,还有李士非,他看好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

  李士非对《平凡的世界》的观感有些复杂,当初第一部发表是他力主的,尽管发表后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李士非也没有气绥,甚至不惜财力、人力为《平凡的世界》召开作品研讨会。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花城》经营情况会恶化的这么快,面对著编辑部同仁们的反对声音,即便李士非身为主编,也不能一意孤行。

  放弃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乃至后面的第三部,李士非心中难免遗憾,

  他始终认为这是一部可以被树立为现实主义典范的作品。

  因而当他在庄重文文学奖的提名名单中发现《平凡的世界》的身影时,他不免陷入了纠结,这样一部当初被他看好,最后却又无奈放弃的作品,他该不该投它一票呢?

  这个问题折磨了李士非好几天,最后他想通了。

  当初他迫于出版社和刊物的经营压力放弃了《平凡的世界》,现在没有这些压力了,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5月的最后一天,也是第一届庄重文文学奖进行最终投票,决出获奖作品的日子,25位评委再次汇聚于小六部口胡同西院。

  回想著一个月以来的辛苦工作,众人不禁心头感慨,想到接下来马上要举行的投票,又难免有些紧张。

  能进入到最后名单的作品都非庸品,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啊!

  大家交头接耳的时候,李士非偷偷问林朝阳,“朝阳,你看好哪部作品?”

  林朝阳冲他笑了笑,“你猜!”

  这笑容,可真欠揍!

第505章 感谢朝阳同志

  小六部口胡同西院里的场景与一周之前并无不同,唯一的区别是现场的气氛似乎更加紧张了。

  最后的评选,评委会采取的依旧是相对多数票制,每位评委手中握有2票,可以投给心仪的作品。

  首先进行的是最佳短篇小说奖的投票,50张评委票分配给5部作品,既然是评选,自然不可能平均。

  一轮投票结束,扎西达娃的《系在皮绳扣上的魂》以18票的票数领先。

  评委们看到这样的结果略感意外,五部入围小说都是水准以上的作品,单就水平而言自然不可能有票数那么大的差距。

  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明《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确有打动大家的地方。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是一篇富有想像力的作品,讲述了猎人塔贝获天珠后被HF告知要将其送至莲花生大师掌纹地以赎罪。

  塔贝踏上旅途,途中牧羊女琼爱上他并追随,还有通灵哑巴小男孩普同行。

  塔贝有世仇,其仇家郭日想杀他夺天珠,一路追杀。历经重重艰险,他们最终抵达掌纹地完成使命。

  期间,作家格丹一直在寻找笔下“死而复生”的塔贝。

  整个故事在现实与虚幻间穿梭,融合了XZ地域特色与宗教神秘元素,既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又很好的反应了XZ的历史文化,去年获得了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后世这部小说还曾被导演张扬改编成电影《皮绳上的魂》。

  最佳短篇小说出炉,众评委交头接耳了一阵,紧接著便是最佳中篇小说的投票。

  没过一会儿,结果揭晓,谟言的《红高粱》以12票当选第一。

  从票数上来看,相比最佳短篇小说的争夺,最佳中篇小说的竞争情况无疑要激烈不少。

  这个结果大家没什么意外,先不提《红高梁》写的怎么样,光是改编电影获得了中国第一座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荣誉,就是个很大的加分项。

  最佳短篇小说、最佳中篇小说投票结束,只剩下最后的最佳长篇小说,评委们不由得都有些激动。

  长篇小说历来是文学评奖中的明珠,纵观国内外的文学评奖也基本都是以长篇小说为主。

  众多评委在纸上写下自己属意的作品名字,郑重的交到监票人手中。

  五分钟后,唱票结束,五部入围长篇小说的名字从高到低排列在黑板上,不少评委看著最后的结果满脸愣然。

  今天的评选除了有评委和公证处人员到场之外,另外还有文协领导唐达成、

  《文艺报》主编孔罗荪、《人民文学》主编刘昕武、《当代》主编覃朝阳等十多位燕京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

  除了这些人,评委会还邀请了《人民日报》和《文艺报》的记者,这两家报纸将会作为庄重文文学奖评选结果的权威发布渠道。

  在评委会评奖的时候,这些嘉宾和记者列席同样列席。

  刚才最佳短篇小说和最佳中篇小说的评选结果都在大家的意料之内,即便《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票数较多,大家也比较理解。

  可当眼前这一幕发生时,众人却感觉有些不太好接受。

  “为什么《平凡的世界》能跟《古船》平票?”

首节 上一节 484/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