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创业:开局回收二手航母 第678节
“您看,我们这边的新材料大概就是这种情况。按照目前的条件,我们肯定会把这些材料用在空天航母内部一些相对柔软的部位。您再看这里,这就是空天航母的外壁。”
苏航开始进行介绍。
林琛用手敲了敲,确实感觉很有弹性,而且这种特性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样的话,不就说明这种材料完全可以替代钢铁使用了吗?而且看起来,它的重量还没有钢铁那么重。”
“没错!其实重量对于空天航母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毕竟在天上飞,越轻当然越好。因为一台大型空天航母,您是知道的,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超大型空天航母,也都是用的这种材质。只是有个问题,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能够生产这种材料的企业并不多。”
林琛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如果按照苏航的介绍,那么现在这种材料就已经完全符合军工使用的标准了。
“其实在民用领域,大部分还是使用钢铁,就比如说那些车辆,就算是我的飞行器,所使用的也是和钢铁金属有关的新材料。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我并没有真正做到价格低廉。”
林琛还是说出了自己产品面临的问题。
苏航点点头。
“您别着急,先看看再说。我的意思是这样的,咱们现在确实有这个任务,您可以把这些材料都带回去,先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研究。我相信是有机会的,换句话说,同样的材料,要是您能通过一些比较简易的机器来生产,我们也能降低成本。”
这确实是个好思路。
林琛别的本事可能没有,但要是通过低廉的价格生产出这些新产品,对他来说倒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对物质生成器进行一些改造就行。
只不过,这些材料的结构得赶紧考虑清楚,说不定里面的有些成分是地球上没有的。
“那行吧,这些材料我就先带回去了,马上开始进行研究。”
林琛带着这些材料就回去了。
李雪这边目前也很发愁,主要是现在的订单数量实在太多了,虽然自己的工厂加上代工厂都在不停地加班加点生产,但整个地区要面对的是来自除米国之外全球的订单。
这就有些让人为难了。
“老板,咱们现在确实得想想办法了,目前订单实在太多,都已经排到很后面了,真的是供不应求啊。”
“那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我的想法是,现在订单已经多到供不应求的地步了,咱们得赶紧加快速度,再建几家工厂。之前想的那些办法都快到极限了,毕竟很多代工厂没有核心技术,生产出来的材料根本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李雪一脸无奈地说道。
……
李雪心里特别烦闷,之前找了好几家代工厂合作,结果生产出来的材料质量差得远,但又不好直接说人家,只能把这些材料拿回来重新融合升级后再卖出去。经过这一番折腾,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嗯!”林琛似乎听明白了。
“这样吧,公司给你拨一笔钱,你抓紧时间去建新工厂。别担心,能做多少做多少,实在不行,到最后把工厂卖了也没事,或者咱们直接把技术授权给那些代工厂。”
李雪听了,心里还是有些犯愁。
“技术授权其实不难,而且咱们的育种基地目前运营得还不错。但问题是,咱们那个万物皆可修工厂,虽然机器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订单,可现在订单量实在太大了,机器一直连轴转,我真担心哪天突然出故障,那可就全完了。”
第596章 成功了
林琛一听,就明白了,看来这种机器超负荷运转确实是个大问题,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要是直接生产新机器,也不是不行,但估计还是赶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这些机器都得定期维护,总不能一直这么不停地运转,而且工人也得休息啊,现在三班倒,大家都累得够呛,这也就是特殊时期才这么干。”
林琛边听边点头。
“我有个办法能解决问题,不过机器不能停。我的想法是,咱们工人现在是不是每天都得上班?咱们可以多招点人,实行做四天休两天的制度,比如上两天晚班,再上两天白班,然后休息两天,这样安排时间不就合理了吗?”
李雪听了,瞪大了眼睛看着老板,简直不敢相信,现在这么忙,老板居然还想着给员工安排休息时间。
“这事儿我来解决。”林琛说完,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星期日,咱们得赶紧研发下一代新设备了。现在这些设备再这么运转下去,迟早得出问题。咱们需要一种真正能实现长时间稳定运转的新机器!”
星期日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主人有这想法就太好了,这段时间我一直担心生产上的事儿,虽然我也画了些草图,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我先看看。”
林琛开始仔细研究这些设计图,结果发现了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再看看之前的第一代产品,他大概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
“我知道问题所在了,主要还是咱们的物质生成器。要是能在这方面进行改进,应该就没问题了。而且这台机器是有使用寿命的,所以我觉得咱们得有一套备用系统!”
“备用系统?”
林琛没再多说,马上开始对这套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这才是目前最大的难题。
“问题差不多能解决了,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林琛立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机械原理,对这台机器进行升级,很快,一份设计精美的草图就完成了。
但他还是觉得不够完美。现在机器的问题是解决了,可一旦物质生成器出了故障,该怎么办呢?
直接装一个备用生成器也不是不行,但这样机器的体积就会大幅增加,这无疑会增加工厂的成本,而且二代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渠道肯定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不行!还得继续想办法!”
他继续埋头苦干,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主人,要不咱们再发明一个双向物质生成器,就是可以轮流使用,这样应该就能解决问题了。”
星期日马上在全息影像上把设计图做了出来。
“3D打印?要是这样的话,那咱们现在的物质生成器就得进行改造了,还得通过射线的方式来实现功能?”
“对!其实咱们的一代产品已经有这方面的雏形了,而且咱们的速度非常快,这是一种物质射线。和一代产品不同的是,一代产品是在机器内部空间解决问题,而这个是开放空间作业。”
“等等!”
林琛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可别忘了,开放空间作业的话,会有很多新的物质混进来。”
“没错!”……
星期日显得兴致勃勃。
“所以你看,咱们这台新机器设备增加了一个关键环节,这才是核心所在。也就是说,通过开放空间直接生产出的带有杂质的产品,在离开机器前会经过一道特殊的处理工序,类似安检流程。”
林琛看着这台新机器,不禁大为震惊。按照这个原理,产品离开机器前会接受一次“安检”,把杂质,哪怕是分子级别的杂质,都给过滤掉。
他陷入了沉思,就目前来看,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地方掌握如此强大的技术。
“主人,我相信这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一旦这项技术成熟,安检方式或许都会发生变革。打个比方,以后人们带液体上飞机或许就不再是难题了,因为在安检时,这些液体中不能带上飞机的成分,都能被这个检查器精准剔除。”
林琛听后,十分惊讶。
“这么说来,咱们得想办法升级安检系统,而这就涉及到分子层面的研究了。”
“没错!或许存在一种射线,能直接穿透表象看到本质,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把那些我们不需要的成分都去除掉。”
说干就干。
林琛立刻对人类已知的各种射线进行了详细对比,然而结果却让他有些沮丧,目前并没有发现符合要求的物质。
但星期日既然提出了这项技术,那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东西或许曾经出现过。
“既然人类目前已知的范畴有限,那宇宙中肯定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时,他突然灵光一闪。
“合成射线!对,就是它!”
他马上投入研究,目前比较知名的射线有三大类。
而且最近科学家还发现了507射线。
根据人类现有的科学认知,这种射线一旦接触到人或任何物质,哪怕是地球,都可能在瞬间灰飞烟灭。
当然,这取决于射线的强度。
一般来说,在实验室环境下,这种强度的射线足以直接毁灭一只老鼠。
要是这种射线出现在宇宙大爆炸时期,说不定整个星系都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507射线吗?”
那么现在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对这种射线进行干预和改进,让它具备人类想要的特点。
如果是合成射线,那研究难度就更大了。
“难道……”
林琛突然灵机一动。
“对啊!可以采用惰性设计思路。”
惰性设计,这是林琛提出的一种全新思路,也就是通过人为手段,将一种相对活泼的物质进行改造。
而这一思路又涉及到了量子领域。
林琛决定再次深入微观世界,展开探索。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几乎足不出户,一直在实验室里进行各种试验。然而,这次的情况并不乐观。
经过几百次试验后,林琛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惰性设计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很难精确控制。
特别是对于机器而言,如果设计不够精密,就会出现很大偏差。而一旦真的研发成功,成本也会大幅上升。
这正是他们目前最担心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难题都解决不了,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到底该怎么办呢?”
林琛感觉自己陷入了困境。
其实这次,星期日也有些束手无策。毕竟在这个领域,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可循。
哪怕是国内的首席科学家和专家们,面对这种全新的技术,也是毫无头绪。
他决定暂时离开实验室。一般来说,当陷入思维僵局时,换个环境或许能带来新的启发。
“筛选,到底该怎么进行呢?”
就在他闲逛的时候,发现小区门口有一群老大爷正在下象棋。
“将军!哈哈!我就说嘛,你的水平还没到我这儿呢,哈哈!”
象棋?
林琛从小就喜欢下象棋,要不是现在工作太忙,他还真想和老大爷们下一盘。
上一篇:无限世界亿万倍增幅
下一篇:让你写快递员,你现场写一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