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创业:开局回收二手航母 第636节
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礼堂,这是酒店里目前最大的地方,几桌丰盛的菜肴已经摆好。
“今天我请大家吃顿好的,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不是已经决定要离开我了?”
难道这是散伙饭?
工人们大吃一惊,都不敢动筷子了,因为他们原本打算借这个机会在外面找点零活干,毕竟这家工厂现在确实太清闲了。
“大家倒是说句话呀,要是不说,我就当你们真的要离开我了,没关系的。”
果然,其中一个工人忍不住站了起来。
“您是个非常好的老板,对我们有知遇之恩,但我们一直不明白,您为什么要把咱们的造船厂直接送给国家呢?那可是个能造航母的大工厂啊,现在交给国家,就留下这么个小厂子,您还天天闭门不出,研究什么飞行器,我们哪知道您接下来要干啥呀?”
果然,这个工人说完后,大家都纷纷点头,这确实是他们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所以才会消极怠工。
“哦!”
林琛听明白了,看来和自己想的差不多,就是因为大家现在没了信心。
“知道我们万物皆可修工厂的宗旨是什么吗?没有最新,只有更新,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
大家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说话。
“你们想想,造航母确实能赚钱,但最后又能怎样呢?我们不就成了军工企业了吗?”
林琛有点无奈。
“其实我的理念很简单,我就是希望自己能轻松愉快地工作。你们看看那个从国外回来的军火商,天天忙得团团转,你们觉得他们轻松吗?”
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林琛是想过得更舒服一些。
“各位,我现在做的是单个的飞行器,如果成功了,我们就能突破一些限制,到时候这些东西卖出去比车还便宜,咱们就能填补国家的空白,在这个市场上,咱们就能独占鳌头。”
说完,他竖起了大拇指,工人们终于笑了,开始安心吃饭。
“你可真有两下子。”
李雪也很吃惊。
“你不知道,咱们这家工厂必须坚持下去,这些工人一个都不能走,不然咱们万物皆可修工厂,不就只剩下我和那些机器了吗?再说了,这些都是跟我一起创业过来的,我也舍不得他们走。”
他们大部分都是技术骨干,加上多年创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成就。所以,如果能让他们过得更开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林琛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这些工人组织起来。
“这段时间,咱们也得接一些外面的订单,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处理了,只要保证咱们的机器别停下来就行。”
李雪很吃惊,虽然自己做业务还行,但一直以来都是个助手,难道现在老板要把公司的重任都交给自己了?
“是!”
林琛笑着点点头。
“当初做这个维修部的时候,我确实是为了赚钱,但现在钱对我来说就是个数字了,大家只要好好生活不就行了吗?你就放手去做,出了什么事,我给你兜着。再说了,你在我这边干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吗?”
林琛说完,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吃完饭就又回到了实验室。这时,一个数控机床做出的零件已经基本完成了。
“今天喝酒了?”
星期日闻到了味道。
“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有我们这样的狗鼻子?”
“哈哈!虽然我没有鼻子,但我有传感器,我能感觉到你嘴里的酒味。今晚你不适合做研究,但你可以看看我即将组装起来的新型飞行器。”
林琛注视着这些新设备一一被安装到飞行器上,意外发现其重量竟比先前材料轻了好几倍。.
“这是新型材料,使用后效率更佳,但这次我们得进行严格的内部测试了。”
星期日这次格外谨慎,毕竟上次的意外差点让林琛丧命,至今仍历历在目。
次日,一切准备就绪。
“这样吧,我们先将数据输入,我白天好好休息,晚上开始实验。”
原来,林琛打算将所有数据都输入飞行器,因为上次系统与传感器配合不佳,且测试不足就急于飞行,实属不负责任。
这一整天,他都在进行数据测试,并不断调整飞行器的细微参数,显然这是项重要工作。
“好了!”
时间又到了晚上。
“我们该再次实验了,还是加载到极限速度,这次我要看看飞行器到底能飞多高。”
林琛再次进入飞行器,那种包裹感让他觉得操作截然不同。
实验室天窗打开,飞行器瞬间冲天而起,再次达到极限速度。
这次,他们坚持了十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哈哈,太棒了,照这个速度,我们甚至能绕地球一圈。”
“老板说笑了,我们得赶紧回去,不然要远离城市了。”
“没事,继续飞,有问题我们晚上找个地方住,就当旅行了。”
在天上漫无目的地飞了一个小时后,林琛才慢慢悠悠地返回。
“好了,开始第二项测试,直接向上飞,看看你能飞多久?”
“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结冰,设备可能无法使用。”
星期日赶紧提醒。
“不这么做,我们找不到极限数据,而且我相信你能控制好开机时间。”
于是,强大的引擎再次启动,飞行器越飞越高。
五分钟后,警报响起。
飞行器头部开始严重结冰。
“请尽快处理,否则后果严重。”
“别急,继续飞。”
林琛想看看在极限情况下,机械能否保证安全。
飞到极限后,机器突然停止工作。
由于空气稀薄,林琛呼吸困难。
还好有急救设备,立刻提供氧气,缓解了窒息风险。
但机体开始下落。
“怎么办?快启动,星期日,我不想自由落体,摔地上就成肉泥了。”
然而机器仍未启动,反应堆也没工作。
无奈之下,他赶紧打开逃生设备。
但结冰太紧,逃生设备无法使用,只能等气温回升后打开缓落装置。
第559章 一次竞赛
自由落体速度太快,降速效果不明显,离地面越来越近。
就在这时,温度回升,反应堆开始工作,机器重新启动。
“快,拉升高度!”
就在接近地面的瞬间,机器上扬,再次飞向空中。
“哇哦!太刺激了,像过山车一样。”
“主人,这不好笑,也不刺激,您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我们不提倡。”
显然,系统不高兴了,毕竟这样的结果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你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机器终于缓缓降落在实验室。
林琛从飞行器中走出,虽然这次没有其他形态变化,但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看来我们需要找到能在低温下使用的材料。”
从现有数据库信息来看,目前真正具备耐低温特性的材料,仅有一种特殊的钛合金,但其成本极为高昂。.
此外,航天材料虽能耐低温,却过于笨重,并不适用于飞行器。
“我该如何是好?”
林琛深思熟虑后,认为只能继续研发新材料了。当前材料虽能在大气层内飞行,但若想进入太空,则必须进行升级。
“我觉得这项技术现在已可应用,至少在即将到来的大会上,我们应能拿出点成果。”
“不行!”
林琛仍不满意。
“你要知道,所有飞行器都可在平流层活动,速度就成了关键。若能研发出一种能翱翔太空的飞行器,那这次就稳操胜券了。”
看看时间,仅剩十天。
只要解决材料问题,便可进入最后的比赛阶段。而且听说此次比赛过程将充满挑战。
他们继续夜以继日地研究,根据当前分子情况,似乎仍有机会。
林琛突然想起科学院一位院士曾说过的话,如今看来颇有道理。他立刻找到那份杂志。
果然,杂志中记载了一种想象中的物质,但人类至今尚未掌握相关技术。
再加上目前的粒子对撞机已达极限,需寻找更佳方案。
“主人,我认为应开始寻求外部援助。我听说有些地方已传言发现了物质生成器,只需输入想法,即可瞬间获得所需物质。但这项技术目前仅国内某机密单位掌握。”
“你怎么知道的?”
林琛感到十分诧异。
“是因为一篇学术论文,其中介绍了物质生成器的概念。我相信既然有论文发表,就表明这项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尽快找到相关人员咨询。”
然而,他们再次遭到拒绝。既然有论文存在,就表明某些技术尚未公开,但他们仍有攻克的可能。
上一篇:无限世界亿万倍增幅
下一篇:让你写快递员,你现场写一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