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596节

“二梅、柱子,回去代我们一家向你们家里长辈,还有孩子们问好,……京城到豫南路途可不近,中间还需要换乘,路上可不平静,你们两口子多留点心,没到家之前千万别放松了警惕性。”

临走前朱霖做为一家人的代表,好是一番叮嘱着他们两口子。

去年由于整顿,一些项目落马,不光位于城市的小型企业受到冲击,乡镇企业同样受到的冲击可能还更加严重。

这样以来就会有大量人员失业,这些人大没有了工作,不是成了盲流就是成了流氓。

滋拢着公共正常秩序。

现在这个还不是很严重,但骆涛从其他渠道获知,这个问题还会继续加重。

“哎!朱老师您放心吧,这个道理俺们知道,钱都让俺们藏了起来……俺们昨儿晚都商量好了,黑上柱子守,白天俺来守,一秒钟也不会让这些包离开俺们的眼。”

二梅很朴实的回答道,连藏钱的地方都说了出来,他们两口子为了提防火车上被偷,把挣来的钱缝进了厚棉袄里(受西昌蔬菜基地被偷影响,他们高度重视)。

他们两口子今年除了二梅在骆家干活能拿到两千多,二柱那边今年建筑队几乎没有闲着,他差不多也能挣个两千块。

由于两边都是管吃管住,衣服鞋子也都是免费,他们一年到头几乎花费不了几个钱。

他们一年下来也存了不少钱,一年挣的钱就能盖几间大瓦房。

两口子也很聪明,在京城办了存折,大钱都存了进去,他们也不敢带着身上,回家之前寄存在朱霖那里,只带了少量的现金回家。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他们对骆涛一家人十分信服,一点不担心朱霖会昧下他们两口子那点小钱。

“二梅,你啊你,嘴一点不严。……在这儿说可以,坐上了火车千万管好自己嘴。”

“哎,俺知道了苏老师,您老放心吧,坐上了火车,俺不跟陌生人说话。”

交代好了二梅他们两口子,骆涛又和梁超说了几句。

“路上多注意安全,同样代我们一家给家里问个好……这是我舅他们给孩子买的玩具,这个您可不能拒绝,不然我可没法跟他老人家交待。”

男人之间的谈话就非常简单,尽量多上干货。

这次他倒没有拒绝,欣然接受了。

“谢谢,还请骆先生您代为转告老首长,谢谢他和嫂子给孩子买的礼物。”

“话儿我一定带到。”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徐乐来喊,三人才提着大包小包离开京城。

家里一下子少了两个人,一时间还真觉得有些不同。

小丫头对此最为敏感,“妈妈,二梅阿姨和超子叔叔他们回家,还回不回来了?”

“当然会回来啊!因为马上就要过新年,他们也想念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们,………”

一听到小弟弟小妹妹,小丫头好像找到了新大陆,很是好奇,她自己也十分想有个弟弟妹妹。

“他们家里也有小弟弟小妹妹?那他们怎么不带来让我看看。”

这就是传说中狗见了都烦的年龄,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凭什么要带来给你看看。

朱霖一时无语,不知道怎么回她。

她一见朱霖迟疑,立马嗅到欺骗的味道。

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您是不是又骗我了?”撇着嘴,很委屈的问。

朱霖被她委屈的小模样给逗乐了,“妈妈什么时候骗过你,他们的家离我们这儿很远很远…”

“那是多远?”

“呃……

只有你长大了才能去的地方,你说有多远?”

小丫头思索了一下,伸开自己的双臂,斩钉截铁道:“这么远。”

朱霖也不再继续纠正她,点了点头。

“差不多就这么远,……小弟弟小妹妹们太小了不能来,等他们长大了,就会跟着叔叔和阿姨来京城,到我们家里陪你玩,到时候你欢迎不欢迎他们来啊?”

“我当然欢迎他们了,可……是现在我有点等不及。”

“为什么?”

“因为我怕我长大了,他们还没有来,我就不需要别人陪我玩了。”

这思维方式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这孩子一天天都琢磨什么啊。

朱霖是真的不想继续和自家这话唠闺女聊,便直接打发她去找奶奶。

……………………………………………………………………

小年刚过,这京城的年味那是越来越浓,大街小巷也开始变的热闹非凡。

处处都透着新年新气象,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努力忘却去年一年的伤痛,迎接新一轮朝阳迸射出来的光芒。

【月票推荐票】

第634章 推销股票如同卖白菜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同时也是灶王节,俗称祭灶(祭拜灶王爷)。

祭灶在我国是一项影响很大的民间习俗,这源于生活在华夏大地上古人,他们对火的崇尚。

南北方对于祭灶这个传统习俗,除了在形式和寓意上一样,还有一点不同,就是时间不同。

北方祭灶(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祭灶(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其实很久之前南北方过小年都是腊月二十四。

这个时间是从晋朝开始出现,流行于宋朝,范成大有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既然时间早就约定就俗,为什么后来南北方的小年还是出现了时间差?

这个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偏差,清朝皇帝每年都会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举行祭天大典,可能也是为了省事吧!便干脆在这一天也把灶王爷给提前拜了。

皇帝为了杜绝形式主义,便身体力行地改变一个传统习俗。

其他地方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时间亦或者地点不同,但是大家的目的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送灶王爷上天。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为了来年能有好运,家家户户在灶王爷上天之前,都会好好的拜上一拜,说些好听的话,贿赂一下灶王爷。

在贿赂灶王爷之前,得先要把灶王爷请回家,早在两天前,老爷子骆少逸赶庙会的时候就把灶王爷老两口给请到了家里。

纯手工的木板水印杨柳青神像版画,和蔼、肃穆、善静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盛装端坐,给人以庄重的感觉。

待到小年一到,趁京城市区内还没有完全禁烟花爆竹,先放一挂小鞭,给灶王爷老两口提个醒。

由于,现在京城二环之内确实很难看到土灶,这请来的灶王爷自然而然不可能贴在灶台上,而是贴在墙上,看着冒着蓝光的灶火。

然后按着老礼,老娘苏桂兰拿着糖块在灶火旁热化,然后抹在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嘴唇上。

这就是传说中的小嘴上抹了蜜。

就算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不喜欢吃,怕得糖尿病,这可由不得他们老两口。不乖乖就范,那只能用伺候他们配合。

谁叫我们华夏民族对神从来都那么友好。

既然说不服你,那我们就选择感化你。

这一天除了祭灶王爷,拜托他到玉帝老儿那里说几句好话,还要参加义务劳动,准备大扫除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以迎新年。

过了小年,这腊月便都是好日子,这几天却无其他事情忙碌,就要为新年开始准备。

从自身的卫生条件开始,先洗个热水澡,然后理理发。

老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做这些都是寓意辞旧迎新,将一年不好的事情、烦恼减掉、辞去,用全新的自己来迎接崭新的一年,寓意着新年新气象。

“这小子,不就是理个发么,见着我躲什么躲?”

苏桂兰见小十月跟着他妈理发回来,十分热情的迎了上去,准备关心两句,却没有想到一碰面,小十月低着头有意躲着她,也不打招呼,一溜烟儿,跑回了他自己的房间。

“妈,这小子在生我的气呢。”

“怎么事?”宝贝孙子不在状态,苏桂兰肯定要了解一下。

朱霖便把事情跟她那么一说,老太太愣了愣神,随后就是一乐。

“你说你,孩子不喜欢寸头,那就不剃么,干嘛强迫他。

我去看看。”

老太太转身解下腰间的围裙,轻声走进了西厢房。

朱霖这才小声嘀咕了一句,“寸头不是也很好看吗?”

“好看是好看,但是寸头却不是咱家十月中意的发型。”停车晚了几步的骆涛,刚进院便听见了朱霖的嘀咕,毫不留情的反驳道。

小十月除了刚出生时,头发不丰茂之外,到了周岁之后,一直都是长发飘飘,小小美男子,文质彬彬的奶油小生形象。

现在居然给他换成了硬汉形象,他一时半会儿还接受不了。

朱霖剜了他一眼,“马后炮。”甩下这么一句话,便回了屋。

“咳,我这怎么是马后炮么,明明是事后诸葛亮好不好。”

骆涛可不承认自己是马后炮,这话说出去太难听了,不如事后诸葛亮听着文雅,有内涵。

“丫头,还吃呢?”小丫头真是有大将风范,遇事一点不慌,穿着厚厚的冬衣,一个人趴在石凳上,默默承受着石凳冬天的温度,小嘴舔着糖人。

她看了看骆涛一眼,又看了看手里的糖人,道:“爸爸,我就这一个了。”

这孩子说这话,那就太打击人了,就不知道委婉一点,爸爸就是再贪吃,那也不可能学胡同的张二伯欺负小朋友。

撇了她一眼,之后也不理会这个家里最护食的小丫头。

小丫头看着如同大饿狼的爸爸回了东厢房,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慢慢扶着石凳起身,这是不打算把石凳捂热再走。

亦步亦趋,十分小心回了西厢房。

……………………………………………………………………

收拾干净利落之后,便老实等着除夕夜的到来。

好巧不巧,这时候居然还有一些琐事找上门。

首节 上一节 596/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