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499节

这事要是公布了出去,那影响不要太大,不敢说轰动世界,那绝对震惊中国,到时候绝对也会掀起一场暴风雨。

这些都不是骆涛想看到,不如一步步来,让大家包括他自己都能可以去慢慢适应。

侯明也算是很了解骆涛的人之一。

想不明白这里面最重要的玄机,但他也知道成立农业研究所无比的重要性。

答应了一声,他便开始向车里其他人介绍这西昌农业研究所的选址。

很快几人就赶到了雁栖湖,并见到了早早在这里等待的几位怀县的领导们。

经督办雁栖湖农业研究所施工的负责人田浩介绍,骆涛一一和他们握手问好。

“感谢陈书记,还有其他几位县领导的热情欢迎,一时间让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哎,骆先生,您这话可是说反了。

这真要说感谢,那也是我们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西昌先是给我们修路,现在呢又到怀县来投资。

……我们怀县数十万老百姓可是日日盼,夜夜想啊!”

这位陈书记吃的倒是富态,现年已经五十多了,岁月可是没有一点同情他,反倒是无情的在他的脸颊上,留下了不知道多少岁月的痕迹。

他如今这个岁数,这个职位,又是这么一个大环境要是没什么大的变化,他的仕途差不多已经到头,最多再能上一个台阶。

再多就不要想了。

面对陈书记一脸的质朴,骆涛只能连说不敢,然后随着他大的手上下摇动。

几人客套了几句,便坐车一起视察了雁栖湖旅游区的建设工作。

对于雁栖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只要不是太过破坏大雁的栖息地,骆涛是没什么反对意见。

现在的雁栖湖确实比之前的雁栖湖更美丽。

骆涛这一路净忙着敷衍几位县领导了,这一路的风景也是真的没有好好地欣赏。

大致都是到此一游的模式,走马观花一场。

雁栖湖的美,到底有多美,这还都是事后通过朱霖地叙说,再加上骆涛自己又选择重游一遍才算切身知道。

中午这顿餐自然要陪着这帮人,这样的酒宴,来的快去的也快,大家都是大忙人,没谁愿意在吃饭多耽搁。

饭后,他们要回衙处理公事,骆涛呢也要赶往近在咫尺的西昌农业研究所的建设工地。

这个地方距离中午吃饭的地方也不是十分的远,开车也不过十多分钟。

在还未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负责这里的管理人员,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安全帽一一分发给骆涛几人。

这白帽子戴在头上,总感觉自己的气质一下子往上拔高了好几个度。

接下来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先是来到现场施工的指挥室。

进屋就看见墙上挂一副巨大的研究所的规划图,看着这副巨大的蓝图,骆涛不得不感慨画的真好啊。

关于西昌农业研究所的建设规划,他们早就以书面的方式,递给了骆涛阅览审批。

百闻不如一见,这在现场看实际情况,可比在家里看图纸那是差的太远了。

农业研究所占地近七十亩,是由六幢不相连的楼房,一次排列组成,每一幢楼都是六层,取谐音六六大顺。

大楼盖的也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造型,完全是以这个时代大众审美观来进行建造的。

这里面用于做研究的实验室有三幢,还有两幢是用来做于专家的住宿楼。

那剩下的一幢楼则是用以备用。

研究所的六幢大楼之旁,空着一大块空地方,差不多有几十亩这么大的面积,这是西昌研究所的小块实验田。

至于大的实验田,还在距离西昌农业研究所之北的方向,那里有着近千亩良田,供农业科学家们实验培育。

将来的实验田还是要以远疆和琼省地区为主,毕竟,搞农业研究没有比这些个地方更合适的。

骆涛很认真听着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详细讲解农业研究所的规划和施工进程。

骆涛对他们说:“工程不要太赶,一定要在安全,有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赶施工进程。”

“……这大楼不光要盖的宽敞,楼群之间还要多做一些绿化工作,一定要跟这个雁栖湖的大山水画联系起来,看着和谐统一。

不能远远的看着,像一块臭牛皮膏药似的贴在雁栖湖畔。”

骆涛的幽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会心一笑。

他们有些人都是近距离接触骆涛,也是第一次感觉自家老板原来这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

“另外,娱乐设施也不能缺失,……你们一定多多关心一下研究人员,工作之后的娱乐生活,……最好是要劳逸结合。”

这真诚的关心,让随行的人员也不敢向骆涛提出别的异议,一个个拿着笔和小本本把骆涛讲的话,捡重要的事一个个都记录下来,准备以后逐步实施。

随后骆涛又去了施工现场的第一线,慰问了在一线工作的工人老大哥。

忙完这一些事,天色也渐渐灰暗。

晚宴便在县里的大饭店——红星饭店,骆涛同来到这里工作的部分西昌员工共进晚餐。

在这种场合骆涛自然要上台讲几句话,借此鼓舞一下士气。

首先是肯定他们这段时间辛勤工作,肯定他们的付出,然后就是一通勉励加上画大饼。

这些都是大家常见,且又常用的招数。

不过,再老的套路,只要到了骆涛的嘴里,他就本事把它完全变出一个全新的花样。

这要想得到大家认同,玩新套路不过是障眼法,最重要的还是讲话的语气一定要诚恳,还有就是那画的大饼一定要让他们看的见,最后就是福利一定要实在,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请大家吃饭这就是第一步,吃饭没什么花,但老板请客吃饭,那意义就不一样了,这说明老板心里真正的有你。

接着就是老套路新玩法,快速来一套组合拳,这便足以把这群涉世未深的男男女女折服。

……………………………………………………………………

第二天。

清晨。

几人轻车简从,在没有打扰任何人的情况下,骆涛几人随着西昌菜篮子工程的负责人田浩的小车往密云而去。

这自进入密云境内,坐在车里也能明显的感觉到,道路趋渐平坦,没有多少颠簸。

这就是西昌同密云这几年来合作,取得的显著的成绩。

【月票推荐票】

第560章 形式要不得,得实事求是

骆涛一行人来到密云之后的第一个去处就去了溪翁镇。

这第一站本应该是到达密云后,先去拜访密云的几个主事之人。

不过,由于这几年西昌可是实实在在做了不少事,给他们挣足了上升的空间。

他们现在可十分平易近人,哪里有什么架子,就是有也不敢在骆涛面前摆。

他们比谁都清楚,他们跟骆涛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们在管理一县的时候,骆涛已经给中国绘画了未来。

说点实在的事,去年,密云的甘书记就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上面看在他这些年劳苦的份上,便让他到了人大,过一过水,这也算是最后的光荣。

密云现在主事的人是原来的孙县长,老熟人张东风可算是坐上了火车,从三把的副县混到了如今的正官,真可算的上是一路顺风顺水,没什么大波澜。

这个变化,他们只要耳目皆好,就不可能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有了现在的地位。

资本盛行的时候,…………………………………………………………。

昨儿上午就告知了他们骆涛的行程。

这次来密云除了视察工作之外,就是带朱霖来看看在西山岛上盖的密云别院进程到哪一步了?

小车子驶上溜光笔直的大道,便像天空中翱翔的飞禽,自由的向未来飞去。

上午八点左右就到了溪翁镇,一行人也没跟任何人打招呼,便先在镇上一家早餐铺,少吃了一点,垫吧垫吧。

然后单独派人去跟镇里面打个招呼,骆涛则继续带着公司其他人员,风尘仆仆往溪翁镇的东西各村,去看全国菜篮子工程的范本发源地。

小车驶离镇子往西去,不一会儿,就看到连绵不绝的白色大棚,一个连着一个。

西昌菜篮子至今也没有全面覆盖整个溪翁镇,主要的都分布在镇子西部,靠近密云水库,且土地平整的大面积地区。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这里面有地理位置的因素,也有着如何合理的使用耕地等问题。

可耕用的土地就那么多,不可能都用来种植蔬菜,弃种其他农作物。

不过,溪翁镇南边的土地,将来也是要利用起来的,要想打造一个具有意义的菜篮子基地,一镇一县的土地都太少。

骆涛的计划是以密云水库为中心,划一个直径为一百公里,横跨京津冀的巨大农业示范区。

“今年新建的温室大棚有多少啊?”

骆涛虽然每天都会时刻关注下面公司发展动向,但人力也有穷尽的时候,事事不能及。

再加上去年西昌高层不老实,骆涛抽出了大量的精力处理这事,公司里有些事更不能做的面面俱到。

不过,依他的性子,只要不出事或发现问题,他倒是不想太过问具体的事。

“听说是一千多,至于具体有多少,我也是不大清楚。”坐在副驾驶的侯明思索了好长时间,才说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这也不是侯明工作不上心,主要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就不再主管菜篮子工程,而是主管文创和枫叶服装店及同浙省合作的摩托车产业。

西昌菜篮子现在归秦春直接管理。

这次来视察之所以没带秦春,主要还是想看看下面具体的真实发展情况,而不是他们每天上报的那一堆废纸。

“那也不少了,加上去年盖的大棚,那也有将近两千个,……”

两人又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骆涛便跟朱霖闲聊了起来。

很快几辆小车就横穿东各村而过,驶过联通东、西各村的小石桥。

来到西各村的小广场,众人才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当几辆小车从东各村呼啸驶来的时候,吃过早饭的村里人,就已经把目光死死盯了过来。

他们在这里也生活了这么多年,这么多的小轿车一起出行的排面,可不是多常见。

最近一次,还是前两年西昌的大老板要在他们这里搞菜篮子,小车来了十几辆,后来也时常有人开着小轿车来的。

首节 上一节 499/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