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486节

第550章 章古玩圈子也论出身,开会进行时

老马自从认识王先生,这家伙没少往王先生家的。

当然他也没少惦记王先生家的东西。

不过,他的主要目的无不外是想学点知识,充实一下自己。

毕竟,他本人在古玩圈子,可以说毫无根底,要不是赶上特殊时期,也许后来的他就是影视人,再高一点作家。

但世间的事没有如果,现在的他凭着一介白身入了这个圈子,就很了不起。

后世那么多名人有钱了就往这个圈子钻,有比老马有钱的,有比老马有名。

但比老马在古玩方面有能力的,有几个?

想玩儿懂这行,不光要有贵人扶持,更重要的是个人也必须要往这方面下苦功。

现在的大家,哪一个不是打小就接触这些玩意儿,可以说十位大家,有七位出自名门。

见识自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比拟的。

就说骆涛,他打小就被祖父骆敬灌输不少古玩的知识,更是把家传的纸张鉴定学个七七八八。

他这算是有家传的基因傍身。

后又加上重生带来的福利,记忆力和悟性变强,又遇名师,这才能左右逢源,一边打理俗事,一边研究传统文化,做到两不误。

这要是一般家庭出身,像骆涛那样,除非是天才,不然这辈子注定是半桶水,走路直晃荡。

不谈别的,老马这人在古玩圈的成就还是比较励志的。

要是未来真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并无私的做到了,笔者相信他这个人还是能被后人记起的。

毕竟,改革开放之后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国内藏家,除了他,又还有几个?

话锋似剑,点到为止。

骆涛大大方方在王先生家蹭了一顿饭,味蕾得到满足之后,骆涛也不作停留,立马拍拍屁股走人。

在这儿多待一刻,王先生家的宝贝就多一份危险。

俗话说贼不走空,骆涛也是如此。

自己辛辛苦苦忙了一上午,那是一顿饭就能打法的吗?

不能!

临走又顺手借走了王先生家的葫芦。

王家院子不大,扫一眼,眼睛都觉得自己委屈。

就这么大的空间,王老为了研究“玩”的学问,也是苦心经营这方小天地。

现在院子靠着墙跟处,就就不少长方形花盆,还搭了塑料薄膜,这就是王先生培育的葫芦苗。

老先生从去年底,就已经开始写他的新作《说葫芦》,讲葫芦各种装饰方法、历代艺人和标准器物。

介绍鸣虫畜养、欣赏乐趣及旧京城的习俗。

虽然书中没怎么谈及到培育的事,但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葫芦”,王先生避开闭门造车,选择实践出真知。

全面了解葫芦从生到死的一生。

骆涛自打听说他老人家要写书,无比的高兴,比写书的人还要高兴。

这几年硬木家具可是一直见了天儿的涨,这里面王先生就是位无形中出了大力的人,没有他的明清家具考据。

古玩硬木家具不可能快速形成市场。

西昌旗下的家具店也吃了不少红利。

现在他要写文玩“葫芦”,骆涛能不高兴吗?西昌文创完全可以借老人家一波东风,扩大经营范围。

“您老留步,改天儿我再登门。”

袁先生一直把骆涛送出大院门口。

老人家不是那么健谈,和熟人说话,也是别人说她听。

不过,要是涉及她所学的领域,她就会立马变成话唠。

她嘱托骆涛下次来记得带上家里的两个小家伙……

骆涛一一应是后,才骑车扬长而去。

…………………………………………………………………

这一年的三月注定不会平凡。

眼瞧着物价上涨,骆涛不想发这样的大财,但也拦不住他想从中占点便宜。

趁着烟酒还没有涨价,骆涛就赶紧囤了五百多瓶茅台,近千瓶汾酒。

汾酒这酒必须要囤,以后想喝这么好的酒,可不容易了。

后世的汾酒之所以不如茅台,还是有不少原因的。

华子等名烟,这玩意儿不适合长期存放,不然骆涛得存它个上千条,不过每样还是囤了几条。

现在囤什么最好?

不要听胡同里那群老太太胡沁,囤米、囤盐、还囤什么火柴…………

要囤就囤四合院,再次也得囤上百瓶八十年代出的茅台,先紧着茅台造,汾酒、五粮液等往后放。

要生值就得这么干,谁让后世的茅台会搞营销,股票值钱。

做好这些骆涛可是长叹一口气,“还是有人好办事啊。”

要是朝里没个认识的人,那么多的酒一下子还真不能办齐。

忙好了自己的一点小私欲,骆涛抓紧时间处理和安排公司的接下来要做的事。

毕竟,再过几天他就没那么多时间来管理公司,他要一心扑在冗杂的会议上。

三月下旬,骆涛接受到了很多信息。

上面有意提拔一下他这个愣头青,会压一些担子给他。

当然不会真给全,不过是给个名义。

就如年初市里就给了骆涛一个名誉正协会的长老职位。

骆涛也是来者不拒,只要上面愿意给,他也愿意接着。

他不贪恋权,他只向往不被人欺负,只要有了大名义,他们就要忌惮他骆涛几分。

虽说名义无权,但它可是通往上面的通道。

对于这一切的变化,骆涛皆是无喜无忧,坦然面对。

三月底骆涛作为京城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气氛十分激烈。

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今年新选出来的代表人员,跟他们相比骆涛都算是老人了。

换了换位子。

第一天会议结束,骆涛刚出来就成了媒体争先恐后要采访的对象。

面对cctv这么强大的单位,骆涛也是没有想出拒绝他们采访的理由。

便简明直接的回答了他们几个问题。

“作为私营企业的代表,我会认真履行我作为一名代表的职责,会尽最大能力……向上面反映民营企业的状况……”

骆涛回答完一个问题,紧接着就迎来第二个问题。

“我没有别的提案,今年我还是老三样,企业,教育,环境。”

刚回答完问题,骆涛就准备拔腿就跑,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这群人的死缠烂打。

又怕他们问物价的事。

不得不严肃道:“你们不要光问我,你们要多去问问那些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他们最清楚当下国内的问题。

你们作为新闻媒体人,要做到上下皆问,只有这样做,……当我们遇到了困难时,才能对症下药……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面对这帮已经要变质的媒体人,骆涛笑脸相迎,“好,就这样…”

本还想整几句废话糊弄一下他们,不经意间看见了救命稻草,“你们看广省的代表出来了。”

广省的代表团可是大佬云集,特别是在改革之初,更是引人注目。

他们飞快就寻找到了新的目标,骆涛这才得以解脱。

准备快速离开这个圣地。

小腿噔噔连下了好几个,突然再一次被人拦住。

“骆涛同志,还请留步。”

一抬头,好家伙,是主习团成员,即将成为沪海刺史的朱星城同志。

骆涛那敢怠慢,沪海可是出人才的地方。

“哦,星城同志啊,您有什么事吗?”

他笑着没有立马讲明来意,伸手示意边走边聊。

两人下了最后几节台阶,他才道:“我代表沪海感谢你的提醒,不然今年初的甲肝,不知道还要延续多久。…………”

他这么一说,骆涛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年初甲肝虽没有提前扼杀在胚胎中,但有了沪海西昌人员的告知,却也算及时控制住了病情大规模的传播。

这份情义他们沪海的领导班子不能不记得。

“这事啊!去年公司开食品安全会的时候,我也是顺嘴一说,真没有想到……唉,我要是早知道会出现这个局面,我怎么也得去沪海向你们陈述清楚……”

这事可不值得高兴,毕竟这里面有不少人命。

“虽说人吃五谷杂粮,肯定会生病,那也不过都是小病小灾,大病都是积累下的,……可这生吃海鲜或别的肉食,这病毒怎么能消停……”

星城同志非常认可,两个人一路走一路聊着,话题也从甲肝聊到了物价上。

首节 上一节 486/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