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462节

再一个就是dang的第十三次大会即将要召开,他们要是不采取一下行动,肯定会有人在这上面大作文章抨击他们的行政能力。

十月二十五日,骆涛参加了大会,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些都在他肚子里不知道转了多少圈。

他也没有那个闲功夫理会伪劣产品的事。

实在是因为这点事跟接下来我们要走什么路来比,根本不值一提。

十一月一日大会胜利闭幕,回家的路上,骆涛坐在车里望着窗外不知道翻修了多少次的长安街,华灯,还有一群没事儿就爱瞎逛的鸽子,感慨良多。

新的领导上台,新的制度颁布。

文件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走社会路、改革开放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在改革开放即将要迈进第十个年头的时候,再一次带领着大家冲破阻力,坚定明确的告诉全世界所有人:未来我们的国家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回到家的骆涛,好几天他还沉浸在这场胜利的大会里。

天天待在书房认真研读马、恩两位老师的作品,读大家写的关于社会学的书籍。

骆涛那认真求学的态度,用小十月的话讲:我考试的时候,都没我爸这会儿读书这么认真。

骆涛实在是不知道他是夸他爹呢,还是损他爹呢?

但是这么高强度的学习氛围,很快因一个消息打破了。

《月票推荐票》

第533章 章海峡没了,侯明职位危机

京城,百花小院的东厢房内。

骆涛平静地躺在逍遥椅上,看着今儿的《日报》,怀里还躺了一个熟睡的小懒猫。

已经快四岁的她,只要和骆涛在一起还非常黏着,甩都甩不掉。

骆涛呢也非常享受这份早来的天伦之乐。

缓缓放下报纸,轻拍着睡着了的小丫头,口里呢喃道:“这该来的,还是来了。”

自十一月六日第一位弯弯同胞回到家乡,从此那条浅浅的海峡就再也不复存在。

今儿全国的报纸全部都报道了这件事。

小丫头眼睛也不睁喊道:“爸…爸……”骆涛以为刚才的话吵醒了闺女。

“怎么了?爸爸在这呢。”特别温柔的拍着她蜷缩起来小小的躯体。

这哄孩子睡觉也不知道谁发明的,全国都一个动作,那就是喜欢拍孩子后背,也不知道这有没有科学依据。

见小丫头闭着眼没回应,骆涛又轻声喊了一声:“闺女?”

还是没反应,离近了还是能听到小丫头平缓的呼吸声。

骆涛拉了拉披在小丫头身上的小毯子,含笑道:“刚才那声爸爸,感情是你个小丫头在说梦话啊。”

有着闺女的陪伴,其它事都可以说是浮云。

又晃了一会儿,由于天渐冷,也不能一直让小丫头睡在骆涛的怀里。

掀起炕上的被角,拿出早早放进去暖窝的热水袋,再轻轻把小丫头放进被窝,盖好,然后再轻轻拍一会儿。

见丫头眯着小眼,露出长长的睫毛,没一点想醒来的迹象,便蹑手蹑脚一手拿着桌上的报纸,另一手拿起炕上的热水袋。

轻轻地带上门。

这才长舒一口气,活动一下筋骨,躺在逍遥椅上抱了半小时小丫头,这要搁儿一般人的身子骨真盯不下来。

走到水池子旁,夹着报纸,拧开热水袋,把里面已经凉了的水放掉。

热水袋不是什么稀罕物,这东西属于北方冬天家庭常备物。

此物冬季单身汉的必备!

如果家里没闲钱买这玩意儿,可以去卫生所找个大一点的打点滴用的玻璃瓶子。

要没以上这些,那就把家里的暖水瓶卸了,拿瓶胆当热水袋也可以。

(非专业人士,谨慎模仿)

苏桂兰在北屋正歇着,听院内有声音,便出来看看,见是骆涛便问:“丫头睡了?”

“哦,睡了。妈,您没出去溜溜?”

她拍了拍她上衣的下摆,走下了台阶道:“溜什么溜?我能跟你爸似的,一天天没溜,不着家。”

对于老两口的事,作为儿女的骆涛也不好多说什么,就笑笑。

“那什么妈,我过会儿有点事需要出去一趟儿,您老看着点小丫头。”

“好,我知道了,你忙你的去。”说着她就奔东厢房去了。

骆涛紧随其后进了屋放下手里的东西,从衣架上拿了外套,“对了妈,丫头醒了记得给她喝奶,中午没喝。”

苏桂兰对于骆涛说的话,听着就是一脸的不耐烦,“知道了,你快走吧!”

骆涛一脚已经迈出了门槛,又不得不驻足望了老娘一眼,此时的她老人家心思全在小丫头身上,都没拿正眼瞧骆涛。

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也不多说便自己开车去了西昌。

见到侯明便火急火燎地问道:“各地的负责人都来了吗?”

侯明一边紧跟着骆涛的步伐,一边回答骆涛的问题:“是的,各地区主要的负责人差不多都来了。”

一行人都很急躁的往会议室去。

骆涛一进来,会议室早来的西昌高层全部起立,“骆先生好。”

骆涛来到主座位坐下,压了压手,示意他们都坐下。

“客套的话今儿咱们就不说了,对于十月底沪海饭店的中毒案,我想这段时间大家都有所了解。

…一千人的聚餐,有七百人中毒,真是骇人听闻。

虽然这件事没发生在我们西昌,但是却给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你们想一想这七百个人他们的背后可能连着几百个家庭,…顾客来我们这儿吃饭就是相信我们,我们可不能把他们这份信任放进了狗肚子里。

今儿辜负了他们,明儿就没人相信你了。

做出的食品不安全、不健康,然后卖给信任我们的顾客,这属于什么行为?”

骆涛环视两侧接着道:“这踏马的属于谋财害命,还是熟人作案。”

在场的各地区负责人心里都是紧,见骆涛如此震怒皆都不敢大喘气,会议室内空气都凝结了。

这事不怪骆涛震怒,后来多少疾病不都是吃出来的,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甲肝,就因为沪海人们喜欢生吃毛蚶(han)引起的。

待骆涛平静了心情,“这次急迫的召集大家来京,我就想告诉各位一定要把食品安全这根弦都给我绷紧了,谁敢放松马虎就两个字:滚蛋。”

这两个字比什么都管事,骆涛说完会议室内哪还有几人敢扭头看他。

“西昌不养闲人,也更加不养害群之马。”

“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不光西昌楼要抓,西昌菜篮子工程也要抓。以后西昌楼的食品安全检验只能比国家标准高百分之十,一年内谁做不到?”虎视两侧,干脆说道:“走人。”

骆涛每次开会讲话都是脱稿,有激情就多讲会儿,没激情就少讲会儿,总而言之就是开会的时长看心情。

脑海里忽然有一个想法,“还有一事,我听说沿海地区很多人都喜欢吃生的,是不是?”骆涛向几位沿海地区的负责人询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人回道:“是的,骆先生,这有点类似小日子的生鱼片。”

骆涛皱了皱眉头,不满意道:“别的饭店我管不着,以后西昌楼的菜品,除了拍黄瓜,胡萝卜等,什么动物啊、海鲜之类都必须要高温加工。

特别是沪海人喜欢生吃毛蚶,这个我个人认为很不好,我有时候看报纸上说的那些,我都怀疑甲肝是不是这个东西引起的,沪海的同志你们回去之后做个调查看一看?”

骆涛就是以闲聊天的方式把毛蚶是甲肝病的源头提了一下。

这也不是骆涛凭着重生知道的,其实早些年就有人提出这种可能性,至于当时为什么没查出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他们自然是点头称是,说回去就调查这事。

骆涛现在语气又变的平和了起来,接下来开会就比较轻松了,“说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是那个豆角要是没烧熟吃多了,也是能中毒的。

……烧菜也讲究个五行相克,不是什么菜都可以混在一起,我知道的黄鳝配狗肉,这吃了就要命。”

骆涛每说一句话,他们都认真做着笔记,不敢稍稍漏了一句,实在是怕回去后不能准确无误的传达骆涛的开会精神。

“现在的西昌楼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开在后海一隅的小饭店了,才七个人,经过这些年的蓬勃发展,我们除了酒楼之外又延伸出如西昌菜篮子、西昌酒厂等产业。

不吹牛的说,以后还会更多。

今后我们要加强对旗下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措施,如厨师,服务员,工厂的操作工,还有管理层都要过一过检验的筛子,能者上庸者下。

我们这个队伍不光要数量上要提高,质量上更加要提高。”

在这次食品安全的会议上骆涛也多次向他们透露出要裁人的意思。

时间没说,但标准已经定下了。

至于谁是能者谁是庸者,只要让时间来检验。

他也不理会他们惊讶的表情,又自顾说道:“当年我们的目标只是要超过东兴楼,今后我们要打造国内第一家闻名国际的酒楼,要让那些外国人离开之后,都有一个感慨:没吃过西昌楼的菜,不算来过中国。”

这话非常鼓舞士气,在侯明的带领下会议的掌声经久不衰。

这场骆涛的独角戏,整整唱了两个多小时。

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才散会。

侯明的办公室内,“今儿刘象怎么没到场,他现在忙什么呢?”

骆涛一进会议就发现做为西昌高层之一的刘象没到场,嘴上没说,心里面早就给他上了黑账。

侯明忙着给骆涛倒茶,“哥,这个…我也是不怎么知道,这事您还是问秦经理吧?”

对骆涛的问题回答的十分刻意。

骆涛哪里还不知道,这里面出了什么事,沉声道:“我就想听你说。”

侯明一顿,迟疑了一下,见骆涛那张严肃的面庞,知道这事没商量的余地。

于是便大着胆子道:“秦经理代他请了三天的病假。”

首节 上一节 462/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