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3节

随后骆涛就不辞辛苦的翻找,开始了不一样得寻宝之旅。

对此骆涛的原则就是:只捡贵的,不要好的。

铝块,铜线,铁链这是首要的值钱货,如果能捡到钱那就是最好的。

呵呵,有点想多了。

什么酒瓶,电池,牙膏皮统统不要,浪费时间还不挣钱。

如果真捡了太丢重生者的脸,回去哪有脸见江东父老。

扒了没一会就见着货了,都是些零碎小铁块头。

大块的铁都被厂里的负责清理垃圾的人提前筛过了一遍,不过偶尔也会多少漏点。

骆涛就这么在如此仙境中寻寻觅觅了大半天,收获还是不错的,弄了大概有小半袋铜铝铁吧!

又看了看日头也快到正午了,先回家吃饭再说。

回去的路上就近,找了一个废品收购站,便把东西给处理了。

出了废品站骑着车没多远,就找一处看似的干净墙倚上,偷摸摸的数钱,好家伙一上午就了挣十多块钱,要不人都说无本买卖,只赚不赔。

揣上钱,便骑着宝驴,从银锭桥回百花深处都没要十分钟就飞到了。

刚一进门,

就看见一个中年妇女,齐肩的秀发,身材偏瘦,面容温和。

正在葡萄藤架下准备碗筷。

骆涛便喊了一声:“妈,我回来了,中午吃什么?”

女人听到声音,便回头一看吓了一跳。

手指着骆涛说:“你还知道回来啊,又去哪胡混了,弄的跟皮猴似的,赶紧脱了……”

中年妇女叫苏桂兰,三五年生人,在新华印刷厂上班。

这时从厨房端着一碟小菜出来的男人就说:“快去洗洗,马上就开饭。

见天看不到人,也不知道都了干什么?”

说话的这位就是这座小院的主人,叫骆少逸,这名字大有来头,取自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字,其字逸少。

已故的老爷子骆敬,因家庭的熏陶,便极爱王羲之的书法,就给儿子的名字取了少逸,把书圣的字调了一个个。

一方面是仰慕偶像,二方面也是望子成龙之意。

不出意外是没能如愿,那个年代时局动荡不堪,学也上的不安心,便不得不辍学在自己家的书斋里打杂,建国后进了新华印刷厂。

怎么没在自己家书斋工作,建国不久就开始了整顿,店铺便收为国有。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骆敬有大能耐,他的人生还有点传奇色彩。

十四岁便在自家琉璃厂的兰亭书斋打杂,学习经营书斋。

三零年在鬼市捡了个大漏,听说是个一件宋代哥窑笔洗。

转手便给卖了七千块大洋,换了旁人应该就是去挥霍,去潇洒潇洒。

他没这么做,而是花二千块买了一间铺子打算入主古玩生意。

当时在他看在来这生意比经营书斋挣钱,可惜他是没这命。

捡漏撞大运,一夜暴富,自然就有眼红的人。

便有人做了一个局,坑了他三千多块大洋。

自从这件事后他就再也不提做古玩生意,新买的铺子也给租了出去,就图挣个安心钱。

后来他也买古玩,但他的原则是只买小,不买大,大小是指价钱高低贵贱。

看着再好的东西,只要是要价高那就免开尊口。

正因他的心态好,不图再次捡漏,后来也买了不少好东西。

百花深处这座小院也是那时买下来的,没有这院子时,骆家人都在兰亭书斋后院生活,那时商铺大多是前店后院的结构。

一所宅子一家店铺,这就是他老人家挣下的家产。

东厢房里那么多宝贝大多是他留下来的。

建国后改制,部分商铺收为国有。

这时期就显得出他的大智慧和远见,国有改制他是琉璃厂第一个响应的人。

买来的那间商铺捐给了国家,书斋因为是祖上传下来的,便没有捐献,而是租借给政府做别的生意,但是不用给租金。

上一世书斋在一九八二年扯皮了近两年,才回到了自家手里。

政府见他这么积极热情拥戴新中国的政策,政府自然是举双手欢迎,对此领导们对他大加赞赏,还给他发了大奖状以示鼓励!

当然了条件也有,就是能给儿子骆少逸安排个他能胜任的工作。

领导也很细心,给骆少逸安排在印刷厂上班。

也许是看家里是开书店的!便如此安排了这么个工作。

骆家自此便跟印刷厂有了缘份,骆少逸和苏桂兰相识就在那里,他们老两口也是在那里工作到退休,上一世的骆涛也在那里工作了近十多年。

这番决定为后来骆家带来了太多好处,四合院没有被征收或是安排其他人入住。

但也后来埋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祸根。

父亲骆少逸中等身高,身材颇为匀称,长相不算俊秀,却显得老实厚道。

脾气很好,就拿烧饭说,他做的菜就比苏桂兰要好上太多。

见他这样就知道中午谁做的饭了。

马上了回一句:“我亲爱的爸爸,马上就来。”

洗好弄干净,然后就一屁股坐在马扎上,也不说话,开始大快朵颐。

吃好饭,便又开始了寻宝之旅。

现在去捡的人还很少,还能捡到东西,人一旦多了,也就什么也没有。

严重点还要斗上架。

为此,骆涛也带上了一个人陪他去大北窑捡了几个月钱。

后来有几个二哈占山为王了,想去哪儿捡就得交孝敬钱。

骆涛也是看着那地儿人多,也没有时间陪他们玩,便不再去了。

不过,他这半年也挣了二三百块。

加上之前剩的工资也有个小五百,这些钱在这个年代妥妥的有钱人。

他的工资也不用全部上交家里,一个月交五块钱伙食费就好。

这也是苏桂兰变法的要钱,他们俩的工资一个月加起来就有九十多了,怎么会缺骆涛这一点小钱。

话是这样说,钱还是要交的,以安苏桂兰的心。

从此他便又开始没事大街小巷窜,主要是去收点便宜古董。

现在文物商店里的东西太贵,一把紫檀的禅椅就要三十多块。

骆涛也买了几次,后来也就不敢去了。

主要是口袋里的钱不禁花,还是猥琐发育的好。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红豆的推荐票厚颜求投资收藏推荐打赏

第5章 发小

这赶上了休沐之日。

一大清早就早出去了,也没骑着自己心爱的宝驴。

出门地奔了一会,出百花深处拐进护国寺东街来找发小黄援朝。

黄援朝没有下过乡,初中毕业就被家里安排到食品厂上班了。

还是在食品厂上班好啊,看看这货就知道吃的多么好了。

以前多么一个干瘦俊秀的小伙,如今都快成了一个大胖子。

不过前世这货结婚后又瘦了,女人的威力也是不同凡响。

骆涛不一会就走到了,见一处深门大院,不用说这就是他家了。

说这话就有些不太严谨了,应该是他家也住这。

抬头便那朱门上有四颗凸出来的木头,雕饰着精美花卉的门簪。

这门簪是用来锁合中槛和连楹的木构件,它就像是一个大木销钉,将相关构件连结到一起,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

门簪数量都分为两颗或四颗,其多寡体现了主人家等级的高低。

等级较高的是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均有四颗门簪,而等级较低的就是如意门这类只有两颗门簪。

门簪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比如有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状,装饰以花卉图案或者是吉祥的文字。

这朱门上就是一个六角形的,上雕刻着代表春夏秋冬的花卉,牡丹花,荷花,菊花,梅花,这也象征着一年四季富庶吉祥。

这便是花卉图案的代表了,另一种文字雕饰的门簪。

骆涛家的门上就是有两个门簪,上雕刻着“团寿”和“吉祥”,形式也多样,内容也极为丰富。

门墩处也有左右两个形如抱鼓形的抱鼓石,门槛是没有了,应该是这里的住户嫌碍事,就一顿乱砍给去了。

从门旁还保留的上马石和拴马桩的配置来看,也能看出这户人家当年的阔气。

这算不上王府大宅,是比其低点的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又称广梁大门,是四合院宅门的一种,在等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高于金柱大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进去深门就看到一个残破的影壁,往里走入就有点不堪了,七拐八拐的走到他家。

这本是一座三进大院,还有着东西跨院。

首节 上一节 3/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