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闲鱼人生

1979闲鱼人生 第151节

第192章 孙掌眼带来了玉簪引路

骆涛也没有盲目的一口答应,随他而去,而是先观察一下地形,环境,小心别有什么危险等着自己几个人往里面跳。

小亭搭建的很简易,四周除去有几棵粗壮的树木,就别无其它可以掩体遮挡的事物。

离寺院的矮墙相去也不是甚远,那边游人倒是少点,但也是处能引人注意的地方。

骆涛望了王老一眼,征求一下这位老江湖的意见,王老也没制止,只是点了下头。

“那好,请。”骆涛心里面倒是想很见识一下,入行这么长时间了,还从来没有真正碰到过这类人。

从他们拦下骆涛时要同他做生意,骆涛就对这三人的身份猜个大概,不是铲地皮的游击队,那就是盗墓贼。

铲地皮专指跑农村收货,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为“游击队”,又叫“铲地皮”,也泛指盗墓的人。

“呵呵,您请。”

这位素质也是很高,礼节那是一点不失,让骆涛和王老先行。

来到凉亭也没石桌石櫈。

凉亭就上盖一漏斗蓬,另外有四根木桩,栏杆坐椅倒是莫要多想。

好在也不知道是哪位前辈留了三摞青砖,每一摞都差不多有三到四砖左右。

骆涛和王老同这位先生落了座,徐乐和七子则抱着买的东西立在进来的时的柱子一旁,另两位更是经验老道,不用吩咐他们就背过身,观察着四周。

要是身材再长的魁梧点,配上墨镜,绝对是专业的保镖。

三人落了座,便进一步开始盘道。

“不知道两位先生怎么称呼?”

“哦,我姓骆,这位是我的老师姓王,不知先生您贵姓?”

他听着骆涛的介绍,眼睛就偷偷瞄着王先生好几眼,才开口回道:“不敢,我姓孙,朋友都叫我孙一眼。”

“哦,是吗?那孙先生的本事绝对不小,不然得不到这样的雅号。”骆涛也借机捧了他几句,调调气氛。

“微末小技,就为了混口饭吃。不像两位先生是做大买卖的,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花卉大瓶应该是康雍乾时期的吧!不知道我有没有说错。”

他一出口骆涛就对他的本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那大瓶是件民窑乾隆时期的东西,不上手凭借着远远看那么几眼,就能摸个差不多,这人那绝对有真本事。

他也想借此展现一下自己的本事,算是让骆涛知道他也是行里人,好为接下来的东西做铺垫。

像他这种人,在盗墓团伙中应该算是掌眼的级别。

没错,他们也有自己的等级考核,这掌眼也是从古玩行里借用过去的,从下往上依次是:“苦力”、“腿子”、“支锅”、“掌眼”。

咱先说说这“苦力”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这些家伙都是出力的,没有啥技术含量。一般就是负责挖掘的工作,拿的是辛苦费,大都是“临时工”。

“腿子”就已经很有行内“文化”了,他们对盗墓的基本技能也已经掌握的很是熟练,也有充分的实践经验。那些“苦力”就是他们物色过来的,在干活的时候,就得听从他的指挥。只是财力和人际关系上还没能达到“支锅”的实力而已。

而“支锅”这一级,就很不一般了。他们可以说是这个行当中的灵魂人物,其下统辖许多的“腿子”为他干活。

最上面就是掌眼了,一般这样的人,是不参与具体的工作,他们这群人就负责鉴定东西和联系大买家,掌舵全局。

现在他们这一行的等级应该还没有划分这么严格,虽然这个等级早就有了,但在大时代来的时候,他们还真不敢冒险继续做,时间一长也差不多就散了。

现在也是春风一吹,有些不好的思想也开始萌芽冒尖,想迎着这阵风挣一把。

“孙先生好眼力,不知道您是支锅还是掌眼啊?”

骆涛这要问清楚,他们那一行支锅也是狠角色,还肩带着找卖家的活。

“呵呵,骆先生见多识广,连这都知道,佩服,在下不才现在也算是位掌眼吧!”

这话怎么说的,什么叫也算。

“哦,失敬了孙掌眼,。不知道您要和骆某做什么生意?”

底细基本上了解了,接下来就可以直奔主题。

他没有急着搭话,而是从上身左口袋里掏出一布包,看布包裹的长度也差不多有二十公分左右,看着他那口袋也没多大,居然能掏出这么个长度的东西,想着他的衣服里面应该有夹层吧!

他拿开布包,经验老道的放在地上,作了一个请势,“两位,不妨看看,还入眼吗?”

骆涛和王老对视了一眼,皆被眼前这玉簪震到了,这玉簪长约十七公分,整体保存完好,白玉质,光洁无瑕,簪首刻有麒麟瑞兽和云纹,略有点朱砂痕迹。

簪身也是刻有云纹,簪尾端是呈尖锥状,打磨的很圆润。

这玉簪映着下午的阳光显得就更加的漂亮。

“能不能上手一看?”好东西在眼前,怎么能不上手一抚。

“当然可以。”

骆涛得到了孙掌眼的同意,也是压着内心的激动,小心把这玉簪拿在手里,仔细观赏。

玉质应该为羊脂白玉,刀法颇有点汉代“游丝毛雕”的韵味,骆涛也一时拿不定注意,便让王老给掌掌眼。

“王先生,您老看看。”骆涛手递了过去。

太熟悉的朋友,倒是大可不必太在意规矩。

这游丝毛雕盛行于战汉这段时期,汉代还有“八刀”和“毛刀刻”这两种极具特色的雕琢技法。

游丝毛雕此类雕琢技法,细阴线形若游丝,细如毫发,逶迤婉转,顺畅遒劲,又被称为“游丝刻”或“跳刀”。

“嗯。”王老接过来看了几眼,便又递给了骆涛,同时也得到了他的暗示,是真品无错。

这样骆涛也心安了不少,他实在对玉这方面没多少了解,就是王老也不过是因为见识的多,才敢断定不是新货。

“不知道孙掌眼打算多少才能匀出这东西?”骆涛小心把玉簪放在地上的布包,开口询问价格。

“骆先生,不急,我这还有几件,还请您给看看,价钱好说。”

孙掌眼看骆涛也是个识货的人,不免想着一下子把手里的剩货全出手。

“哦,那今儿个骆某倒是有眼福了。”

两人相视一笑,那是各怀鬼胎暗巧算。

第193章 青铜器的消息

孙掌眼随后又从身后两个人身上掏出了五六件东西,件件都让骆涛和王老吃惊,这东西全是玉璜,玉瑗,玉珑,玉璧等物。

这些东西都不是一般人能拥有使用,不是在祭祀时候用的东西,就是权贵象征的代表。

看到这些东西骆涛暗想这伙人不会盗了一个大墓了吧!

“孙掌眼冒昧问一句,这东西都是生坑吧!”骆涛语气颇有点玩味。

这孙掌眼听到骆涛的话倒没什么动作和表情,他身后的两位倒是上前直盯着骆涛,徐乐和七子见状也赶紧上前护着骆涛和王老。

“退下,干什么?一点不懂规矩,不知道骆先生是客人吗?”孙掌眼连头也没回,言语间冷冷的训斥着身后的两人。

他们也有点怕他,更知道此时戏份也够了,便退了回去。

骆涛见此也不过笑笑,他们就是在唱红白脸,其目地不过是想给骆涛一个警告,意思是行内没有抛根问底的规矩,骆涛此举有点过线了。

骆涛也挥了一下手让徐乐和七子也退回去。

“孙掌眼不要怪罪才是,这东西骆某是有心没胆,我们到长安也有一阵子了,也听了一些,有些事情可是闹的沸沸扬扬,还请您多见谅啊!”

骆涛拱了一下手,云淡风轻的说着话,意思就是这东西烫手,我要是要,你就不要出个天价了。

孙掌眼做为老江湖自然能听出骆涛的意思,但他可不是个雏,轻而易举就被骆涛给唬住,现在就是看谁能绷的住。

“骆先生,这风雨不由人,但也挡不住撑伞要出去的人。东西就在这儿,除了你我谁还知道?”

这话说的是,只要有利益可图,天上下着刀也有人敢冒死出去。

“呵呵,孙掌眼真是好口舌,我都有点被您给说动了。但不知道多少您肯全部出手。”

骆涛也是想买,但很不想出高价买,对于他们这种人不要谈仁义,坑埋暗杀他们可是祖传。

“呵呵,骆先生要是一枪打了,看在骆先生这爽快劲,不知道一方如何?”

这一方是指一万块,以前行里谈价,都是用“袖内乾坤”,就是拉手比价,多少钱出多少钱要,砍价这事都不说出口。

如果不会这招绝活,那做生意别人肯定要背后骂句棒槌。不过现在人倒不讲究这了,但说黑话这可是传承了下来。

谈到价钱这其中就有方、吊、张。

吊,古代制钱都是一千枚为一吊,后来就泛指一千块,张的说法,现在就是指一张票的最大金额,在一百元没出现前,现在也就是指十元。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还有一类说法,是按分、角、块,说分但实际上它代表元,接下来的角、块都是在原数额上剩以十,一万块通常会说一只手,也有称为一桶水的。

这孙掌眼说一方就是一万块了,骆涛心中对此倒没多大吃惊,反之倒有点奇怪了,这价要的有点低啊!

自己上辈子虽说没接触这一行,但对此也不太陌生,多多少少也从报纸和新闻上了解过,现在长安就有不少人拿着生坑的东西去南方卖给粤省人,只要一转手就能成为万元户,怎么到自己这儿就这么低价了。

这件看似无关紧要的好事儿,却使骆涛留了个心眼,这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

“呵呵呵,孙掌眼,这个价可是个天价啊,我看六吊就够了,出门在外也没有多余的钱带在身上,如果太多了,我也只能跟孙掌眼说告辞了。”

“骆先生真会说笑了,六吊太少了,您是行家,也是明白这东西的价值。再说了骆先生您可不像差钱的主儿,这东西依我看就应该在骆先生您这样人的手里,如果到别人手里那可就有点明珠蒙尘了。”

这老货真会捧人,谈到价钱了嘴倒是甜了不少。

“哈哈,孙掌眼过誉了。不如我们各退一步如何?”

骆涛是能压一点是一点,毕竟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孙掌眼眼睛微微一眨,沉思了一下,转而笑着说:“今天能认识骆先生这样的行家,是我的荣幸,八吊就八吊,权当我交了骆先生这个朋友。”

“孙掌眼爽快,不过我身上没带这么多现钱,您看能不能让我的老师回去取一下。”

“哦,当然可以,不过王老先生一个人回去太危险了,不如让我这侄子陪着去吧,这一路多少也能照顾一下王老先生,不知道骆先生意下如何?”

他指着他身后的瘦个,长的好似麻杆,但也不是弱不禁风那种,应该是瘦的只剩下肌肉了。

骆涛听他说这话,不得不暗骂他一句老狐狸,这是怕王先生借取钱的空档去公安局报案。

“哈哈哈,孙掌眼太客气了。如此,那就有劳这位兄弟了。不过我这先生不怎么骑车,我想让我这两位小兄弟也陪着去一下。”

骆涛也不放心王先生一个人回去,虽然知道他有点身手,但还是不能让老人家冲锋陷阵。

“哦,那是的照顾,不如就让这位壮点的小兄弟去吧!”

孙掌眼心中也在计较,他如此说也不是无的放矢。

骆涛转头看着他指定的徐乐,这小子脸上也没有喜怒,见骆涛看向他,忙着笑着点头。

待王先生他们离开之时,骆涛对王先生说了几句,让他看好在包袱斋买的古玩,留意不要碰着了。

首节 上一节 151/6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具化系垃圾?我反手具化一台高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