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儿子,你才念小学,怎么成首富了

儿子,你才念小学,怎么成首富了 第233节

更新版本???

马华滕有些懵逼,又看了一眼顾修,忍不住提醒:

“顾总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的时间,不是应该想办法赚钱吗?

文件的名字,不应该是企鹅销售计划,或者别的什么吗?

怎么还想着如何更新企鹅?

却见顾修摇头:“马总似乎并不清楚,之前你到底输在哪了。”

“我当然知道。”马华滕皱眉,有些不悦。

顾修的语气太平淡了。

但就是这样的平淡,让马华滕感觉到,自己被一个小学生鄙夷的错觉。

“哦,那马总不妨说说,你错在哪?”顾修笑问道。

“我们把目标定位错了。”马华滕直接回答。

确实。

之前的企业群模式,确实有潜力。

但他们的定位出现了问题,这才导致最终惨淡收场。

可顾修却摇头:“不对。”

不对?

“那是我们的软件做的有问题?”马华滕皱眉。

顾修却再次摇头:“不对。”

还不对?

这有什么不对的?

这小子到底懂不懂?

正在马华滕觉得,眼前的小子就会空口白话的时候,却见顾修终于开口了:

“你们最大的错误,就错在,你们并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

这……

马华滕若有所思。

“马总知道,我最看重企鹅哪一点吗?”顾修再问,但不等马华滕开口,他已经自顾自说道:

“是企鹅的软件?”

“不,企鹅的即时通讯软件确实不错,但说实话,以你们为模板,我想要抄一个不弱于你们的即时通讯软件,仅仅只需要三天。”

这话,让马华滕忍不住皱眉了。

但……

他无法反驳。

确实,企鹅的程序,还真没什么高大上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既然不是软件,那是什么?”

“是你们的团队?”

“恕我直言,拉起一个比你们更加专业的团队出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如今回国热,很多海外的人才都在回国,只要愿意砸钱,很容易就能拉一支足够吊打你们的团队出来。”

马华滕:……

二次伤害!

但……

还是无法反驳。

企鹅现在确实没啥人才,甚至几个创始人都是同学朋友关系,而且大多数甚至都没出过国。

技术?

说实话,也就那样。

这样的挫败,让马华滕有些汗颜,同时又有些恼怒:

“既然在顾总眼里,企鹅一文不值,为什么顾总还要投资我们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顾修一笑,一点不因为马华滕生气而担心,反而笑的格外灿烂:

“为什么,我愿意选择你们一个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的公司?”

“这当然就是企鹅最大的优势。”

“而你们的优势在哪?”

“就在于,你们的活跃用户数量,在于你们国内第一即时通讯类软件的名号!”

“这,就是你们最大的优势!”

“而这,也是我看重你们的原因!”

“在互联网的年代,什么KPI,什么盈利指数,什么销售情况,都是虚的。”

“唯一真的,只有一样。”

“那就是,流量!”

第220章 小马:我已经看穿了一切

“流量?”

马华滕喃喃自语,念叨着这个相对而言,有些陌生的名词:

“我不是太很明白。”

“毕竟,流量……这东西好像没什么用吧?”

马华滕奇怪。

但紧接着,马华滕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面色一变。

脸上的表情,也阴沉了几分:

“顾总想要把企鹅卖了?”

流量这东西,说有用当然是有用,但要说没用,又确实没用。至少此时此刻,对于马华滕来说,这东西其实并不算优势。

毕竟这不能赚钱,还要增加服务器负担。

唯一的优势,那可能就是在风投估值的时候,注册用户数量,和活跃用户数量,算是一个亮眼的成绩。

可这东西,对于暂时不需要朝外找投资的企鹅来说。

根本不算什么优势。

但顾修却把这个当做优势。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顾修可能根本就没打算好好的经营企鹅!

甚至有可能。

他打算让企鹅再次增加用户数,然后找好下家高价抛出股份!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互联网常态!

这一刻的马华滕,甚至想到了之前互联网崛起的时候的事情。

其实互联网这东西出现的时间不算长,但到现在也不算短了。

可刚开始的时候,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这个板块,出现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低迷。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很传统,大家投资,看的还是盈利,看的还是财报。

但之后。

有人动了心思,他们把自己的思维进行了转换,不再按照传统的投资模式,来看待互联网。

他们不再关注,这个互联网公司是否能够赚钱。

是否能够盈利。

财报是否漂亮。

是否真的有前景。

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手里的股份,能不能用最短的时间。

卖出一个好价钱!

这道理很容易理解,投资人要做的,不再是投资这家公司后,跟着这家公司崛起。

相反。

更多的投资商,基本上只是赚一笔快钱。

一个简单的例子。

投资人A投资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花了一百万,这家互联网公司拿着钱之后,开始大量引流,大量制造话题。

用户数量和活跃流量,开始快速上升,投资人A会立刻拿着这个东西,去找新的投资人,告诉他们这家公司多么有前景。

然后,下家来了。

投资人B给出了上千万的估值。

这个时候,之前的投资人A会毫不犹豫的,把手中的股份套现,这个过程非常短暂,基本上不会超过半年。

半年时间,从一百万,变成一千万,第一个投资人心满意足。

而后面接手的投资人B一看。

首节 上一节 233/5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晋升工程师,虐哭众禽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