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神仙姐姐是青梅

华娱之神仙姐姐是青梅 第81节

“思思,别理他,他就故意不好好取的!”

看着完全无视自己专注撸猫的茜茜,姚东不再说话,默默腹诽,不说就不说,这名字可是你自己取的。

闺蜜两把整个店里的猫都撸了一遍后,刘思思选了只长得像二哈的,茜茜最终选的却是“无毛怪”。

看着已经穿上衣服的无毛怪,姚东还是觉得很丑,这么丑的猫茜茜居然用可爱两个字来形容!

结账时宠物店女老板再次认出了茜茜,提出给两人免单,茜茜很是有经验的回应该给多少给多少,合影可以但不能挂店里。

两人相互挽着刚走出宠物店,刘思思笑着说道:“那老板娘刚要是认出东哥,肯定会更兴奋。”

早就习以为常的茜茜,随意道:“不会的,之前还有人把他当我助理,让他帮忙拍照都没认出来。”

刘思思回头打量了眼一手一只航空箱的姚东笑出了声:“哈哈,确实挺像,茜茜我也想找个这样的助理。”

“这我可帮不了,你自己慢慢找。”

一直听着两人对话的姚东,忍不住问出一直想问的问题:“思思,你介不介意你男朋友比你大17岁?”

“切,我就是单身一辈子,也不找个就比我妈小两岁的啊!”

听着刘思思快速且肯定的回答,姚东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然后就被闺蜜两给联手制裁了。

好在姚东的手机适时的响了起来,两女才放了姚东一马。

茜茜主动接过一只航空箱,警告道:“再熘号,你试试!”

……

翌日,姚东带着还没画完的的分镜头脚本独自赴约,昨天的电话是侯克明打的,说是介绍个摄影系的师兄认识认识。

姚东到茶室没几分钟,侯克明就领了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进来了。

在侯克明的介绍下,姚东得知这位摄影系师兄就是宁号,这位的大名前世今生都没少听,但见到本人还真就是第一次,姚东笑着试探道:

“侯老师,宁导的《香火》我看了,给我当副导演或者摄影师都有点屈才吧?”

话音一落,刚抿了一口茶的侯克明就被呛的连连咳嗽,宁号的神色也颇为尴尬。

姚东连忙笑着找补:“呵呵,看来是我误会了,我以为侯老师您对老吴给做副导演不放心呢。”

终于顺过气来的侯克明羊怒道:“我给你做监制,你还想着找那么多副导演,怎么你不放心我?”

姚东给侯克明重新到了杯茶,“我这不是怕侯老师到时没时间进组监制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老吴都是没拍过电影的。”

为了资金宁号豁出去的插话道:“姚导,你的电影什么时候开机?”

侯克明听的姚导气就不打一出来,“你瞎称呼什么,去年9月我剧本就给我了,到现在还在画分镜头脚本,演员也没定,这小子哪配得上‘姚导’?”

姚东颇为尴尬的拿出带着的分镜头脚本递上,“侯老师,我这不是一直在忙着呢么,你看我今天分镜头脚本都给带来了。”

侯克明才翻了几页,就教训道:“摄影动作空着也就算了,你这镜号也给空着,是留着我来帮你填?”

宁号看着侯克明一副恨铁不成刚的样子,一阵感慨,掏出剧本递给姚东:“姚东,你看看我攒的本子评价下。”

姚东可算是明白宁号的目的了,接过《大钻石》的剧本翻看起来。

没看几页就知道就是《疯狂的石头》的剧本,姚东不清楚《石头》这部电影上映时具体票房多少,但这部电影十几年后都还能被自己翻出来看足以说明一切。

宁号看着姚东翻页的速度,正以为没戏了呢,就听到姚东的声音:

“宁导,你是想我投资的吧?你还缺多少?”

宁号可不是姚东这样的“不正经”导演,预算早就自己算好了,脱口而出:“500万。”

姚东快速回忆原片核算成本,原片明显是用数码机拍的,全部制片成本也用不到500万啊,当即疑惑道:“你没找其他资方么,还有这次你准备用胶片,还是数码拍?”

侯克明听着数码机拍电影,又开始教学生:“我看你是电视剧拍习惯了吧,还数码机,数码机拍出来的放大荧幕上能看么?你没拉过片么?”

“宁导都能用dv拍《香火》,万一这次用数码机拍呢?”

侯克明被姚东反驳的有点说不出话来,转而看向宁号,宁号尴尬的回应道:“那会不是只有几万块钱么,这次就是要用胶片才要500万的预算,真要用数码机估计300万就够了。”

搞清楚真相的姚东当即爽快答应道:“师兄,明天你自己去趟青云影视找钟莉方钟总沟通,项目审核的事情是她在负责,我会打招呼的。”

“那就多谢了,你的电影需要我做什么的尽管开口。”

……

ps。感谢书友“让我照顾你你你”、“鹤舞于淇”的打赏,我会继续努力的,还请其他书友也能多多投票支持,谢谢!

第122章 喂出来的

刚进入8月,茜茜的北电录取通知书就到了,《不能说的秘密》也一切准备妥当,姚东起初还担心请不动濮存晰老师,哪成想人看完剧本之后直接就答应了。

3号姚东把最后一首歌录完,就赶着参加吴尔善组织剧本围读会,其实主要还是由姚东培训道具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讲解“扫码付款”等知识点。

这些不提前让演员理解清楚,还真没法拍。

这些道具的外观就和后世的手机、平板、超薄笔记本是一样的。

手机、平板是从mp4厂家定制的,只能播放视频,而且还不是触屏播放,是靠侧边的物理按键。

“超薄笔记本”更是开机都开不了模型。

剧本围读总体还算顺利,并没有谁提出加戏、改剧本,只是一个个都对姚东的异想天开表示怀疑。

8月5号,晴空万里,万事皆宜,《不能说的秘密》在取景地之一“中音”举行开机发布会。

李逍遥和赵灵儿的第一部电影,媒体还是很有兴趣的,再加上青云影视也给了不少车马费,整个礼堂座无虚席。

担任制片人的钟莉方介绍完几位主创后,开始让主持人开始“点名”记者挨个提问,第一个点到的就是藤讯娱乐的杨柳,“钟总,您刚介绍电影制作成本2000万,是因为青云影视在京城、江城购买装修的几个‘神秘’店铺么?”

没错,这就是托!

钟莉方:“当然不包括,《不能说的秘密》的故事是发生在2035年,为了体现20年后的不一样,青云影视买了几个店铺重新装修,但店铺属于固定资产,所以没有计入影片成本。”

“候导,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出任监制?”

侯克明笑了笑指了指姚东:“一开始定的导演是姚东,我担心他糟蹋了好本子,不过现在导演换成吴导,我也放心多了。”

吴尔善提都不提当初和姚东挣执导权的事,当众开起了玩笑:“一开始我只是副导演,姚东突然撂挑子,这么好的本子,我只能接下来了。”

姚东点头笑着接着说道:“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拿《不能说的秘密》这么好的一个故事练手,太浪费也太奢侈了,所以还是请了吴导来执导。”

“姚东、安茜,唐燕你们这次从小荧屏走向大荧幕,会不会有压力。”

和姚东合作能有什么压力,茜茜直接脱口而出:“没有。”

中戏之耻唐燕倒是点了点头,“我会更努力的!”

姚东:“不当导演,我就没压力了。”

“濮老师,是什么打动你参演青春爱情剧。”

这几年一直饰演人民公仆的濮存晰也开起了玩笑:“好多年没接过这种戏了,这次又是演姚东他爸,我就来了。”

......

发布会一结束剧组就飞往江城,影视制作从来都不是按照影片播放顺序来拍摄的。

综合各方面因素,剧组先拍江城的戏。

藤讯娱乐杨柳也跟着进组负责营销物料,不过这次他被警告了,绝对不能再弄出个类似“中戏之耻”的报道出来。

魔改后的《不能说的秘密》,在两人做梦变换身体之前,一个没去京城,一个没去过江城。

梦里互换身体的孔林夕、孟小影对于江城的相对落后,京城的相对发达。两人之所以没怀疑两人存在时空差距,一方面是正常人都不会往这方面想,另外一方因为京城是首都,这在台词里面也会有所表达。

比如在京城取景时,变身孔林夕的孟小影(饰演者是姚东)会发出感慨:“这就是京城啊,江城什么时候才追的上。”

在影片中,孟小影消失之后,孔林夕是有到江城来寻的。

所以姚东在江城也是要演戏的,虽然戏份不多,但他的戏景得重新搭不说,相关角色的演员也得换成年龄大的演员,一个是2015年一个是2035年。

这也是《不能说的秘密》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比如刘思思出场的那个便利店,茜茜拍完就得重新搭景。

所以剧组自然是先拍茜茜的戏,第一场戏拍的是:

变身孟小影的孔林夕钢琴课上出糗,演员是茜茜、许小丹和一众北电的龙套学生。

这场戏对于许小丹自然不在话下,老师演老师而已。

但对茜茜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场戏演的是变身孟小影的孔林夕,也就意味着她得演出男生孔林夕的一些细节,比如说坐姿、步态、神情等等。

暂时不用演戏的姚东拿着个笔记本,跟着老吴后边做着笔记。

导演现场指导摄影、灯光以及调动整个剧组,这些东西姚东之前见过不少但还真就没法子近距离研究过,要不然这次也不会事到临头把导演让给老吴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老吴拿着导筒,喊出了第一声“a!”

但很快老吴就喊了第一声“卡!”紧接着又大声呵斥道:“罗金,你刚那哪是学生在上钢琴课?钢琴演奏家,也就你那样吧?”顿了顿。指了指其他几个龙套学生“你们也都注意着点,不符合角色的表演,演的再好也是白费功夫!”

来自几个艺校的老套学生,噤若寒蝉,被骂的罗金更是连连道歉。

这次北电不少老师都在影片中客串老师,没少带学生来“暑期实践”,龙套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北电。

罗金,北电02表演班的,之前在《售楼部的故事》演过一个小角色。

这次被选角导演选中出演钢琴课上在变身孟小影的孔林夕之前弹奏的同学,属于龙套中的特约。

和侯克明一起坐在老吴旁边的姚东很清楚罗金的想法,无非是在镜头前多呈现自己,这也是很多演员的通病,只想着表现自己却脱离了角色。

看着吴尔善发飙,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可以鼓励演员自我创作,但必须得符合角色;导演在片场一开始就发火,比忍不住再发火,可以提升拍摄效率。

重新准备好之后,吴尔善再次喊出了“a!”

很快老吴再次喊了“卡!”紧接着走道钢琴前,温和的说道:

“茜茜,你现在演的是变身孟小影的孔林夕,孔林夕他是跳舞的,还不会弹刚琴,你刚刚故意弹错谱子就很好,但你手法可以像这样。”吴尔善只用几根手指钢琴上乱按但语气依然温和,“没上过钢琴课的人,大部分都是像我这样用几根手指瞎弹的。”

姚东看着这一幕更是庆幸没有自己执导,这个细节之前和茜茜对戏时也是没有留意到的,提起笔又开始做起笔记。

监制侯克明对老吴的细节把控露出了笑容,瞄了眼姚东的笔记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心里也打起来了新的算盘。

15条,监视器后的吴尔善可算是说出了“过!”

这么简单的一场戏,为什么拍这么多条?

这年头拍电影之所以都选胶片摄影,是因为相比数码摄影,胶片的色彩更加浓郁,色彩更饱和,对比度更高,宽容度更高,成片有颗粒,也有复古敢,拍出来更真实。

但是胶片摄影是要买胶卷的,这玩意不仅仅贵,而且还都是一次性的,而且胶片在冲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幺蛾子。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拍摄时成像是看不见的,只有冲洗后才能看见。

导演现场从监视器里看到的画面,是摄影机里面的ccd录的标清信号,和冲洗后的成像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节 上一节 81/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晋升工程师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