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辩护人

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辩护人 第224节

研究室内。

林风看到罪己诏中的内容,而后又不经意的,看了身旁壮年汉武大帝一眼。

此时,

就算是壮年时期,更为气盛的汉武大帝。

也同样被刚才,功烈之乡的那一幕幕影响,神色复杂,沉默不语。

在看到,

年老的自己,竟然公然发布罪己之诏,昭告天下的时候。

本更为气盛,更为心高气傲的壮年汉武大帝,竟然出奇的没有反驳,似乎是默认了这件事情。

林风颇为唏嘘的叹了口气。

纵然,

汉武大帝,确实有穷兵窦武之嫌,掀起连年战火。

但是,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从汉武大帝自身的角度出发,并不能为错。

然而,

自这一刻起,什么都不重要了。

天子,最在乎的是什么?

尊严!

这一点,从一些影视剧中,诸如后世西游记,纵然漫天神佛,在见到人间帝王的时候,都要行臣子之礼,就足以可见一斑。

尤其是,在那些功盖千秋,倨傲但确实有卓越功绩的皇帝心中。

纵然是整个天下错了,自己也绝对不能有错!

秦始皇,是如此。

汉武大帝,亦是如此。

然而,

如今,一切都不重要了。

当一个功盖千秋的皇帝,肯低头,肯向全天下百姓,整个王朝认错的时候。

他的格局,已然升华。

至此之后。

年老的汉武大帝,再也没有兴兵讨伐,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寓富国强民之意。

安排完政事之后。

年老的汉武大帝,也开始为自己的后事考虑。

自从太子刘据去世后,储君之位一直未定。

看到尚且年幼的刘弗陵,年老汉武大帝心中也逐渐有了决定。

他让人在钩弋夫人的寝宫中挂起了一幅画。

还特意让太史公司马迁,来为其讲解。

“这……这不是周公辅成王图吗?”司马迁看到墙上的画,神色大惊。

这个时间段。

他的太史公书,已经进入尾声。

作为一个史官。

司马迁自然心中知道,这周公辅成王图背后的含意。

显然,

陛下是想要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储君!

与此同时。

其他一众大臣们,也看出了这幅周公辅成王图的奥妙。

顷刻间。

不少大臣,都齐齐向钩弋夫人道喜。

“喜从何来?”钩弋夫人不解的问。

“陛下叫人特意将这幅画,悬挂于此,又命臣等来看……”

“他是不是,有意想要选立一个太子?”

司马迁语气揶揄,虽然心中已经确定,但是并没有把话说满。

自从曾经。

他直言不讳,为李陵求情,而被判宫刑之后。

司马迁就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投入《太史公书》的创作中,在朝中说话也非常谨言慎行。

而此时。

钩弋夫人听到这话,却是高兴坏了。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勾心斗角,和卫子夫争宠,勾结苏文江充等人消灭卫氏一族,又逼死太子刘据。

而今天。

终于是得偿如愿!

“你父皇,要选太子了!”

钩弋夫人在年幼的刘弗陵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然而,年幼的刘弗陵,脸上却依然是稚嫩,懵懂的神色。

似乎,

这个年纪的他,还不知道,太子之位何其重要。

……

司马迁,讲完周公辅成王的故事之后,回到未央宫述职。

“朕让你讲史,你讲了吗?”

年老的汉武大帝,端坐于御座之上。

自从从功烈之乡返回之后,年老的汉武大帝更显苍老。

脸上,饱经风霜。

但是一双眼睛之中,还是带着帝王之气,居高临下,看着跪在地上的司马迁。

“陛下,臣只知道,这幅画画的是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但是,臣并不知道,谁是周公,谁是成王。”

司马迁模棱两可的回答道。

纵然他的心中,已经洞悉一切,但是此时在汉武大帝面前,他还是选择了难得糊涂。

然而,

司马迁心中的想法,汉武大帝又怎会不知?

只不过,

他并没有点破。

“那就留个悬念吧。”

“以后天下,总会知道的。”

汉武大帝苍老的声音响起。

片刻之后。

汉武大帝话锋一转。

“《太史公书》,可曾写完?”

作为一个帝王,除了皇位最为重要,更重要的就是名声。

汉武大帝,可以自行罪己。

但绝对不允许,别人来给他评判。

果然,

听到这话。

司马迁顿时一个激灵:“书,已经著完……臣也想,找个机会让陛下过目。”

“朕等不及了,这就派人跟你去取。”

“听说你的这部书里,直笔写了本朝之事……”

说道这里。

汉武大帝嘴角,露出一抹揶揄的笑意,“如果,朕看完一怒之下,下令将其付之一炬,你当如何?”

当司马迁听到刘彻的问题后,内心不由得一颤。

此书,可是他和父亲司马谈两代人的心血凝聚而成。

曾经,司马迁说过。

故祸莫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在判处宫刑之后,司马迁本就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如果不是因为,史记未完成。

他恐怕早就已经万念俱灰,了断残生。

首节 上一节 224/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小欢喜:王一笛,我的未来有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