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韩娱之勋

韩娱之勋 第1739节

而这种谣言,不需要公司花钱,媒体免费帮忙宣传,以往求之不来的客户也会主动搜寻。

唯一需要的就是把握好分寸,别真个掉坑里。

别家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吗?

当然知道!

然而,面对这类事情时,仅仅为自己洗白、应对落井下石的对手们就已经手忙脚乱,哪里还有余力去火中取栗?

有余力的,未必就有勇气,多数人还会选择“稳”。

有余力、又有勇气的,却又未必有这种能力。

所以,这种手段才会成为朴志勋的标志。

已经不是一次两次,.W公关部都已经驾轻就熟、经验丰富。

对知情人下达封口令后,立马就开始着手推波助澜。

不是解释或者掩盖,而是再添一把火!

正是因为这种不拘一格、好似天马行空的风格,导致对手们哪怕已经看出他的目的,却仍是无法抓准他的脉络,更不用说精准打击。

添火也是讲究技巧的。

不能一味炒作朴志勋和神秘女郎的关系,否则很容易在朴晓晶的身份曝光后引发不满。

把人当傻子耍呢?

而且,总是炒作一个话题也很容易导致厌倦。

把话题扩大,比如朴志勋为什么还不结婚、和朴志勋亲近的女人、你曾经追过朴志勋和谁的CP等等,总会有人们关注的话题,还可以分散火力,把水搅浑,最重要的是与“胜利案”分离。

注意,引导话题不能太生硬,一定要丝滑,比如“话说,朴志勋为什么还不结婚”、“这个女人哪儿有XXX漂亮”等,这个“XXX”是曾经和朴志勋风靡一时的CP女主。

最近的网络上特别流行CP粉,只要稍一炒作,肯定能引来大批CP粉。

后续还有讨论“大家为什么对朴志勋的男女关系这么重视”、“朴志勋是不是真的洁身自好”等方案,目的是再次提升民众对“朴志勋”这个名字的信赖和好感度。

公关部做的方案,朴志勋只对框架做了一些修改,所以并不清楚具体内容。

看到后,也不可能再让公司收回。

方案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是强大的舆论掌控力做支撑。

或者说,只适用于现在的.W。

方案、策划也是随着时代变迁、实力增长更新换代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

而后,面对记者的登门采访,发言人先是否认网上的谣言,然后慷慨激昂地谴责无良媒体和自媒体人,同时对新的媒体格局表示担忧。

同样是把水搅浑。

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格局。

只是,发言人没想到,他只是随口一提却喧宾夺主。

公司的目的是借此做一波免费的宣传,所以话题中心一定要是朴志勋,但没想到,发言人提到的“自媒体人”、“新的媒体格局”碰触到了很多传统媒体的痛点。

风向突变!

有关“自媒体人”的争论突然多了起来,并且愈演愈烈,大有反压一头的趋势。

.W虽然拥有强大的舆论掌控力,但并不是绝对掌控,面对这种局面,只能草草收尾。

再搞下去,很容易弄巧成拙。

之前的风波只是“谣言”,现在的争论却是“大势”!

.W官方发言,澄清了谣言,并公布了朴志勋和朴晓晶的“堂兄妹”关系,朴志勋和崔德焕四人是去酒吧吃晚饭,朴晓晶等人是去为朋友庆祝生日,朴志勋几人是在离开时遇到的朴晓晶一行人。

那家提供晚餐的酒吧也火了一把。

对那名Youtuber,.W只是口头做了警告。

一是对方拒绝了抹黑朴志勋的贿赂,二是对方出乎意料的胆小,眼见事态扩大,居然在中午12点便删除了视频并主动道歉。

原本都已经准备好律师函,而且是朴志勋一方、朴晓晶等人一方、酒吧一方三份律师函!

但现在明显不适合再穷追猛打。

至于幕后黑手的那几家,在发现风向不对后便已经收手。

经历的次数多了,一眼就看出充斥朴志勋风格的应对方式,反正只是顺手为之,收手也没任何损失。

朴志勋的谋划也无疾而终。

众多传统媒体一起下场,风头完全被自媒体人的争论掩盖。

------------

第两千两百六十七章 话语权

.W的发言人是最郁闷的一个了,她只是随口一提,谁能想到传统媒体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公司团队对网络的反应非常敏锐,之前目前谣言风波还在风靡,但大势已经发生变化,公司团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收手、澄清事实。

那些熟悉朴志勋套路、想要看戏的家伙们,见他明明已经摆开阵仗却又突然草草收尾,俱都奇怪地四下打探消息。

肯定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直到第二天,众多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纷纷出手打压自媒体,这才明白个中缘由。

感叹之后,却又不由心头一凛。

双方在信息获取上的差距这么大吗?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先机的重要性,这次事件让一些人突然警醒,决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W这次的反应看似虎头蛇尾,但却充分彰显了其信息部门的灵敏、高效!

当然,只有那些细心、且自始至终关注着.W动态的人才发现这点。

那些传承自3代、4代的财阀们,的确以狂妄自大居多,但真正在集团管事的人却不是笨蛋,对朴志勋的成功怎么可能视若无睹?说是一言一行都有人盯着略显夸张,但他在商业上的每次举动必然有人关注、并且很多都会拿去分析学习。

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没能看到“正戏”,但发现.W在信息获取以及敏锐度上的巨大优势,也算有所收获。

现在发现,总比以后和他交锋时再发现要好。

朴志勋本人并没在意策划草草收尾,反倒是对针对自媒体人的讨论产生兴趣。

哪怕顽固如韩国,也无法阻挡时代的步伐。

《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和《东亚日报》,SBS、KBS和MBC这几家统治韩国传媒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加入其中,以Kakao和.W为代表。

这也就罢了,不管怎么说,.W、Kakao背后都有资本支持,投入巨大,地盘都是真刀实枪地抢下来。

而新冒出来的自媒体人又算什么?

一个普通人,空口白牙便试图挑战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怎么可能!

早有传统媒体发现这一迹象,只不过自媒体人才刚刚在韩国兴起,有影响力的也就寥寥几人,并且还不足以威胁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传统媒体也就没有统一战线。

直到这次.W的发言人随口提了一句“对这一现象表示担忧”,一众传统媒体好似商量好一般,纷纷落井下石,打压自媒体人。

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一贯风格,顽固守旧,对新生事物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打压、排斥。

相反,朴志勋却对Youtuber和自媒体人产生兴趣。

两者不同。

不过,这两者都需要一个平台。

社交APP可以充当这个平台,但直播平台更加合适。

.W有自己的直播平台,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游戏直播平台AzubuTv,一个是和Naver合作的VLIVE。

不过,两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一个深耕游戏直播,一个只针对明星名人,是不是可以再弄一个针对所有用户的直播平台?

功能和市场肯定会和前两者有交叉重合的部分,可是,你不做,也有别的商家会做,届时带来的冲击更大。比如AfreecaTV,已经对AzubuTV产生不小的影响。

以前他错估了直播平台的潜力。

很早就开始经营AzubuTV平台,怎么可能没注意到面向大众的直播平台?只是当初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大的潜力可以挖,更没想到居然可以催生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普通人。

技术、经验、钱都不缺,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开搞。

和团队讨论几天后,正式确立意向。

不过,这次没放在.W旗下,而是另起灶炉,挂在朴敏雅名下。

如今他树大招风,虽说外界都知道他们兄妹形同一体,但朴敏雅也有自己的事业,而且规模不小,终究不能硬说是他的,也就不能用束缚他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朴敏雅。

韩国社会对他这类人的束缚很大。

亏得他早早进入便利店行业,如果换做现在,怕是立马就会掀起一波声讨他的浪潮,理由就是他作为大企业肆意侵占、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直播平台的门槛较高,不是普通人能够涉足的行业,但还是未雨绸缪比较好。

毕竟相比.W的体量确实很小。

这个名义不是为自己辩解用,而是给自己的支持者用的!一旦发生这类争论,这种话如果通过自己的嘴说出来,顶多也就能起到五分效果,但如果是他的支持者持此论调,他自己不提,反倒可能起到十二分效果,争取更多中立者。

当然,没有发生争论最好。

说来好笑,这场风波原本是由朴志勋而起,结果却变成传统媒体对自媒体人的打压,而.W内部却早已风平浪静。

直播平台的事情由朴敏雅接手,.W以合作的方式给予支持。

朴志勋也不是就做一个甩手掌柜,前期帮了不少忙。

“造星计划”就是由他拍板。

明星可以自己打造,主播也一样。这方面,.W拥有天然优势,也有经验,相信会有很多新人、甚至小有名气的主播们蜂拥而至。

最主要的是实质性奖励,简单直白来说就是“砸钱”!

.W,或者说有线电视台的成功,舍得砸钱也是一大因素。

有钱不一定就能成功,但肯定会让你距离成功更近。

对万千普通人而言,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最实惠的奖励。

这一次并不是悄悄进行,执行“造星计划”,自然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好。

首节 上一节 1739/17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