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哈迪帝国1945

哈迪帝国1945 第303节

这笔交易恐怕很难达成了。

“那洛克菲勒先生的意思是?”达维尔·沙逊问道。

“如果你们想要找合伙人,需要给出一个有诚意的价格,我让我手下的经济师算过,现在的汇丰价值,恐怕只有1.5亿美元。”戴维洛克菲勒挥舞大刀,一下砍下去一大半。

听到对方报价,达维尔沙逊先是一喜,这说明对方对这笔交易还是有兴趣的,最起码没有直接拒绝。

可这个价格也太低了。

“戴维先生,汇丰有三百多万客户,资金量达到5.8亿美元,今年的盈利就达到1200万美元,这样的盈利能力超过很多大银行。”达维尔·沙逊解释道。

“风险和未来。”戴维道。

“沙逊先生,其实这是一项怎样的投资,我相信你我都心知肚明,这笔交易并非正常交易,而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一旦失败所有投资全部消失。”

“对于风险性高的投资,每一位银行家都会谨慎再谨慎,只有当回报可能远远大于投资,才会有人愿意进行风险极高的投资,我想这也是汇丰银行出售股份的最真实原因吧。”

戴维也没有再绕弯子,直接点出重点。

这次谈判到此结束,双方都不满意对方的报价,不过也并没有一口拒绝,算是暂时停止。

谈生意就是博弈。

就看双方如何落子。

……

另一边。

哈迪召见了环球时报驻伦敦报社负责人。

对他进行了一番详细的交代,并让报社派人前往香港,亲自把哈迪交代的事情传递过去。

双方一起行动。

与此同时,哈迪又给米国环球总部发电,让他们配合香港和英国的行动。

随后又召唤亨利带情报人员来英国,让环球时报伦敦报社配合,深入调查关于汇丰银行的一切信息。

几天后。

经过多方合作。

汇丰银行的详细信息摆在哈迪和戴维洛克菲勒面前。

汇丰银行创建于1865年,股东包括大英轮船公司、沙逊洋行、宝顺洋行、琼记洋行、太平洋行、顺章洋行、禅臣等十家洋行。

经过百多年发展,其间也有变动,现在股东更为分散变成了十八家,其中沙逊洋行占股11.3%,大英轮船公司占股7.5%,怡和、太古、和记这些香港大洋行也在其中。

还有一些英国、印度的商人夹杂其中。

汇丰现任总裁A.H.桑德斯,也是一代传奇金融家,哈迪知道直到70年代他才卸任,带领汇丰走出困局并发展起来,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大的银行。

他的继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沈弼。

后世正是因为沈弼的帮忙,李公摊才会崛起。

汇丰总部位于香港,是一栋类似白宫的建筑,分行总计46家,华国上海、北平、青岛、天津、汕头等共计16家,此外在还在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等地建有分行。

可在二战时,汇丰遭受了严重打击,包括汇丰香港总部,东南亚国家分行,全部被日本人没收,财产充公,银行关门,这让汇丰损失惨重。

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汇丰拿回各处银行,各家族又投入资金让各处恢复营业,可短短几年时间,远没有达到战前的规模。

而且经历了那场惨烈的战争后,东亚各国民众贫苦,那里有钱存在银行,银行业务开展非常困难。

汇丰最大的业务地华国,现在还在战争中,几大战役现在已经打完,某光头输的很惨,汇丰关闭了大部分国内分行,至于其他银行能不能保住也很危险。

沙逊和戴维洛克菲勒说,去年香港汇丰储蓄额激增,盈利达千万美元,真实原因是其他银行撤回资金到香港,同时全年盈利核算全部归了香港这边,至于亏损的部分,全部划到分行损失里,所以才做出如此漂亮的数据。

其实这就是作弊,估计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戴维看着情报,心里感叹哈迪的能力,竟然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弄到如此详尽的资料。

虽然出动洛克菲勒家族力量,也能得到这些资料,可速度绝对没有这么快。

速度就是优势。

掌握信息就能掌握主动权。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哈迪成功不是没原因的。

“从这些资料上看,我给出1.5亿的价格可能都有些高了,虽然汇丰现在值这个价,可风险系数太高,万一香港沦陷,汇丰失去主要市场,那价值会大打折扣。”

戴维说完看向哈迪:

“哈迪,风险这么高,你为什么还选择投资?”

“你是觉得北方不能取得胜利,还是香港不会被攻陷?”

戴维很好奇哈迪怎么想的。

哈迪摇摇头。

“北方一定会胜利,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前期光头那么大的优势都无法取胜,现在双方看似势均力敌,其实一方气势如虹,另一方军心涣散,已经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那香港能保住吗?”

哈迪笑了笑,

“这就是要赌的地方了,有可能直接攻占香港,也有可能新政府有鉴于国际形势,选择暂时不收回香港,可能性一半一半。”

“汇丰的股东们不敢赌,那些在香港投资的洋行很害怕,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赌赢了,或许就有百倍利润。”

“就像你投资约翰逊总统一样?”戴维看着哈迪道。

“呵呵呵呵,差不多是这个道理。”哈迪笑着道。

戴维不是一个爱赌的人,他更喜欢沉稳投资,而作为洛克菲勒家族,已经成为超级财团,资本已经非常丰厚,也不需要激进投资,稳步前进才是最重要的。

像哈迪这种从底层打拼上来,为了快速积累资本,才更愿意用激进投资的办法。

戴维在知道汇丰银行投资的风险后,其实已经有些打算放弃,可是他发现自己被哈迪的激情影响了。

哈迪曾经给他讲过他的投资经历,很多次都带有赌博成分,包括投资约翰逊总统。

他都赌赢了。

这次戴维很想试试,

这家伙能不能再次赌赢。

这个游戏应该很有意思。

最多这笔投资失败,洛克菲勒和曼哈顿银行都承受得起,戴维最终有了决定。

陪哈迪一起玩这一把。

第288章:汇丰挤提事件

一笔涉及几千万美元的生意,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笔大生意,这么大的生意不能太着急,所以汇丰方面也没太着急。

可是没过两天,

不管是香港,英国还是米国,出现很多关于香港危机的新闻,弄得很多在香港投资的人心里慌慌。

香港。

环球时报。

“华国最新战况,香港何去何从!!!”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伊始,华国双方展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共计动用军队三百多万人,几场战争都已常某人失败告终,常某人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想要获得外界援助几乎也没有可能,去年常某贿赂约翰逊总统对手杜威,约翰逊总统对常无比厌恶,就在进入今年开始,发布了白皮书,承认对常的投资失败,并称其为极度腐败分子,必然败落,不会再给与任何援助。”

“常失败后,北方一旦打到香港,会不会收回香港?这个可能性非常大,要知道北方实行的是公有制,财产充公,香港又将何去何从?”

说实话,

这些言论谁看了谁都怕。

经历了日本人。

又经历了内战。

很多人都明白战争的可怕。

报纸上的内容,立刻引得香港市民议论纷纷,甚至引起一定的恐慌,原本就担惊受怕的那些家族,很多都在计划离开香港,躲避灾难到来。

就连那些洋行,随着战争临近,愈发担忧害怕,开始谋划生意如何处理,原本就有很多抛售产业的人,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可谓民心不稳人心浮动。

英国环球时报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主要是讨论如果北方胜利,香港会不会丢失,这颗东方的明珠还能否保住。

环球时报还特意找了几位评论员。

双方在报纸上展开评论,一方说北方不敢动,一方说香港必然丢失,双方各摆论据,讨论的热火朝天。

一开始还势均力敌,可渐渐地,北方会收回香港的论调逐渐占据上风,弄得很多在香港有投资的英国人也紧张起来,纷纷打电报去香港,让那边的代理人尽快处理产业,把资金带回英国。

在米国,

某些报纸上也出现了关于香港的文章。

基调基本就是唱衰。

其实米国不是重点,主要是为了把这个消息做实。

舆论影响人心。

很多人看到这些言论,不自觉就被影响了判断,历史上香港后期确实出现恐慌潮,不过要比现在晚一些,环球时报的报道,就像点燃炮仗的火柴,一下子把这件事引燃。

嘭~!

当情绪爆炸,

香港出现逃离潮和恐慌性抛售资产情况。

哈迪心说,

我是无心的。

只是这种事情早晚要来,不能怪我。

在众多企业中,汇丰银行自然也受到极大影响,他们本来就是投资性银行,企业跑了,没人投资,抵押的土地降价,各方面都不看好,这让汇丰的资产快速缩水。

汇丰的股东们最近这段时间心情很沉重,而且感觉时间越来越紧迫。

首节 上一节 303/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爱情公寓:开局被子乔忽悠到国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