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哈迪帝国1945

哈迪帝国1945 第262节

原本他们想和米国军方购买,可军方表示已经全部卖给了哈迪,虽然哈迪没有付钱,可是他们有合同,船已经是哈迪的了,至于货款他可以晚几年再付。

其实现在哈迪往外卖货轮,已经赚了不少,这笔1.6亿的投资,抛除成本,他估计最后可以赚到3亿。

“他们开价多少?”哈迪问道。

“自由轮55万一艘,胜利轮85万一艘,他们说知道底价,这已经在底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还多。”安迪道。

哈迪冷笑两声。

底价,老子的时候确实便宜,可这和你们有毛关系,当初没人看好这个生意,现在哭着抢着要,自然要加价了。

反正那些犹太人有钱,此时不坑更待何时。

“加价,自由轮80万一艘,胜利轮120万一艘,爱要不要,不要咱就慢慢卖。”

18万一艘的自由轮,加价到80万,36万一艘的胜利轮,加价到120万,你还别说哈迪黑,谁叫你有需求呢。

……

哈迪下午回到家,打开电视看着ABC电视台的新闻,上面正在对中东战争进行报道。

环球时报在中东也派驻了记者,这些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深入战区,对那边的战况进行实时报道,传回最新消息。

这一点比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做的还好,所以这段时间环球时报的口碑增长不少,米国有很多人关注这场中东战争,尤其是犹太裔,所以人们纷纷订阅环球时报。

任何时候只要抓住机会,都有崛起的可能,根据数据公司分析,现在的环球时报,已经是全美第四大报纸,仅在三大报之后。

电视台新闻中报道,现在以色列的情况非常危机,随时可能被阿拉伯联军覆灭,现在以色列国发出呼吁,希望全世界犹太裔年轻人到以色列参战,共同抗击阿拉伯人的入侵。

并同时呼吁犹太人捐款捐物,帮助以色列渡过难关。

“铃铃铃。”

客厅电话里响起,哈迪拿起来接听。

是安迪的电话。

“老板,他们同意了您说的价格,一共买走了50艘船,自由轮30艘胜利轮20艘,总价4800万美元,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钱已经到账。”安迪道。

哈迪心说,那帮犹太人真有钱。

他们肯定还会购买其他更多物资运过去,哈迪立刻拿起电话给亚当·比奇上校打过去。

“比奇,你打听一下犹太人有没有向军方购买物资。”哈迪吩咐道。

“好的哈迪先生。”比奇上校道。

时间不长,比奇就给哈迪回过来电话,“哈迪先生,犹太人确实向军方订购了不少物资和武器装备。”

军方的订单,和哈迪的战后物资销售公司没关系,谁卖货谁赚钱,这是商场法则。

“比奇,我这里有几个犹太买家的联系方式,你主动找他们沟通,问他们要不要武器,咱们的东西可一点不落伍,而且还便宜,相信很多有他们需要的,这是个大订单,一定要用心。”哈迪道。

比奇立刻精神起来。

“好的哈迪先生,我这就联络他们。”比奇道。

“对了,价格适当提高,他们现在要得急,而且有钱。”哈迪嘱咐道。

“嘿嘿我明白哈迪先生。”

战后物资销售公司卖出的东西,卖出去后有哈迪三成利润,现在手里攥着大批物资干嘛不卖,赚钱才是硬道理。

至于说和军方抢生意,那不存在,后勤部也是军方,严格来说是和其他武器商抢生意。

哈迪也是武器商啊,所以各凭本事吧。

至于说卖武器不道德。

战争不是他发起的,也不是他能阻止的,哈迪要做的就是,看戏、赚钱、还有从中获利。

第251章:经营之神

中东战争如火如荼,以色列岌岌可危,哈迪则做起了军火的买卖,‘战后物资销售公司’比其他军火商最大的优势是,手里有足够的现货,而且足够便宜。

而且现在二战刚刚结束,说实话他们手里的物资和武器一点不落后,正是以色列最需要的。

战争一起,以色列发现什么都缺,甚至他们现在都没有正规的国防军,比奇联系上了购买货轮那些人,对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些物资,立刻订购了一大批东西。

“老板,他们总共订购了3587万美元的货。”比奇激动的向哈迪汇报道。

哈迪却知道这些并不多,根本无法满足以色列的战争需求,“比奇,抓紧这条线,我相信他们还会需要更多武器,这是个长期大客户。”

“我明白哈迪先生。”比奇应道。

……

安理会的调停,一开始并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还处于多方扯皮阶段。

战争依旧继续。

经过几周的战斗,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下令征集17岁的男女青年、36-38岁的男女服役,根据后世记录,根本就没有什么训练,到了就直接发枪,训话之后直接跟着上战场。

岁数更大的人,则负责构筑工事搬运物资这种后勤工作。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到了6月11日,以色列的大多数主要城市都落入阿拉伯联军手中,眼看以色列人要被赶到地中海里,这时候美国出手了,联合国通过了‘四周停火方案’,要求阿以双方停火四周。

有意思的是,占据绝对上风的阿拉伯联军,认为以色列已无力回天,居然同意了该协议。

可他们不知道,以色列通过这几周喘息时间,从米国和其他国家运来大批武器,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游击队统一起来,组建起正规的国防军。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曾经参加过二战的美国犹太裔退伍兵,纷纷来到以色列参军,足有上万人,这些人参加过二战,接受过正规训练,甚至里面还有很多军官。

有了这些人加入,以色列国防军战斗力直线上升,在人数上也超过了阿拉伯联军。

7月9日,四周停火结束,以色列先发制人,利用装甲部队突击阿联军中部战线,后者没有料到以军会主动发动如此气势恢宏的进攻,猝不及防,被以军拦腰斩断,直接陷入混乱。

而以军则乘胜追击,用十天的时间夺取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哈迪看到这些报道。

他知道,

以色列负责指挥的人里,肯定有米军的身影。

以色列得到米国的全面帮助,现在已经扭转局势,刚刚成立的国家保住了。

可哈迪知道,这只是开始,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哈迪穿越,这片地方的战争就从没一刻停歇。

哈迪忽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

米国人支持以色列建国,真的是为他们好吗?

还是一个超级大阴谋。

犹太人被卷入中东这个漩涡,以色列几十年从未和平过,一直处于战争当中,真的是幸运吗?

这里面是不是有其他势力在算计犹太人,利用建国做诱饵,把他们引入这个漩涡,一方面吞噬金钱,一方面控制犹太人,要知道在米国,犹太人可不是一家独大?

人生如茶,甘苦自知。

或许他们知道,可就愿意跳这个坑。

因为那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和信仰。

甭管其他人如何,反正哈迪在这次中东战争中,获得了自己的利益。

卖货轮,小赚一笔不到五千万。

卖武器,又小赚一笔。

还有就是投资约翰逊,约翰逊如果能成功,哈迪只是一方面因素,更大的因素必然是犹太人不遗余力的支持,让约翰逊帮助以色列,所以中东战争也直接成就了哈迪对约翰逊的这笔投资。

投资约翰逊成功,今后哈迪集团必然会迎来一个极其有利的发展期。

哈迪集团智囊团已经成立,前些日子哈迪召集几位智囊,让他们分析如果约翰逊总统连任,对哈迪集团有什么好处,事后智囊团出了一份报告。

看完报告哈迪不得不感叹,智囊就是智囊,虽然他们没有看透未来的眼光,可却有丰富的知识和广博的见识,对于利用资源简直得心应手。

他们建议与哈迪对未来的想法,两方相互补充,哈迪对今后要走的路感觉更清晰了。

……

富国银行的投行业务部已经组建完毕,开始运作起来。

其他经济专家,投资哪家公司的股票,或者对哪家新公司进行风投,都是靠经验和判断,而哈迪有后世眼光,知道未来哪些产业会兴起,甚至一些现在寂寂无名,后世一飞冲天的大公司,如果抓住机会投资入股,今后会赚到千倍万倍的利润。

二战后利润增长最好的产业,就是石油、军工、医药、日用品还有食品,只要在这方面投资肯定差不了。

在一份名单上,哈迪写上一些名字,准备让投资公司购买这些公司股份。

默西制药公司。

加州财团一员,哈迪的老朋友,他们之间还有合作关系,共同在香港建设了青霉素生产线。

后世这家公司,在全美也是排在前几的药企,绝对值得投资,哈迪决定回头找默西制药老板大卫·默西谈谈,看能不能收购一些股票,不为控制企业,只为投资。

辉瑞制药公司,这个不必详细介绍,未来的药企巨头,蓝色小药丸让他的名字举世皆知,更是赚到无数真金白银,绝对值得投资。

强生公司,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和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产业涉及药品、医疗器械、护理产品等几大类。

宝洁公司,飘柔海飞丝不能少,日后的日用品大公司,现在投资绝对是好时机。

既然有宝洁,那就把高露洁也带上。

在饮料方面,哈迪控股了百事可乐,不过他依旧不满足,他还准备投资可口可乐。

上次哈迪用手段阴了可口可乐一把,让可口可乐股价大跌,甚至有些伤了元气,可他知道可口可乐必然会缓过气来,他还是可乐界的老大,绝对值得投资。

后世可口可乐的年回报率有口皆碑,现在投资1万美元,放上几十年回报绝对超过千万美元。

电子产业,哈迪准备投资IBM,虽然在哈迪穿越来之前,IBM被苹果、微软这些公司比下去,可他依旧是计算机与电子类公司的巨无霸,盈利能力排在前几的存在。

现在投资IBM绝对不会亏。

还有就是摩托罗拉,摩托罗拉从汽车收音机起家,二战时生产步话机,HD安保现在用的设备就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后世更是成为通信行业巨无霸。

虽然后来没落,可也曾经辉煌了几十年。

现在摩托罗拉,按照规模只能算是一家中等规模公司,哈迪觉得还有机会,他准备让投资公司深入研究一下,看能否在摩托罗拉占有更多股份。

军工方面。

首节 上一节 262/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爱情公寓:开局被子乔忽悠到国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