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学霸,求求你快去保送吧!

学霸,求求你快去保送吧! 第662节

许衡对老师们提出的井底之蛙的问题,有了兴趣。

“的确!井底之蛙,是比较简单,也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故事,但是运用到物理题上,算是很新颖的!”

他们打算用井底之蛙,给考生们出一道新题。

这道题会涉及到折射、透镜等知识点。

许衡也很清楚。

他笑了笑,“这道题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结合不少的知识点。你们是想考察考生的整体思维,以及……”

“……”

许衡说了很多,将所有能考查到的点,都列举了一遍。

众老师听着,下意识地汗颜。

“许衡总组长……”

许衡,“别别别,你们还是喊我许衡吧。”

“咳咳!许衡!说实话,我们真的没有考虑那么多……”

“对对对,我们就是想让考生们帮助井底之蛙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许衡,“让井底之蛙,坐井观大天啊。”

众人,“对对对!”

许衡,“那你们说说思路呢!”

有的老师自告奋勇,靠着黑板,边说边写。

“实际上这道题,很容易抓分,想让青蛙看到更远更多的地方,注水就可以了!”

“在水井里注水!”

许衡清楚,这里考察的是光折射。

这种事古人研究了2000多年。

这位老师夸夸其谈,说了很多。

许衡也是点了点头。

但是——

这道题以他个人观点来看,还是太简单了。

“你们再斟酌斟酌吧!变换题目类型吧!”

“否则,这种题目,初中生都能解决。”

众人,“%¥#@#¥%¥#……”

许衡路过生物组。

他们正在讨论驱动蛋白的事情。

就是网上之前疯传的一个小视频,说一个驱动蛋白,又被称为细胞中的搬运工,又叫做分子马达,它能背着比自己重几百倍的货物悠闲行走。

这些生物老师要根据这个东西出一道题。

许衡直接拆穿,“你们是根据哪个视频出题的吧?”

诸位老师,“对的。”

许衡,“难过……但是那条视频里面有错误。”

众人,“???”

许衡,“驱动蛋白每秒可以走100到250步。”

点破。

许衡就去下一组。

因为时间有限,许衡基本上多一句废话没有。

在语文组,许衡看到一副对联:

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总计年。

许衡直言,“这不是骂人的吗?加起来不是250吗?”

众人才幡然醒悟,“!!!”

许衡一笑而过,穿梭在九科出卷组之间。

同时他也面对各式各样的题目,信手拈来地给出答案。

“许衡同学!来看看这道题!”

许衡闻讯过来。

题目:

如图,在0≤x≤h,-∞y+∞区域中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可调,方向不变。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v0从磁场区域左侧沿x轴进入磁场,不计重力。

(1)若粒子经磁场偏转后穿过y轴正半轴离开磁场,分析说明磁场的方向,并求在这种情况下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m;

(2)如果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m/2,粒子将通过虚线所示边界上的一点离开磁场。求粒子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及该点到x轴的距离。

许衡看完,沉默了。

这道题考察了磁场、洛伦兹力,等一些知识点。

物理组的这些老师们盯着许衡,“许衡同学,你的意见?”

许衡,“这道题不错,很不错的一道题,只是,没有必要弄成大题吧?”

“顶多就是个填空题,或者选择题,什么的!”

“要是把这道题用到大题上,不就是很浪费时间吗?”

众人,“……”

许衡,“不行!不行!还有别的题目吗?诸位老师!”

有一位突然道,“有有有!”

题目直接摊在许衡面前。

如图,一竖直圆管质量为M,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顶端塞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圆管由静止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多次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均极短;在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

已知M=4m,球和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1)求管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瞬间,管和球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在上升过程中球没有从管中滑出,求管上升的最大高度;

(3)管第二次落地弹起的上升过程中,球仍没有从管中滑出,求圆管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这道题,许衡点了点头。

这道题有可取点,出题也颇为新颖。

虽然题目中求的东西还是老一套,但是题目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

许衡纠结再三,还是道,“做一道填空题或者选择题,它不香吗?为什么又是大题目啊?”

“这样,诸位,你们还是没怎么明白我的意思啊!”

“诸位老师,你们怎么就不能下狠心呢?”

“这样,我出一道题,你们按照我这样的标准来,别到时候,题目出出来,填空题很难,结果大题目,却出奇地简单。”

众老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都表示很疑惑。

这里的每一道题,都是经过他们一起讨论才出出来的。

虽然耗费的时间不是很久,可这都是十几,甚至几十位老师一起互相帮助,才出出来的。

可是许衡却让他们将这些题目,全部变成填空题或者选择题。

他们内心有些惊讶。

题目都这样了,怎么还觉得简单?

这可是比我们以前出的题目,难度高了不少啊!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许衡直接在纸上写下:

(1)用一个摆长为80.0cm的单摆做实验,要求摆动的最大角度小于5,则开始时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应不超过_______cm(保留1位小数)。(提示:单摆被拉开小角度的情况下,所求的距离约等于摆球沿圆弧移动的路程。)

某同学想设计一个新单摆,要求新单摆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与原单摆摆动11个周期的时间相等。新单摆的摆长应该取为_______cm。

许衡,“做成这样的填空题就好了呀!”

“简单,直接!对不对?”

众老师定睛一瞧。

“我……这……许衡同学,你这是认真的吗?”

“是!题目是简单直接了!但对于考生而言,这道题的计算量,甚至远比我们出的题目的计算量大得多得多啊!”

几个老师的表情立马就变了。

“这第一小问还行!可是第二问……”

许衡哪里听他们说这些?

之后又在纸上写下。

直角棱镜的折射率n= ,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C=90,∠A=30。截面内一细束与BC边平行的光线,从棱镜AB边上的D点射入,经折射后射到BC边上。

①光线在BC边上是否会发生全反射?说明理由;

②不考虑多次反射,求从AC边射出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夹角的正弦值。

首节 上一节 662/6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小姐们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