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23节


终于,沈志山开车通过了最堵的路口,沈奇在南港二中门口下车。

校门口停着一辆大巴,数竞队队长孟天强在车下焦急的张望。

孟天强发现了沈奇,他招手大喊:“沈奇,快上车!”

沈奇一阵疾跑到大巴前门,与孟天强一起上车。

“不好意思曹老师,久等了。”上车之后,沈奇抱歉的对坐在前排的曹新安说到。

曹新安面无表情的问:“学生证、参赛证带了没有?”

“带了带了。”沈奇取出学生证、参赛证给曹新安看。

曹新安摊开右掌:“手机关机,给我,然后去后面找个位置坐。”

沈奇取出手机,关机,交给曹新安保管,随后去车后排找个位置坐下。

大巴启动,向南驶去。

车上共有十几人,司机、曹新安及南港二中数竞队全体队员。

曹新安是这支队伍的领队,今天他将带队向一年一度的全省高中数学联赛发起冲击。

去年也是曹新安带的队,成绩不佳,一等奖才两个,上省队线的一个没有。

前年更差,一等奖0个,二等奖也才3个。

最让曹新安引以为傲的战绩要追溯到八年前,当时他还没退休,在南港二中任教。

那一届的队员人才济济,他们全部拿到一等奖,其中半数上了省队线。最优秀的那位奇才最终入选当年的奥数国家队,他代表中国去美国参赛拿到IMO金牌,被保送到水木大学,现在就读于英国剑桥三一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八年以来,南港二中的数学整体水平由盛到衰,这让曹新安非常不甘心,老骥伏枥被返聘的他只有一个心愿,死之前能再送一个学生进国家队。

然而今年这届数竞队的整体竞技水平,无法让曹新安感到满意,他已经64岁,干不了几年了。

这支队伍中唯一让曹新安稍感欣慰的就是队长孟天强。

孟天强去年读高二时参加数联拿到一等奖,但他最多也就是全省一等奖水平了,上省队线很难。

“难道真的要我撑到70岁?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70岁。”曹新安感觉很无奈,他不怕死,怕的是学生不成器。

017章 拿圆珠笔的手,微微颤抖

驱车半个小时,南港二中数竞队大巴抵达省实验中学。

这里是今年全省高中数学联赛南港赛区的赛场。

全国各省都有数学联赛,由各省自行组织。

南粤省高中数学联赛由省教育厅、省数学会联合举办,一年举办一次。

竞赛方式就是考试,所有参赛者做一份卷子,限时90分钟,这是一试。

一试设定三档分数线,从高到低为省队线、一等奖、二等奖。

根据往届数据,40%的参赛者能拿到二等奖,10%的参赛者能荣获一等奖。

而省队线是非常难上的,上线率仅为0.8%。

能来参加数联竞赛的学生都是各校的数学尖子生,百中挑一。

百中挑一之后再千中挑八,然后继续淘汰一半的人,留下的寥寥几人将代表省队参加全国赛。这是复试。

沈奇想要留下,这是他来这里的目标。

组委会按程序核对各参赛者的学生证、参赛证,手机及一切电子设备皆不得带入赛场。

沈奇被工作人员带到教学楼二楼的一间教室,教室里摆放四列课桌,一列七排,共28位参赛者同场竞赛。

沈奇和他的十一位队友被安排在十二间不同的教室,他的座位在第二列第一排。

坐下,将圆珠笔、铅笔、直尺、圆规、橡皮擦摆放在桌面,沈奇等待一试考卷下发。

发考卷之前,监考人员先给各参赛者发放草稿纸。

除了笔尺等必要的答题文具,参赛者连一片纸都不得带入赛场,国家对于数学专业人才的选拔相当严格,一人作弊,全校拉黑。

沈奇闭目养神,不要心急,莫要慌张,我做过几套数联卷子,这玩意一点都不难。

10点整,一试准时开始。

这份考卷一共有两种题型。

8道填空题,每题8分,计64分。

3道解答及证明题,计56分。

卷面总分是120分。

出题者看来偏爱几何,这份考卷总计11题,其中8题是几何题。

这大概是跟风近几届的IMO吧,最近国际上刮起了几何风,几何神题在IMO赛场屡屡出现。

填空题对沈奇来说太容易了,这种题型不用写出推导证明过程,写个答案就完事了。

你甭管我用非欧几何还是坐标几何的理论,给你个正确答案就行。

沈奇很快就完成了8道填空题,开始做后面三道解答题和证明题。
首节 上一节 23/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