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的七十年代 第67节
沈默说完,又接着道:“而且说句兜大的话,我现在这水平,不管是棋书画,古文选集,还是中医之道,去了大学,是我教导人,还是人教导我。 ”
这话并非他狂妄,他生来便是人族和凤族混血,神魂远比一般修士强大的多。即便转世为人,那怕没有踏入修行,随之而来强大的神魂也能让他的记忆力远超常人,学习读书如虎添翼。
更何况生来知事的他,相比其他正常的小孩子,显得的更沉静的多。比起玩耍,他更乐于探索这个新世界。
小身板限制,出行不易的情况下,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更多就只能通过书籍。
先前外头还没那些妖风邪气的时候,县里的图书馆,他最喜欢呆在里面。除了那些实在不大喜欢的物理化学研究定论外,其他书籍他几乎是来者不拒。
大半图书馆的书籍都进了他的脑子,这才发现他这个世界与他原先的那个世界其实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同样的文字底蕴,这里的甲骨文,和他们那里古韵字相差无几,不过最终文字演变走出了不同的路径。还有琴乐画理,棋谱,虽有些差别,但是总归更多是相同的。
甚至那些古神话里的人物神兽,凤族梧桐宫的族史上也有几笔语意不详的记录。有时候他也想,这大概就是他转世重生到这里的原因吧。
回归正题,这也让他能更好理解和吸收这些文化和知识。别说不管是历代古诗词作,还是各家经典子籍,即便是他这样也过了不少时光的老人家也不免也深感惊艳和触动。
所以,这也是他敢说刚才那话,还有教导家里几个孩子的底气所在。
沈大材看着自家侄子自信的仿佛要发光的样子,他读书少,不太会形容。而且比起外人,他最是知道自家侄子的不凡。
但也正是因此,他又格外的,比谁都希望这个孩子能有更大更好的舞台,被更多的人看到。
而不是,也不应该埋没在他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
可是,现在孩子说他不需要。
不过,沈大材还想再劝劝,他也是这么做的。只听他踌躇下道:“我知道,不过世人常说读书有用,不仅是指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有一层是指那个的文凭。对于我们这种地里出身的人而言,若是没有大变动,读书就是条不错的路。
有了它,以后做啥子都要在容易些。你看那些厂子招人了,不也标注着要高中文凭嘛。”这些年看报听录音广播的下来,他也能嗅到点什么,不然这大闺女还怀着孕,他也不能这么支持。
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
沈默如何不知道,他站起身去了自个屋里一趟,取了前些时候,年龄一到便去县里考的中医证书。
果然沈大材捧着看的稀罕,这个时候有证的人凤毛麟角,现在可没什么凭证上岗,只要是人才断层和匮乏太过严重,只要稍懂些药理知识,得了队里推荐,去县里医院培训上一两个月便能在各家大队卫生室上岗。
这样能治的病非常有限,不然他们这一片也不会有人特地跑到青山大队来寻老蛇头和沈默出诊看病。
谁有本事,大家也是长眼睛心里清楚的。
“读书是条很好的路,但是对我而言,不是。大伯,你看我不需要走这条路也照样能安身立命。
多出一个机会来留给更需要的人那不是个更好嘛。
别人喜欢城里,向往更远的地方,但是我更喜欢身后的连绵青山,脚下这片土地,更喜欢像现在这样忙时坐诊给需要的人治病开药,闲时就提着锄头休整休整自家这几分地。”
他心里的道早就明了了。
沈默说完挨着自家大伯坐下,捡起自家那半边红薯剥开,然后递到自家大伯手里,把他那始终没有动的红薯接过来,三两下剥开咬了口,继续道:“而且我这个人松散惯了,不喜欢被东西束缚着。嘴巴又挑,这些年身体好不容易养好些。真把我丢出去熬些日子,哎——”
何况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岁月漫长,而阿爷阿奶.......
他想更多的陪着他们。
而这边咋听这话,沈大材可不就顺着这话思维发散性的想下去,一时不免脑补了一堆。不免又想到这孩子当年被小叔婶娘贴着肚带回来,跟个猫崽子一样可怜又可爱的模样。
当初都怕养不活的孩子,如今长成这番出挑模样,已经是大幸运了。
哎,算了算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而且儿大不由娘,更何况他还只是人家大伯呢。
沈大材酸溜溜的用力咬了口手里还冒着热气的红薯,没得什么粗笨硌牙的络子,金黄香甜。
还别说都是红薯疙瘩,偏小叔他们院里的就是长的比他们大队,还有各家院墙里长的好吃。
一看他松了口,莫说沈默,就连边上颇为坐立不安的沈阿爷沈阿奶也跟着松了口气。
那想到几口吃完大半个红薯的沈大材转头,矛头就转向了他们:“哼—,叔,默娃不准备参考这事情你们怕是早知道了,都瞒着我一个人呢。”
怪不得每次他惆怅感叹孩子们大了,眼见着都要飞了。阿叔不是左言他顾,就是不声不吭,合着人家心里早知道了。
沈阿爷能说什么呢,开始他们也劝,但是到底大孙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上了年纪的人,比起那些远的,到底只盼着孩子健康,过的如意开心。
最后可不就成这样了。
“来来来,吃板栗,香软着。啊呀,人老了,牙也不行了,晃晃悠悠,只能吃点这些软化的东西了。”说的可怜巴巴。
沈大材能说啥,恶狠狠的一口咬开板栗吃了起来,还不忘把沈阿爷面前烤好的板栗全揽到自己怀里。
顺便不忘瞪眼沈默,这两爷孙,一脉相传的会装可怜,叫他心软。
沈阿奶这才出声,哄着自家大侄儿:“家里用木框子种了些韭菜,今年长的特别的好,水嫩嫩的。大材你最爱吃韭菜鸡蛋盒子,婶一直盯着,现在正是吃的时候,这就给你掐些炸盒子去。”
“诶。我就知道,还是婶最疼我。”一听韭菜鸡蛋盒子,沈大材就觉肚子更饿了。
被抢光板栗的沈家阿爷听了这出,气着呢。他们家韭菜那年长的不水灵,没忍住瞪了眼自家老婆子,果然最鸡贼的还是她。
一连吃了两个成人巴掌大的韭菜鸡蛋盒子,走的时候带了一瓷缸子。打着嗝的沈大材走在路上,叹了口气。
其实他也知道为啥,叔婶,还有默娃先前都瞒着他。
到底当年他便宜老子的事儿落了心的,那怕自己尽量开解自己,但是对于出人头地总有这几分执念。
自己这辈子嘛,大概就这样了。难免寄希望于小辈,这不好不容易高考恢复,表现的更为急迫。
无非就是想证明给那些人看,他们乡下小地方长大的有如何,不比谁差,照样也有成龙成凤的。
不过捧着热乎乎的瓷缸子,那些丧良心缺德的人,那里及得上自家孩子开心重要。
远在粤城的沈格,林茹君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们寄了这么多封信,还怕老人家溺爱孩子,特地把更多希望落在家里几个伯叔身上。那信写的贼厚,各种分析利弊,阐述这次高考的意义、重要性。
务必要让孩子改变主意参考,那知道这会儿沈大材这个从小管教甚严的大哥,这会儿不过几个来回就叛变了。
就在他们等的心焦焦的时候,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底,全国高考开启,五百多万的考生赶赴考场。
岭省这边的考点在省会,离青山大队距离可不短,打从收到准考证后,沈家就出动了。
不好说这次家里这么些个孩子,还有刚生了孩子,不过三个多月的沈芽也要同考,沈家可不得早早安排好,提前几乎一个月就到省城寻摸,费了几天才在房管局租到一个城边上的破败院子,收拾起来。
这不等到开考的时候,天寒地动,反应慢的人家一番舟车劳顿,还没地方落脚,最后只能花大代价,一群人挤着借助在人家腾出来偏房里。
甚至有些只能裹着被子落到桥洞下。
青山大队的知青们也算沾了光,不用费心找地落脚,虽然也得挤一挤,但好歹能囫囵睡个安心觉,就连吃饭问题都跟着解决了。
沈阿爷沈阿奶出手,连着两天吃的营养又丰富。沈妍这个时候也乖觉,夹杂在一众知青中不敢作妖。
高考,这个改变命运的大事,她也是格外看中的。
只是比起其他来时已经请了几个学的好的,出题凑了套卷子模拟考了几次,结果还不错,心里还算有些底的人,她这会儿格外忐忑。
沈默无意间已经看到过几次,人在那咬指甲,无奈的摇了摇头。
第81章
高考一过, 青山自习室也没了往昔的拥挤,那些背着行李包裹孤注一掷,请了长假的其他大队知青们道了谢, 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虽然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是他们已经在这段时间里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唯有等待了。
当然等待的时间也不清闲, 提笔刷题的手转头又握着锄头铁铲, 扫雪除冰、挖水渠, 干起活来。
这一晃新年过去, 春光又临大地。整个青山大队一片喜气洋洋, 没一会儿外面再次响起一阵噼里啪啦, 这些日子来一串串百子炮炸的好欢喜。
沈小锋、黑蛋、老虎牙几个都半大少年领着群孩子,捂着耳朵不躲,还一个劲的往上凑去捡那没炸到的空炮。要是往常少不得被自家爹妈揪着耳朵教训了, 不过这会儿左一句右一句的恭喜声中,他们那里还顾的上说道他们。
这段时间,邮差都连着往他们这里跑了好几趟了。
以往老沈家那是包子有肉不褶上,老早就有两个大学生, 在县城当着干部, 小儿子去了部队,转业之后更是厉害,虽然离的远着,不少人没少说酸话。但是那有什么, 孩子过的好才是真的好。
何况,看看人家沈家老两口,虽然也跟着他们下地,但是他们是为了生活, 人家是闲不下来。每天琢磨着各种好吃的投喂完大孙子孙女,家里碗筷桌凳,其他事情就都不用管,甩甩手捧着大匣子在村口和自家老结伴听起各种抗战锄奸故事。
那日子过的多滋润呀。
现在更是了,除了知青那边,整个青山大队就属老沈家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最多。其中最打眼的就属沈家那三个半大的女娃,满打满算不过十四出头,挨着点十五,都考进了帝都。
沈苗沈婵两个都是燕京大学,一个填报物理学,一个管理学。至于沈姝,她少时便立志,到如今丝毫未动摇,这会儿也顺利收到帝都军校录取通知书。
一个个虽然年幼,但是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却好不含糊,丝毫不需要沈默他们操心。
大的就更不用说了,萱草考入帝都中医药大学,赵无争同样考入燕京大学,和自家天才小姨子成了校友,就读中文系。
怀孕期间艰难备考的沈芽,到底是后来紧赶,靠着自家两个聪明绝顶的妹妹,补课猜题出卷,硬生生的带飞,进了天津师范大学。
这也是当初众人帮着参谋选的学校。沈芽的分数,填报帝都这边的学校实在悬乎,最后折中选了天津,离帝都来回还算方便。
两夫妻若是有心,一学期偶尔还能见上次把。
至于小南小西,两孩子成绩也不差,但是最后一致都选择了本省大学。
可以说,沈家这边自个家的孩子。凡是去考的,不仅都考上了,还考的老好了。那怕就连知青那边,那不少可都是大城市下来的孩子,最后那么一堆人,可不就周衡那小伙子一个人进了燕京大学,其他人也多考上了,但是比起来到底没沈家孩子厉害。
沈家苗儿,姝丫头她们的录取通知书,当初可是县里管着教育的局长亲自送来的,而且还亲口赞许过人家这个叫做少年天才。
这可不给他们青山大队长面子嘛。
唯一可惜的就是默娃那孩子没有参加,不然他们青山大队的大学生又要多一个了。偏他这人自来就和寻常人不一样。当大家都想着法的进城,他就不愿意的,比起城里更喜欢他们这个山坳坳。
真是奇了怪了。
不过这样一来,占便宜的还是他们。
不然默娃真走了,往后他们那里不舒服只能忍着,忍不动了去县里医院。费钱不说,就怕折腾一番最后还没个效果。
......
这边青山大队的村民尚且骄傲高兴,更何况沈家自家人了。特别是沈大材和沈老太太两母子。
原本不爱凑热闹,少言的沈老太太,这些天可没少出来溜达。即便再掩饰那仰着的头,还有那满脸的骄傲劲头,即便不说话,突然冷不丁的站在人群中,还是格外惹眼的。
为的是什么,众人那有不知道的。当下少不了挨着把她家芽儿和苗儿狠狠的夸了一遍,这倒也是真心实意的。
实在是羡慕呀,不说苗儿这样少年天才,就是芽儿,嫁了人那可是大着肚子咬牙学习,最后人硬是考上了大学。
他们队里姑娘和知青成的就芽儿一个,不是他们看不上这些知青后生,说话间其中几家当初也是有意向的,只是他们大队的知青心里还是盼着回城的。一直咬牙坚持着,不愿意松了那口气。
也幸好如此,不然真成了,他们家姑娘可不像芽儿。
再看其他大队,这些年过去,知青和当地人家结亲的不在少数。如今高考恢复,多少人心乱了。
有的人家说什么都不允许知青女婿或者儿媳参加高考,闹的把人头的打破了,最后人还不是绑着纱布坚持学习上了考场。还有的通情达理的,一家人把地里活家务揽了,留足时间给人学习,但是这考上,或者没考上都有的愁着呢。
听着众人夸孩子的话,沈老太再崩不住笑了,眉眼舒展,沉淀苦难和岁月的皱纹轻轻的荡开。
她知道的,自家孩子从来就不比谁差。不管是大材,还是她家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