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第236节
黎荞打算在城北这块再买个宅子,另外找牙婆再买几个人,他家的点心铺子,每日的确赚不了多少钱,一日也就是个二三十两银子的利润。
但是,目前只是人少,每日做的点心有限,若是能和三柳村那般,把每日的产量提上去,那利润是能翻倍的。
而且,鸭货的利润更大。
黎荞想把鸭货作坊开起来。
之前乡试时,他带着陶竹去见赵有志赵大人,当时陶竹觉得他一个小哥儿,不该出现在赵大人跟前。
那会儿他就想了,他要给自己套上一个锦鲤、好运的标签,只要他赚的钱够多,只要他官儿做的够大,那只有旁人求着他和陶竹去散喜气和好运的份。
不过,考虑到此时是封建王朝,所以这事儿不好安排,他就一直只在脑子里琢磨,没有付诸行动。
再加上刚做官儿,还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他就没急着去做什么,只是先让自家人适应盛京的日子。
现在,升官有望。
而且,与辛知交好的人家已经觉得他是财神了。
既如此,那他就把点心铺子开的大些,然后把鸭货作坊也搞起来,他得让世人看看他挣钱的能力。
也让盛鸿瞧一瞧。
到目前为止,盛鸿还没有给英国公府甜头呢,都这么久了还未给,盛鸿应该是不打算给了。
既然不打算给,那就是彻底站在他这边了。
既如此,他得让盛鸿看看他的能力哇。
黎荞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买宅子,他和陶竹看了三天,然后就买下了一个三进的院子。
还买下了一个临街的铺子,比点心铺子要大,快赶得上韩家烩菜馆了,有上下两层,后面还带院子。
有了院子铺子,那就得买人。
此次让他韩宁多寻几个人牙子,毕竟每个人牙子手里的人手不一样。
花了几天,他和陶竹又买下了十六个人。
两个当护院,两个去点心铺子干活,十二个准备做鸭货。
刚买来的人手,黎荞和陶竹都不怎么放心,所以,鸭货作坊那边得由黎大山去盯着,由黎大山负责最关键的调味。
陶竹肯定也要去盯着,盛京城里有好几个菜市场,以他家目前的人手来说,每日只能做几十只鸭子,所以暂时不用担忧货源不够。
但涉及到采买,他肯定要先盯一阵子的。
这么一来,白日里,陶竹比黎荞还要忙。
黎荞编书已经有思路了,先来一本水利方面的,然后来一本各种自然灾害的,再来一本农业方面的庄稼种植基本常识,最后再来一本律法、判案这块的。
虽然目前盛鸿的策论题目没有涉及到判案这块,但黎荞还是想出一本这方面的书籍。
什么最能激起民愤?
在黎荞看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冤假错案。
因此,天下士子,这些官员预备役,肯定要懂大盛律法。而且,不仅要懂法,还要守法,官员犯法的后果他必须重重强调。
水利。
防灾治灾。
这两本工具书可以让这些官员预备役带百姓扛过天灾。哪怕扛不过,只要百姓的状况比从前遇见灾祸时要好,那八成激不起民愤。
农业。
这本工具书可以让大盛的官员预备役知道种田不易,不要去霍霍农人。
律法。
这本工具书可以让这些读书人知道律法是刀,若他们将来做官后拿这把刀去杀无辜百姓,那总有一日这把刀也会落在他们自己身上。
地方知县若是掌握这四个方面的知识,那差不多就能当一个好官了。
黎荞把这四个思路列出来之后,便在翰林院选人了,除了辛知,他又挑了三位编修。
能直接当上编修的,一般都是榜眼和探花。若是从庶吉士或者是翰林院其他职位升上来的,那定然也是学富五车。
而且,编修比他低一级,是正七品官员,官大一级,他使唤起来完全无负担。
一共四本书,黎荞把每本的总纲和侧重点列下来,然后就让四位助手收集相关的资料。
他自己也要搜集,于是,他又开始了看书的日子。
翰林院有不少藏书,搜集相关资料很方便,几乎不需要去外面的书铺。
这日,黎荞照常下班。
来到内城门口,坐上牛车,陶竹例行一问:“今日怎么样?”
“一切都好。你呢?”黎荞反问。
“我今天去培训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了。”
陶竹道。
鸭货作坊的十二个下人,分别叫黎国,黎富,黎民,黎安,黎风、黎调,黎雨,黎二顺,黎金,黎榜,黎题,黎名。
陶竹按照三柳村鸭货作坊的要求,对这些人先搞卫生培训,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培训。
“他们几个怎么样?”黎荞又问。
“都挺听话的,干活也麻溜,跟顺利和乐四个人一样,对咱们挺感激。”
这些人在人牙子手里时,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又干活又挨打的苦日子,如今来了他家,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工钱拿。
而且,即便是犯了小错,他也不会打骂,只会扣工钱。
这种日子和他们从前过的比起来,称得上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每个人都很珍惜,到目前为止,家里新买的这十八个人,就没有偷懒耍滑的。
陶竹使唤起来很顺心。
“别太累了。”黎荞叮嘱道。
“不累,这不算什么。”陶竹说着笑了起来。
他也就是和黎大山赶着牛车去买鸭货调料,回来后动手给国富民安这些人演示。
这算什么累哟。
“过几日就能开张了,刚开张会忙一些,等上了正轨就能和三柳村那边一样了。”
陶竹又道。
现在三柳村那边的鸭货作坊,他和黎荞只需要等着拿银子,旁的一点心都不需要操。
“嗯……要不问问家里人,看谁愿意过来负责盛京这边的鸭货铺子?”
黎荞道。
想完全不操心,肯定得找自家人守着。
而且,他现在虽然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但是,盛鸿此次偏向他,这说明他已经站稳半个脚跟了。
可以考虑让自家人过来了。
陶竹闻言,想了想,点头道:“可以。”
赶车的黎大山立马道:“要不让我爹娘过来吧?我想他们了。”
盛京的日子挺好的,除了那个吕文荣。
但是,现在他小叔奉旨编书啦!
不怕了。
“我也想让他们过来,但是,这个我说了不算,得看你爹娘愿不愿意来。”黎荞道:“之前咱们来的时候,你爹可没承诺过一定会来京城。”
黎粮在三柳村生活了半辈子,故土难离啊。
黎大山闻言,肩膀顿时垮了下来:“小叔,咱家的人的确少,人手根本不够。”
“你和浅哥儿快努力,争取再生几个。”黎荞笑着道。
“嘿嘿,在努力了。”黎大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他又道:“小叔,就算我和浅浅现在生,但是能帮上你忙也得十年之后了,要不,你看看二山和夏哥儿,他们年纪不小了。”
就像是黎春桃那般,和章田生成亲之后,整个章家都搬到了三柳村,一大家子人要么做点心要么进鸭货作坊,提供不少劳力呢。
“说的也是。”
黎荞摸摸下巴,黎二山今年十七岁,黎夏今年十六岁,这马上入冬了,等过了年,俩人一个十八,一个十七。
特别是黎夏,十八岁,这绝对算大龄了。
“是我和你竹叔疏忽了,差点儿让夏哥儿变成大龄剩哥儿。”他有些懊恼和心虚。
“不急不急,夏哥儿的话,有小姑的例子在,不愁找不到好人家。至于二山,庄园都还没成亲呢,二山也不急。”黎大山笑呵呵的道。
“可目前在京城,我认识的太少了……”
在平城,他人脉广,可以从全县挑人。
但在这盛京,他一个六品小官,也不认识什么人,想给黎夏寻个好人家,还真不容易。
很快,牛车回到家。
还未打开院子门,便听到黎小睿活力十足的咯咯笑声,还有轻微的轮子响动。
黎小睿一定又在玩学步车了。
果然,推开院子门,一眼便看到黎小睿站在学步车里满院子转悠。
而郑浅浅则是在水井房门口——这院子的水井挖在了室内,一边洗菜一边盯着他。
郑浅浅听到推门声,哎呀了一声,站起身来:“小叔竹叔,你们回来啦。”
他一边说一边在衣服上抹了几下,好擦去手上的水,然后快步进了他和黎大山的屋子。
“叔父父!”黎小睿听到响动,小脑袋一转,看到了黎荞,立马调转方向,推着学步车往门口跑。
“还有我呢!”黎大山正在给牛车调头,闻言忍不住隔着院墙嚷嚷了一句。
“爹爹!”黎小睿小爪子扶着学步车,一边往门口走一边响亮的喊了一声。
“哎!爹爹在呢!”
这一声喊的黎大山浑身舒坦,赶紧笑呵呵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