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将军夫郎在上

将军夫郎在上 第27节

这一吵就吵了大半个时辰,事情都是围绕在骁骑将军和平远侯之间,除了一开始有御史官弹劾骁骑将军带兵闯入平远侯府之外,剩余的都是在弹劾平远侯不把大陈的律法放在眼里。

原本这种事就是一桩家事而已,只不过现在有人把事情搬到了朝堂上来说,再加上平远侯是永王那一派的人,现在抓住了能干倒永王那派的人的机会,另外两派的人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了,这些官员想把敌对派别的人按下去的心不要太明显。

因此很快的从平远侯的家事,又有好几个家风不那么正的官员的家事被搬到了朝堂上来被人弹劾,这种事一多,平远侯家的那一桩事就显得不是那么的突出了。

直到下面的官员们吵架的声音渐渐的弱下来,坐在上面的皇帝才问道:“骁骑将军在何处?”

“末将在。”被皇帝点名的赵长明只能站了出来,走到前面去行礼道。

“刚才吴御史说的事可有属实?”当了几十年皇帝的脑子可不会不好,底下的臣子们都已经吵了这么久,皇帝还记得第一个站出来弹劾赵长明的是吴姓御史。

不过皇帝想要忘记这帮御史也难,几乎每次早朝都是那几个御史在朝堂上蹦跶,就那几张老脸,最久的都在他面前蹦跶了数十年了,看都看到他想吐了,偏生他还不能让人去把那几个御史的嘴巴堵住不让他们说话,哎~

所以说这皇帝也不好当,很多时候也很身不由己。

“末将冤枉啊。”赵长明喊冤。

“哦,你怎么就冤枉了啊?”皇帝对这位年轻的将领还是有点印象的,记得这个骁骑将军是杨广带回来的人,还亲自在他面前夸了赵长明,他与杨广同为君王数十年,可是很少听杨广夸谁了。

因此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皇帝对他亲封的骁骑将军的印象还算是不错,这朝中的将军虽多,但是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并不多,杨广将军虽好,但是年纪已大,这朝中需要新鲜的血液,也需要一个能帮他带兵打仗的将军。

皇帝是看好他这位骁骑将军的,但是前提是这位骁骑将军的行事和作风不要让他失望了。

“首先吴御史说的末将带兵闯入平远侯府一事,并不属实。末将的夫郎原是平远侯的嫡长哥儿,因幼年流落民间并未在平远侯府长大,那一日是末将的舅舅带末将的夫郎回去平远侯认亲,末将不过陪着夫郎和舅舅一起去了一趟平远侯府。怎么到了吴御史的嘴里,就变成末将带兵闯入平远侯府,目中无人、目无王法了?还请吴御史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了。”赵将军把那一日事情的始末慢慢讲来,条理清晰,一字一句还饱含感情。

这看在皇帝的眼里,就变成了他的骁骑将军被御史官欺负了,看向吴御史问道:“吴御史,这个事你怎么说?”比起那帮整日里弹劾来弹劾去的文官们,在皇帝看来这帮武将们都是老老实实的,被文官弹劾肯定是这帮文官们想搞事。

皇帝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是并不代表他的心老了,眼瞎了,许多事情他在看,心里也明白这朝堂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微臣,微臣也是听闻的。”吴御史原本以为一个刚到上京城来的末流武将不会被圣人放在眼里,不过此刻他看得出来圣人是偏帮赵长明的,他再继续抓着这件事不放,就会引起圣人的厌恶了。

所以说他们这个御史官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察言观色,看圣人的意思行事,若是圣人要保的人,他们就只能算了,下一次就要避开那人,换一个人弹劾。

反正监察圣人以及朝中百官的一言一行就是他们御史官分内的工作,就是圣人都没法因此降罪于他们。

“下回再弹劾人的时候,先把事情调差清楚了再说,别不清不楚的冤枉了他人。”皇帝看了吴御史一眼,说道。

“喏,微臣知晓。”见圣人摆手,吴御史赶紧的站回自己的位置去。

赵长明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去站好,目光看向这一趟浑水的朝堂,心里不太清楚是哪一派的人想搞他。

经历过今日被御史官弹劾的事后,赵长明的心里更加的明白,上京城的水远比他看到的还要深,难怪刚回上京城的时候,杨老将军那里就对他千叮万嘱,让他们不要随意站队。他这都还没站队,就有人想要把他搞下去了,要是他站了队,那不是天天都活在水深火热里面?

这个时候赵长明的心里突然的起了一个念头,要不他还是带夫郎和孩子远离上京城,等这上京城里的风平下去,他再带夫郎和孩子们回来?也许不一定要回上京城,他们换一个地方生活也是可以的。

不过转而一想,如果他赵长明是遇事就逃跑的人,怕他就不是赵长明了。

而且他夫郎那边的事还没个结果,平远侯府那般欺负人,欺负的还是他夫郎的亲阿爹,这件事他不能当作没发生过,唐府和平远侯府之间的矛盾,就是他赵长明和傅振林之间的矛盾。

也不知道今日是哪一派的人想借机闹事,赵长明的目光从平远侯的身上扫到另外几派人的身上,今日这事倒不像是永王那一派自掘坟墓,他还是更倾向于是另外的两派想借他的手来搞永王。只不过区区一个平远侯,怕是动摇不了永王的根本。

从知道自个夫郎与平远侯府的矛盾之后,而平远侯的背后是永王,永王还娶的平远侯的庶女为侧妃,赵长明的心里就十分的确定自己不可能会站在永王那一派去。

不过另外的两派,如今看起来也不全然都是什么好人。

第066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

说到平远侯府,还要从先祖起义的事情说起,当时前朝末帝残暴奢华,底下的官员贪污成行,每年不断增加的赋税让底层本就生活贫困的农民困苦不堪,再加上那一年的一场天灾和人祸并行,不知道死了多少的百姓,底下农民的日子就更不高过了。农民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各地都有人民起义,整个前朝都乱成了一团。当时的先祖带领着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一路打到了上京城,起义军打进去的时候末帝都还在宫中拉着一群妃子宫女们纵酒取乐,被起义军手上的长剑割断了头颅,大陈的先祖身披黄袍,当上了帝位。

当时跟着先祖打天下的九个兄弟们就封了异姓诸侯王,一共就有四王五侯,四王就分别为镇东王、镇南王、镇北王以及镇西王,五侯就分别为平远侯、安平侯、武安侯、宣平侯以及平阳侯。

后来天下大定后,四王就去了封地,先祖下了令,四王无诏不能回京。五侯就基本上都留在了京中,在中央任各个要职。

不过在经过这么多年后,留在京中的五侯也逐渐的从中央的各个要职中退了下来,手上的职权也慢慢的被减弱了,有些后代中没有能力出众的后辈,如今不过是仗着祖辈攒下的那点荫蔽,坐个闲职混吃等死罢了。

其实当时第一任的平远侯在军中担任要职,与先祖的关系为最好的,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后来先祖驾崩后没两年,第一任的平远侯也跟着去世了,平远侯府就结束了与皇室这种亲密的关系。后面继任的平远侯一代不如一代,与帝王的关系也慢慢的疏远了,混到这一代的平远侯傅振林选择弃武从文,走了文职的路子。

早些年傅侯爷也不过是坐个闲职上混吃等死,这两年女儿嫁给永王殿下当了侧妃,他这个岳父大人才走了女婿的关系调到有实权的职位上,不过今日又因后宅的事被人告上了金銮殿上。

“他们说的这些事可是真的?”皇帝哪里会不知道底下的臣子们说的事是真是假,这么问不过是还给平远侯留点颜面罢了。

上了这么多年朝的傅振林从前都是站在底下打瞌睡,今日还是头一次被圣人单独拎出来问话,跪下底下的两条腿都是软的,俯首道:“陛下,臣冤枉啊,臣对大陈的心天地可鉴,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臣、臣的长子的确是幼年丢失,近些日子才找回来。至于府上的事,臣平日里在外并不知晓那些事情,还请陛下给臣一点时间,臣一定把家中的事情处理妥当。”

傅侯爷这一番话即是表明了他的忠心,又表明了他家中的确是有这些事,只是他对家中之事并不知晓,因此他虽然也有过错,但是错在他不知,后面一句承诺了一定会妥当处理好,恳请圣人给他一点时间。至于触犯了大陈律法的事,傅侯爷是决口不提,他就不信这朝中只有他一个人把妾抬了平妻,其他的官员都没有被治罪,到了他这里也绝不能因此这点小事就治他的罪了。

若是傅振林一开口就否认这些事情,皇帝倒可能会因此生气,不过他现在承认了,皇帝又不能揪着这点小事不放了,要是他揪着这点小事不放,倒是显得他这个帝王的肚量不好似的。

而且哪有一个在朝当官的男人对后宅的事情知道的那么清楚的,他的这一番话皇帝倒是也能理解了。

因此尽管对平远侯连一点后宅的事都处理不好,还让人搬到了这金銮殿上来弹劾的事略有些不满,到底皇帝还是念在历任平远侯都对他们大陈王朝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份上,再给平远侯一个机会,“如此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去把后宅的事处理妥当,莫要再因后宅的事被人拿到这朝堂上来说了。”

“若是连家事都无法处理得好,朕也不敢让你们处理国事了。”

皇帝还点名了刚才因后宅之事被人弹劾的臣子,几个被拉出来挡枪的臣子都唯唯诺诺的应喏。

此事就等于重重的拿起,轻轻的放下了,决定再给这些臣子们一个机会,若是下次再不处理好,还有没有这个机会那就难说了。

今日的这一场朝会,皇帝也知道是他底下几个儿子和派别之间的博弈,到底是哪一个儿子在搞事,他的目光从几个儿子的身上扫过,心里多少也有点数。

被他们皇帝老爹的目光扫了一下,底下的几个皇子殿下一个个都老实的低下了头。几位主子那边没了指示,底下的那般臣子们也要给上面的正主子一个面子,不敢再蹦跶了。

整个大殿才是安静了下来。

“若是无事,那就退朝吧。”见底下的臣子们没什么要说的了,皇帝就喊了退朝,实在是不想再继续听这帮人吵吵嚷嚷的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底下一群大臣们跪拜,恭送圣人离去。

***

早朝结束后,底下的官员们有急着离去的,也有围绕在他们几位主子的身边说话,簇拥着他们主子一起往外走的。中立派的官员哪一边都没站,独自成一群离去。

武将们那边就更简单了,认识的就一起走,不认识的也跟着走,这帮大老粗们走远了那帮文官们都还在后面慢悠悠的晃荡。

赵长明是跟在他们武将这边的人一起走的,杨老将军就在前面,他也没有凑过去。今日他才被人弹劾完,要这会儿就往杨老将军的跟前凑,说不定下一次就有人说杨老将军在他背后支持他,他才在这上京城里这么肆无忌惮的惹事了。

他自己怎么样赵长明倒是不怕,就怕有人拖他的这个老上官还有家里的人下水。

不过这一天刚走出宫门口,他就被一个小太监拦住了去路。

“赵将军请留步,小的主子有请你到酒楼一聚。”小太监的年纪看起来并不大,白白瘦瘦的,小个子,一身太监服穿在他的身上都略显宽松,像是小孩偷了大人的衣服穿似的。

“你主子?”赵长明并不是第一次在这宫门外被人拦住去路了,甚至是在宫中他都被小太监宫女拦住过几次,也是说有人要请他去见一见,不过每一次都被他拒绝了。

“将军您去见了就知道了。”小太监并未说他的主子是谁。

不过赵长明也没有兴趣知道,来来去去不就是那几位,今日派人来请他的那一位主子是谁,他大概也猜出来了,不过他并没有要见对方的意思,一口就拒绝了,“回去告诉你的那位主子,就说我今日不便,下次有机会再说。”

丢下这一句话,赵长明也不给小太监拦住他的机会,一把抓住了马鞍,翻身坐上了马背,骑着马就离去了。

王二虎和胡洋两个骑着马跟在他们老大的后面,胡洋回头去看了那个还望着他们的小太监一眼,就转过头骑着马跟着走了。

过了没多久,永王就接到了小太监那边递回来的话,知道赵长明拒绝了他,冷哼了一声,对身边的人道:“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四品武将,也敢不把本王放在眼里了,本王倒是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能在这上京城中混得好了!”

“王爷,可是要下官们给他一点教训了?”跟着的官员见他们主子生气,讨好的问道。

“你们看着办,最好是别让他过得太舒心。”陈泓霖的脸上闪过一丝阴霾,他向来不是什么对别人宽宏大量的人,有人让他不高兴了,他怎么可能让那人过得顺心!

这些跟着他们主子的人也明白他们主子的性格,为了讨他们主子高兴,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永王这边才派人去请赵长明,另外两边的主子们就得到消息了。

“老三还是这么沉不住气,他岳父大人刚得罪了别人,就想拉拢别人,换你你会去见他吗?”大皇子陈鸿寅站在桥上喂鱼,手里抓着一把鱼料,往水里撒一小把,就有一群鱼儿在下面争抢,转头去问跟在他身边的官员。

那位被问的官员笑了笑,应道:“殿下您说的什么话,小的当然不会去了。”这回答不单单是替赵长明回答了,还是表明了他自己对这位主子的忠心。

既然选择了主子,他们就断然没有中途领投他主的做法,不说前面的这位主子会不会放过他,就是后面投的那位主子会不会信任他、重用他都难说。那就还不如一开始就从一而终,若是日后选择的主子当上大位,他们这些跟随主子的人也能跟着混一个好前程,要是万一是另外的皇子等位,他们日后的下场也可预见。

只不过这些事都难说,如今看来最有机会当上皇位的就这么几位主子,不到最后,一切皆有可能。

“哈哈你倒是个会说话的。”诚王把手里的鱼料全部都撒入水里,也没有心思再继续看水里的鱼儿抢食了,领着几个跟在他身边的官员一起走了,有点恨恨的说道:“看那赵长明就是个油盐不进的,谁要能把那赵长明拉拢了,本王就敬他是个有本事的!”

第067章 天家兄弟

陈鸿寅不是没有派人去请过赵长明,他知道其他的几个兄弟肯定也这么做过,他的几个兄弟和他都懂,一个能替他们打天下的年轻武将,还是有点价值的,更别说赵长明是跟着杨广老将军回来的,如今人还在京郊大营任了总教练一职。

别看这个职位的官职才四品,那可是有着实实在在实权的职位,还掌握了京都的命脉和整个上京城的安全。

他们当初想把自己的人塞进去,但是几个兄弟里都没有人做成这个事,可见他们皇帝老爹在这些方面还是防着他们的。不过自己没干成的事,另外的兄弟们也没有成功,几个兄弟对这个事的心里倒是平衡了。若是他们没有成功,别的兄弟把人塞进去了,他们才是要想尽办法把人拉下来,后面就看他们几个兄弟里谁更有本事把赵长明拉到他们那边去了。

比起冲破他们皇帝老爹的那道防线塞,把一个自己的人进去京郊大营担任要职,相对而言还是拉拢一个人站在他们这边要更为容易一些。

不过也有那敢想的官员,“嘿,一个小小的赵长明算得了什么,要是能把那位老将军拉拢到咱们这边来……”那天下基本上他们主子就掌握一半了。

不过也有那更好看赵长明的,认为杨广老将军年纪已经大了,这一次回来还把军权交上去了,日后这天下必定是年轻人的天下,比起去拉拢一个圣人的心腹,还有可能因此同时得罪杨老将军和圣人。后面意见不同的官员认为他们拉拢赵长明到他们这边的可能性要更高一点,就算是没有把人拉拢到他们这边来,赵长明也不能因此拿他们怎么样。

两个官员对这个事情有不同的意见,争吵了一路。

眼见着他们主子就要不高兴了,旁边又一位官员道:“下官是听说杨老将军当初看上赵长明,就是因为赵长明的脾气和他年轻时候的十分的相像。”

这里面谁人不知道杨广将军年轻时候的脾气和年老了一模一样,简直是又硬又臭。

诚王殿下自然也是知道的,一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的笑了,对几个心腹道:“你们都努力一下,看能不能把他拉拢到咱们这边来,老三那边得罪了他,老三是没机会的,剩余的就是咱们跟太子那边了。至于老四……咱们这边拉拢不到人,老四那边就更没机会了。”

在陈鸿寅看来,太子要不是占了一个嫡的位置,当初当上太子的就是他陈鸿寅而不是在他后面出生的陈泓泽了。这也是诚王不服太子的地方,明明他才是长子,这些年来各方面的表现也不输给老二陈泓泽,怎么当了太子的是陈泓泽而不是他陈鸿寅。

而对于处处都不如他们兄弟几个的老三陈泓霖,陈鸿寅是不怎么看得上的,要不是有皇后那边处处帮着她亲儿子,老三这些年早就被他们搞下去了,哪里还有什么机会站在这里和他们叫板。

至于老四陈鸿曦,不占嫡也不占长,陈鸿寅认为身为长皇子的他机会要更比老四陈鸿曦的机会更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朝中支持他的官员越来越多,而支持老四的人远没有他们前面三个皇子多的原因了。

至于底下那些年纪尚小一点的兄弟们,若是他们这些老大哥都没机会的话,几个比他们年纪还小,在朝中也没什么根基,想要干掉他们这些大哥上位,则是要比较难了。

不过现在有底下的三个弟弟,就已经是够他这边头大的了。

“是,下官定当绝尽全力。”几个跟随大皇子的官员都纷纷表示道。

“我看老三那人容不得别人反驳他,怕是拉拢不成他们那边就会有什么动作,你们那边派人去盯着一点,有什么事提前回来跟我说一声。”当兄弟这么多年,基本上底下的几个弟弟们是什么样的脾性,诚王的心里比谁都清楚。

这话换一个意思,就是说三皇子那人心胸狭隘,拉拢不成就会想办法把人给毁灭了,这些年永王没少干这样的事,平白的把一些有能力的人往他们这边推,他们这边没少捡漏。

这一点跟随诚王的几个心腹自然也是知道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几位皇子里面他们选择跟随大皇子的原因,太子太过于平庸,三皇子性格狭隘,四皇子当时年纪还小尚未参加朝政,相比而言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和突出的三皇子就是他们首选支持的人了。支持大皇子这一派的人认为,这天下还是要交给有能力的皇子去继承,才能更好的管理好这个国家。

一行人往宫门外走出去,刚好走到城门这里,他们遇上了四皇子一行。

“大哥。”

“四弟。”

几个兄弟里面陈鸿曦的五官长相是最为优秀的,鼻梁高挺,额头饱满,长得一双好看的桃花眼,看人的时候总感觉他就在看你、在对你笑似的。随便走到大街上,一路的姑娘就没有眼睛不往他身上看的。

更有许多京城贵女自从见了一次四皇子后,没少在家中闹着要嫁给四皇子的,只可惜四皇子早已经娶妻,府上已有一妻两侧妃,生的孩子都满地跑了。身份高一点的贵女家里人也不可能让他们的女儿再嫁去泰王府当小妾,因此那些慢一步的贵女们注定是要伤心的了。

首节 上一节 27/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这个天师那么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