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乖乖小夫郎

乖乖小夫郎 第52节

“嗯,给你的。”沈玄青点头。

谷穗就是谷子,小时候他娘给他衣袖和交领上绣谷穗纹时,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陆谷紧紧攥住手里的银簪,眼眶逐渐微湿。

沈玄青不知道他怎么了,抓耳挠腮有些无措,低声问道:“不喜欢?”

没人会喜欢爱哭的人,陆谷眨了两下眼睛将湿意逼回去,摇头带着一点鼻音小声说:“没有,很喜欢。”

他说着又笑了,笑容浅浅淡淡却灿烂明亮,沈玄青长得太高大,站在他面前让他再看不到别的人和事。

“那就好。”沈玄青也笑了,灶底还燃着火,沈雁去吃橘子了,他开口道:“我来烧火。”

“嗯。”陆谷把银簪用红布裹好,贴身塞进怀里,一整天脸上浅笑都没散。

——

阴云蔽日,好在没下雪也没刮风,初冬已至,无论哪个村子的人都准备迎冬囤粮囤柴,米面腌菜大白菘菜还有萝卜家家都备了不少,最近几日不少人都在山上砍柴。

山脚下的人离镇子远了些,但冬天砍柴方便,到处都是树木,山林还算茂密,今年砍了明年还长,小树新树两三年也就长大了。

沈家二房也不例外,砍树砍柴多是汉子干的活,但陆谷他们也能帮着把柴火挑回去,家里留下纪秋月做饭烧水,饿了渴了就能吃喝。

用麻绳绑好两捆柴火,往一根结实的长树枝上一挂,陆谷挑起来就往家里走。

“汪”一声,狗崽从旁边林子里窜出来,也不知道在林子里有多野,身上都挂着枯碎叶。

陆谷没多管它,只要没跑远就行,之前在山上撒野惯了,回来太拘着也不好。

山上可以说是没有路的,树木石头挡道,走起来崎岖坎坷,寻常人上山都是背竹筐走路,拉板车是件很费力的事。

这两天沈玄青沈尧青兄弟俩拿着长斧柴刀又是砍又是劈的,没工夫拉车,他们三个妇人双儿就没用板车,沈雁年纪又小,背一捆柴倒是能行,他们家是村里离山最近的,前山又不算远,一趟趟跑下来柴房慢慢就满了。

当然陆谷他们挑的背的多是树枝细干,剩下的一根根主干堆在一起,砍得多是比碗口粗一些的树,太粗太沉的树木不好砍伐,即便这样,在山上拿锯子锯木头到底麻烦,到时候砍够了拿麻绳一捆,太重就少捆上几根,在村里找几个汉子一同抬回去。

村里家家都要备柴,今日帮沈家抬了,明天沈玄青沈尧青也要帮着别人家去抬木头,是互相的人情。

陆谷一进院门,纪秋月放下手里的针线说道:“谷子渴不渴,这蜂蜜水温的,刚能下口。”

“你去放,我给你拿。”她也不等陆谷回答就匆匆进了厨房。

“好。”陆谷慢她一步但还是答应了一声,就到柴房把两捆柴火解开,和别的堆放齐整了。

纪秋月拿了碗往柴房门口来了,朝里面一看说道:“不少了,明儿再有一天半天你们就能歇了。”

柴火越多过冬越暖,不用冒着冬天的严寒到山上砍柴,陆谷看着这么多柴火心里觉得很踏实,点头附和道:“嗯,快了。”

他拿了麻绳和长树枝出来,接过纪秋月手里的碗喝了几口,甜津津的蜂蜜水让笑意也变得更甜。

见纪秋月头上戴着一根凤尾镶银珠的发簪,银簪是新的,是以很亮,他眉眼微弯,心想阿嫂戴着真好看,随即又想起自己的那根银簪。

这两天山上山下一趟趟跑,他舍不得戴,怕万一掉了,还是放在房里安心。

再说女人还好,头上有些簪子钗子是惯常的,但他们乡下的双儿总是布巾缠起头发,和汉子差不多,哪有人戴这么银亮的簪子,想想要是有人看他,他就有点退缩。

纪秋月不知他所想,笑着说道:“天冷,我看梨子还有不少,到傍晚抓把枸杞子,再放些红枣,拿黄糖煮了,又热乎又清甜润燥,从前只听别人吃,今天咱们也吃一回。”

黄糖镇上的人又叫冰糖,他们乡下常见红糖,见着块状的黄色甜糖就按颜色叫了,家里那点黄糖是沈尧青买的,想着让媳妇也吃吃没吃过的东西。

家里肉多是沈玄青打的买的,今年还留了獾子皮,一人做个毛领护脖子,纪秋月平时会有一点私心,别人不说,卫兰香这个婆婆做事说话不能太偏袒,不然她心里是会计较一下的,但家里人素来对她都好,自己有了好东西给家里尝尝也是应该的,藏着掖着算什么。

“好。”陆谷浅笑着答应,喝完蜂蜜水又出门挑柴火。

一家子在山上忙碌三天,到第三天下午,卫兰香知道沈家三房在哪里砍树,过去把沈顺旺和沈玉平喊来了,半路上又遇到石大陈一家,她打趣说笑几句,也把大陈拽来当劳力。

沈玉平比沈玄青小一岁,今年才十七,长得不算低矮,和沈玉一样都是大眼睛,炯炯有神的,因这双眼睛,六分的脸也凑了个八分的俊。

“玉平得多练练,这砍柴干活的功夫好了,以后老丈人丈母娘都得夸。”沈尧青一见堂弟过来就笑说道。

沈顺旺和周香君这几天在给沈玉平相看好人家的姑娘双儿,来沈家二房说了两次,让卫兰香帮着多打听,是以他才这么说。

沈玉平年纪小点,沈家三房日子一直都不错,没吃过什么苦,他看着要稚嫩些,一想到娶媳妇就挠头憨笑,露出一口白牙,傻儿子乐成这样让他爹沈顺旺看了都笑出声,轻拍一下儿子后脑勺,呵斥道:“多大的人了,一点老成劲都没有,别傻乐,快干活去!”

沈顺旺和沈顺福有几分像,也都是能下苦卖力气的性子,干农活是一把好手,还会赶大车,连马车都替人赶过,虽自己家买不起车马,但也能挣几个赶车钱,家里隔几日吃顿大油荤是没问题的,还能攒下一些银钱。

乡下几乎人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已经下午了,都没耽误工夫,男人把好几根主干捆起来往家里抬,陆谷和沈雁抬不动太多,就捡着稍细的木头抬了一根。

“谷子哥哥,要不我们弄两根。”沈雁抬起木头后觉得不算重。

她才十一岁,个头连陆谷都比不上,瘦瘦矮矮的,还不等陆谷说话,卫兰香听见就笑道:“你和你谷子哥哥抬一根就行。”

“行,那娘我俩先回去了。”沈雁点点头,他俩不用把木头捆起来,比几个汉子快,陆谷在前她在后,两人就先下山了。

砍好柴后还要一段段锯开,这样好塞进柴房,省得堆在院里下雨下雪打湿了。

锯木头在院里,不用在外面跑,家里只有一个大锯,沈玄青沈尧青轮番上阵,有时候他俩不在,给大陈家和三叔帮忙抬木头去了,陆谷就和卫兰香在院里锯,一个人弄不了,两个人拉大锯就轻些。

好几天院里都有木屑,这些木屑也没扔,太阳一晒又轻又干,能留作火引和草绒一起用。

晌午饭吃过,陆谷洗完碗见沈玄青在院里锯木头,就过去把锯好的几段抱到柴房,放下后再抬手,一个不小心被粗糙树皮刮到了手背和手指,皮破了但只渗出一点血,肉眼可见血就止住了。

经常干粗活就是这样,陆谷看一眼没放在心上,出去后沈玄青瞥见他手背上的破皮,停下手里的活问道:“蹭破了?”

“嗯,没流血,不碍事的。”陆谷答道,见地上不少木屑又去拿扫帚。

冬天本就容易长冻疮,又干燥,手也容易干裂,前两年沈雁就是,手上长了冻疮又疼又痒,手指也红肿,结痂看起来更是凄惨。

因此去年他猎到獾子就给家里留了獾子油抹手脚,还买了一点棉花让卫兰香给沈雁缝了个筒袖,筒袖是圆筒状,能把手伸进去,若一只手的话能往胳膊上拉,套在袖子上,冬天不干活了就把双手塞进筒袖里,布里缝着棉花到底暖和。

冻疮一年长了,后头容易年年长,不知道陆谷有没有长过。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1-09 20:56:12~2022-01-10 21:19: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

沈玄青想着, 见陆谷拿了扫帚过来就问了。

陆谷不解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说道:“长过。”

果真如此,沈玄青眉头微敛, 开口道:“那今年多留神, 买了汤婆子就常用, 别看这几日不怎么冷,也不能大意,冻到就会又长,时常捂着。”

陆谷长了好几年冻疮, 也知晓这个道理,闻言点点头, 因沈玄青的关切, 他抿唇露出个很浅的笑意。

“家里不是有棉花,你这两天缝个厚的筒袖,做饭洗菜也把水烧热了再用。”沈玄青又说道。

“嗯。”陆谷答应着, 过来把地上木屑扫成一堆,省得等会儿堆积太多。

沈玄青又开始锯木头,锯起来不快不慢,总之得等,他就拿了长斧子, 到旁边拿起一根圆木竖在地上,抡起斧子往下, 借着长斧的重量,木头利落的被劈成两半。

“夜里洗完脚, 要是觉着腿脚干, 就抹点獾子油润一下,防着干裂。”沈玄青又想起这个, 边说手下活也不停。

不等陆谷说话,他又道:“等会儿我找一下,去年留了些还有剩的,老油比新油好使,剩的不多但能用一阵。”

“好。”陆谷点头,弯腰又把一根木头竖起来。

两人一个锯木头一个劈木头,时而说几句话,一个下午过去,只剩三根大木头。

陆谷去做晚饭了,沈玄青加了把劲,将这三根锯成长段长段的,年前蒸包子炖肉蒸肉直接往灶底架一根大柴,旺火烧起来也省事。

天黑得早了,因锯木头耽误了一会儿,到吃饭时天彻底暗了,沈雁从灶底引了火点燃烛灯,堂屋缓缓亮起来,见灯芯短了,针线篮子恰在高桌上,她捡了根长针拨了拨。

沈玄青锯完最后一根木头,沈尧青把三根长柴抱进柴房。

一下午忙碌,身上不免沾着灰尘木屑,沈玄青进堂屋取了墙上挂着的布条甩子,握着木柄甩起来拍打周身,将身上的尘土渣屑甩干净,见沈尧青从柴房出来,就把甩子递过去,自己到厨房门口洗手。

陆谷和沈雁陆续把饭菜端上桌,等他俩收拾干净饭菜也齐了。

一点灯烛微摇,虽黯淡些,但也足能看清桌上的东西。

每人一碗热腾腾的汤饼,饼子是前两天卫兰香烙的,筋道有韧劲,特意多烙了些,把饼子切成跟面条差不多粗细,白菘菜切成细丝,再把泡发的地皮菜和黑木耳切成小块。

陆谷在院里挖了棵有绿叶的秋菜,切碎后起锅烧油,把这么多菜倒进去用不多的油翻炒一下,才倒水带饼条一锅煮了,舀出来后按着家里人爱吃辣的程度,给碗里放了辣椒油,鲜红鲜红的,也是个点缀。

一碗里有饭又有菜,他们乡下一般是不会再炒菜的,今晚煮的多一人起码能吃两碗,大锅被占着,陆谷也没地儿再炒菜,不过还是捞了酸豇豆,卫兰香腌的时候放了酸辣子水,吃起来带一点微辣,十分开胃。

陆谷吃了一碗半,说起来第二碗也是多半,和两碗差不多了,他下午一直劈柴干活,费了力气,再说冬天吃这种热饭,辣椒油和盐都放的刚合适,菜也好几样,本就让人胃口大开。

吃完浑身都是热的,手脚一点不冷,吃的人舒坦又满足。

沈玄青沈尧青更是吃得多,到最后陆谷给他俩去舀饭,连锅底都刮干净了,一点没剩。

吃完饭刷锅的时候,沈雁帮他给灶底添了把柴,不然刷锅水太冷了,她还说道:“谷子哥哥,你做饭手艺越来越好了,今晚的汤饼比娘做的还好呢。”

“就是菜放的多。”陆谷被夸有点不好意思,但眼睛微弯明显高兴。

他之前在山上的时候给沈玄青做过一次汤饼,放的菜多沈玄青说好吃,今天就也放了好几样菜,他们乡下夏天吃汤饼还好,到冬天大多就只切一些白菘菜,单调不说,有时候还舍不得用油炒,白水煮出来就没有那么香。

这时沈玄青端着烛灯在矮屋找到了去年的獾子油,提着到了厨房,在外头就听见沈雁的话,他说道:“有工夫你也跟谷子哥哥学学做饭,切个菜什么的,打打下手,多看看就会了。”

沈雁是家里老小,以前有卫兰香做饭,后来沈尧青成亲就有纪秋月做饭,如今来了陆谷,她更是不用动手。

可她以后总归是要嫁人成亲的,绣活不好倒无所谓,他们乡下农户许多妇人夫郎就只会做鞋缝衣裳,会绣活的还真不算多,但做饭总得会,不然以后只能凑合着吃。

“知道了二哥哥。”沈雁微微叹一口气,两个哥哥和娘时不时就得说她一两句,她学就是了。

见妹妹如此,沈玄青有些无奈,他把烛台放在案板上,提起手里的小陶罐对陆谷说道:“这是獾子油,今晚盥漱了擦手擦脚,多擦些也无妨。”

他又对沈雁说:“你也是,去年没长冻疮,今年也得防备,别掉以轻心,省得冻了到时候哭。”

想起前年长冻疮又疼又痒,害得她直哭,沈雁心有余悸,忙不迭点头答应:“好好。”

陆谷把锅碗都洗干净了,拿大勺往外舀水,沈玄青打开陶罐盖子借着烛火往里看,剩的确实不多了,就放下陶罐,端起烛火在案台底下翻找。

他前两年冬天下雪没活干,拿木头又是刨又是削的,弄了两个浅口碗,没跟木匠学过,所以做工不好,做出来后没怎么用,家里别的碗要盛饭盛菜,不如用木碗放这点獾子油,也方便取用。

陆谷用布把大锅擦干净,这才往锅里添了两桶半水,不用他说沈雁就往灶底添了不少柴,大火呼呼呼烧起来。

“这个多的擦手擦脚,少的抹脸。”沈玄青把獾子油挖出来说道。

陆谷端起刷锅水要出去倒,闻言看过去,点着头说:“嗯,知道了。”

冬天冷风吹起来,脸露在外面容易皴裂,还会有人擦一点猪油润润呢。

忙碌一天,最后陆谷坐在床边用热水泡脚的时候,浑身放松下来十分惬意。如今他和沈玄青一起泡脚已经没那么拘束了,都能抬脚自己搓一搓。

沈玄青见他自顾自搓脚,白皙的双脚叠在一起,忽然也抬起脚,压在陆谷脚面上。

首节 上一节 52/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反派看我的眼神不对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