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乖乖小夫郎

乖乖小夫郎 第26节

沈玄青拿着竹筐在水里舀鱼,河水从竹筐底下哗哗渗出,陆谷提着较大的深竹篮也在水里捞,一篮子入水再出水,里头就有好几条鱼在扑腾。

今日的收获是沈玄青没想到的,上百条鱼被扔在岸边,除了草鱼以外,还有不少贵些的鲫鱼跟河鳝,尤其河鳝,入秋肥了跟豆腐一块儿炖补腰骨,镇上不少人家都喜欢做这个。

他从前在山里没醉过鱼,路途远,鱼很容易死,带回去的路上还得用水养着,只会更沉,再者清溪河一直流向了山下,鱼哪里都能捞到,就没想着累死累活弄一板车鱼回去卖。

方才也是过多的鱼出现在眼前,他到底还年轻,激动之下一时就上了头,跳下河把鱼往岸上扔。

这会儿冷静下来,看一眼岸上的肥鱼,他便只去捞更好活也贵一点的河鳝,这么多能卖不少钱,此时天色尚早,才半早上,直接就能下山。

陆谷原本以为过两天回,这会儿听他说今日就下山,手下就更卖力了。

密网里拦下了虾跟小鱼,陆谷把小鱼扔回河里,剩下的白壳河虾又大又多,足足有大半鱼篓呢。

为了不糟蹋这么多鱼,他俩把三个木桶全用上了,还用两个竹筐装着鱼,都放在板车上,带着干粮锁好门就下山了。

河鳝跟泥鳅一样好养活,就放在竹筐里,最便宜的草鱼也在竹筐里,剩下稍贵些的鱼在水桶里,两个时辰的山路就算草鱼回去都死了,那也是今日的新鲜鱼,不怕人说是死鱼臭鱼,因量多,便宜卖也能卖不少铜板,就当是个辛苦钱。

虽说匆忙了些,可他俩心里都莫名高兴,这一车鱼就算卖不了五两八两的,二三两也是有的,原本只是兴起网鱼,不曾想竟有如此多,就算只卖个二两银子也很不错了。

虽说沈玄青打猎赚钱,可也有运气差打不到东西的时候,只能带着几只野兔下山换些铜板,所以二两银子绝不算少,他们这些乡下种庄稼的泥腿子,一个月能挣二两银子都很不错了。

为让沈玄青轻些好走,陆谷背着鱼篓跟一个竹筐,等走上一段背不动了,这才把重的竹筐放到板车上。

路上颠簸,木桶里的水摇晃出来不少,幸好他们走的路大多都离河不远,边走还能补些水。

这种错愕般的意外之喜是跟陆谷一块儿的,又见自己夫郎眼睛亮晶晶的,似乎很高兴,让沈玄青心情也大好,累算什么,他又不是拉不动。

十七八岁到底太年轻,冲劲足,他俩就这样闷头莽着性子下了山,一到家门口连卫兰香看着这一车鱼都惊讶了,见他俩气喘吁吁,一看就是赶路太急,她有些哭笑不得,力气大也不能这样使啊,水桶多重的,赶忙让回家歇息。

见鱼这么多,趁着刚死还新鲜要赶紧卖,纪秋月匆匆忙忙就去地里沈尧青回来,让他拉车去镇上卖鱼,沈玄青累成这样,哪还能再赶路。

--------------------

作者有话要说:

注意注意:现实里用核桃树叶子药鱼违法,千万不要去做。

第36章

=

陆谷跟沈玄青坐在院里喝水歇息, 这会儿晌午过了,沈家其他人已吃过饭,一问他俩路上就啃了干粮, 卫兰香连忙去厨房烧火做饭。

沈尧青跟纪秋月从地里回来, 一看家门口板车上那么多鱼, 摇着头无奈笑了笑,这些鱼加上水有够重的,也亏是二小子力气大,换了旁人半路上都得累趴下了。

他进来放下锄头跟沈玄青招呼一声, 纪秋月到屋里拿了秤,两人就拉着板车到镇上卖鱼去了, 这么多鱼除了河鳝跟泥鳅外大半都翻了白, 时候一久,即便去了镇上,死鱼也卖不到多好的价钱。

就算给家里留也留不了太多, 放两天臭掉坏掉不就可惜了,于是他拉着板车边走边在村里叫卖,能卖几条是几条,去丰谷镇的路上还有经过几个村子,到时候沿途叫卖也能卖一些。

水烧开后, 卫兰香先拿碗冲了两碗红糖水,也心疼心疼他俩, 这一趟跑得着实辛苦。

甜津津的糖水冒着热汽,一看就很烫, 陆谷吹了吹才小心喝一口。

卫兰香边切菜边从厨房窗子朝外看他俩一眼, 笑着说道:“你俩回来的正是时候,昨儿我炸了些干辣椒跟肉片, 再炒个吊瓜就能吃了。”

沈雁手捧着一些刚摘的红枣出来,有的还没红透呢,半红半青,这枣子是她在三叔家摘的,又脆又甜,她刚给陆谷和沈玄青分了,就被喊进厨房帮忙。炸的干辣椒碎存在一个大陶罐里,她拿了碗跟大勺舀出来一碗。

干辣椒炸得鲜红油香,切成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的瘦肉薄片混在里面,跟干辣椒一起炸得香辣,刚出锅时肉片跟辣椒碎都是脆脆的,在罐子里一放就没那么脆了,这干辣椒不会辣的人受不了,反而越嚼越香,盐也给得适足,肉片炸得微咸香辣,吃起来那叫一个解馋,可惜比起辣椒碎来,肉还是少些。

盖上陶罐之前,沈雁还给自己捏了点小肉片跟辣椒吃,可香了。

卫兰香热馒头的时候往笼屉上放了两个鸡蛋,所以多烧了一会儿,待估摸着鸡蛋熟了才揭锅盖,把馒头跟鸡蛋闷在碗底下,将大锅里的水舀出来就炒菜。

吊瓜好熟,没多久就炒好了,陆谷跟沈玄青歇息这一阵也缓过劲来,干辣椒实在是香,特别下饭,连陆谷都多吃了几口。

吃完沈雁洗碗收拾,陆谷跟着沈玄青进房,路上怕耽误功夫鱼全死了不值钱,赶路就比较着急,沈玄青闷头拉板车只管往前使力气,绳绊把肩膀磨红磨破了,得上些药。

说起来虽然两人圆了房,但那都是夜里的事,沈玄青一脱衣裳,陆谷还是不怎么敢看他,也是因着夜里的那些事,让他依旧心有畏惧,不过好歹没有像上次擦药那样哆哆嗦嗦。

肌理分明的宽阔后背看着就结实,沈玄青又长得高大,陆谷平时怕是怕他,可每次跟着去镇上或在山里的时候,有沈玄青在旁边就莫名觉得可靠。

外边沈雁看见装虾的鱼篓,在外面喊一声谷子哥哥,问他河虾要怎么办,药擦好了,陆谷不敢再碰人家,挪开手借着沈雁的话小声说:“好了,你穿上,我先出去看看。”

鱼篓陆谷一直背着,进家门后就放在了厨房屋檐下,沈尧青走的时候忘记拿了,陆谷洗了手上的药,跟沈雁一起蹲在鱼篓前,沈雁抓了两只白壳虾在手里,这虾挺大的,抓上来的时候久了,这会儿都不蹦跶了。

穿好衣裳的沈玄青出来,陆谷便问他要如何,既忘带了,这东西又不能久放,干脆他们晚上自己吃。

这么大的虾也只有深山里头的流段有,沈雁很少能在村外边的河里抓到,一听可以吃焖大虾,她高兴极了,倒了水就淘洗起来。

卫兰香喂了鸡鸭从后院出来,见沈玄青在院里坐着劈柴,就说道:“二青,往后可别这么莽撞了,鱼这东西不好带,赶路太急是要伤着的。”

她脸上有些担忧,因为沈顺福当年看病的时候没挺过去,除了冻太久伤着本根以外,大夫还说是年轻时太要强,跟那老牛一样干重活下苦力,劳作不歇,乡下人吃得又没那么好,也不懂休养生息,人常说积劳是会成疾的,只是青壮年时看不出来。

一个多两个时辰的山路崎岖不好走,又要拉板车,岂是那么容易的?也是他们乡下人没别的挣钱法子,有个打猎的手艺能挣钱过上好日子就很不错了,虽比别的庄稼人好些,但也是奔走卖力气的活计。如今不用紧赶着还债,还是要歇一歇的。

沈玄青知道她的担忧,手上的活没停,说道:“娘,我知道,无需过忧,这次回来我歇两天再走,往后不赶急路了。”

卫兰香这才宽了宽心。

傍晚天边云霞橘红,村里人多,也没有野兽出没,就不用赶紧回家,陆谷还跟卫兰香到三叔家去了一趟,鱼篓里的河虾多,给送了些过去,回来时也没空着手,在三叔院里打了半口袋枣子。

卫兰香让他俩带上山吃,太多吃不完就蔫了,干脆晒干,干枣也好让陆谷补补气血,头先听草药郎中话买的那些干枣早就吃完了,也幸好沈家吃饭不亏待人,又常有肉吃鱼汤喝,陆谷又没别的毛病,吃喝好也睡好了身子骨自然比以前强些。

沈雁打了捆草回来,大灰下山后没拴,在她出门的时候跟了上去,也进了院门。

见卫兰香跟陆谷回来了,她开口道:“娘,我方才碰见彩霞了,从山上下来,说他们家去山里捡栗子山榛子去了,只彩霞一人就背了有大半筐呢。”

入秋后栗子榛子熟了掉在地上,不止人会捡,山里的老鼠松鼠也会捡回去过冬,他们这儿附近好几个村子到这会儿都会上山捡东西,人一多,大家都去捡,各家能捡到的就少了,彩霞一家子捡了不少,沈雁见到自然惊讶。

栗子榛子这些东西晾晒干了能留到冬天吃,过冬时菜少,大雪封山后沈玄青也不会再进山,肉就只有腊肉跟肉干,能给冬日多弄些吃的便是乡下人的大事。

卫兰香正在院里拔葱,要做晚饭了,闻言她头也不抬,说道:“这有什么稀罕的,你二哥哥往年不是老在深林子里给你捡?还是你也想去捡栗子了?”

前山人多东西就少,沈玄青在深山里头能捡许多,栗子榛子这些因在山上大伙都能去捡,在镇上卖得便宜,前两年入秋后纪秋月都会带沈雁去捡,卖多卖少那都是钱,不说还债,好歹能维持维持家计,也能留作冬日的口粮。

她们不止在前山捡,还跟沈玄青一起上山,在深林子里捡更多的,不过沈雁去的少,就去年去过一次,她今年才十一,人小山路太长走不动,回来还得背竹筐,所以多是卫兰香跟纪秋月去,她跟要下地干活去不了的沈尧青在家里凑合做饭吃。

上山捡栗子对沈雁来说是有趣的,比放鸭子打鸡草好玩,山上有山花更有好吃的野果,还能捡菌子掰小秋笋,而且只要是她捡到的东西,若去卖了,钱就是她自己的,家里人不会要,五个铜板也好,十个也罢,装进她自己的小钱袋里一摇就会响,可好听了。

“那娘你想去吗?”沈雁没说自己很想去,但神情出卖了她。

卫兰香顺手在剥葱,听她这么说就看过来,笑着说:“你想去就说,跟娘还拐弯抹角的做什么。”

她想了想又说:“不过也确实到捡栗子的时候了,今年背回来多留一些,过冬了咱也换着花样吃,前几年都是跟米蒸着吃,这回咱跟鸡肉闷了,听人说更香,咱们也尝尝。”

她剥完葱朝厨房走,又说道:“这几天你二青哥在家里歇,不急着走,明儿咱们先在前山转转。”

沈雁一听就乐了,把草铺在院里晒还对陆谷说:“谷子哥哥,那你去不去,咱俩一块儿。”

陆谷听她俩说话的时候也想起上次沈玄青给他捡的栗子了,还有些没吃完在山里呢,没下山前他就想着去捡些,但这几天在忙别的事没找着空子,闻言就点头说好。

他们三人在院里说话,沈玄青在房里躺着歇了会儿也出来了,从麻袋里摸了几个枣子吃。

待沈尧青跟纪秋月回来,天已擦黑了,他俩还挺能耐,眼瞅着太阳往西边去了,鱼还剩一些没卖完,就拉着车到酒楼饭馆吆喝询问,他们这鱼今天捞的,就算死了也是新鲜的,别说还有在水桶里半死不活的一些,更新鲜,因鱼大又肥,还有鲫鱼河鳝,最后便宜卖给了一家饭庄,只要卖出去就不亏。

回来后一板车鱼就剩下两条小点的河鳝,是特地留的,这东西入秋后炖了滋补,对人好,也给家里人补补,前两三年过得那样苦,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如今就得补回来些。

卖鱼的钱给了沈玄青,铜板跟散碎银子加起来有个二两一钱,这一天就挣二两,赶路吃得苦也值了。

有焖大虾跟炸辣椒肉片吃,都是能下酒的菜,沈尧青拿了酒出来,不止他兄弟两个喝,纪秋月跟卫兰香也尝了一小杯,有肉吃有酒喝,一家子说说笑笑的,就算陆谷没喝酒,炸辣椒也吃得他脸颊微红,身上热乎乎的。

他听着看着,哪怕不说话只听别人说也高兴,眼里渐渐地生出一种希冀,期盼着这样和乐融融的日子一直过下去。

--------------------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一更,明晚二更么么啾

感谢在2021-12-10 19:18:03~2021-12-11 17:5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落花有情否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傻瓜不傻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

上山这一路碰到好几个村里人, 都背着竹筐来捡栗子,往山坡上走一走,林子大了人群散开, 才看不到了, 倒是有时能听到爹娘喊野小子别乱跑的隐约动静。

沈玄青跟着来了, 原本卫兰香惦记着他昨天赶山路,不让跟来,他说万一东西沉了沈雁跟陆谷都背不动,到时还得喊他。

陆谷昨日也累, 今天卫兰香就没让他背竹筐,跟沈雁一块儿捡, 往沈雁筐子里放, 就这也不一定能装满,这两天好几个村的人都上山捡栗子呢。

日子好了,上山也不用抢在别人前头去捡, 他们一行五人就走得较慢,沈雁在路上东瞅瞅西看看,拿着竹竿拨一拨树下的落叶层,还让她找着一簇能吃的菌子,连忙采了放进竹筐。

她一个姑娘家, 年纪又小,平日没人陪的话是不敢自己上山的, 最多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挖野菜采菌子,但那里常有人经过, 野菜倒是有, 菌子就不多了,这会儿捡到一簇, 自然是高兴的。

陆谷之前没来过清溪村这边的山林,但沈家人常来这里,知道栗子树哪里有,他跟着走就是了。往常竹筐背惯了,今天背上没东西,让他身上轻快了不少。

他们家离山最近,出来的还算早,到栗子林的时候就远处有两道人影,一看是同村的,卫兰香隔着树木招呼一声,对方也笑着回喊,之后才各自捡东西。

熟了的栗子掉在地上,陆谷弯腰捡了几个,草丛里落叶底下也得翻找,有人捡过这里,东西不多,他们边捡边往林子里走。

捡着捡着,陆谷就往旁边来了,手里拿不下栗子,他抬头一看沈雁在十来步远的地方,刚要过去就听沈玄青开口了。

“给我,你捡你的,多了我去放。”沈玄青接过他双手捧着的栗子,用衣摆兜起来,这样就不用占手,他倒是一直都跟在陆谷后边,没怎么远离。

一转头就能看见沈玄青在他旁边捡栗子,他把拿不下的栗子放在沈玄青衣服上,这让陆谷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他想了一下想不明白,也不懂这些,干脆就不去想了,一心一意去捡栗子。

沈雁提着竹筐过来,沈玄青把衣服兜着的栗子都倒进去,又跟陆谷往前走,这儿的东西确实不多,那天他在深林子里见到不少,但忙着打猎只捡回去一些给陆谷吃。

经过一棵水包儿树时,已挂满红彤彤的果子了,果子比大人手指头大些,能一口塞进嘴里,沈雁指着这棵树对陆谷说:“谷子哥哥,这是苦包儿,不能吃。”

“嗯。”陆谷点点头,他想起自己找到的那棵甜包儿树,就说道:“我在山里找到甜的了,本想着给你带下来些,可昨天下山急,没工夫去摘。”

“那你下回给我带些。”沈雁也不跟他客气,甜包儿稀少,一听陆谷找到了,她还是挺稀罕挺想吃的,又道:“看娘过两天去不去山里捡栗子,要是去的话,我也跟你们去,你只跟我说甜包儿在哪里,我自个儿就能给咱们摘回来,摘好多呢,还要带回来给大青哥吃。”

陆谷听到她这么说,仿佛甜包儿已被她找到了,要摘好多回来,这样稚气却认真的话,让他情不自禁眼睛微弯,露出很淡的笑意,点着头答应了。

“沈雁,快来,有山莓子吃。”纪秋月在前面喊,她往栗子林旁边走了走,原本是去捡滚落的栗子,结果一拨开草丛,就看见藏在里头的矮山莓树,上头挂了小果,已经红了。

沈雁一听就急匆匆过去了,这两三株矮山莓有别人摘过的痕迹,剩下的这些应该是青果又熟了,拢共就十来颗果子,她摘下来尝一个,酸甜生津,就是这种莓果有点小,一个都不够一口塞的。

她把摘下来的果子分了分,沈玄青卫兰香没要,纪秋月尝了俩,陆谷也没多吃,剩下的都给她了。

一家子在山上转了一早上,到晌午要吃饭的时候才回去,沈雁背了有半筐栗子,卫兰香跟纪秋月竹筐里差不多也这么些,不是很多,不过还采到一些菌子跟野果,回去就把菌子一炒,趁新鲜吃了。

沈雁手里拿了把山花,她跟陆谷一块儿走,说道:“谷子哥哥,我头先去镇上,还看见街上有人卖花儿呢,我摘得这些应该也能卖,就是咱这儿离镇子远了些,得趁早上去,晌午晒蔫了就卖不出去。”

首节 上一节 26/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反派看我的眼神不对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