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36节
只见何保国从身上掏出一把小巧的刀子,接着又拿出几个小瓶子,瓶子里分别装着酱油、辣椒面、盐巴,还有生姜末和蒜泥之类的调料。
站在一旁的秦淮茹看得眼睛都直了,满脸都是惊讶。
“你身上居然还带着这么多东西?”秦淮茹忍不住惊呼出声。
其实啊,这些东西都是何保国存放在随身空间里的,现在要用到了,就顺手拿了出来。
可秦淮茹哪知道何保国有个空间呀,她还以为这些东西都是从何保国身上掏出来的呢。
先是弹弓,接着又是小刀,还有这么多瓶瓶罐罐的调料,这么多东西藏在身上,在何保国没拿出来之前,她居然一点儿都没察觉到。
不得不说,何保国藏东西的本事可真是一绝。
“我是个做饭的,每次出远门都习惯性地带上些东西备用。”何保国随口编了个理由解释道。
秦淮茹听了,也没产生什么怀疑。
接着,两人便开始齐心协力地忙活起来。
何保国杀了鸡后,忙着拔鸡毛、清洗鸡肉,秦淮茹则去找了一些大片的树叶,还兴致勃勃地玩起了泥巴。
因为没有热水来烫,拔鸡毛就显得有些费劲了。
不过好在何保国手艺娴熟,一把小刀在他手里灵活地舞动着,很快就将乌鸡处理得干干净净。
鸡血和一些内脏就只能白白浪费掉了。
等拔下最后一根鸡毛,何保国便用溪水将乌鸡仔细地清洗了一遍。
清洗干净后,直接就开始腌制鸡肉,好让它入味。
他还往鸡肚子里塞了一些调料。
接着,何保国用一种特殊的手法轻轻拍打着鸡肉,让调料能在短时间内充分渗透进鸡肉里。
两人忙活了大概一刻钟左右,才开始用树叶将腌制好的乌鸡包裹起来,最后再用泥巴将树叶严严实实地封住。
秦淮茹找来了一些干草和木柴,何保国洗了洗手,然后从身上拿出火柴。
生起火后,剩下的就是控制好火候,然后耐心地等待了。
一般来说,叫花鸡要烤上2个小时左右才能熟透。
“可惜没有荷叶呀。”何保国觉得这多少有些美中不足。
此外,这次抓到的那只乌鸡个头实在太小了,哪怕只有何保国一个人吃,也根本没办法让他吃饱。
虽说他的空间里还存着不少吃的,但何保国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把那些东西拿出来。
“你回去跟家里说一声。”何保国扭过头,对着身旁的秦淮茹说道。
“行!”秦淮茹应了一声,便拔腿往家里跑去。
等秦淮茹回来的时候,她手里还从家里拿了三个窝头,其中两个是棒子面做的,一个是高粱面做的。
秦淮茹把那两个黄澄澄的棒子面窝头递给何保国,让他吃,自己则留了个黑不溜秋的高粱面窝头。
“我不怎么饿,你多吃点儿。”何保国只拿了一个棒子面窝头吃起来。
这窝头一吃进嘴里,就感觉拉嗓子。
而且,他觉得这农村的棒子面窝头,吃起来比城里的还要难吃。
至于那个高粱面窝头,味道就更是差得没边了。
秦淮茹却一脸幸福地把那个棒子面窝头和高粱面窝头都吃了下去,不过还是没完全吃饱。
何保国眼神好,一眼就看到秦淮茹吃的高粱面窝头里,居然还有麸皮。
秦家也是为了让何保国能吃得好一点,这才特意做了几个棒子面窝头。
以往,秦淮茹基本上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口棒子面窝头。
像面条、米饭、白面馒头这些,更不用说饺子了,秦淮茹能吃到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
其实不只是秦淮茹,村里的人大多都是这样,一年到头能吃上一顿饺子,那都算是很不错了。
何保国没有把那只乌鸡拿到秦家去,毕竟那乌鸡没多少肉,要是拿回秦家,就他和秦淮茹两个人吃,这也不太合适。
所以,他干脆就在山里做个叫花鸡吃算了。
不过,由于这次准备的调料还是不够充足,也没有荷叶之类的东西。
这次做出来的叫花鸡,自然不是何保国所能做出的最好水平。
坐在火堆旁边,何保国和秦淮茹一边聊着天,一边打发着时间。
火堆烧了一个多小时,何保国看着感觉差不多了,便没有再往里面添柴。
等火完全熄灭了,就让余温再接着烤一会儿。
秦淮茹找了一根比较粗壮的树枝,用它挑开炭灰,从里面挖出了一个焦黑的“泥球”。
她用力一敲,那干硬的泥块就皲裂开来,露出了里面包裹着的树叶。
还没等把树叶打开,一种独特的烤鸡香味就飘了出来,直让秦淮茹忍不住直咽口水。
何保国伸手轻轻拨开了那层包裹的树叶,一只乌漆嘛黑的烤鸡顿时完整地展现在两人眼前。
这鸡还热气腾腾的,烫得厉害,何保国赶忙又找了些洗干净的树叶垫着,这才敢伸手去拿。
他先撕下一个鸡腿递给秦淮茹,自己也顺势扯下一个鸡腿啃了起来。
“哇,太好吃啦!”秦淮茹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忍不住开口夸赞道。
何保国尝了一口,也觉得味道相当不错。
虽说自己这次做叫花鸡,厨艺没能完全施展出来,但这乌鸡的肉质就是独特,跟普通鸡不一样。
这鸡个头不大,两人一人分了一半,秦淮茹吃得那叫一个香,差点连鸡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
虽说处理这只乌鸡的时候麻烦得很,烧火烤也花了老长时间,但能吃到这么美味的东西,倒也觉得值了。
秦淮茹吃饱了,可何保国却还觉得肚子空落落的。
之前何保国就只吃了一个棒子面窝头,而秦淮茹可是吃了两个窝头呢。
而且,秦淮茹的饭量相对小一些。
这吃完鸡,秦淮茹就已经饱得不行了。
可肚子没吃饱,那种感觉着实有点难受。
于是,何保国灵机一动,借着上厕所的由头,巧妙地避开了秦淮茹的视线,然后从空间里掏出两个白面馒头,三两口就吃了下去。
在吃这方面,何保国可不愿意亏待自己。
不过,他随身带着空间,还有每个月空间里会自动生成3张卡这事儿,他可没跟任何人提起过。
就算秦淮茹已经是他的媳妇了,他也没把这个秘密告诉她。
填饱肚子后,何保国便和秦淮茹一起下山了。
在这山里想再找一只乌鸡,那可太难了,能发现这一只,全靠运气好。
甚至想找一株野菜都不容易。在山里游玩了一番,还吃到了美味的叫花鸡,何保国和秦淮茹的心情都格外舒畅。
下山的路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的。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都不假。
跟上山的时候比起来,这下山的路确实要难走一些。
好在这座山也不是特别高大险峻。
下了山,两人就朝着村口走去。然而,还没走到村口,就看到远处田埂那边围了一群人,隐隐还能听到小孩子的哭声。
对了,那边有棵特别大的桑树。
两人对视了一眼,何保国便和秦淮茹一起朝着那边走去,打算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何保国又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背着药箱,脚步匆匆地往那边赶。
看样子是有孩子受伤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得知消息后,也急忙赶了过去。
那时候还没“赤脚医生”这个称呼呢,这说法是到了60年代才兴起来的。
在农村,赤脚医生那可是被当作大文化人看待的,特别受大家敬重。
选赤脚医生也是有规矩的,要么家里祖祖辈辈都搞医学,要么至少得是高中毕业,对医术和病理稍微懂点门道,之后还得去县里的卫生学校培训个一年左右的时间,等培训结束回到村里,就能当上赤脚医生了。
赤脚医生嘛,就是得光着脚去田里干活的医生,这给农村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也有不足的地方,一般赤脚医生也就只能治些小毛病,碰上大病就没什么办法了。
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乡下的老百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啊!
要是去大医院看病,对农村人来说可太难了,一方面是没时间,另一方面是交通不发达,还有看病得花不少钱也是个问题。
有些人更是小病就硬扛着,得了大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瞧,那个背着药箱的中年妇女,估计就是秦家沟的“赤脚医生”了。
在大桑树下,围了好几个孩子,还有十多个大人。
有个孩子正哭得厉害,看样子还不到10岁,估计是之前爬树的时候摔下来了,正一边哭一边喊腿疼呢。
看到村里的医生来了,大家就自动让出了一条路。
这位医生还是有点真本事的,摸了摸孩子的腿,就确定是摔断了。
接着,就看到医生先把断了的骨头接上,然后涂上一些膏药,找来几根小木条,固定在孩子的腿上,再用草绳绑得结结实实的。
“好了,回去好好养着,接下来这1个月腿别沾水,过几天再来找我换药。”
至于孩子的腿能不能完全好起来,那就不好讲了。
孩子的父母赶忙不停地道谢。
随后,那个受伤的孩子让人给抱回了家,而刚才还围在旁边看热闹的人也都渐渐散去了。
从秦淮茹嘴里,何保国得知刚刚那位是村里唯一的医生,姓魏。
秦家沟里姓魏的人没多少,可魏大夫在村里的威望那可是相当高,就因为她有给人治病救人的本事。
两人聊着天,秦淮茹还提到了魏大夫前年把村里刘寡妇的病治好的事儿。当时刘寡妇上山去砍柴,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右手给扭到了,稍微动一下就疼得直咧嘴。魏大夫过来查看之后,伸手就把刘寡妇的裤子给扯了下来,然后撒腿就跑开了。过了一会儿,她拿了个锣回来,使劲一敲,那刘寡妇慌得双手赶紧往上拉裤子,这会儿啊,光顾着害羞,都顾不上疼了。
何保国听了,忍不住笑了笑。
接着,秦淮茹又跟何保国讲了不少魏大夫给人治病时用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办法。
上一篇:哈利波特:我和无数个我速通诸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