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129节

  并且,贾张氏是个什么性子,大家其实也知道。只不过,贾张氏说的让人难以相信。

  老太太若有所思,她想到傻柱说的公私合营。傻柱是听厂长说的,应该不会错。

  又想到阎埠贵两口子从年前开始就...反常。

  要是阎埠贵两口子年前就得到了消息,那么,也就说得通了。

  三大妈要是想找个工作,城市户口当然比农村户口更有优势。想是这么想,但老太太也没说出来。

  不过,要是阎埠贵两口子在年前就得知公私合营,可就耐人寻味了。想来想去,老太太就想到了何保国,是何保国透露给闫富贵的?

  老太太也就不多想了,这和她没多大关系,她还是多想想如何让易中江两口子在这四合院有个房子吧!

  现在是易中江的媳妇李美丽在照顾老太太,而李美丽对老太太的照顾,老太太是很满意,只是担心李美丽哪天会搬走。

  只有易中江两口子在这四合院能有个房子,也才能确保不会搬走。

  然而,院里的房子早就都有主了。

  想着想着,老太太就看向她现在住的何家耳房,或许可以让何保国两口子把耳房卖给易中江两口子。

  就何家的耳房,价格肯定低于200元。

  老太太她拿70元给易中江两口子,剩下的欠着,压力也不会太大。至于老太太她自己的房子,以后留给傻柱的。

  在老太太看来,何家的2间房,以后肯定轮不到傻柱,更轮不到何雨水了。毕竟买贾家的房太贵了。

  心中盘算着,老太太也没急着和秦淮茹说,而是打算找个机会和何保国说。老太太是觉得说动何保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且不说老太太此时所想,三大妈却是从外面回了大院。三大妈刚回了家,也就有人去串门。

  都好奇三大妈是不是真把户口迁到城里了。

  “对,是把户口迁城里来了,方便找工作。”三大妈笑着说道。

  贾张氏说的,大家半信半疑,但三大妈这亲口承认了。

  显然,贾张氏这次没瞎说,三大妈她真是把户口迁城里来了。农村分田都不要了?

  要知道,贾张氏目前是农村户口,贾张氏的儿媳马荷花也是农村户口,但婆媳俩却没把户口迁到城里来。

  如今,农村户口还是很吃香的。贾家婆媳却是贪眼前小利。

  明年粮票一出来,城市户口有定量,贾家婆媳肯定要傻眼不可。

  就不说明年了,今年想把农村户口迁到城里来都不太容易了。

  如贾张氏所说,为了三大妈的户口能迁到城里来,三大妈两口子找关系送礼了。

  其实,贾家婆媳要是现在就迁户口,要把户口都迁到城里来还是不算太难的,但越晚,迁户口的难度也就越大。

  贾家。

  贾张氏,马荷花,还有棒梗和小当,4个人吃着中饭。老易和贾东旭都是在厂里吃。

  边吃着饭,贾张氏和马荷花也谈论着三大妈迁户口的事。

  “把农村户口迁到城里了,说为了找工作,工作是好找的?农村有田才实在呢,她就是眼皮子浅,因小失大了。”贾张氏笑着说。

  贾张氏语气中尽是对三大妈的嘲笑。

  “妈,你说的对,三大妈她这次真不会算计。”马荷花的看法和她婆婆一致。

  “都说三大爷两口子会算计,我看都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好好的农村户口就迁城里来,和那个何保国一样,都是傻子,也只有傻子才迁户口,别人城里户口想迁到农村还迁不了呢!”

  秦淮茹原本也是农村户口,嫁给何保国之后,何保国就让她把户口迁城里来了,所以,在贾张氏看来,何保国就是傻子。

  儿子叫傻柱,这当爹的看来也傻。

  也有人让贾张氏把户口迁城里她,她都是一顿臭骂,让她迁户口的都没安好心,都是想害她。

  “万一三大妈她真找到个工作呢?”马荷花突然说。

  三大爷两口子都挺会算计,正所谓吃不穷,穿不起,算计不到要受穷。

  三大爷两口子还找关系送礼?

  这么一看,三大妈急着迁户口,搞不好真能找到工作。

  要是能找到个工作,那么,三大妈她迁户口也就没什么了。毕竟有了工作之后,一旦转正,也无法保留农村户口啊!

  “工作哪是容易找到的,肯定找不到。”贾张氏就不相信三大妈也能找到工作。

  啃完了手里的窝头,小当还没饱,但却没窝头了。

  马荷花就把她手里的半个窝头给了小当吃。

  “一个赔钱货,吃这么多也不怕撑死。”贾张氏嘀咕着。小当胃口比棒梗还要大。

  虽然棒梗不是贾张氏的亲孙子,小当也不是她亲孙女,但她骨子里就重男轻女,在她看来,棒梗怎么也要比小当重要。

  但小当比老易收养的孩子二梗要重要。

  棒梗也是没吃饱,但贾张氏却没舍得把手里的一点窝头给棒梗吃,毕竟又不是亲孙子,如果是亲孙子,她就给了。。

  骑着自行车,何保国下乡。

  今天休息,不用上班,也没在家陪老婆孩子,而是打算去一趟秦家沟。这次下乡,何保国他主要也还是为了粮食。

  明年想买粮食就要粮票了。

  城市户口还有定量,能够吃上供应粮,日子也还能过得下去,但农村的日子可就难了。何保国这也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要是秦淮茹娘家的日子过不下去,肯定也要帮衬一点。

  今年,何保国他肯定是要多囤点粮的。

  毕竟票证时代要持续不少年的,还有闹荒的年景。虽说荒年饿不到厨子,但多囤点粮总是没错的。

  目前,他已经囤了不少粮,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农村收购的。

  难以长时间保存的物资,都是放在随身空间中。

  对了,何保国听说秦家沟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所谓农业合作社,也可称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农民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有土地分红,统一经营,农具耕畜等入社统一使用,由社付报酬,或作价入社。

  简单来说,以按劳分配为主,辅以土地分红。

  随着合作社成立,也就出现生产队或生产小组。对农村来说,好处还是有的。

  虽然何保国他不在农村生活,但也关注农村的变化。

  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合作社的成立,在农村收购粮食也就不太容易了。对何保国来说,可不是好事。

  从早上到中午,也才到了秦家沟。还是个贫穷的村子。

  在村口就看到了几个熟人。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来了,何保国也认识村里的人。

  看到了村里的人,何保国也是笑着打招呼。

  而村里的人也都认识何保国,都是对何保国很热情。

  对村里的人来说,何保国可是城里有本事的人物,并且,何保国还很大方。

  多来了几次,何保国在村里的人缘也就很不错。

  在这秦家沟,何保国前前后后也收购了好些粮食。至于别的村子,还有几个县,何保国也都没少去。

  秦淮茹的父母都是下田了,听说何保国来,秦父也就赶回家。何保国麻烦老丈人帮忙收购粮食,秦父也就收购了不少。

  当然,收购粮食都没声张,就算别人知道,也只会知道一部分。例如收购了200斤,别人只以为30斤左右。

  虽说何保国他不是个采购员,但是个厨子,还是大厨,那么,在农村多收购点粮食也说得过去。

  秦家。

  看着老丈人帮忙收购的粮食,何保国也很满意,这次收购了足足243斤,另外还有不少农村土特产,甚至还有点野味。

  装了满满2个大麻袋,都搁何保国的自行车上。

  何保国也没急着回城。

  也看了看秦家沟的合作社,让他又多了些见识。

  在村里待了2个小时,何保国才骑上自行车回城。走之前,又给了老丈人50元。

  出了村,当距离远了些,确定了附近没人,何保国也就把搁自行车上的2大麻袋都放入随身空间。

  毕竟这2大麻袋也挺重的。

  另外,回到城里,何保国也不想被人看到。

  关于囤粮,他一直秘密进行。

  秦淮茹倒是知道他在农村收购粮食,却也没多想。

  一方面秦淮茹不知道他在农村收购的粮食很多,另一方面就是他的职业了,大厨,加上关系广,那么,收购点粮食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如果一个钳工,一个锻工,突然收购粮食,就明显有些奇怪了。

  把2个麻袋收入空间,骑着车也就轻松了。

  车速也明显的快了不少。

  看了下手表,在天黑之前赶回城里肯定没问题。这次下乡,收获要比何保国想的更多。

  对此,他还是很满意的。

  在村里时,他也和秦父谈了谈合作社的情况。

  十里八乡,也不是每个村子都成立合作社,秦家沟算是成立的早。

  但随着时间,肯定越来越多的农村成立合作社。

  就像公私合营,也不会一下子所有店铺,所有工厂,都进行公私合营,也是一步步进行的不过,轧钢厂应该会在四九城的第一批,规模肯定扩大。

  赶在天黑之前,何保国也回到了家。

  家里还没开始做饭。

  何保国没空着手,而是带了些猪下水回家。

  他空间里的猪下水有点多,有时候送点给别人,有时候就自己家吃了。

首节 上一节 129/2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哈利波特:我和无数个我速通诸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