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投喂的同桌太宝藏了 第308节
李峰峰被开除了,且相关违规情况,通报了4A广告协会,之后便很难再进广告圈子了。
至于涉及的违法情况,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官方调查。
黑爵总经理王隆朝亦受到波及,虽然工作是保住了,但被董事会取消了各种年终奖金和股权激励。
而许晨翻了下邮件,才发现前两天卢温华和赵楠分别给自己发过“致谢邮件”。
再次盛赞了东晨广告的专业度,又专门感谢了许晨在这个广告片项目中的认真负责,帮助仁禾杜绝了预算损失,且保证了广告片的质量云云。
许晨想了想,还是又给两位老板回了一封邮件,自谦之余也点出这本就是分内之事。
……
孙艾米那边,已经有不错的进展。
“晨风科技”和“晨风冰动力”的Logo,已经做得七七八八了。
她给了几个创意方向让许晨你来挑,许晨最终选择了简约、科技感强的一个方案。
他还是非常惊喜,孙艾米的创意和设计Sense真的不错。
“晨风科技”的Logo,是用“晨风”的首字母变换了一个意象化的图形,同时有着“清晨”和“清风”的联想,确实非常精妙。
而本身电动车品类,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与清晨、清风也有自然而然的创意联想。
Logo在设计形式上也走的简约路线,偏平面化的图形,也易于在各种场景下的延展使用……
“晨风冰动力”的Logo,是第一款车型的名称,便直接使用了文字的变形处理。
整体呈现动态化趋势,有凌厉、动感、速度、灵活的相关联想。
倒是跟谢冰冉这个代言人的形象,也十分的匹配……
许晨对两个Logo的设计非常满意,也给予了“艾米老师”很多夸奖。
孙艾米毕竟只是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听到许晨老师的赞许非常开心,收获了一大波的情绪价值。
两个Logo确定之后,基本上设计方案也便定下了最核心的部分。
其他的视觉延展、整套Vi体系,更多的是个体力辛苦活。
孙艾米也是松了一口大气。
……
……
中午时分,许知泉和杨从新出差回来了,立刻在园区召集了一个会议,并专门给许晨打了电话让他过去。
许晨在楼下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开车去了晨风科技园区。
一进综合楼的大会议室,便见许知泉正拿出从京城带回来的一些北方糕点,很开心的给大家分食。
会议室人并不多,也就是核心的几人。
杨从新跟另外两个产品技术线的主管,方骏老师,还有郭亮。
郭亮已经接受了晨风科技的邀请,结束了自己医药行业的职业生涯,正式投入到了“科技”领域。
前两天许知泉还是组了个局,正式欢迎郭亮的加入。
郭亮来了没几天,先把原光明厂销售线的几个职工整合了下,重新划归了分工和后续工作安排。
挑战还是很大,但郭亮明显已经兴致勃勃。
许知泉初看上去随和憨厚,但却是个很有号召力和向心力的老板,做起事情来富有热情和专注度。
但凡跟他接触一段时间,也都会被许总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这或许也是许知泉天生的一种优势。
从一定意义上讲,他确实天生有一股“领袖”能力。
另外,许晨也已经发现,父亲许知泉自从拿下了光明厂,他作为企业家的格局和能力,无形中已经提升了非常多。
他也早已经不是在镇上开工厂的那个“村首富”了。
“成功”,是最能滋养人的。
……
“快来尝尝,据说是当年老佛爷才能吃到的东西!”
许知泉从京城带回来的,是些北方的精致传统糕点。
黑芝麻桃酥、枣泥麻饼、寸金糖、状元饼、沙琪玛……
许晨拈了几块丢进嘴里,果然是香甜软糯。
他又忍不住想起了谢冰冉,可惜此刻没机会投喂给那只嘴唇软糯的小吃货。
……
许知泉带回了好消息,华科院物理所的“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已经正式签订了买断合同。
合同价从原本的八百万,在几番沟通还价以及吴永铭的帮助下,谈到了四百万。
第一笔合同款两百万,剩下的两百万还可以延迟一年支付。
资金上,并没给现在的晨风科技造成巨大压力。
第244章 新产品设计与信心
生产线的安装已经七七八八了,目前正在做技术调试。
两个苏省过来的专家还在厂里,每天按点上下班,盯着产线设备,同时教导厂里的技术团队,倒是认真负责。
杨从新不太会“招待”人,许知泉便安排行政主管吴悦帮忙,隔三差五带着两个技术专家吃吃饭、玩一玩。
保证两个专家心情愉悦,生产线的落地也便安稳很多。
……
晨风科技引入最新电机技术的事情,目前公司仅限不到十个人知道。
许知泉也专门吩咐,一定要对两个苏省的专家保密。
毕竟是未来的同行业竞争对手,还是把晨风科技的一个技术底牌藏一下为好。
许知泉和杨从新去京城签“技术买断合同”时,也顺便把“电机采购合同”签了。
华科院本身有合作的电机厂,就在津市,给到的报价也有一定优惠。
许知泉也和许晨商量过,等未来资金充裕了,可以考虑收购或自己建一个电机厂,这样更利于技术沉淀和升级。
华科院物理所那边,许知泉这次过去也算是建立了一下人脉关系。
将来可以考虑建立更长线的合作,甚至直接挖一两个技术人才过来。
许知泉和许晨提起,那里面的几个博士、硕士生给导师“打工”,其实薪水低得可怜,将来是有机会挖过来的。
现在杨从新团队的技术底子还是稍显薄弱,后面考虑做技术升级,还是考虑补充高端人才进来。
另外,许知泉也从华科院那里,想办法了解了更多相关制造领域的信息。
目前国内比较好的制造生产线,都还是来自于日德。
等晨风科技有了一定规模和积累之后,还是要考虑从日德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
对此,许知泉回来后也跟吴永铭简单聊过。
目前国家也鼓励海外的先进技术引入,市里和省里还能匹配相应的帮扶政策。
不过这是后话,当下也并不着急。
……
……
晨风科技园区,综合楼大会议室。
这天中午,杨从新组织了一个内部闭门会议,参会的也还是最核心的那几人。
“目前的几个产品设计方案,都已经回收回来了。
我们需要尽快选定一个方向,再修改几轮就需要尽快往后推动了……”
设计方案来自京城和省城的几家设计院和设计公司,都是做过摩托车、电动双轮车工业设计的有经验公司。
其中有两家能力强一些,曾参与过津市、锡市两个电动车公司的产品设计。
他们除了工业设计,也还能配合技术设计及后续的生产环节。当然相应的报价也会高一些。
……
杨从新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把几个产品方案都投屏展示完了。
其中有两三个方案,还是挺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受。
当众人开始认真讨论,便还是陷入了一些争论之中……
“踏板形式的方案当然好,但是总体造价怕是要超过两千块了,这种偏高端的产品咱们来卖,能否卖出去是个问题。
毕竟也还没人听过晨风电动车……”
“带脚蹬子的这种电动车,我们在津市看到不少,当地人基本也都是骑这种……”
“但在南方,就几乎见不到脚蹬子了,不知道是供给侧的原因,还是用户喜好的原因。”
“这款的造型设计,倒是符合‘晨风冰动力’这个名字的联想,看上去挺有科技感的。”
“还有个问题是,我们的目标用户。现在的整体设计风格,有的明显偏女性,有些明显偏男性……”
……
……
许知泉抽着根烟默默听着,忍不住转头看了眼许晨。
他心中想的是,把那个郭亮招进来可真是很正确的决定。
明显在这个产品讨论会上,郭亮的贡献度非常大。
杨从新和另外两个技术线的主管,关注点都太偏向产品和技术,几乎考虑不到市场需求、用户喜好。
而郭亮的出现,则恰恰跟他们形成了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