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86节
“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
邵维鼎屏气凝神。
他惊了。
因为这篇报道真的预知到了他之后的计划。
“大公报,什么时候有这种人才了?”
不可否认,这篇文章鞭辟入里的分析到了港岛实业衰落的本质。
但是,他后续计划要去瑞士收购钟表品牌,是怎么被看出来的?
不过现在要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后续意图被曝光。
而是,应对之后的一系列变化。
他这只蝴蝶,给港岛产生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
前世从未有过的报道,这几天疯了一般陆续出现。
而且每一篇质量都这么高。
这是个人才。
邵维鼎瞳孔微缩。
不管怎样,一定要从大公报把这人挖到手。
不光是目光精准的问题,仅仅是对全球制造业进行全盘分析,就能看出这么多。
足以说明,这人的眼界和格局,远胜于此时港岛的大多数人。
他前世不过是个迪奥代理,这辈子能够如此风生水起。
一靠的是他对于后世的先知先觉。
二靠的是邵毅府之子的这个身份。
三靠的就是身边涌现的各种人才。
安东尼如是,欧克林如是。
宋毅、宋尧、查克菲尼、罗伯特。
甚至是方协文、徐浩文这些在后世连事迹都没留下的人,在这个时空都可称得上是个人才。
对于自己的定位,邵维鼎从始至终都很清晰。
就是统帅,是战车上的指挥,做到把控方向即可。
具体的事情,还是得交给手下人去做。
而眼下这位大公报笔者,很显然足以让他抛下橄榄枝。
他一贯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才能的人很多,欠缺的不过是个平台。
对于这篇报道,邵维鼎已经足够给予重视了。
但是他显然还是小看了《大公报》这篇文章的影响力。
潘迪声看完这篇文章,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以前很多事情想不透的,现在全都想清了。
“爹,我想向你借一百万美元。”他郑重道。
潘锦溪听到这个数字都惊了:“不是说要拿到斯沃琪在湾岛的经销权吗?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我们不能再等待下去了。”潘迪声深吸了一口气道:“这篇报道价值千金,现在我们浪费一点时间,就有可能错过改变我们潘家仰他人鼻息命运的机会。”
“什么意思?你仔细说说。”潘锦溪有点懵逼,没跟上自己儿子节奏。
“这篇报道说的很明白了,我们港岛的制造业基础还在,所以可以运作的远不止是钟表这一个行业。”
“邵维鼎选择了钟表行业,那我就选择成衣业,而且因为他,现在港岛刮起了时尚风潮,这个时候入局其中,时机正好。”
“更何况内地改革开放之后,代工厂已经开始大规模崛起,且极具成本优势,未来必定挤占港岛代工厂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潘锦溪更糊涂了:“你都说了内地会取代港岛的代工地位,我们还投身进去不是找死吗?”
“我的老爹啊!”潘迪声都急了:“我们可以复制邵维鼎的成功模式啊!”
“给我一百万美元,工厂都不需要买,我直接去收购海外成衣品牌。”
“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全套的生产技术,迅速切入自主品牌制造的赛道。”
“到时候,再在内地建厂,将内地打造为我们的代工生产基地。”
“手握国际知名品牌,再加上内地这个庞大的生产力和原料产地,在国际上还有哪家品牌可以和我们竞争?”
潘锦溪总算明白了过来,他惊了,结巴道:“那这样说.......我......我们潘家岂不是也有机会成为港岛数一数二的豪门?”
潘迪声果决道:“绝对是有机会的,只要我们的行动够快,一切顺利的话,不断收购国际知名成衣品牌,就能缔造出一个服饰王国出来。”
他是彻底想明白了。
港岛纺织业发达,根本不缺工人。
内地更是如此,而且这还是个庞大的潜在市场。
他弄出名堂之后,弯岛、南洋更是可以成为他的倾销地。
就算取得不了邵维鼎那样的成就,但是总也好过现在不上不下的窘境。
“斯沃琪经销权的事情,我们也别丢了,老爹这件事你盯着,一定要和四叔一起拿下湾岛的经销权。”
“这是为什么?”潘锦溪不明白。
潘迪声耐心解释道:“我们现在势单力薄,斯沃琪集团全港岛都在关注,再加上邵维鼎的能力在这,这就是一艘巨轮,我们依靠它,不但可以近距离观看斯沃琪的产业模式,还可以迅速积累一笔资金。”
一百万美元,要建立一个服饰王国,是绝对不够的。
并购,是需要金钱进行支撑的。
这一点在美国留学了四年的潘迪声无比清楚。
与此同时。
李家城也正在看着《大公报》的这篇报道。
看着上面的内容,他的脸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火辣辣的感觉。
他就是报纸上说的那种逐利的商人。
他跑了,毫不犹豫的离开了制造业这个大坑。
通过地产生意,成为了港岛如今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可是,邵维鼎却在他认为的这个大坑中,取得了不逊色于他的成就。
而且,如果《大公报》的这篇报道是真的。
那么,邵维鼎的下一步计划必然是向瑞仕一众钟表业发起收购。
而且有着极大的可能在全球市场中,战胜日本三大表。
扭转日本表在全球钟表市场中的统治地位。
那可是一个远超百亿美元的市场啊!
如果斯沃琪能在其中称王称霸,那么毫无疑问,邵维鼎将成为港岛.......不乃至于全世界,最为成功的商人之一。
这原本是他的目标。
曾经认为无法企及的目标,可是在此时,邵维鼎这个他眼中的后辈,似乎要触摸到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啊!”
李家城第一次失去了冷静。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大公报》的这篇报道预测的真实性有多高。
良久,他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起身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他透过书房,看向北方喃喃道:“北方底蕴还是深厚啊,写出这篇报道的,绝对不是凡人。”
“又或者说......"
"这是内地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
李家城开始想深了。
他很清楚,大公报,是左派报纸,北都直接掌控的。
第85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哪怕邵维鼎已经足够重视《大公报》的这篇报道。
但依旧低估了《大公报》引起的风波。
港岛制造业的底蕴还是太强了。
作为曾经占港岛gdp40%的行业,一半多的港岛人曾经端的饭碗。
它的盘子远超出了邵维鼎的想象。
无数记者蜂拥到了斯沃琪集团总部大厦。
想要采访邵维鼎,获得一手消息。
证实《大公报》预测的真实性。
虽然斯沃琪集团旗下已经有宝珀和雅典表了。
但是按照《大公报》的意思很明显是邵维鼎在整合了港岛的钟表产业之后,会立刻向瑞仕钟表动手。
集合两家之力,干碎日本钟表行业。
这对于港岛而言,消息太过于震撼了。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毫无疑问斯沃琪集团将登顶港岛一众企业之首。
邵维鼎现如今才二十三岁啊!
哪怕过个好几年,也不会超过三十岁。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