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71节
如今帝景阁火爆销售在前,九龙仓地产涨价在后。
再加上其他地产商,趁着这个时候回血。
直接激活了这个市场,这一次可不是什么只针对鼎峰系员工了。
而是整个港岛的中产都在闻风而动。
本来已经决定卖房移民的人,此刻都有些摇摆不定。
而就在这种时候,朝阳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
标题名为《让我活在亚洲最有希望的年代,就是现在》
【两年前,港岛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做着最轻贱的工作】
【两年前,维港的海面上还是孤帆寥落】
【两年前,港货还是廉价、次品的代名词】
【我们抱怀着某种憧憬,跨入了八十年代】
【两年后的现在,哪怕是刚刚偷渡过来的陆客,都能迅速找到一份养得活全家的工作】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工厂里面学到一技之长】
【两年后的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手表品牌,自己的电器品牌,自己的服装品牌,自己的家居品牌】
【生机勃发,人人都在喊着自立自强】
【两年后的现在,港岛,成为了世界购物天堂,成为了亚洲旅游之都】
【不管是走到世界哪一座城市,只要说一声我来自HONGKONG,都不再是藉藉无名】
【两年后的现在,只要有着本事,你就可以闯出一番名堂】
【港岛,目前正在成为亚洲的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影视中心、金融中心】
【港岛电影走出了华人世界,正在横扫亚洲】
【港岛制造,目前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南洋很多城市,成为了当地人的首选】
【太多,太多......】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时间可以停留在现在,这就是港岛最有希望的年代】
无数人看到这里,都忍不住驻足。
仔细想想,这两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先前还没有发觉,可现在仔细想想。
不管是从他们切身实际的工资收入,还是他们生活的便利程度。
都在与日俱增的提高。
在国际上,港岛的地位更是不断上涨。
去年的那场亚洲好声音,在红馆举办的年终盛典。
各国明星,登台献唱。
十几个国家,近一亿的观众通过直播录播的形式观看。
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
去年的港岛购物节,给每一个港岛人都带来了切身的利益。
与之同期举办的珠宝钟表展览会,确立了港岛钟表世界中心的位置。
还有今年才举办的港岛金像奖,才第一届,就隐隐有着成为亚洲第一大电影节的趋势。
这还是文化经济层面的。
在自身地位,港岛地位上,也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出行南洋,更是走到哪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机场,一伙准备移民的家庭。
四五十岁的父母,拎着大包小包走在前面。
他们身后跟着一对儿女。
大的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名叫孙呈希,小的只有十岁左右名叫孙呈晚。
大的很显然一脸不情愿,在闹别扭。
小的却是懵懵懂懂。
正走着,前面突然有人在大喊。
孙呈希抬头向前看着。
就看见前面有几名年轻人拿着一份报纸,猛拍大腿,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说的太好了。”
“港岛现在到处都是机会,外来者都来我们港岛淘金。”
“不管是制造业,还是金融业,又或者是高新科技方向,哪哪都有就业机会。”
“可是去了国外,有什么?”
“英法正在闹改革,工人都走上街头,讨要工作,美国忙着税改,收割南美,全世界比较有前途的,也就是日本了,可去日本,我们为什么不留在港岛?”
孙呈希看着他们的穿着,像是大学生,上前问道:“学长,你们在聊什么?”
“喏,你看,朝阳日报今天的头版头条。”
年轻人打量了他们一家几眼,将报纸递了过去说道:“小兄弟,听我一句劝,留在港岛,比去外面有前途。”
“邵维鼎是港岛首富,他都没有移民的想法,我们这些小民倒是想着跑出去,可笑不可笑?”
他的言语里虽然有规劝,但是也有着鄙视和不屑。
孙呈希本身就不想走,只是家庭因素,所以此刻他只是看着报纸,全神贯注,没有一丝动摇。
【过去三百年,世界的中心都在欧洲,经济科技文化,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到两次工业革命】
【欧美毫无疑问,在引领者世界的发展】
【但现在......毫无疑问,世界将它的聚光灯重新对回了亚洲】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日本迎来了飞速发展的三十年,这辈日本人成为“战后奇迹”】
【从六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韩国正在掀起一场名为“汉江奇迹”的经济崛起】
【1979年,中国正式对外进行改革开放】
【暹罗、吕宋、大马、印尼、星加坡,无一不在快速发展】
【在欧美经济萎靡的当下,亚洲正在进行着经济的腾飞】
【这当然是体量造成的差距,但是这又何曾不是一种希望与未来】
【我想,几十年后,回望现在】
【我都会庆幸,我活在亚洲最有希望、最有活力的年代】
【抓住机会,就是现在】
最后的八个字,如同子弹一般,直接击穿了他的胸膛。
前面的父亲还在催促:“阿希,快赶不上飞机了,快过来。”
孙呈希抬起眼眸,此刻双眼之中满是坚定。
“老豆,我不走了。”
“我要在港岛读书,读电子工程。”
“我要留在港岛。”
(还是二合一,还有)
第607章 三人组再聚会,一己之力挽天倾
朝阳日报的这篇报道,含金量远超此前的任何一篇报道。
不但进一步稳固住了港岛第一大报的地位。
而且,还吸引了大量人群对于港岛未来的讨论。
这个时候进行移民,离开港岛真的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为了一个国籍,放弃了子女和整个家族的未来。
这值得吗?
不少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而且,《让我活在亚洲最有希望的年代,就是现在》这篇报道虽然全篇没有提邵维鼎这个名字。
但是每一个事件都和邵维鼎相关。
斯沃琪和屈臣氏的崛起,各大品牌的推出。
提供了多少个工作机会,又给员工提供了基本的住房。
可以说,这两年的时间。
邵维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港岛的生活方式,和运作轨迹。
明报。
金雍读着这篇文章,忍不住击节赞叹。
“好,好啊!”
“真是一篇雄文。”
看着文章落款,写着的正是“方莉”二字。
他转过头看向明报的总编潘越生道:
“这个方莉之前是你招进来的吧?”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