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44节

  邵维鼎正在几名英国人的陪同下,参观这座位于湾仔星街的电厂。

  “邵先生,这里原先是我们港灯的第一座发电厂,初期发电量仅100千瓦,主要负责向太平山顶的富豪区,以及中环商业街供电。”

  那名英国人鼻梁很高,却一点都不敢在邵维鼎面前表现出任何趾高气昂的样子,指着四周介绍道:“日月星三条街,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名,象征电力带来的光明,与中华文化中《三字经》的“三光”相呼应。”

  邵维鼎点点头:“所以被拆了之后,你们将这里改造成了电厂总部是吗?”

  “对!”那名英国人点头道:“1922年湾仔的这家发电厂拆除之后,目前我们港灯主要有两家发电厂。”

  “一家是在1919年启用,初期发电量达3000千瓦的北角发电厂,一家是于1968年,在鸭脷洲兴建的全电脑化的发电厂,采用燃油发电,经过三期,去年才最终落成,发电量达到1061兆瓦。”

  从千瓦到兆瓦,指数级上升的发电量,也证明了鸭脷洲这家发电厂规模的庞大。

  不过邵维鼎还清楚一点。

  在后世他来到港岛旅游的时候,北角已经成了港岛另一片繁华的地带。

  而与香港岛隔海相望,靠的很近的鸭脷洲,更是成了港岛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原因嘛,自然是李家成对于这两块地区的开发。

  所得到的成果,何止百亿!

  虽然邵维鼎也骂李家成,但不可否认,李家成眼光自有独到之处。

  不管是眼前的日月星三条街,还是北角,鸭脷洲。

  都是极其适合开发地产的地带。

  不过他赚的钱已经够多了,他现在想要的并不是赚钱。

  而是谋求更大的收益。

  人心,以及创造力。

  这两块地区,地产肯定是要发展的。

  不过并不是高价出售的住宅楼。

  而是“居者有其屋”下星加坡模式的“组屋”。

  任何鼎峰控股旗下集团员工,都可以进行申请租住。

  以此加强集团凝聚力,以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前世鸭脷洲的那块地,被李家成开发成了海怡半岛海景房小区。

  所有大楼,全都沿海建立,大部分能够直接看到海景,而且设施齐全。

  里面不但有高层住宅楼,还有公寓别墅,以及各类生活设施,超级市场,购物广场等等娱乐设施。

  简直就是一个高级住宅区。

  而且鸭脷洲距离香港岛很近,两者之间有鸭脷洲大桥连接,从鸭脷洲到中环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这里完全可以打造为邵维鼎产业下的高级人才住所。

  “各位董事,想必你们也听说了,我与内地政府商谈的共同建设核电站的事情。”

  “这是我从中华电力手里,抢过来的项目。”

  “怎么做的漂亮,项目落成之后对于我们港灯将带来多大的收益,想必不需要我在这里多说了。”

  邵维鼎收回思绪,看向一众港灯的英国人高管缓缓道。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议题需要和大家商议一下。”

  邵维鼎没有吊他们的胃口,继续道:“昨晚我收到了暹罗王室的电话,他们也想与我们合作在暹罗南部,建立一座大型发电站。”

  “你们有什么看法?”

  (第三章送到,求发电、催更)

第581章 放眼全球,史无前例

  港灯的总裁名叫亚历克斯·约克,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做李益信。

  就像汇丰大班给自己取名叫做沈弼一样。

  这代表着更加融入港岛这个华人社会,让底下的港岛人更加接受他们。

  这一招在港岛很好用。

  好用到,港岛人开始给自己取英文名,对外也以英文名进行称呼。

  会英文,有英文名,似乎高人一等。

  这在九十年代往后,形成了一种风潮。

  但在如今而言,还并没有形成规模。

  李益信听了邵维鼎的话后,脸上并没有立刻露出喜色。

  反而有些犹豫。

  “邵先生,亚湾核电站那个项目,保守估计,投资都在三十亿到四十亿美元区间。”

  “投资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和暹罗合作,建立一个燃气轮组的发电站,对于集团的压力会非常大。”

  这句话,毫无疑问是一盆冷水。

  泼在了港灯一众员工的心头之上。

  邵维鼎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缓缓道:“核电站投资,有多家银行支持,钱的问题你不需要担心。”

  “暹罗的发电站,目的是解决当地用电紧张,发展景区,提升基础设施的目的。”

  “这两个项目,未来的收益都会十分庞大,只要建成,收回成本是迟早的事情。”

  李益信沉吟了下,还是摇了摇头:“邵先生,这个风险还是太大了,未来的收益并不可控。我们港灯要么是与内地合作,放弃暹罗的项目,要么与暹罗合作,放弃内地的项目。”

  邵维鼎没有回话,回过头看向其他人,“你们是什么意见?”

  有人打着圆场,也有人各自有着倾向。

  一番言语下来,似乎谁都拿不定主意。

  邵维鼎嘴角勾起,淡淡道:“既然这样,那就董事会决议吧,顺便谈谈董事会主席的事情。”

  说完邵维鼎,径直向电厂内走去。

  电厂内的工人,并不知道高层之间发生的事情。

  只是看到邵维鼎来了,一个个无比兴奋。

  “邵先生,您什么时候任职我们港灯的主席啊?”

  “邵先生,什么时候给我们换鼎峰的工资卡?我们可等着享受员工待遇呢!”

  这话一说出来,全场大笑。

  “都会有的,大家放心。”邵维鼎笑道:“我进来的时候看了,门口一百米处就有个鼎峰支行,我会让他们过来给你们办理。”

  “另外,住房、租房之类,今后也会逐步保障到位,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

  “还有正式工与合同工的问题,随着电厂的扩建,以及燃煤、风力、核电、气电轮组的出现,会有更多的岗位等着大家,所以这也需要你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适应这些变化。”

  人群中,响起一片欢呼,赵伟祺大声喊道:“邵先生,您这次来我们电厂,是专门来看我们的吗?”

  “有这部分原因。”邵维鼎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道:“最为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李大班带着我,看看咱们港灯。”

  李益信尴尬一笑,没有说话。

  参观了几个地方之后,邵维鼎回到了自己的车上。

  其他人没有跟上,马世民则是紧随其后,观察了一下邵维鼎的表情后,低声道:

  “邵董,您别生气,董事会上肯定能通过您的决议。”

  邵维鼎坐上了车,摇了摇头,言语平静道:“你看我像生气的样子吗?”

  “这个李益信他是故意这样说的。”

  “故意这样说的?”马世民也不知道是在装糊涂还是还真不知道,问道:“什么意思?”

  邵维鼎转头看向他,淡淡道:“无非就是不看好港岛的未来,想着卖掉手里的股份,回英国养老。”

  “借这件事做文章,显示与我意见不合,好妥当的离开,也好给其他股东一个交代。”

  马世民沉默不语。

  “我没有强人所难的习惯,既然他不想在我手底下做事,那就随他去吧。”

  邵维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港灯以及之后重组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董事会决议出来之后,我会任命你为港灯总裁,除了推进这两个核电站项目之外。”

  “你让人去和负责离岛区供电的长洲电力公司谈一谈,如果有可能,将它们给吃下来。”

  港灯在前世落到了李家城手里之后,全心全意都在忙着发展地产,进行分拆。

  本来与中华电力是持平,甚至高过的市场份额。

  慢慢的在那几年逐步超过。

  这其中,有中华电力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于1986年开始投产的青山发电厂、1992年正式投入服务的竹篙湾发电厂,也有1996年港岛首间天然气发电厂-龙鼓滩发电厂正式分段投产的缘故。

  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华电力与内地的合作和靠拢。

  而在此期间,李家城什么都没做。

  现如今,中华电力,有且只有一家发电厂,就是在1964年由中电及埃克森美孚合营拓展的鹤园发电厂。

  电力这个能源至关重要,前世李家城的资产都集中在地产和码头之上,自然不在乎。

  可如今,他的产业,多是制造业,工厂电力是吃电大户。

  再加上各类商业用电,居民用电。

  也是影响港岛人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控制住港岛绝大部分的电力供应,有助于夯实他事业的地基。

  “邵董,那这个李益信,您打算怎么处理?”

  马世民看了一眼窗外,问道。

首节 上一节 544/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