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41节

  记者会问答还剩下最后十分钟,各大报社记者也都在跃跃欲试。

  尤其是大公报的记者,他们已经冲到了主席台下。

  “邵先生,在目前全球体系下,您觉得内地未来的发展在哪里?”

  大公报是内地在港岛直属的新闻机构,他们很想知道,在目前【港澳台为核心,南洋一体化】的地区合作之间,内地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浪潮!”

  邵维鼎没有犹豫,直接道:“步入八十年代以来,各国生产很明显已经步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浪潮当中。”

  “世界各国的协同性也在越来越强,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很多产业在从发达国家向次一级的国家转移。”

  “这其中的原因,有自然资源的就近原则,有用工成本,也有市场等原因。”

  邵维鼎很清楚这场直播,会有无数人在观看。

  所以,世界工厂这类话,他并没有说。

  而是直接陈述利弊。

  “在全球众多国家当中,中国的工业体系最为健全,从重工到轻工业,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匹配的产业,这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工业基础。”

  “中国有着全球最多的人口,这意味着用工成本价格的低廉,同时中国更是秉持着全民扫盲的观念,识字率极高,义务教育更是深入到了最底层。”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工人的素质,不但能够完成简单的粗放产业,还能完成更复杂的高附加工作。”

  “同时,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我亲自去过走访过广东以及北方各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行着上升。”

  “对于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拥有十亿人口国家的庞大市场,正在趋向成熟。”

  邵维鼎歇了口气,缓缓说道:“就拿我本人的产业来说,目前非常可乐,正通过内地的国营商店,铺向三百多个城市,去年的总销量达到了三千万瓶。”

  “这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收入增加的同时,我在内地的厂房也在不断扩大,招工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这是一种互利的模式。”

  邵维鼎以总结式的语气道:“所以,内地的未来发展在哪?”

  “毫无疑问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拥抱市场。”

  “以自身的优势,换取更加庞大的海外投资。”

  “良性循环之下,也能更加快速的培育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超级市场。”

  “中国如果发展起来了,百姓富裕了,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对于港岛,对于周边的地区以及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利好的消息。”

  邵维鼎的话落下,整个会场顿时鸦雀无声了起来。

  无数人瞪大着眼睛,心中都在顺着邵维鼎的思路,去畅想着这个未来。

  在看向主席台上那个年轻身影的时候,都不由得带上了几分崇敬。

  而在对岸,任忠义听到这番话的时候。

  头皮都在发麻。

  在燕京和广东的时候,邵维鼎虽然提及到了“全球化”这个词语。

  但是只是只言片语。

  但此刻,他们才真正的一窥究竟。

  也更加清楚了,广东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

  “好啊,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任忠义拍着掌,转头看向身边的秘书道:“小刘,你把邵先生的记者发布会内容,全都加下来,原封不动的上呈给中央。”

  全球化这个概念,把他的思路都给打开了。

  改革是要一步一步来,但经济发展,却是需要分秒必争。

  与此同时,港岛的很多富商,此刻也终于明白了过来。

  为什么邵维鼎对于内地如此看重。

  的确,按照他的说法,国内在全球化当中,占有的优势太多了。

  光是这个十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就看的人直流口水。

  只是以前,他们畏惧,想都不敢想。

  但此刻,有邵维鼎在前面投石问路,他们这些人,只管摸着邵维鼎过河就行了。

  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去晚了,才是耽误了赚钱的时机。

  而这一切,对于英资来说,却是如芒在背。

  港岛的未来一天没有确定下来,他们就不敢下这个赌注。

  港督麦理浩,则是深深的看着电视中的邵维鼎。

  “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敢这么投资中国,相信对岸了。”

  夏鼎基疑惑道:“为什么?”

  麦理浩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知道中国有个叫做‘立木为信’的故事吗?”

  夏鼎基是个中国通,他当然听说过这个故事。

  "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夏鼎基的目光犹疑不定:“你的意思是,邵维鼎就是对岸立的这根木头?”

  麦理浩摇摇头:“一开始并不是,对岸找的应该是霍家或者是鲍家。”

  “但邵维鼎或者说邵毅府,他们父子瞧准了这个机会,将这个立木的机会给抢了过来。”

  “现在,他们邵家的产业在内地发展的越好,就越是能够向外界证明对岸改革的决心与信誉。”

  “立木为信,本来就是给所有人看的,今天的这场发布会,邵维鼎更是将这一步做到了极致。”

  “我感觉,对岸都被他给套进去了,或者说也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夏鼎基倒吸一口冷气:“按照你这个说法,那邵维鼎就太可怕了,如果这个主意,真的就是出自他之手,而不是邵毅府的话,这人对于我们国家的威胁极大。”

  “这倒不一定。”麦理浩摇了摇头:“邵维鼎的这些做法,基本都是出于利益出发,纵观他的每一步,似乎都极为精准的踩在了最好的时机之上。”

  “说道本质,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商人。”

  “而商人最重利!”

  他说到这里,点到即止。

  与此同时,在发布会现场。

  惨遭羞辱的读卖新闻记者,此刻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抓住现场沉寂的时机,高声问道:“我有一个问题,邵先生,按照你的想法,是要谋建一个【港澳台为核心,南洋一体化】为整体的战略联盟。”

  “再加上中国内地的庞大市场。”

  “您的多家产业,比如钟表、电器、以及现在的街机,正在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请问,这是要跟我们日本进行竞争吗?”

  此刻,在东京的索尼社长盛田昭夫目光幽深的盯着电视屏幕。

  (先一章,明天会三章补更)

第578章 东亚怪物房,都在卷

  这名日本记者的粤语虽然说的并不流利,但是这个问题却无疑是诛心之言。

  这是故意来拉仇恨的啊!

  邵维鼎看向那名记者,淡淡道:“你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竞争?”

  “在全球化市场下的今天,哪一个品牌与品牌之间会没有竞争关系?”

  “就说日本,目前展开全球战略,在欧美市场攻城略地,日本的产品在全球都有着十分强的竞争力。”

  “难道说日本没有在和美国和欧洲企业有竞争关系?”

  “日本就没有对美国发起挑战?”

  这话堵得读卖新闻的记者哑口无言。

  日本对外的产品倾销,可谓是全球最疯狂的国家。

  从大小家电,到生活日用。

  日本的品牌正在攻占全球市场。

  要说竞争,没人比得了日本。

  “当然我并不否认,我的企业正在与日本的一些企业进行着竞争。”邵维鼎笑了笑,缓缓道:“就比如,去年斯沃琪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越了精工,在收购了瑞仕SMH集团之后,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钟表集团。”

  “另外,屈臣氏电器,在今年也正式开始对外销售,目前已经推出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多个分类产品。”

  “我也承认,屈臣氏电器目前正在谋求出海,以追逐者的姿态向日本电器企业学习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去。”

  “你说的街机,也是如此,港岛、韩国、甚至全球很多地区,都在追逐着日本美国欧洲的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下的今天,艰难求生,获取到更大一片的利润空间。”

  “而且,在我看来,消费者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他们能够凭借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售后等多维度思考,购买哪一家品牌的产品。”

  “无论这个产品是made in hongkong还是make in japan,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用脚来进行选择。”

  “作为产品制造者,企业经营者,我的态度,是无惧竞争,以消费者的利益与需求至上!”

  邵维鼎的话音落下,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鼓掌声。

  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欢呼喝彩。

  尤其是邵维鼎怼的还是一个日本记者。

  “这才像话嘛,首富果然有首富的担当。”

  “说的太好了,不管什么样的竞争,把我们这些消费者的利益优先考虑,提供给我们最好的产品,这种企业才活该赚钱。”

  “日本人的心胸,几千年了,还是这么一丁点小。”

首节 上一节 541/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