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34节
这太惊人了。
“确定,湾岛四大报都报道了这个数字。”
那名编辑道:“其中有近一百亿新台币是用于屈臣氏在湾岛投资的日化产业园和台北购物中心项目。”
“另外一百八十亿,据那边报道,只是意向投资,不过已经有35亿新台币已经落地了,就是那个街机项目。”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合理多了。
方莉吓了一跳,他还以为邵维鼎一口气真拿出了这么多钱投资在湾岛呢!
不过她立刻意识到,这对于港岛而言仍然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方莉飞快开口道:“马上让湾岛那边的同事,搜集这280亿新台币的一切新闻,陈总编,这篇新闻稿由你来亲自撰写。”
说完她立刻看向另一名同事,吩咐道:“阿英,立刻联络金门大厦,询问鼎少什么时候回港,我们一定要在鼎少回港的第一时间,拿到第一手新闻。”
朝阳日报各部门立刻行动了起来。
第二天,随着280亿新台币投资的新闻一报道,立刻震动了整个港岛。
无数人都在惊呼,港岛的早茶店直接炸锅了。
“邵维鼎现在到底有多少资产啊?”
“太有钱了,屈臣氏的市值已经突破了两百亿港币,光是邵维鼎持有的股份,就价值一百亿了可能。”
“还有斯沃琪的股份,鼎峰控股,以及那么多物业。”
“别忘了鼎峰银行还有最近收购的港灯和和记黄埔。”
“你们还少算了,也根本无法统计到的海外资产。”
“天啊,这不数不知道,认真计算起来还真吓一跳。”
“仔细想想,现在港岛的衣食住行,哪一样少的了邵维鼎相关的产业。”
“超市百佳,零售屈臣氏门店,喝的可乐饮料,戴的手表,用的电器,日常用品,买的衣服,甚至是九龙这边的物产,很多都在邵先生的名下。”
“超人,邵维鼎绝对超乎常人!”
(求发电,求催更)
第569章 仅仅一天,风云突变
“已经打听清楚了。”
明报,副总编康志龙喘息了一口气,片刻不停道:“邵先生具体回港的时间保密了,不过会在22号当天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
“这是金门大厦发来的邀请函。”
总编董桥看了一眼邀请函,放了下来问道:“知道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吗?”
康志龙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收到消息,但大概率应该是和旅游联盟这件事相关。”
他的话音刚落,另外一名副编辑立刻问道:“老康,能通过航空公司查到邵先生的具体航班号吗?我们要不要去机场堵人?”
康志龙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看向总编董桥。
很显然,操作是肯定可以操作的。
董桥看着他的目光,陷入了纠结。
《朝阳日报》昨天的报道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
如今整个港岛都在议论邵维鼎,都在议论《朝阳日报》
他们《明报》却只能蹭一下热度,转载一些文章。
眼看着报纸的销量被《朝阳日报》超过,而且已经拉开了一点距离。
他这个当主编的,难辞其咎。
想到此,董桥一咬牙:“老康你去找人查一查,如果查到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大门便被推开。
金雍看了他们一眼,直接道:“不用查了,阿鼎已经回来了。”
已经回来了?
这个消息可让他们太意外了。
尤其是康志龙,他的女朋友就在机场上班,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社长,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金雍摇摇头:“我刚从邵家过来,阿鼎他昨晚上就回来了。”
说实话,在邵府见到邵维鼎的那一刻,他也是非常意外。
不过还好,总算是从邵维鼎口中,提前知道了一些消息。
“准备一下,马上派人前去中华煤气总部大楼。”
金雍目光一闪,立刻吩咐道。
.....
与此同时,邵维鼎正在看着今天的《朝阳日报》
而在他面前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袁天帆和方莉夫妇。
看了一会儿,邵维鼎将手上的报纸放下,笑了笑道:“方莉,你也是可以啊,都把我从台北到新竹的过程写成了跟踪报道。”
“不过这是不是不符合新闻的时效性啊?”
通过这份报道,他就能看出来方莉在湾岛安排了不少记者过去。
里面有些内容很详细,甚至还有一些对于街机、半导体的专业性分析。
方莉抚了抚眼镜,认真道:“老板,现在港岛新闻界但凡是出现了你的名字,都会受到关注。”
“哪怕这是四五天之前的新闻,但是港岛市民还是很希望了解你的湾岛之行。”
现在了解邵维鼎的行踪,就像一二十年前,华人从英文报纸上发现发财致富的机会一样。
邵维鼎进入的行业,必然会大爆。
所以,街机和半导体这两块市场,港岛目前已经有人在暗暗关注了。
只不过这两个领域,一个被日本所垄断,在邵维鼎没打开局面之前,他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入局。
另一个是高科技领域,主要技术集中在日美,原材料生产又被日本包圆。
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涉足的。
此刻袁天帆也道:“邵董,30亿资金目前已经到位,需要什么时候打过去?”
他已经知道了邵维鼎要收购中华煤气的事情。
虽然惊讶,却一点都不意外。
这就是他认识的邵维鼎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虎口夺食,哪怕对方是怡和又算什么。
“先放着吧。”邵维鼎淡淡一笑,目光看向圣母玛利亚医院的方位。
“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
“嫂子,你也是知道大哥一直以来的心愿的,他根本不希望中华煤气落入到英国人的手上。”
何廷锡苦口婆心的劝道:“你要是将中华煤气的股票卖给怡和,利大哥到死都不会瞑目。”
黄瑶壁目光淡漠,摇了摇头:“你不要拿这些事情吓我,阿泽现如今昏迷不醒,他也不知道现如今的状况。”
“你当我愿意将中华煤气卖了吗?”
“是你们挑选的继承人不争气,那个李钊基他打的什么主意我很清楚。”
何廷锡连忙道:“嫂子,不是李钊基,我找了其他人。”
黄瑶壁目露嘲讽:“是不是那个报纸上的邵维鼎?我看了报纸,他是财大气粗,在内地,在湾岛都有投资,如今又是280亿新台币扔出来,可现在又能拿出多少钱接盘中华煤气?”
“我跟你说,几亿港币稳住大盘可远远不够。”
“而且董事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怡和了。”
“我弟弟和我说了,现在是出手中华煤气最好的时机,怡和联合汇丰出了高价,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我们利家起码要少赚几千万。”
何廷锡立刻摇头:“不是几亿,而是三十亿。”
“邵维鼎愿意拿出三十亿,收购我们何家你们利家,还有李钊基手上的所有股份。”
黄瑶壁六十多岁的模样,保养的很不错,头发都没有一根白丝。
这些年陪着利明泽风云走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而且出身豪门,深度参与到了利家的企业当中。
可此刻听到三十亿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
“那个邵维鼎真能拿出三十亿?”
“能!”何廷锡肯定道:“您知道他怎么和我说的吗?”
“三十亿,半小时筹集,一个月内陆续完成交付。”
“就这个资金实力,全港岛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了。”
黄瑶壁沉默了,这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七年前,李钊基以白衣骑士的身份,受到了她丈夫利明泽和何廷锡的认可,钦定为继承人。
考虑到李钊基的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甚至愿意,为其进行代持,慢慢将股份转移到李钊基手上。
如果不是怡和突然插手,她或许也会默认这种做法。
可现在,落袋为安毫无疑问是最安全的。
“李钊基他会愿意吗?”
黄瑶壁抬起头,问了这么一句。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