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22节

  他们从未想过,制造业还能有这样提升的方式。

  围绕着一个产品,不断外扩拓展,众多品牌相加。

  这种叠加的优势,必然会超越一个顶尖的单品类品牌。

  行业霸主,毋庸置疑。

  而且现在想想,斯沃琪走的不正是这条路吗?

  从低端,中端,高端以及更高一级的世界级奢华手表四个分类,整个斯沃琪集团,再加上控股的SMH集团,可以说是一网打尽。

  而除了这多个端口的手表品牌外。

  斯沃琪从打破精工的石英表霸权开始,又在复兴机械表,如今又以摧枯拉朽般的实力一举改革了整个电子表市场!

  将粗制滥造的电子表市场重新进行了洗牌。

  如今的斯沃琪,放眼全球,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钟表类的行业霸主!

  曾经制霸钟表业的精工,如今只能望其项背而已。

  虽然在石英表上仍然有着很强的技术优势。

  但是论整体实力,已经无法和斯沃琪相提并论。

  以斯沃琪成功走出来的路,再和邵维鼎对于创科品牌矩阵的规划相对照。

  在场很多人的脑子,对于制造业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何洪生坐在圆桌一角,望着会场中心的那个男人。

  目光中透露着一种复杂的情感。

  王者气象!

  他竟然在一个二十四的年轻人身上,具象化的看到了“王者气象”这四个字。

  原本,通过邵维鼎过往事迹,他还以为这个人是个信奉诡道,喜欢出奇招,是个剑走偏锋之人。

  可现在,从一开始的对于购物节的整体优化,到港岛的产业升级构架,再到目前毫不藏私的培植港岛新势力。

  光明正大,大开大合。

  这不是王者气息,又是什么?

  他的目光一动,不经意间和霍正英对视了一眼。

  同样也从对方眼中读出了这个惊叹。

  但紧随其后,他又听到邵维鼎的声音响起。

  “我相信,在此前肯定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一座城市是否可以离开制造业?是否可以只靠服务业金融业撑起城市的发展?”

  邵维鼎扫视了一眼众人,平淡道:“在这里,我告诉你们答案。”

  “不能!”

  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着,前所未有的认真。

  “举几个例子,纽约的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大名鼎鼎的华尔街便坐落于此,但纽约同样有着较为齐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邵维鼎侃侃而谈:“东京、巴黎、伦敦这些国际大都市,任何都不是一条腿走路的瘸子。”

  “港岛是一个天然港,未来会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会是亚洲的购物中心、旅游中心。”

  “甚至有一天,可能还会超越东京,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城市!”

  “但只依靠服务业,金融业,能做到这一点吗?”

  “不可能!”

  邵维鼎无比确定道:“港岛地处亚洲的中心,上承内地,韩国日本作为他们的中转站,下接暹罗、大马,星加坡,印尼一众南洋诸国。”

  “我们有着很大的优势,既如此,我们就要更大化的利用这些优势。”

  “这就是我要提出的第四项提案:立足港岛,与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连结成一个整体,打造一个内循环的经济带。”

  “在经济,文化,旅游,工业制造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我打算以中华总会的名义,邀请各方华人势力,与当地政府前来港岛,洽谈相关事宜。”

  邵维鼎的声音落下,双目一扫:“谁赞成,谁反对?”

  (求发电,求催更。目前作者正在外面,3号回家,之后再给大家加更)

第555章 港岛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韩国

  我靠!

  邵维鼎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的高估邵维鼎的野心了,可此刻他们还是被吓到了。

  邀请南洋华人,乃至于当地政府前来港岛。

  目光所及,已经不只是港岛这一座城市。

  视野已经在俯瞰整个亚洲。

  从制造业、到旅游业、再到文化娱乐,这么多产业,一旦邵维鼎这个想法真的落实下来了,毫无疑问,他手中掌握的资产将以指数级进行飞涨。

  李钊基吞咽了一口口水,问道:“邵先生,你说的这个内循环经济带是什么意思?”

  “就拿旅游产业来说,过去十天,港岛至少来了七十万旅客,但是三四天之后,我们陆续将这些游客,有目标性的引导到了澳门、湾岛。”

  邵维鼎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这些游客产生的收入,大家从手上的数据都可以看到。”

  “如今,港澳台就是我们的第一层级内循环。”

  “如果我们再扩大一个层级,在港澳台中心带之外,开发出南洋旅游带,将南洋的旅游产业连成一个整体。”

  “一方面,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当地人得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消费需求自然也会随之增长。”

  “这就是第二层内循环。”

  “连成一个整体?”李钊基皱了皱眉,“怎么连成一个整体?”

  “简单来说,就是开发当地的旅游产业,在他们的国家建设码头,提升基建水平。”

  邵维鼎指了指霍正英、鲍玉港、郭和年三人道:“目前,霍老正在槟城承办了一个海滩,打算打造成一个新的景点,我的和记黄埔正在南洋投资码头,兴建新的港口,增加货柜数量。鲍老、郭老在航运和酒店方面各展所长。”

  “这些项目,如果顺利推行下去,我会以中华总会的名义统一进行开展,并且对各个项目进行入股,保持一致性。”

  “我认为,我们的目标一定不是仅仅局限于港岛一地,而要走出去,让澳门商会乃至于全球华人势力加入到我们的商会之中,与他们进行合作,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开展更多的项目。”

  “而这仅仅是一个旅游行业而已。”

  邵维鼎顿了顿,继续说道:“比如说在制造业方面,内地有着显而易见的人力优势,以及丰富的生产资源。”

  “日本有着大量我们可以引进学习的先进技术。”

  “将南洋韩国作为我们的最大市场,将内地作为我们最大的工厂,将日本作为我们最好的老师,以及强消费力来源。”

  “构成一个整体的内循环,只不过这个循环的圈子更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港岛成为这个圈层的核心。”

  嘶!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邵先生......”郑宇通已经迫不及待了,“我的新世界是否也能进入南洋市场,得到中华总会的协助?”

  “这是当然的。”邵维鼎毫不犹豫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总会成员,自然是都可以投入到这个项目开发之中。”

  “内循环的本质,其实就是投资和消费。”

  “不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一切相关投资行为的开展,都需要有总会的引导,避免一个景点或者是项目,出现同类品的竞争,或者是恶性竞标。”

  众人点点头,对于中华总会的重要性他们也是越来越认可。

  哪怕是这个商会的权力,似乎在越来越大。

  但是权力变大的同时,中华总会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以及商业机会,也在变得越来越多。

  所以没人对此有什么异议。

  “邵总,您将日本也攘括进了这个循环经济带。”

  老成持重的郭德生皱了皱眉问道:“哪怕日本的强大消费力,冠绝整个亚洲。但同时,他们的产品,在亚洲也更为畅销,我们的产品,现阶段根本无法和它们进行竞争。”

  “我们费尽心机,在南洋进行投资,促进消费需求,最后会不会为日本做嫁衣?”

  听到他这个问题,很多人也冷静了下来。

  的确,目前港岛虽然增速明显。

  但是东京毫无疑问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

  日本的产品,目前在吊打全球。

  港岛制造,前几年甚至还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这样的差距,足够让人绝望。

  哒哒!

  邵维鼎叩了叩桌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我们能阻止日本产品进入港岛,进入南洋吗?”

  “都不可能!”

  “甚至于,我们港货有着天然优势的内地市场,在近几年,日本也在不断地进行投资开拓,据我所知,目前内地市场已经向日本产品打开了一个口子。”

  “未来这个口子,还会越来越大。”

  “甚至于某一天,内地的大街小巷上,会如同曾经的港岛一样,充斥着日本制造的产品。”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在意手中本来就没有的筹码?”

  推动南洋发展与否,都无法改变日本产品在当地大行其道的事实。

  这是邵维鼎要告诉在座所有人的一个真相。

  被他们忽略掉的真相。

首节 上一节 522/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