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10节
一部上映了四天的电影,不但来了一个大逆跌。
而且令人称奇的是,这部电影竟然吸引了大量四五十以上的人群走进电影院。
《明报》率先察觉到了这一点,在当天晚报上直接报道
“两年前《师弟出马》成为港岛首部票房过千万的电影,紧随其后是《追女仔》将这个数字推升到了两千万。一个月前《奇谋妙计五福星》再次将这个记录推升到了三千万。”
“港岛影视产业的繁荣显而易见,但即便是如此当时各大媒体都认为,《五福星》的票房记录至少会保持两年。”
“可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一部《少林寺》横空出世,掀起的观影热潮丝毫不逊色于《五福星》时期,而且最为关键的是。”
“这部电影不光是吸引了一大波海外游客,而且还将武侠迷,以及上了年纪的移民群体吸引进了电影院。”
“据了解,影片《少林寺》中的取景地有十多个,除了嵩山少林寺之外,其他取景地还有嵩岳寺塔、天王寺塔、国清寺、风穴寺、济南灵岩寺墓塔林等。”
“这是第一次有电影,将小说中描绘的壮阔风景拍摄了出来,也正是因为实拍,在观影期间,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观众看着熟悉的景色,忍不住落泪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毫无疑问,港片精品化是必然趋势,而前往内地取景拍摄,更是未来潮流。”
“港岛电影必须进化,内地或将是港岛电影的未来!”
明报的影响力极大,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之中。
相比于更加年轻化的《朝阳日报》,《明报》才是他们最青睐的报纸。
有不少人看到了这篇报道之后,也动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心思。
港灯!
“爹,你也要跟我们去看电影?”
赵伟祺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他的父亲。
“怎么了?”赵宝顺双目一瞪,“就不许你老子我娱乐一下?”
“不是。”赵伟祺连忙摇头:“爹,我只是奇怪,你老怎么会想着看电影了。”
赵宝顺今年五十六岁,比赵伟祺正好大了二十岁。
那个年代结婚早,生育早,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赵宝顺没有解释,拿出父亲的权威之后,最终赵伟祺还是带着一家老小去了最近的邵氏影院。
一到现场,乌泱泱的全是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密密麻麻的人群。
瞪大着眼睛看向身边的赵伟祺:“阿伟,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这些人全都是来看《少林寺》的?”
赵伟祺笑道:“这电影火啊,再加上今年的游客格外多,咱们本地人不就只能往电影院钻!”
赵宝顺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
他是个很有规律的人,工作宿舍两点一线。
年轻的时候从内地过来,幸运的进了港灯,港灯被日本人占领的时候,他也还是照常工作。
港岛光复之后,因为有功,转成了正式员工,而且还分到了宿舍。
赵伟祺的工作也是他推荐的。
可以说,他这一辈子都和港灯联系在了一起,连出门都很少有。
一家人排了一会儿队,因为赵伟祺加价从黄牛手上买了票的缘故,所以提前入了场。
电影很精彩,赵伟祺一家老小都看的很是投入。
看到少林寺僧人在瀑布下取水的场景时,赵宝顺身子一震。
坐在他怀里的小孙子抬起了头,乖巧的问道:“爷爷,怎么了?”
赵宝顺不着痕迹地擦了擦眼睛,笑道:“没什么,小时候爷爷也在这里挑过水!”
听见这话,小孙子顿时瞪大了眼睛:“爷爷,你也当过和尚吗?”
听见这话,赵宝顺不禁失笑:“爷爷没当过和尚,这个瀑布其实在浙江天台山,叫石梁瀑布,是爷爷的老家。”
小孙子眼睛转了转,疑惑道:“爷爷,你是浙江人,那我也是浙江人吗?”
“是,你也是浙江人!”赵宝顺由衷道:“小聪,你记住,我们赵家的祖籍在浙江天台,你不但是个港岛人,也是中国人。”
赵伟祺在一旁坐着,他早就听到了自己的儿子与他父亲的对话。
看着电影中,觉远挑水的场景。
本来没有代入感的他,此刻不知道为什么,多了一丝情绪。
他知道,那是他素未谋面的故乡!
(还有,今天的第二更会有些晚,别等)
第542章 这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群体啊
《少林寺》的成绩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外国人喜欢,中老年人更是从中看到了祖国故土。
二者叠加,直接将《最佳拍档》和《龙少爷》远远甩在了身后。
更别提《十八般武器》这部同期上映的电影了。
刘家良此刻是肠子都悔青了。
原本以为是个软柿子,没想到是块钢板。
直接把自己撞了个头破血流。
现在在邵氏已经有不少人,在说他刘家良自不量力,暗暗的笑话他。
听见这些话,他都气不打一处来。
但是又无可奈何,能怎么办。
这个档期,本就是他自己闹着要选的。
而更加受打击的,还不是他。
而是程龙!
《最佳拍档》的质量摆在那里!
虽然有《奇谋妙计五福星》这部时装动作片在前,但是《最佳拍档》融合了零零七的特工元素,再进行了本土化,喜剧内容也十分恰合贺岁的氛围。
所以,《最佳拍档》首日票房就超过了150万。
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有大概率能够达到两千万票房。
要知道目前港岛仅有的两部破两千万票房的电影,只有《追女仔》和《五福星》
而且还都是邵氏旗下的。
他们新艺城可才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而已,就能推出一部两千万票房的电影。
这是极大的成功!
至于《龙少爷》首日票房仅有103万。
业内有人估计这部电影,大概率能破一千万票房的大关。
但也就仅限于此。
电影新周刊是这样评价《龙少爷》这部电影的。
【典型的程龙式作品,嬉笑怒骂。主角生性顽劣,但同时有着家国大义,但是内容除了武打就是武打,剧情极其简单,仿佛创作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大众】
【而很显然,它做到了博君一笑的程度,但也仅限于此】
【在洪金保向时装武打、灵异志怪片开拓之时,新艺城的麦加等人也从西方电影中汲取灵感推出了最佳拍档,只有程龙在好莱坞无功而返之际,仿佛还困在了原地,无法动弹】
困在了原地,无法动弹......
看着这句话的时候,程龙瞬间破防。
这他妈就是他现在的处境!
程龙是有着野心的,他爱钱,但是更爱名誉和地位。
他喜欢那种被人前呼后拥的感觉!
1971年的时候他就出道了,以龙虎武师的身份活跃在港岛片场。
但是直到1976年,他被罗维从澳洲挖了回来,力捧他当李小龙第二,才开始在港岛有了一些地位。
可谁都知道,李小龙之所以成功,和导演罗维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罗维给程龙“量身打造”的几部电影全部扑街。
生搬硬套让程龙学李小龙,这怎么可能会成功。
而最让程龙接受不了的事情,是罗维带他去陪古龙喝酒,想请古龙写个电影剧本。
结果,程龙不光喝吐了。
而且还被古龙嫌弃长得丑,说自己的剧本是写给狄龙、姜大卫、岳华这些帅哥的。
这句话一出,程龙当时就无地自容,大大伤到了自尊。
回港后,程龙已经在想着跑路去澳洲当厨子,放弃什么明星梦了。
而罗维自己也都快破产了。
结果这个时候,吴思远找了过来,开出五万元片酬价格,借邀程龙拍《蛇形刁手》。
没想到这部片子,竟然火了。
趁热打铁,吴思远又邀程龙拍摄了《醉拳》,结果拿下了676万的票房,位居当年的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那个时候,罗维为了留住程龙,又是收他为干儿子,又是投资让程龙自己拍电影。
结果1979年,程龙自导自演了一部《笑拳怪招》一举拿下当年的票房冠军。
这部电影的成绩,证明了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瞬间引得邵氏和和嘉禾竞相挖人。
嘉禾派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何冠昌亲自出马。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