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06节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身后,这里是铜锣湾,到处都是逛街购物的游客,今年是最特殊的一年,在除夕期间,铜锣湾所有的商铺全都开业,说一句人山人海都不过分】

  【而就在另一边,邵氏最大的电影院,目前已经排起了长龙】

  【这些观影者,大部分都是来自欧美和日本的游客,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魅力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在铜锣湾,李钰拿着话筒随机采访了一名游客。

  开口就是流利的英文。

  “你好,是要看《少林寺》吗?”

  乔治愣了愣,看到话筒,立刻反应了过来,这是电视台的采访。

  “是的,我已经看了一遍了,今天我是陪着我的朋友们来的。”

  说话的时候,乔治的脸上带有兴奋。

  “哦?那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好看吗?”

  “很好看,我从未看过如此精彩的电影和武打戏份,电影中展现的壮丽景色和古朴的寺院文化都让我着迷,我从未在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中看到过这些元素。”

  李钰惊讶问道:“这是一部粤语片,你看的懂吗?”

  “有字幕,虽然不太习惯,但是大体的剧情还是看懂了,所以我决定多看几遍,把电影的故事都看懂。”

  乔治笑了笑,继续道:“我听说港岛电影被称作是东方好莱坞,我觉得这个描述不够准确。”

  “如果港岛电影都是像《少林寺》这种质量级别的电影的话,那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有代表性的名字,而不是以东方的好莱坞自居。”

  “在我看来,港岛电影有其特殊性和不可取代性,这是与好莱坞电影截然不同的影视体系!”

  “至少这部电影,让我喜欢上了中华文化。”

  听到这个评价,不光是李钰脸上有着一丝震惊的表情。

  就是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都是如此。

  足可以与好莱坞并肩,而不只是以东方好莱坞自居?

  这样一句话,竟然出自一个美国人的口中。

  邹文怀甚至都怀疑,这是邵氏故意安排的。

  不然一部电影,能好看到让一个外国人如此称赞?

  他不相信,也不敢相信。

  相较于邹文怀的各种猜测。

  新艺城的麦加,还有《电影新周刊》的记者舒琪,这些人都是实干派。

  他们除夕都不过了,买了一张下午五点的电影票,组团看起了这部《少林寺》

  一个半小时之后。

  舒琪麦加等人看着字幕,表情不一。

  麦加是低沉。

  而舒琪则是振奋。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

  【少林寺,翻开港岛电影新篇章的作品】

  (求发电,求催更,急需)

第537章 以邵氏为基点,打造港岛旅游城

  “对对对,就是这个方位,别歪了。”

  “好,就这样。”

  在清水湾,邵府。

  邵毅府和邵维鼎两父子贴着对联。

  邵维鼎将对联贴好之后,拍了拍手,笑道:“老豆,今年我算是陪你们过年了吧?”

  邵毅府帮他拍了拍肩上的灰尘:“今年陪我们过年有什么好邀功的,今后每年都陪我们过年还差不多。”

  邵维鼎也不敢做保证,只能说一定。

  邵毅府对此也很是无奈,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小儿子的性子了。

  感情上有些淡薄,事业心却是很重。

  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说和他如出一辙。

  只有到了老了的时候,才可能更想珍惜亲情的可贵。

  邵毅府和邵维鼎两人走到了大厅,佣人立刻端上来一壶热茶。

  刚刚也是他们父子,一时兴起,想着过年,亲自动手贴一下春联。

  喝了口茶,邵毅府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问道:“阿鼎,你大哥他什么时候回去的?”

  “前两天吧!”邵维鼎将茶吹了吹,说道:“将大屿山那边的地拍下来之后,大哥就回去了,之后,他还要主持大屿山那边药厂的开工,应该会过完年就能回来。”

  他知道邵毅府问的是邵维钟。

  虽然目前邵维钟在跟着邵维鼎做事,但是至今为止,他都没有见邵毅府一面。

  更别说踏进这个家门。

  邵维鼎对这些事情并不关心,也不想掺和进这些事当中。

  能解决这件事的,只有邵毅府、方艺华还有他那位在星加坡的大妈妈。

  对于长辈的这些事情,他一向是高高挂起。

  只要方艺华在这中间不要受伤就行。

  “唉!”邵毅府叹了口气后,抬头看向邵维鼎:“阿鼎,之后你要是再去星加坡,帮我看看你那位阿钟他妈,她今年也七十多了。”

  邵维鼎喝着茶,随口道:“去年我见过一次,精神不是很好,老豆,我觉得有时间你自己去一趟最好。”

  上辈子,邵毅府直到对方死都没有露面。

  这也就导致,邵毅府死了,他那几个子女也没有露面为他送终。

  最终邵毅府两百多亿港币的资产,以慈善基金的形式交由基金进行管理,然后每年分到的利润再分给他那几个子女与方艺华。

  这也是绝大多数没有子承家业的港岛家族,甚至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富豪家族所选择的遗产处理形式。

  这种方式,也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家族败落和子女败家的可能性。

  现在邵毅府距离这些还很远,而且他有一个十分满意的继承人。

  所以还没有考虑到这些事。

  “阿鼎,目前港岛的经济是越来越好了,游客在港的数量也在逐步攀升,你觉得这个春节期间的旅游收入,能比得上去年的购物节吗?”

  邵毅府主动转移了话题。

  “这两者目前还没有可比性。”邵维鼎摇了摇头:“在总人口上就存在着差距,而且现如今毕竟是过年期间,港岛的经济活力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

  “而且如果只是单一的购物模式,港岛的竞争力会越来越低。”

  “日本人欧美人越是有钱,就越不会满足于这种单一的旅游形式。”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更加新鲜的刺激。

  “那你准备怎么做?”邵毅府听得认真,问道。

  “两个方面吧!”邵维鼎将手中的茶杯放下:“首先港岛肯定要丰富自身的旅游景点和内容。”

  “这方面我打算从邵氏身上发力。”

  “邵氏?”

  “对,港岛电影现在的招牌是东方的好莱坞,而我们邵氏就是港岛电影的代表。”

  “邵氏影城、邵氏的片场都是可以作为景点向游客开放。”

  随着港岛电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于海外游客的吸引度也会越来越大。

  就比如好莱坞就是一个被各国游客参观的景点。

  后世的横店影城,也都是如此。

  参观电影拍摄现场,深入了解电影制作的幕后故事。

  对于很多电影迷电视迷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还有好莱坞星光大道,这是洛杉矶的标志性景点。

  而且还是人造景点。

  唯一的元素就是在那里镶嵌着超过2500枚代表娱乐产业杰出成就的“星星”。

  游客可以在那里寻找自己喜欢的演员、导演、音乐家的星星,拍照留念。

  漫步在这上面,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好莱坞的星光璀璨和历史底蕴。

  顺势还能推出一些各种电影主题的纪念品。

  这对于千里迢迢来这里旅游游客来说,绝对不会吝啬这点钱。

  “星光大道,电影主题纪念品.......”邵毅府惊道:“阿鼎,你有这些想法,怎么不早点提出来。”

  “这个主意太好了。”

  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始建于1958年,但是直到1978年才被正式认定为一项文化历史地标。

  而随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攻城掠地,精品频出。

  这条星光大道的名声,也越来越高。

  港岛于是在2004年,仿制了这样一条星光大道。

  就在尖沙咀海滨长廊,由郑宇通的新世界集团投资四千万进行承建。

  也确实吸引了不少游客,但是相比于好莱坞的星光大道。

  缺少历史底蕴不说,也错失了港片最辉煌的时间。

首节 上一节 50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