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94节
可是鼎峰银行毕竟是在大成银行之上建立起来的。
如今鼎峰银行这么大的声势。
他实在是无法做到视若无睹。
“老先生,你也在看朝报?”一名护士盯着他手上的报纸,笑道:“这个鼎峰银行真厉害呢,我妈去开户存款的时候,还送了十斤米一桶油,她老人家一直念叨着鼎峰银行的好,说这是最关心咱们小市民的银行。”
马金灿听后有些不可思议,抬起头问道:“小姑娘,那你有鼎峰银行的账户吗?”
“我没有。”护士摇摇头:“我们医院是英资医院,发工资都是汇丰直接打款,而且现在去顶峰开户的人太多了,等以后清闲了我可能会去办一张。”
“听说那里的服务很好,装修也很气派,据说他们的职员也会和邵先生其他产业那样,有可能分到房子。”
说到这里,护士一脸憧憬道:“要是邵先生能开医院就好了,我一定跳槽去他的医院工作。”
马金灿听到这里,心中一震。
邵维鼎在底层市民的心中,地位如此之高,影响力如此之大。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的目光再次投注到手中的报纸上。
一字一句耐心地读着。
正在这时,马庆伟、马庆强两兄弟推开了病房的门,走了进来。
两人脸上着急。
手中还拿着一份报纸。
“老豆,朝闻你看了吗?”
“唉,当初我们就不该卖了大成银行,就算是要卖,也要保有一些股份。”
他们后悔了,大成银行在他们手中,就是一个地方小银行。
可是在邵维鼎手中,却成了一个足以威胁到汇丰的存在。
先不说汇丰的市值多少,就是其影响力也是冠绝港岛。
如果他们马家还持有一部分鼎峰的股份,他们简直不敢想。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马金灿冷哼了一声,“邵维鼎这个级别,是我们能够攀附的吗?还持有股份股份,没看到报纸上说的吗?鼎峰控股百分百持股,邵维鼎既然已经收购了,就不可能容许有第二个股东存在。”
“你们最好把你们的小心思收起来,老老实实的把大成地产,大成保险干起来,我有预感未来或许是这两个行业的黄金期。”
马庆伟挠了挠头:“老豆,我就是说笑的,我就是很疑惑。”
“你说鼎峰银行为什么能发展的这么快呢?感觉它和我们过去的华商银行都完全不同。”
马金灿是人老成精,他指着手上的报纸,“你们仔细看过了吗?”
“上面这么多内容,但其实就两条最值得注意。”
“哪两条?”马庆伟一愣,问道。
“第一,鼎峰银行走的路线是自下而上的路线,过往我们这些华商银行,是通过地缘人脉,拉拢同乡储蓄。”
“可是邵维鼎呢?他控制着港岛的方方面面,他用他的影响力,让几百万的工人以及各类职业者,全都成为了鼎峰银行的储户。”
“光是让百万工人用银行卡来领工资,就是我们不可能做到的。”
“而汇丰呢?他们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甚至是根本不管下层市民的死活,这就被邵维鼎找到了插手的机会。”
马金灿分析的鞭辟入里,他顿了顿继续道:“这第二,他利用与内地的关系,可以说内地发展的越好,他的鼎峰银行未来也将发展的越好。”
“汇丰建立的基础是哪?是英国,是港鹰政府。”
“表面上看,这是两大银行的竞争,但实际上却是两个国家在比拼国力。”
“鼎峰银行的崛起,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马金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目光灼灼,掷地有声。
......
“我们鼎峰银行的崛起,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邵维鼎看向袁天帆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站队鼎峰,只因为不想看到汇丰一家独大吗?”
“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马岛战争打响以来,所有人都看到了英国的衰落。”
“而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GDP每年都在以7%的速度在进行着增长。”
邵维鼎轻笑了一声:“咱们港岛上的这些有钱人啊,看的比谁都明白。”
“有我和鲍爵士、霍老先生这些人作为示范,这些人很清楚,这个时候投资内地,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支持鼎峰银行,就是给他们自己留后路。”
袁天帆此刻才恍然大悟。
“我说,为什么华商能如此团结呢,原来根底竟然在这里。”
“邵董,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第524章:人物周刊,华文第一报
邵维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
“现在银行的注册用户数有多少,总存储量有多少?”
袁天帆对这些数据早就烂熟于心,“截止到昨天为止,总注册人数有一百一十三万人,总存储达到了七十六亿港币。”
说着他笑了笑:“咱们集团下面的人动作很快,您一声令下,他们就把员工的身份信息全都提交了上来,现在就是逐步把这些信息通过电脑登录在册,然后发放银行卡。”
邵维鼎问道:“在下个月工资发放之前,银行卡都能发放到员工的手上吗?”
袁天帆立刻点头:“肯定可以,而且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各大华商企业员工的信息提交过来之后,下个月鼎峰的注册用户,有望达到两百万的规模。”
这就要接近汇丰的总注册人数了。
两个月的时间,赶上汇丰百年的积累。
听起来很夸张。
但这两百万人,又有多少人在汇丰这些英资大行中,被他们看做是人呢?
“光是有注册用户,能吸储还不行。”邵维鼎想了想道:“你和方莉沟通一下,让朝阳日报去采访一些到了内地投资赚钱的人物新闻,进行采访。”
袁天帆一点就通,“邵董你是想让更多的人去到内地进行投资?”
邵维鼎点点头:“光是我们拿出政策出来还不行,还需要有人出来现身说法,而且这个级别也不能太高,得让那些潜在的投机者觉得,这些人能赚到钱为什么我不行。”
“一旦他们有了这种想法,第一时间肯定是要来我们鼎峰进行贷款的。”
吸储足够了,就需要吸引贷款,增加流通才能赚到大钱。
这就是商业银行的本质。
而且现如今鼎峰的存款量与汇丰相比,肯定是还有一大段距离。
如何增加这个存款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鼎峰手里的客户变得更有钱。
邵维鼎很清楚,港岛这个时候投资内地,会获得多大的回报。
甚至可以说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不管开什么工厂,都能赚钱。
因为,运转的根本就不是流水线,而是一架架印钞机。
问问家里的父母,九十年代打工比现在打工肯定是要轻松很多。
为什么?
因为那时候是真赚钱,根本用不着剥削克扣。
反正短时间内,邵维鼎是不指望可以超过汇丰银行,成为港岛第一大行。
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各大产业的发展,向国际扩张。
业务扩展到哪?
银行也要跟着进行扩张,光是立足于港岛可还远远不够。
毕竟汇丰手中的印钞权,是兜底的存在,港鹰政府也绝对不会允许这一幕的发生。
所以,他需要耐心的等待,首先就是要打好地基。
然后伺机而动。
渣打银行,日渐颓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倾吞目标。
“好了,鼎峰银行我就交给你了。”
邵维鼎拍了拍袁天帆的肩膀:“我老豆还在家等着我回去吃饭,该怎么做你心里都有数,下去吧!”
袁天帆点点头,却是没有立刻离开:“邵董,阿莉想和你约一篇专访,您有时间吗?”
“专访?”邵维鼎抬头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袁天帆认真道:“我觉得可以接受,您从伦敦回来之后,还没有在公众面前露面。”
“有很多人对于您最近一系列的事情肯定很好奇,我觉得可以通过专访的形式,让他们知道更多关于您的信息,在满足公众窥探欲的同时,提升我们鼎峰还有其他产业的影响力。”
邵维鼎听后点了点头:“行,那你让方莉看时间安排吧,到时候再通知我。”
袁天帆走了之后。
邵维鼎也是伸了伸懒腰。
目前各项工作都告一段落,马上就要过年,总算是可以放松一下了。
走下大厦,坐进了车内。
邵维鼎直奔清水湾自家的老宅。
在车上,他开始闭目养神。
他想着的还是那篇专访的事情。
方莉自从入主朝阳日报以来,表现都很不错。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