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77节

  另一边,就拿下了东德这块硬骨头,完成了与国家之间的大商贸易。

  “邵先生,德国日报上说屈臣氏拿下了东德的维生素订单,请问这个消息属实吗?”

  “邵先生,屈臣氏这是在向罗氏宣战吗?”

  “你是如何从罗氏手中抢到东欧七国订单的?东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屈臣氏是有什么特殊的沟通技巧吗?”

  一大堆的记者,围堵在邵维鼎与乐购总裁的见面会上,争相问着各种问题。

  “首先,我们拿下的不止是东德这一个订单,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东欧七国全部与我们屈臣氏签订了维生素订单合同,总价值粗略估计在一亿美元左右。”

  嘶!

  邵维鼎这个回答太惊人了,七个国家,这是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给掏空了。

  在场的记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另外我不是在向谁宣战,而只是为了让全球公民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补充到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补充剂。”

  “而不是向从前那样,一个美国家庭只需要几美元就可以买够几年量的维生素,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却要花上一整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同样数量的维生素。”

  “这是不公平的。”

  邵维鼎用一口标准的英语,充满着悲天悯人的语气道:“不至于,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有国家,还有人,因为缺少维生素,导致坏血病等一系列的疾病。”

  “毕竟,这本就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屈臣氏医药,致力于医药研究,是以提升人体寿命,促进人体健康,重视生命为基本准绳。”

  “所以,我不是在与谁在竞争,这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场伟大的事业!”

  瞬间,啪啪啪。

  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现场,BBC,独立电视台,等各大电视媒体,用镜头将这一幕给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他们心中满是激动,这倒不是因为被邵维鼎的话所感染。

  纯粹是因为他们清楚,收视率要爆了。

  果然如他们所料,邵维鼎的这番演讲,或是以文字或是以影像的方式,迅速在全球传播开来。

  瑞仕。

  罗氏医药的总裁铁青着脸,拿起遥控器铁青着脸将电视给关了。

  “这则新闻采访有多少家媒体在报道,有多少家电视台在转播?”

  秘书胆怯道:“暂时还不太清楚具体的数量但英国和法国的主流媒体都在进行报道,尤其是以BBC和英国独立电视台和法国电视二台为主。”

  罗氏总裁冷哼了一声:“这个邵维鼎,真会营销,真会树立他的个人形象啊,都是做生意都是赚钱,他竟然能说的这么悲天悯人。”

  “知道他与东欧谈下的价格是多少美元每公斤吗?这个查得出来吧?”

  “这个查出来了。”秘书赶紧道:“他们的价格是10美元每公斤。”

  “十美元?”罗氏总裁猛的从座位上站起来,“直接降了三分之一的价格?”

  ………

  与此同时,美国!

  一名金发男子,看着哥伦比亚电视台的新闻,看着字幕下标注的“邵维鼎”三个字。

  狠狠的拍在了大腿上。

  他先前去港岛旅游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屈臣倍健的潜在价值了。

  但是因为各种因素,他没能见到邵维鼎。

  现在才不到半年的时间,屈臣倍健这个品牌震动了全球。

  屈臣氏的维生素生意,都做到了东欧。

  他后悔啊!

  后悔没有见到邵维鼎,错失机会。

  可邵维鼎的进展太快了,这个产能的问题,怎么这么快就让他给攻破了呢?

  但毫无疑问,随着屈臣氏的入局。

  瑞仕罗氏,德国巴斯夫,日本武田这三家搞的维生素联盟,是彻底的玩砸了。

  (明天三更,求一波为爱发电,急需)

第505章 邵维鼎给我们上了一课啊,翻天覆地的中国

  “产能跟得上吗?”

  此刻在燕京,管盛斌巡视着培养皿生产区,询问着燕京制药厂的厂长。

  他们已经接到了邵维鼎在欧洲那边的消息,足足一万吨维生素订单。

  东欧七国全部拿下,这对于维生素世界工厂和国内的各大药厂而言,是一笔天大的生意。

  “能,放心吧。”厂长拍着胸口道:“我们已经联系了山东制药厂、东北制药厂、华北制药厂、尚海制药厂,肯定可以按时完成订单。”

  说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满脸的兴奋和激动。

  一亿美元的大订单啊,他们这几家药厂至少可以拿到三千万美元。

  这是巨大的外汇创收了。

  1982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不过就是接近三十亿美元而已。

  他们几家药厂一年就能挣到三千万,这是多大的光荣。

  有了这三千万美元,可以从国外买回来多少先进的设备。

  这种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的事情,让各大药厂的工人们都亢奋了起来。

  自愿加班加点的搞生产,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们,也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屈臣氏主导的维生素世界工厂的生产再加工中。

  不断地改进,提高着生产产量。

  如今已经熬了几个通宵了。

  管盛斌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一边为国内工人和科研工作者们,如此尽心竭力为了国家建设而不计辛劳的集体感感到震撼。

  一边提醒道:“李厂长,大家都很拼命我看到了。但是不是应该,给那些超过了工时的工人,给予一定的工时费加班费?”

  李厂长有些不解:“管总,大家是自愿为国家做贡献的啊,不求回报。”

  “我听我们邵董说过,国内在实行按劳分配。”管盛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道:“工人们多产出,进行了加班,是不是就是多劳动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产出?”

  “这样也是为了体现按劳分配这一原则,更好的激发工人的积极性。”

  “要是那些加班的工人,贡献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拿的工资和那些不加班,没有做出相应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工资是一样的,那对于他们是不是最大的不公平?”

  见李厂长沉下心思考。

  管盛斌再次道:“我们给予加班工人们更高的工资,就是鼓励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为国家的建设当中,这是一种正循环。”

  “邵董常常和我说,让付出更多的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报酬,这是天公地义,是世间基本的公平。”

  “如果这种公平都达不到,何谈更大的公平。”

  李厂长听的心中振聋发聩,他与很多国人一样,接受到的最多的教育就是无私奉献。

  这也就导致国人羞于谈回报。

  并且认为,要求回报会有种挟恩图报的意思。

  这种付出就不再纯洁了。

  李厂长沉吟了一会儿道:“管总,你说的我明白了,不过给工人们加工资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这件事我得汇报上去。”

  “但是你放心,你的这番话我也会一并带到。”

  “我相信上面肯定也能理解你的意思的。”

  ......

  屈臣氏拿下东欧六国,总订单金额高达一亿美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国内。

  而在燕京,更是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这一成果毫无疑问证明了邵维鼎的那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话的正确性。

  仅仅是一个维生素市场,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可能为国内创收几千万美元。(屈臣氏和国内药厂分配利润和相应收益)

  这对于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简直就是一记惊雷。

  这也是至今为止,国内拿到的最大的海外订单。

  要知道,以前国内也就是通过特区沿海等地做些进出口贸易的生意,引入的投资,也大部分就是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比如服装、纺织、皮革、食品加工等。

  可这些产业带来的收益,完全没办法和邵维鼎的这个维生素收益相提并论。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我们支持邵维鼎在广东建立家电生产基地是正确的,根据日本公布出来的数字,去年他们的家电总销售额达到了三十亿美元左右。”

  “哪怕是吃下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港岛品牌家电也能有三亿美元的销售额。”

  “而主要的零部件生产都在国内,也就是说明年光是在家电产业的零部件收益至少都在千万美元级别。”

  “这又是一个维生素产业级别的市场,而且成长性比维生素更大。”

  “另外随着我们国内家电产业的成熟,在这个利润份额中,我们的占比也将会越来越大。”

  赵克东十分具有战略性的说出了自己对于未来家电市场的看法。

  一众人听到了他的分析,纷纷点头。

  “我也同意赵部长的看法,目前我们应该加大对于维生素以及家电产业的扶持,比如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减免,国内对于这些产业的需求等等。”

  “没错,除了扶持这两个项目之外,我们也应该找到第三个第四个,乃至更多这样具有高发展高潜力的产业,两条腿走路很好,但是再多出几条腿,也能走的更快。”

  “我看中关村的几个项目就很好......”

  “汽车产业也不错......”

  众人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之际。

首节 上一节 477/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