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26节

  “老豆,明天赵部长就要来屈臣氏参观了,刚刚他的秘书告诉我,还想去TVB看看,让我转告你一声。”

  “TVB?”

  邵毅府惊了:“怎么想着要来我们邵氏,我完全没有准备啊!”

  邵维鼎笑道:“或许,人家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怎么说?”邵毅府问道。

  邵维鼎笑了笑,打算给自己老豆好好讲讲内地的情况。

  “老豆,现如今对岸最大的政治任务,其实就是完成“四个现代化”。”

  “为此,还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战略’。”

  “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那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释放生产力,调用一切可以调用的力量,发挥部门、地方、企业的自主积极性。”

  “内地所作出的一切方针政策,围绕的重点就一个——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甚至很多人都怀疑内地派出代表团与我有关。”

  邵维鼎收起笑容,缓缓道:“但老豆,我告诉你,这件事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儿子没那么大的本事。”

  “内地派出的这个代表团,最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看看港岛经济的发展,为收回港岛打好前哨站的准备。”

  现如今港岛的经济发展,比之前世要强出太多。

  而港岛越强,内地对于这座城市也就越加的看重。

  没办法,因为邵维鼎的存在。

  此时的港岛,对于内地而言,经济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胜过其政治意义。

  邵毅府听的振聋发聩,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这个儿子。

  (还有)

第449章 屈臣氏是国内学习的模板和方向

  第二天,屈臣氏工业园。

  如今的工业园厂房和各类设施,已经建得差不多了。

  从早上七点开始,整个工业园的生活气息逐渐弥散开来。

  到了八点,一大群的工人,从宿舍,从公寓从大街小巷骑着自行车慢慢汇聚到了主干道。

  坐在车里的赵克东,看着这一幕惊讶万分。

  “这,这是去上工?”

  这上工的一幕,他是越看越熟悉。

  不光是他,其余内地代表团众人,也是瞪大着眼睛看着这条长龙往屈臣氏各大工厂汇聚。

  要说这一幕与内地国企大厂上班的工人有什么不同。

  恐怕就是在内地,大部分人穿的都是蓝灰色的制服,有的可能还缝缝补补。

  但是眼前的这群人,穿的是各类不同颜色和款式的服饰。

  很新潮,都不像是做着底层工作的工人。

  路上自行车很多,每个人脸上甚至都带着笑容,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邵先生,你是怎么做到的?”赵克东侧过身问道:“他们怎么有一种身为工人,自豪骄傲的感觉?”

  这是能在资本主义城市见到的?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于资本主义的看法。

  在内地,工人自豪,是因为内地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

  工人是铁饭碗。

  一旦这个饭碗不牢固了,也就自豪不起来了。

  可港岛是怎么回事?

  也是铁饭碗?

  “赵部长,他们不是因为身为工人自豪骄傲。”

  邵维鼎笑道:“而是因为身为屈臣氏的工人而自豪!”

  身为屈臣氏的工人......

  这句话让赵克东感悟很深。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希望港岛能有越来越多,像邵先生你这样照顾到工人利益的资本家。”

  这怕是很难了。

  邵维鼎在心中摇摇头。

  资本逐利这是天性。

  他之所以给出高出市场价的工资,并且还能提供这么多福利。

  一是因为他的产业利润高。

  二是因为他在养望,在收买人心。

  而且,他也懂得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可以如何的高效提升工人的积极性。

  不过,他也相信自己可以树立出一个标杆模式。

  以此倒卷港岛的制造业,遵循或者是学习他的这种生产模式。

  从而影响到内地,不要再走上血汗工厂的道路。

  人力资源是优势,但是却绝对不是可以肆意压榨的前提。

  “邵先生,可以带我们参观一下非常可乐的制造工厂吗?”

  赵克东看着工人的行进的方向,对这一次参观开始有了更高的期待。

  “当然可以。”

  邵维鼎答应了一声,便让司机开往主干道的西侧,那里正是非常可乐的制造基地。

  园区很大,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建筑。

  邵维鼎都一一做出了说明。

  而其中最让赵克东震惊的是,这个工业园里面竟然还有专门给工人上课的学校。

  “为什么要给工人上课?”

  赵克东不淡定了,这在国内大厂都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里竟然做到了。

  “停车!”赵克东心中好奇,连忙让司机停了下来。

  转头看向邵维鼎:“邵先生,能去里面看看吗?”

  邵维鼎淡淡一笑:“赵部长有兴趣,我自然陪同。”

  说着,他们一行人便下了车。

  身后的媒体,见状连忙也下来了。

  TVB的摄影组甚至,直接开始了录像。

  对这些,赵克东都完全视而不见。

  目光死死盯住眼前这栋楼悬挂着的牌匾。

  【工人大学】

  四个大字,以繁体写就。

  “工人..大学。”

  在屈臣氏工业园,出现一座“大学”这可真荒诞了。

  邵维鼎也没有解释。

  一行人,就这么往里走去。

  到了二楼,赵克东意外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人。

  原本他以为这是一间夜校。

  趁着晚上给工人培训的。

  可现在来看,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是在学什么?”赵克东问道。

  这个工业大学完全就是邵维鼎组织建立的,是他亲自督造才成立起来的。

  所以,对这里他是相当的熟悉。

  “CAD和CAM制图软件的学习。”

  “软件?电脑吗?”

  赵克东对这些新型知识还是有了解的。

  “对,和电脑相关。斯沃琪那边购进了一批新型设备,是一种更加精密的数控机床,未来生产肯定是要走机械化的,所以,我要求一些高学历的工人,必须掌握这些最新技术,不能什么都让外国人来指导。”

  邵维鼎解释道:“另外,除了他们之外,在这整栋楼里,分成了十八门不同的课程。”

  “有基础的数控、也有新型设备的操作讲解,电脑课程,另外就是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精算会计之类面向管理层的课程。”

  “在我的企业,但凡要担任更重要的岗位,或者得到升迁,除了职称之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技能。”

  “只有通过技能考试,拿到这所‘大学’的毕业证书,才能继续往上走。”

  “比如斯沃琪的精细工业,屈臣氏医药的研究,屈臣氏门店的上岗培训,各大渠道负责人的营销管理,从最基础的低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到区域经理、门店店长、高级总裁,每个人都需要学习。”

  “另外,就像屈臣氏正在推行的家电项目。”

  “到时候我也会邀请日本还有德国的一些工程师过来,给我们的工人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技术。”

首节 上一节 42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