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94节

  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肯定可以。

  只有邵维鼎才知道这个决策到底有多正确。

  不过邵维鼎记得早期发家的科技公司,多是软件起家。

  硬件起家的几乎没有,有也就是联想。

  可联想更改了策略,走的是“贸工技”路线。

  而能助推电子计算机发展,最重要的硬件。

  毫无疑问就是半导体,这个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基础材料。

  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

  目前国内的半导体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还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所以可以很快追上。

  差距最大的反而是发展电子工业的决心。

  是当下“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路线。

  这些天,他也不是白待的,了解了很多国内早期科技发展的事情。

  就说后世争议最大的芯片,我国1956年就开始规划,比日本还要早两年。

  1958年中科院拉出第一根硅晶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60年,燕京成立半导体研究所,全世界不超过七个。

  甚至于,早在1973年国内就制造出第一台台式电脑,硬件完全自己制造,差距缩小到3年。

  到1976年中国开始小批量生产,虽然美国是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但中美差距进一步缩小。

  再看集成电路的生产,很多人可能认为六七十年代没有电脑芯片,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电脑和芯片技术非常强,紧跟美国之后,超过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赵克东给他的资料写的明明白白,1968年,国内集成电路产量达到了8万块,1975年增长到579万块,是1968年的72.38倍。

  还有光刻机,在60年代,国内竟然就开始布局研发光刻机,而荷兰光刻机生产巨头ASML尚未成立。

  去年,清北大学更是成功研制出了第四代分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的光刻机。

  但为什么到了后世,国内什么技术都落后于美国日本,甚至还被对方卡脖子呢?

  原因就在于,整个八十年代,国内彻底放弃了电子工业的发展。

  认为别人的就是好的。

  认为经济实力支撑不起整个电子工业的发展。

  认为过早和美国竞争,会引来对方的打压。

  可一步差,步步差。

  导致20年技术积累全部付诸东流。

  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国内电子前三大厂武汉无线电三厂甚至沦落到破产改制的地步。

  技术人员都不得不去卖副食品。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邵维鼎闭目想着,不可否认发展硬件比发展软件要难上许多,成本也要远高出软件的投资。

  毕竟软件行业,只需要一台电脑,以及你的奇思妙想,解决用户需求就能赚到大钱。

  可硬件是需要市场,需要完备的产业链,有用户的需求才可能做的好的。

  “造不如买”与其说是一种时代潮流,倒不如说是市场的选择。

  国人在八九十年代天然的觉得外国货就比国产货强。

  哪怕是用了一些外国零件,都能被商家拿来作为噱头。

  所以,要想有所发展。

  就不能忽视掉这一点。

  所以,在国内投资再多钱去发展硬件还真不行。

  还得在港岛贴个牌子。

  并且创造出市场需求出来。

  而这个市场需求……

  正想着,门外嘈杂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怎么回事?”

  邵维鼎皱了皱眉,问了一声。

  刘云石立刻站了出来,“少爷我出去看看,阿三,阿四你们看好少爷。”

  说完,他就小心的打开了房门,宋虎跟在他的身后,神情专注。

  他在两天前将妻子儿女,全都送到港岛落脚之后,便又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不光是他,宋虎和阿三阿四也将家人送到了港岛。

  这一趟探亲回来,他们几人的眼神都更加活泛了一些,对于邵维鼎更是忠心的死心塌地。

  没过一会儿,刘云石和宋虎两人又走了进来,脸上似是惊喜又有些怪异。

  “怎么了?”邵维鼎问道。

  “少爷,你还是自己出来看看吧。”刘云石笑道。

  宋虎比较耿直,结巴道:“全…全是领导,外…外面来了好多领导。”

  邵维鼎有些惊异,领导上门?

  还是很多领导?

  找我的?

  “走,我们出去看看。”

  邵维鼎一马当先,刘云石几人跟在身后。

  刚走到酒店大厅,迎面便撞上了赵克东一行人。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些邵维鼎不认识的官员。

  而最惹人注目的毫无疑问就是,被众星拱月的陈公。

  除了第一天见到陈公外,这几天在燕京连他的影子邵维鼎都没看到。

  此时见到,他立刻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陈公,您怎么亲自来了?要见我打个电话,派人通知一声就行。”

  邵维鼎把姿态放的很低,很是谦虚。

  陈公笑呵呵,很是慈祥:“邵先生,听说你过两天就要回港岛,上面托我给你送个礼,感谢你对于祖国的付出。”

  “送礼?”邵维鼎有些犹豫。

  “别担心,就一幅字而已,是那位亲自给你写的。”陈公笑呵呵道:“他说身无所长,可能就字写的好一点,希望你别见笑。”

  “我能打开看看吗?”邵维鼎有些吃惊,这是那位老人写的字啊!

  赵克东此时也笑道:“邵先生你快打开看看吧,连我们都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呢。”

  邵维鼎见陈公微笑点头,他知道可能或许只有陈公一人知道这幅字写的是什么。

  接过长卷,宣纸触感细腻光滑,解开上面的红绳。

  陈公的秘书主动帮他拉开。

  围在周围的官员,也是翘首以望,跃跃欲试的样子。

  不一会儿,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便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赵克东念了出来的瞬间,眼睛都瞪大了。

  现场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为国为民,落款人……”

  邵维鼎重复的念了一遍,现场鸦雀无声。

第 417章 李家城的投名状,毒士掀翻屈臣氏

  “为国为民”这四个字,如重千钧。

  评价相当之高,不仅让在场的所有官员对于邵维鼎再度刮目相看。

  就是陈公,也是钦佩上面给出的这个评语。

  而邵维鼎呢,也感觉自己的心头沉甸甸的。

  这比之当初听到英女王要给他颁发什么KBE,OBE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是真真切切的一种荣誉。

  却也是责任。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他何曾做到这种地步。

  这是上面的期待啊!

  内地发生的这一切,都还没有传到港岛。

  但自从邵维鼎北上之后,港岛那些原本躲在暗处,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的爬虫。

  却是又爬了出来,重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浅水湾79号,李家!

  李家城自然不是阴暗里的爬虫,但此时,他的内心却在不断滋生出阴暗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394/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