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08节

  “港岛是一座移民城市,它的核心支柱产业是港口贸易。”

  “七十年代,我们的制造业发展繁荣,地产也随之崛起。”

  “到如今,随着股市的繁荣,世界各地的资本涌入,金融业也成为了我们港岛的重要支柱之一。”

  邵维鼎不疾不徐,缓缓说道:“在座的各位,要么是地产大亨,要么是实业巨头,除此之外,便是纵横海洋,拥有绝佳港口的船王、大贸易主。”

  邵维鼎说这些话的时候,目光一一在李家城、何英杰、霍正英等人脸上扫过。

  “可以说,各位赚多赚少,全都寄托于港岛的繁荣之上。”

  这是一句废话,但是却也是一个真理。

  “昨天,我向港督申请,在十一月十一日,举办第一届港岛购物狂欢节,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城市,投下大概一千万美元的广告宣传费作为活动资金。”

  这话一落下,会议室内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

  一千万美元,就为了打广告?

  现场有些人的身家都没有这么多。

  李家城的瞳孔也是微微一缩。

  这个邵维鼎,行事总是出人意料,却也是大胆至极!

  “各位想想,这一千万美元撒下去,能对港岛的知名度有多大的提升?又能吸引来多少游客和消费者。”

  “交通、饮食、消费、贸易、投资......”

  “各位的生食所寄,大部分都依托于港岛这片土地。”

  “人口的涌入,资本的涌入,就是财富的涌入。”

  “咱们是港岛金字塔尖上的家族势力。”

  邵维鼎淡淡道:“港岛的财富,流入到千家万户,最终还不是落到我们的手上。”

  听着这些,有的人若有所思,有的人不动声色。

  鲍玉港直言道:“各位,我觉得这个购物节对我们港岛,百利而无一害,大家都是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购物节虽然是短暂的活动,但是对于港岛的未来影响却是长期的。”

  “而且,这一千万美元,可不需要你们出一分钱。”

  听到不需要自己出钱,顿时会议室内的气氛热烈了起来。

  “我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是啊是啊,既能刺激咱们港岛自己人的消费,还能吸引海外游客。”

  “我听说,去年一年光是旅游给港岛带来的收入就有几十亿。”

  这几十亿放在这些人的眼中,看似不多,但旅游业是增量,来钱快,不需要技术、工业、制造业基础就可以拉升。

  而且这部分GDP大部分都是从业者能实打实赚到手的。

  不需要投资很多,也不需要很长周期去培养就能赚钱的行业,对于他们而言这简直就是白拿差不多。

  而旅游业的旺盛,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

  “我们不出这笔钱,那这一千万美元由谁来承担?”李家城突然问道:“港府吗?”

  邵维鼎看了一眼李家城,又扫视了一眼众人,很清楚他们的想法。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

  自己叫他们过来,怎么可能这么简单。

  “这笔钱,会由这次活动的组织方出一半,另一半我打算让港府出。”

  “活动的组织方?”李家城心中警醒。

  邵维鼎点点头道:“没错,这个活动,需要港岛的商家参加,而要参加,需要进行登记,对他们进行规范。”

  “所以我计划成立一个消费者协会,以消费者的视角,对这些商家进行监督。”

  “只有只有加入了消费者协会,才能进入购物节,拥有相应标识,吸引消费者。”

  “而这个消费者协会,我打算挂靠在中华总会之下。”

  “中华总会?”李家城顿时一惊:“我记得我们港岛没有这个组织。”

  “以前没有,但是以后可以有。”邵维鼎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过往港岛相继成立了港岛总商会、港岛中华总商会、港岛中华厂商联合会以及港岛中华出入口商会。”

  “不过这些商会各有专项,比如说港岛总商会,它是以外资为主,纵然近年来港资企业会员也不断增加,但是主导权始终掌握在那些英国人的手上。”

  “港岛中华出入口商会,其会员主要来自从事进出口贸易或者与工商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人士。”

  “所以,都不合时宜。”

  霍正英和内地通了气,询问道:“那这个中华总会的职责又是什么?”

  邵维鼎掷地有声道:“确保港岛繁荣。”

  “一个商会就能确保港岛繁荣?这个口气未免也太大了吧?”有人不屑道:“而且这些事情,应该是港府和燕京应该操心的吧,我们这些商人操心这些干什么?”

  “你觉得购物天堂、旅游之都这八个字,能够给港岛带来多少利益?”邵维鼎直视着他的双眼,突然问道。

  “什么?”那人有些被问懵逼了。

  邵维鼎自顾自道:“一个商会,如果只是一个名字,当然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在座的各位,无一不都是港岛华人权贵的顶层。”

  “我们这些人不去确保港岛的繁荣,难道要将这个权力交到那些英国人手上?”

  “各位,眼光放长远一点,放高一点。”

  “中华总会是一个平台,发财的机会,可不止是在港岛而已。”

  说到这里,邵维鼎目光扫视了一眼众人,语气闲散道:“当然了,如果有谁觉得不想参加这个商会,随意,我从不强求。”

第325章 抢班夺权,物竞天择

  邵维鼎这话一出,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不参加?

  他们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不参加。

  尤其是邵维鼎的最后那几句。

  要赚钱的机会,可不止是在港岛。

  邵维鼎的生意做到了日本、韩国、南洋、甚至是东南亚。

  这些都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羡慕的流口水的。

  如果能够通过中华总会这个平台,大家合伙做点生意,这就是一个资源互换的地方。

  谁不参加,就会被排除出这个圈子。

  不过,李家城还是有些迟疑,问道:“中华总会这个建议不错,购物节也挺好,就是不知道港府支不支持?”

  “咱们这么多人在这里,你觉得港府能不答应吗?”邵维鼎淡淡道:“现在是1981年,可不是1840年,纵然没有港府的支持,难道我们就干不了这件事?”

  “大家放心,港督那边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鲍玉港站出来道:“之前港督之所以犹豫,不过是担心出什么乱子。”

  “可现在,我们成立了中华总会,成立总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乱子的发生。”

  “没有了乱子,港督就不会拒绝。”

  他们这群人出面,光是这个场面,麦理浩都得捏着鼻子咽下。

  邵维鼎可以说是把每一点都算进去了。

  李家城听到这话,随即也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没有意见。”

  “我也是,不过这个中华总会,它的职责和义务,这些内容我觉得我们应该再讨论一下。”

  ......

  一群人讨论了好一会儿,最终才确立了几条基本章程。

  邵维鼎对此是气定神闲的态度,他并不在意中华总会如何运行。

  谁当理事长,谁当秘书长什么的。

  统统没有意义。

  这就是一个平台,所有人都是其中的渠道和资源。

  重要的不是组织构架,而是项目。

  谁能拿出项目,谁就有话语权。

  如今港岛购物节,就是这第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运行的好,给这些人带来了看得见的收益。

  他们自然知道,在这个中华总会,谁的话才有分量。

  到时候,自己再把冰箱项目拿出来。

  他和鲍玉港从德国买来的几条冰箱生产线,可不是白买的。

  因为冰箱是一个大工程,需要生产链远不是手表这类精细工业可以相比的。

  到时候,有中华总会的这些人加入。

  承包各个生产链的环节,可以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和投入。

  而且,如果冰箱项目成功了,可以将项目扩展至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饭煲、电扇各类家用电器。

  甚至于是高科技电子工程。

  那么港岛就真正的彻底转型,拥有了自己的核心产业。

  造福的人群又何止现如今的二十几万工人。

  那将会是百万级,甚至是千万级的人工投入。

  港岛自然是承接不了这么大的工程,则必然需要依靠内地。

  层层相扣,唇齿相依。

首节 上一节 308/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