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01节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经济衰退,卡地亚就陷入了困境。
宝格丽的董事会主席保罗冷哼道:“你认为我会在这种事情上说笑?现如今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个消息,除了那位邵先生透露出来的,还能是谁?”
“799......”井上秀一头都在滴着冷汗,他对于宝格丽这个品牌无比看重。
这是他欧洲之行的唯一收获,所以他想要的是将宝格丽打造为高奢手表品牌。
以此弥补精工在高端奢华手表这个领域上的不足。
可是799美元,这个价位,如果宝格丽手表也向此看齐的话。
毫无疑问,将打破他的所有筹划。
可要是不向卡地亚看齐,宝格丽手表在卡地亚面前,真的能有优势吗?
“不能降价,这是宝格丽第一次推出手表衍生系列,是定基之作。”
井上秀一咬了咬舌尖,冷静道:“就算是销量奇差,格调也不能降低。”
保罗冷漠道:“宝格丽手表我们已经全权交给你们精工运营了,如何定价,如何设计,是精工盈亏自负。”
“不过我也要提醒一句,我们宝格丽已经收到了,邵维鼎发过来的港岛钟表珠宝博览会的邀请函,欧洲几乎有名的珠宝手表品牌,都受到了邀请。”
“宝格丽会去,很多品牌都会去。”
“我希望你们也能去,看一看卡地亚这款最新系列手表。”
“宝格丽在珠宝方面不差于卡地亚,在手表市场,我希望能同样保持这个优势。”
电话挂断之后,井上秀一胸膛剧烈起伏。
他清楚,纵然精工与宝格丽换股,成为了第二大股东(这里修改了前文从控股变成了36%的股份)但是宝格丽仍然拥有绝对的自主性。
对于保罗的提醒,他想了想,立刻迈步前往服部平藏的办公室。
港岛的这一次博览展,他们精工也要参加。
与此同时。
欧洲最大的烟草集团,英美烟草此时正爆发着雷霆震怒。
“一年三千万美元的投资。”
英美烟草的总裁冷冷的说着:“这是我们英美烟草在F1各大车队的总投入。”
“而你们知道,斯沃琪集团,那位奢侈品之王,谋划的这场营销,花了多少钱吗?”
“五百五十万美元!”
“不是一次,而是一整年,他们买断了一整年几乎百分之八十六的赛车手的私人赞助合同。”
“换句话说,今后一年,我们都能看到F1各大车队的赛车手,展示卡地亚、斯沃琪、非常可乐这些品牌。”
“效果怎么样?”
年近六十的老白男冷笑了一声道:“哈迪斯,你来告诉我们营销部的这些同事,效果到底怎么样。”
话音刚落,一名三十多岁西装革履的卷发男人站了起来,缓缓说道:
“我们的调查员从各大酒吧以及观赛点,得到了一个恐怖的问卷结果。”
“当荷兰站的比赛结束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发问,普罗斯特手上戴的手表是什么品牌的。”
“他喝的饮料哪里可以买到。”
“原本对于斯沃琪不感兴趣的消费者,纷纷涌入了罗马百货乐购DM以及各大超市的货柜上进行扫荡。”
“目前,根据粗略估计,除了没有上市的卡地亚手表之外,斯沃琪以及非常可乐这两大产品的销量至少上升了三成。”
“在整个欧洲!”
嘶!
听到这个数据,会议室无数人倒吸一口冷气。
老白男总裁扫视了他们一眼道:“这种带货能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在此前,你们竟然没有任何人,发觉到赛车手本身所携带的巨大商业价值。”
不光是英美烟草集团,F1赛事的各大品牌赞助方,甚至是F1赛事的组织方。
都对这一次直播在全球观众面前的营销案,大为震惊。
邵维鼎,走出了一条他们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发掘出了车手们身上的巨大商业价值。
整个F1赛事的赞助模式,在这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些消息,直到很久之后才传到了港岛。
(祝明后高考的学子们,心想事成,都能考到理想的大学)
第317章 一门双勋,闭着眼睛都是赚
在英国伦敦飞往港岛的飞机上。
邵维鼎阅读着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主要新闻。
八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
不光正值冷战时期,各地势力也在频繁碰撞。
两伊战争还在打,石油危机暂时还没有看到渡过黎明的曙光。
可以说英法德这些国家,这几年的停滞,就是因为这一场石油危机。
日本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场石油危机,才让他们的汽车家电进入了欧美市场。
可以说,这一场危机,对于老牌资本之一国家是一场大危机。
但是像日本、韩国、乃至于港岛这座城市都是一场天大的机遇。
“BOSS,我觉得你可以关注一下,美国的这些新闻。”
正阅读,玛格丽特将一叠新闻资料整理了出来,递到了邵维鼎的面前说道。
这是邵维鼎给她安排的工作,从繁复庞杂的新闻稿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个年代,要了解世界局势,从这些局势中捕获商机,看报是必修课。
邵维鼎接过,看了起来。
其中最让他瞩目的是,新上任的美国总统里根在今年八月颁布的一系列税收改革。
以及美联储实行的极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了控制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已经连续加息快一年的时间。
疯狂到何种程度?
直接把利率从9%,加到了20%。
相比于后世美联储每一次实行经济政策,还会给市场放放风,给预期,还开记者会。
八十年代的美联储,简直就是神经病,不断加息减息,根本不管投资者的死活,让人防不胜防。
“美国股市要崩溃了。”
看完这些报道,邵维鼎沉声说道。
玛格丽特一惊,将手上的报纸又拿起来看,不解道:“BOSS,虽然《华尔街时报》对于这位娱乐明星出身的总统,显然是非常不看好。”
“对于他的税收改革,更是全面看空。”
“但是不可否认,他的这些政策行之有效,可以控制住经济滞胀,也能刺激投资!”
邵维鼎摇头笑道:“你只是看到了一方面,什么与经济挂钩最为紧密?”
“是实业!”
“美国持续了一年的加息政策,大量的公司工厂拿不起甚至是拿不到银行贷款,必然会有大量的制造业公司在这一阶段集中倒闭。”
“工厂倒闭,失业率飙升。”
“股市再怎么刺激投资,也挡不住市场的整体看空。”
玛格丽特虽然聪明博学,对于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有一套手段。
但是对于全球大势,却是少了一份见识。
“那这么说,又会有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吗?”玛格丽特感觉惊悚。
七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光是美国就有近八百万人失业,无数人跳楼。
整个西方经济都发生了倒退。
她从课本上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可以看见纸张下的累累白骨。
“不会!”邵维鼎将手上的报纸,随意扔下,淡淡道:“美国人早就找好了承接风险的对象了。”
长达一年的加息。
后果是什么?
是全球资本的回流,而作为美国后花园的拉美国家。
他们此前在低利率资金的诱惑下,借入了大量以硬通货计价的债务。
然而,随着利率上升、资本流向逆转,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秘鲁等拉美国家的货币持续贬值,根本支撑不起债务。
这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拉美债务危机】。
美国吸了整个拉美的血,维持住了自己的鼎盛。
历史告诉他,里根的税收改革成功了,甚至于里根成为了美国整个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保罗沃尔克掌控下的美联储成功了,它们成功抑制住了美国的通胀。
并且,在82年之后,迎来了长达五年的牛市。
这一切,与后世何曾相像。
不断加息,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
针对中国的种种关税政策。
太像了,只是拉美换成了东亚东南亚。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