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4节
只有在这十年中,快速崛起。
才有机会染指迪奥、LV、卡地亚、古驰等等这些顶级奢侈品品牌,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奢侈品帝国之巅。
不然等到了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
这些顶奢品牌你根本想都不用想,全都是非卖品。
所以必须要快,必须要拉拢一些合作对象,加入到他的战车。
他才有足够的资本,收购这些顶奢品牌。
郭和年,毫无疑问是他的目标之一。
不光是因为他雄厚的身家,以及他和邵毅府的关系值得信任。
更因为,其家族在南洋关系网遍布,其本人在对岸也有着善缘在。
所以,让郭和年成为斯沃琪集团的股东之一,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郭和年也不是蠢人,听得出邵维鼎的言外之意。
他沉吟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想快速打入东南亚市场?”
邵维鼎点头道:“斯沃琪集团想要快速发展,港岛五百万人口这个市场还是太小了。”
“必须要快速扩张,将湾岛、南洋都纳入我们的势力范围之内”
“今年,我要将斯沃琪集团门店开遍港岛湾岛,明年我的目标是在南洋和日本三大表真刀真枪干一场。”
“等到82年,我就要进军美国市场。”
这些都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今年还有五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拿下港岛和湾岛的市场。
这段时间,是斯沃琪集团练兵的缓冲期。
邵维鼎需要培养出一支可以不断复制的店长和营销团队。
另外还需要在这五个月的时间内,推出多款原创手表,保证生产力的足够供应。
至于东南亚还有韩国,则是真正需要拼刺刀的时刻了。
郭和年并不是一个冲动之人,他听了邵维鼎的话后,沉吟不语。
他也在思考。
钟表这个领域,他从未涉及。
更遑论“奢侈品”,毕竟这个概念还都是邵维鼎给他普及的。
而且邵维鼎的计划虽然足够吸引人,说的豪言壮语,但是真的就那么容易实行下去吗?
半年拿下港岛湾岛市场,一年后要去南洋铺市场,第二年就去美国了。
这怎么听都有点不着调啊!
他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稳健经营,才是他的心理预期。
邵毅府年老成精,一眼就看出了郭和年的犹豫。
“老郭,不管结果如何,现在买入斯沃琪集团的股份,对你而言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邵毅府不紧不慢道:“至于之后你怎么选择,就看阿鼎这孩子怎么去做。”
“你觉得他能成事,你就加大注码支持他。你觉得他成不了,你直接撤资离开,不用考虑我的感受。”
邵毅府这话说的稳当,给予了郭和年充分选择的自由。
可也正因为这样,反而让郭和年感到过意不去了。
他摇头笑道:“六哥,你这话说的让我脸热。放心,我说过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肯定会帮。”
“何况,阿鼎还是我看好的后辈子侄。”
说完郭和年转头看向邵维鼎,指着手腕上的手表道:“阿鼎,就冲着你给叔叔的这份礼物,你这个忙我会帮,你什么时候要开拓南洋市场提前和我打声招呼,叔叔在那边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邵维鼎不卑不亢的说了声谢谢,随后道:“郭叔,这里还有一份礼物,是给宝姨的。”
他说的宝姨,正是郭和年的二太太何宝莲。
她是一名空姐,两人在飞机上一见钟情。
邵维鼎很清楚,有时候枕边风的威力,可是相当大的。
郭和年看着手上的礼物,笑道:“这个不会是宝珀吧?”
邵维鼎点点头道:“您猜的没错,正是宝珀最新系列,和您手上的这块雅典天文系列一样,都有着序列编号,发行量只有一百块左右。”
“那我得好好替我们宝琴谢谢你了,她之前可是很羡慕六嫂手上那块手表。”郭和年笑道。
看着送出去的手表,邵维鼎笑而不语。
这里的每一个人,他都会送给他们一块雅典和宝珀系列手表。
无他,就是宣传造势。
作为雅典和宝珀这两大品牌重新面世的第一款系列手表,邵维鼎并不指望它们能够有多少销量,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提升逼格。
天文系列是如此,四大美女系列也是如此。
所以,这两大系列,邵维鼎全都采取了限定发行的营销策略,每款手表上都有特别数字编号。
这个举措,就是为了提升这两款系列手表的稀有度,提升收藏价值。
只是邵维鼎自己都不会想到,他的这两款手表,竟然会被人哄抢。
而且在九十年代后的拍卖会上,这两款手表的拍卖价格会一年比一年高。
第25章 佳宁集团,我远不如矣
郭和年离开不久,邵毅府走到邵维鼎跟前,脸色凝重道:“阿鼎,你还是太心急了。”
在邵毅府心中,和郭和年这种商业大亨,就不能这样直接谈判。
不但让自己处在被动的位置,而且还暴露出了太多底牌。
邵维鼎却是不以为意,反而一脸淡然:“老豆,在港岛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想着出人头地。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我不能也不愿意,在揣摩人心上花费太多时间。”
“我已经拿出我的诚意了,接受或者不接受选择权在对方手上,我并不会损失什么。”
“而且斯沃琪集团现在正在上升期,买入股票,对他而言大有好处。如果连这个尝试的胆子都没有,那也证明对方根本就不适合成为我的合作伙伴,那我就更加没有损失了。”
末了邵维鼎还补充一句道:“还有,老豆你怎么就认为我暴露出来的就是底牌呢?”
“什么意思?你耍着我们玩?”邵毅府有点郁闷。
这人生头一次被儿子说教。
在邵毅府心中,无论是斯沃琪的品牌建立推广,还是今后斯沃琪集团的门店计划,那都是重要的商业战略,这不叫底牌什么叫做底牌。
可是在邵维鼎心中却不一样。
在后世,他见多了那种拿着PPT就去找投资的创业者了。
他所说的这些,无非就是另一种ppt。
被别人听去根本没什么用,重要的是你真的有能力去一一实现。
而现在很显然,只有他有这个能力。
郭和年就是他选择寻找的,第一个投资人罢了。
邵维鼎为了照顾一下邵毅府的面子,只能解释道:“老豆,不是我在耍你们玩,只是我透露的东西对我而言,其实都无足轻重,你没必要这么看重。”
邵毅府有些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无奈道:“我说不过你,不过你以后行事还是得收敛一下锋芒,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有三分主意,就喊的十分八分响。”
“人们看重的不是你说了些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他很清楚,如果没有邵维鼎拿下宝成实业这一战,就算他在郭和年面前说的再多,郭和年也不会贸然在邵维鼎身上投资一毛钱。
毕竟不是谁都像他一样,是邵维鼎的老子。
愿意拿出一个亿,给他进行创业。
想到这里,邵毅府也是有些感叹。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在娱乐影视这个板块耕耘,才有了十来二十亿的资产。
可现在,他这儿子只用了自己给他的一个亿,就快赶超了上来。
这让他这当父亲的,都没有太多成就感啊!
“老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邵维鼎摇头笑道:“你没有发现,现在的时代就需要把三分主意,吹得十分八分响,让所有人都知道,才有可能成功吗?”
"这话是什么意思?"
正在此时,一个穿着黑色西装,外表敦厚的男人走了过来,也是一脸疑惑的样子。
邵维鼎诧异的看去,眼神微微一缩。
他认出了此人。
邵毅府也有些意外,不过看到来人之后,脸上便立刻扬起了笑容:“阿鼎,快见过你阿叔,你肯定也听过他的名字。”
“阿叔。”邵维鼎问候了一声,笑道:“老豆,我可是从小看阿叔小说长大的,怎么可能不认识他呢!”
来人正是金雍,查梁勇。
他和邵毅府关系很好,两人一个是作家是报社老板,一个是娱乐大亨,影视制作者。
过去几十年,来往非常频繁。
不管是邵氏还是TVB,都改编过很多次金雍的小说。
两人的关系在交往中,积累下了深厚的友情。
而且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
那就是吝啬。
邵毅府对演员对员工吝啬,金雍是对投稿作者吝啬。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两人在各自圈子中的地位。
毕竟吝啬,在成功者身上,也能被叫做精打细算,持家有道。
金雍笑道:“阿鼎,我小时候就见过了。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回国之后,竟然能弄出那么大的动静!”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