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19节
而这就是他们淡马锡的内部议题。
“港岛最近一年感觉真是大变样了,我记得以往市场上最流行的还是日本的精工表,但是现如今精工表门店都快无人问津了,港岛的斯沃琪手表反而成为了绝对的主流。”
一名负责投资部的总监说道。
“听说斯沃琪在吉隆坡又收购了两家零配件厂,如今已然成为了咱们整个南洋最大的手表装配工厂和零部件生产工厂。”
这个新闻是上个月最大的新闻了,为此吉隆坡的市长都到场出席。
而在这则新闻之下的内容,则是非常可乐灌装厂的建成,屈臣氏旗下门店在南洋突破四百家。
这些产业,不但解决了南洋很多地方的就业问题,而且已然成为了南洋最耀眼,成长最迅速的企业。
一名负责国内资产管理的部门经理点点头道:“对,确实明显感觉到了港岛的进步。我记得前几年港岛制造业生产总值占比每年都在持续下降,而且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但是现在不但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港岛产品,港岛品牌也是越来越强劲,尤其是以斯沃琪,它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国际公认的知名品牌。”
“没错,没错。”淡马锡内其他人纷纷点头。
“以前港岛的娱乐产业哪里有现在这么强的侵略性,顶多就是电影受欢迎一点,可现在,去年大火的《追女仔》你们知道全球票房多少吗?足足有三千多万美元。”
“听说因为《亚洲好声音》这档节目,无线台在南洋的普及度上升了十个百分比,而且打破了很多地区的收视记录。”
说到这里,他们不由得看了一眼,会议桌上摆放着的非常可乐。
随着《亚洲好声音》的播出,南洋的百姓仿佛忘记了可口可乐,全身心投入到了非常可乐当中,为这款来自港岛的小甜水疯狂了一般。
销售数据每天都在翻着倍的上升。
而且这股势头,在他们星加坡最为明显。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星加坡的国民会为了港岛产的可乐而疯狂。
会为了一个港岛明星而疯狂。
而且这种“疯狂”不止局限于星加坡,甚至还蔓延了南洋很多地区。
“这个屈臣氏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港岛的发展,未来几年必然还会有所上升。”
负责战略部的总监肃然道:“前些天的新闻想必你们也知道,一批港岛的政商界人士北上前往燕京洽谈港岛回归的问题,一旦两方政局稳定了,港岛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口岸的作用,必然吸引无数资金的注入。”
“到时候,港岛的制造业有了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金融上又承托着庞大的海外资金。”
“我们淡马锡,得快点行动起来了。”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行动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投资。
与港岛逐渐剥离制造业实业不同,星加坡是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
甚至于,从立国之初就确立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当时星加坡在交通运输、造船业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创建了一系列的公司,当地市民将这类企业称为与国家有联系的企业,简称“国联企业”。
到了70年代初,星加坡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全民就业的壮举。
不过随后便迎来了石油危机,但星加坡政府调整非常迅速。
利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发展新加坡原油加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1977年由政府出资相继成立星加坡石油公司、星加坡化工集团。
与此同时,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批高科技的电子和计算机产业。
而随着着国联企业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星加坡政府进行了紧急调整,将有关行业的管理机构进行合并,分离了经营权以及相应法规的确立权力。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发展,确保原国有资产不流失,并能增值,淡马锡这个由星加坡财政部直属管辖的私人企业创建了出来。
这家公司,几乎掌握了星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一系列企业,控制了星加坡的经济命脉。
手上管理的市值资产,达到星加坡股市将近一半左右。
而除了投资星加坡本地市场外,淡马锡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视为投资目标。
李树生作为淡马锡的CEO,是星加坡执政者李广耀的绝对亲信。
他当然清楚,李广耀将淡马锡交给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星加坡国库增加财政收入吗?
当然不仅仅如此,更为重要的作用,还是海外投资,是为李家赚钱。
而且就在前两个月,星加坡政府成立了一家国际投资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星加坡的外汇储备,跨出国界向海外大举投资。
他知道,这是一种制衡,也是竞争。
想到这里,他环视左右,淡声道:“那你们觉得,哪些企业适合我们淡马锡投资?”
“斯沃琪集团,绝对是斯沃琪。”
“屈臣氏也可以,我得到消息,它们马上就要上市了。”
“邵氏兄弟怎么样?这家集团在传媒娱乐版块在港股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
“李家城的长江实业我觉得可以考察考察。”
“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拥有港币的发钞权,港岛经济全面崛起,这两家银行绝对值得投资。”
.......
第227章 我是资本家,你要和我谈公平?
人在港岛的卡尔伊坎,此时此刻也感受到了港岛的深刻变化。
自从领航基金狙击失败之后,他没有离开,反而住在了港岛。
这一战,他足足亏损了差不多一亿多美元。
不但使得他的基金在华尔街成为了一个笑话。
最为重要的是,因为这次失败,领航基金管理的资产大为缩水,已经有些投资者对于他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败在港岛,这在他的履历上都是一个极大的耻辱。
不过卡尔伊坎是何等的枭雄人物。
他可是华尔街狼王。
狼王在失败一次之后,怎么可能就彻底萎靡不振。
他蜷缩在角落,静静的看着港岛这座城市。
看着斯沃琪集团的种种动作,看着屈臣氏的分离,看着非常可乐在亚洲市场对可口可乐发起的挑战。
他有种感觉,港岛的市民的精气神似乎在提升。
港岛原先放弃制造业,资金流向地产金融的趋势,似乎发生了停滞。
甚至有逆转之势。
“斯沃琪模式”的带动下,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港岛制造业基础雄厚,而且背靠原材料充足的大陆,再加上港岛这个自由贸易港,制造业大有可为。
大量的资金涌入制造业,通过收购在短时间内买到全套的技术和品牌,迅速切入自主品牌制造的赛道。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一点没人比他看的更加清晰。
“我低估了我的对手。”
“更低估了港岛这座城市。”
卡尔伊坎站在半岛酒店的高层处,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夜景,低声自语。
“主席,我们什么时候回华尔街?那边已经在催我们了。”
背后他的助理询问道。
卡尔伊坎回过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回去。”
“不能回去?”
“马上给我订一张前往巴黎的机票,我们去巴黎。”
卡尔伊坎眼神果决。
就在三天前,他收到消息,浑水证券主投的蒂芙尼珠宝上市纽交所,获得了机构投资者1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
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华尔街。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卡尔伊坎这里时,他脑海中有条线逐渐清晰了出来。
现如今有些事情已经确凿无疑。
浑水证券和浑水调研背后主控人为同一人,而这人幕后的主子来自港岛。
正是做空佳宁集团的最大黑手,邵维鼎。
蒂凡尼、卡地亚、斯沃琪、宝珀、雅典.......
这些品牌或直接或间接,掌握在邵维鼎手上,遍及珠宝、钟表两大领域。
现如今屈臣氏的种种动作,又显示其在零售终端的布局。
而在自建品牌以及收购的种种动作之下,潜藏着的是邵维鼎在不断侵蚀化妆品市场份额。
一切都清晰了。
化妆品、钟表、珠宝,这三大类全都是高消费,高利润的品类。
换句话说,这些分类多奢侈品品牌。
只不过在欧洲,这些奢侈品品牌都是独立存在的。
像什么汇聚着多个品类多个品牌的奢侈品集团,却是没怎么出现过。
而现在,一切迹象都在显示。
这个邵维鼎,正在走这条路,他要打造一个属于他的奢侈品帝国。
想到此,卡尔伊坎觉得自己复仇的机会来了。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