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第440节
现在何雨柱亲自安排,郭斌满口答应,总算看到一丝曙光!
刘海中想到大孙围着自己叫爷爷的场景,嘴角微翘,不管如何,都是刘家的种,这是变不了的,忍不住哼起观城楼;
房子的事儿等会儿就好,接下来就要准备定级了,上次,他差了一丝,依旧没到七级;
易中海却成功了,身为一大爷,危机感顿生;
他始终把易中海当成绝强的竞争对手,不允许失败;
街坊邻居谈论的时候,他当众宣布下次必须到七级,这次必须实现,否则岂不失信于人?
几天后
房子的消息终于来了,据说空出一套筒子楼,营房通知,刘光齐随时可以办手续入住;
得到消息的刘海中欣喜若狂,果然,何雨柱才最靠谱;
早知道就提前找何雨柱了,不过,这也不晚,他兴高采烈的去机关生产计划科找好大儿;
甚至想到儿子得知这惊天大喜讯后,估计乐的找不着北吧?
到时候,自己趁机提出接回大孙,岂不是顺理成章?
“刘师傅,您这是?”
生产计划科长见刘海中,比看到亲爹还高兴,这让刘海中很不适应;
上面要求支援三线建设,生产部份下来四个名额;
也就是说,至少四人参加,每个科必须有一个;
整个生产计划科干事都有家庭,要么因为妻子,要么因为父母,无一例外,都不想去,每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虽然限定了名额,但上面提倡自愿申请为主,不得强迫,更不得趁机排除异己;
必须以思想引导为主,行政命令不能为辅,也就是说,只能以谈心谈话的方式进行;
最后,嘴皮子都磨破了,愣是没人主动请缨,为此,生产科长急白了头发;
他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刘光齐的妻子送来一份申请,内容是两口子一起支援三线建设;
这可为他解了燃眉之急,赶紧写了一篇推荐信,甚至邀请副厂长署名,报了上去;
正因为刘光齐的雪中送炭,生产科长才对刘海中如此客气;
否则,基层工人来机关,科长根本不会出面,所谓兵对兵,将对将,工人办事都由他出面,要那么多手下干嘛?
“科长,刘光齐在吗?我找他有点事儿,您放心,一分钟就成,不耽误工作时间!”
刘海中很得意,科长这么客气,肯定是好大儿表现优秀,否则,领导怎么可能这么和蔼?
“刘光齐?刘师傅您不知道吗?”
生产科长感觉不可思议,这么大的事,都不和家里商量吗?
刘光齐这家伙工作表现一般,为人也不咋滴嘛!
“科长,发生什么事儿了?我们家光齐?”
刘海中都哆嗦了,光齐怎么了,不会出啥事儿了吧?
“上面鼓励年轻干部积极参加三线建设,刘光齐的妻子主动递交申请,他们这批人是先遣组,昨天就出发了!”
生产科长简要的介绍情况,省的这位老师傅闹事儿;
换位思考,自家儿子如此不孝,他也难以接受,甚至会情绪失控!
刘海中感觉一道雷鸣声响彻大脑,一个声音不停的重复着,刘光齐走了,不辞而别,支援三线建设去了,不辞而别!
“刘师傅?刘师傅?”
生产科长想扶住即将倒地的刘海中,可惜,晚了一步;
生产科长顿时大惊,赶紧招呼自己科员送到医务室!
何雨柱正在办公室看书,他的日子可就悠闲了,不管事儿的副主任简直不要太舒服;
“叮铃铃。。。”
正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
“副主任,我是生产科长田永洪!”
“田科长啊,有事儿您说,我能办的绝不推辞!”
“副主任客气了,我听说您和刘海中师傅是一个大院的?”
“刘海中?没错,这是我们大院的管事大爷,他怎么了?”
何雨柱惊诧的看了一眼话筒,这家伙咋了?
“他晕倒了,现在在医务室,能麻烦您通知他家人吗?”
生产科长不知道该找谁,还是听刘光齐说过和何雨柱是一个大院的,只能麻烦这位领导了!
“好,没问题,我这就安排人过去!”
何雨柱一愣,这家伙晕倒不是应该车间主任处置吗?电话怎么打到他这里了?好生奇怪!
不管如何,他还是安排马华去大院通知刘家人,自己也起身向医务室走去!
“副主任,可是身体不舒服,您先坐,我先处理病人!”
医务室也归后勤处管辖,不过,这相当于直属单位的性质;
后勤处没专业人员,所以,还是以自己管理为主,这就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病人是刘海中吗?他怎么回事儿?”
“是的,主任,您认识?”
“我和刘海中是一个大院的,接到生产科长电话,过来看看情况,他怎么回事儿?”
“急火攻心,休息几天就没事儿了!”
何雨柱一愣,急火攻心?这位知道刘光齐的事儿了?
话说,这位也够悲剧的,老两口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刘光齐身上,结果呢?
这位结婚就去岳父家住去了,大院的人对此议论了好久,都说刘光齐入赘了;
现在议论声好不容易平息了,刘家老大又不辞而别;
原本想让好大儿寄托了自己所有的希望,结果人家运走高飞,商量都没有,谁都受不了!
接下来恐怕要见证这位性情大变,然后就是杀猪般的惨叫,刘光天兄弟的日子不好过咯!
“您去忙吧,有事招呼!”
“好的,何主任!”
何雨柱暗叹一声,刘海中的潘多拉魔盒也要打开了,儿子靠不住只能自己上了;
接下来这位的当官欲望恐怕会无限放大,大院也不安稳咯!
第432章 刘海中哭了,说话大喘气
刘海中真正的蜕变就是从刘光齐不告而别开始的;
这位将自己没完成的所有心愿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可最后,满满的期待变成了失望;
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当官,却迟迟不能实现,慢慢的,他将期待放在了学习尚可的儿子身上;
吃饭的时候,只有刘光齐能分享他的煎鸡蛋,甚至连大声的呵斥都没有过;
相反,老二光天和老三光福就没这么好运气了,虽然没有打骂,但,待遇方面就差远了;
为人父母要一碗水端平,这位就不那么想了,他看中刘光齐,资源倾斜严重;
至于老二老三,不饿死就不错了,也没抱太大的期望;
现在可好,老大结婚,掏干了大多数存款,风光大办,甚至不惜从黑市高价买自行车票以及缝纫机票,酒席也是有酒有肉;
要知道那可是困难时期,酒要酒票,肉要肉票;
没票?好办,去鸽子市买就成,不管如何,档次不能低了;
老大的结婚,家里储蓄的百分之七十算是花光了,可,老大的为官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进厂就是干部,几年过去了,依旧是干事,部队有句话叫参谋不带长,放屁不带响;
轧钢厂的干事就有这么点意思,说白了就是坐办公室的办事员,没啥权利;
他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光齐能当上机关某个科长,这样,整个大院也就何家能胜他一筹了;
当官的儿子还没见到,大孙子倒是有了,可,儿子儿媳以家里房不够为由住亲家家不回来;
他看个大孙,都要去亲家家里看,谁才是正牌爷爷?这让他这好面子的管事大爷抬不起头;
最关键的是大院几乎人人讨论一个话题:
关于刘光齐入赘的原因分析,各种版本接踵而至;
他实在受不了就上门求关系已经不怎么亲近的何雨柱,谁知这条路还就走通了;
接到通知,兴高采烈的想告诉好大儿赶紧搬出老丈人家,入住家属楼,从此不再寄人篱下;
谁知人家告诉你,好大儿没跟家里商量就报名参加三线建设,昨天就走了,这一刻,所有的期望变成了失望乃至绝望;
即使你想给神州做贡献,即使你觉悟高也要跟家里商量啊;
也好让街坊邻居看看你的觉悟和牺牲精神也好,给刘家增光添彩,为什么悄无声息的走呢?
三线建设的目的地在偏远的中西部地区,离京城好几千里,自己岁数大了,岂不是终生不能相见?
更何况,还有更多的谣言没有平息,你走了个萧洒,老刘家怎么办?都没考虑过?
儿子没长大的时候,他就是南锣鼓巷一号人物;
本以为儿子长大了更能扬眉吐气,谁知。。。
“一大爷,您这是怎么了?生产科长打电话通知的,咋回事,昨儿您还说能吃一斤肉,今儿就。。。”
何雨柱没等来刘钱氏,刘海中倒是先醒了,不知道为啥,他突然产生一种可怜的感觉!
“柱子,家门不幸啊,呜呜。。。”
上一篇:遮天:我与无始争帝路
下一篇:影视:人生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