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58节
“刘先生,您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希望能在你的带领下,设计出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汽车发动机。”
“没有最完美的东西,这只是目前我能想到最好的。”刘华笑了笑:“既然你们都认可这个模型,那么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都围绕这个数据模型来开展。”
刘华还在魔都给他们讲解这个数据模型的时候,汉斯国第二笔经费就已经打过来了。
那位总工程师连夜坐飞机赶回欧洲,带回去的数据模型,可以想象得到了多大的惊叹,要不然也不会付钱付的这么爽快,当然这时候他们是相当富有的,付钱爽快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钱到手之后,返回京城,刘华又开始摆烂了,反正又用不着他写研究日志,也没有人会查他的岗,高兴的时候摆弄两下就行了,只要一两年以后能有货交就行。
媳妇从驾校学车回来,一边做饭一边跟刘华闲聊:“你说你现在也是这么大个老板了,为什么不买个大哥大呢?我看别的老板都揣个大哥大,联系起来也方便啊。”
“冰凉棒硬那么大个儿,跟砖头一样重,我才不要呢。”刘华不屑的说:“拿着那玩意儿就显得傻。”
“有本事你弄个不傻的呀。”
刘华笑着说:“哎,你还别激我,我要真弄出来的话,绝对亮瞎你的眼睛。”
“你就吹牛吧。”
“你还不信了?你想想,电脑我能搞出来,我还搞不出来一个电话。”
最终,刘华也没能让他媳妇儿相信,他能搞出来无线电话。
连自己的枕边人都不相信自己,刘华这个火气就蹭蹭的往上涨,你不是不信吗,那我就非搞出来不可。
刘华现在身上背着三个大项目,超级计算机、lLNG运输船、还有大众的发动机。
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刘华决定自己再单开一个项目,他知道现在想搞租,2g或者3g的手机,那项目实在是太庞大了,而且2g刚刚开始推广,GSM还是属于国外的,需要谈专利,合作比较繁琐。
于是他索性搞起了一个小众赛道,但是也很赚钱,小灵通。
这是小东洋人搞的,也是今年刚立项,但是后来让咱们国家的人玩儿出了花来。
既然上辈子它能满足很多人的通讯需求,那现在搞出来也势必能满足大家的通讯需求。
搞这种科研还是回华清大学最好,刘华就找到了黄主任。
“我准备搞个大项目。”
黄主任欣喜若狂:“好啊,早就盼着你能搞个新项目。虽然说现在复印机、打印机我们能吃到饱,但是这样的项目多多益善。”
“大哥大你知道吧。”
黄主任点点头:“您是想搞咱们自己的大哥大,有咱们自主知识产权的。”
刘华摇摇头:“大哥大的玩都是夕阳产业了,现在国际上都开始准备推广GSM了。”
“那您是准备搞GSM?”
刘华还是摇摇头:“GSM标准今年刚出来,想搞也可以,你得真金白银取得人家的授权,咱有这钱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想搞什么?”
“我想没那么复杂,就是城市内的通讯。”刘华笑着说:“暂时依托邮政的电信服务开展城市内的无线电话通讯,后期电信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进行调整,实现全国通讯。”
“听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刘华解释道:“你好好想想,咱们日常打电话是不是都是一个城市里的通讯为主,长途电话能省则省。”
“那倒是,我平常接电话接的最多的就是学校里面这些同事。”
“如果有一款是移动通讯工具可以放到你口袋里面,在这个城市里面任何地方都有信号,可以清晰的打电话,你说你愿不愿意买?”
黄主任笑着说:“那我当然愿意买了,不过得先说清楚多少钱啊,这要是也跟大哥大一样,两三万一个,再加上几千块钱入网费,一分钟一块钱,那我可买不起。”
刘华点点头:“咱把邮政拉过来怎么样?和他们联合研发,争取把通话费用打到一毛钱,什么入网费、服务费通通不要,或者降低价格。”
黄主任点点头:“那感情好啊,真要是这么便宜的话,哪怕两三万一个我都买,至少我能用得起。”
刘华把连夜写的研发计划书往王主任桌子上一拍:“这是立项计划书,你签字吧,一共也花不了多少钱,最重要是把邮政给拉过来。”
王主任翻看了一下计划书,他不是很懂,但是他相信刘华。
“这个字我签不了,我得找上面,找校长、副校长,让他们去请邮政。”黄主任乐呵呵的说:“我这个级别还不够。”
“要是全国邮政请不了的话,先请咱们京城的邮政。”刘华叮嘱道:“拿咱们京城当个试点,等咱们这儿铺开了,全国各地都会要的。”
黄主任收拾了一下办公桌,笑着对刘华说:“这是咱们学校现在头等大事儿,我这就找校长去,你放心,咱校长通情达理,一准儿能答应。”
黄主任说的没错,校长只是看了一下计划书,听了一下黄主任的汇报,多问一句都没有,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357章 开挂的人生
过了没两天,校长他就领着刘华见了一位领导,毫无疑问是邮政部门的,虽然不是顶头boss,但也是数一数二的实权人物啊。
“刘教授是吧,久仰大名。”领导和蔼可亲:“你们校长跟我说,你们想搞一个无线通话系统,我可是太高兴了,虽然我们现在程控电话还没有完全实施开,但是我们不能一直搞有线电话呀,得有发展的眼光,外国人都用无线通话了,我们总不能一直牵根绳儿吧,得追求世界上先进的技术。”
“我这个肯定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刘华笑着说:“最先进的技术应该是卫星通信,也就是铱星计划或者是GSM,但我保证保证,这应该是最适合我们的现阶段的计划。”
邮政领导一副求知若渴的样子,于是,刘华就把小灵通最浅显的概念讲给他听。
领导一拍巴掌:“哎呀,果然好啊,果然是最适合我们现阶段使用的,而且我们邮政也能大显身手。”
校长却笑着说:“哎,你们这是准备空手套白狼啊,想要分一杯羹,你最起码得有投入啊。”
邮政的那位领导面带微笑:“这我还能不懂吗?规矩就是规矩,我只是京城邮政的负责人,能拿的不多,我只能掏两百万,比不得你们华清大学啊,你们的校办企业能拿出复印机和打印机两样拳头产品,吃外汇都吃到饱啊。”
校长点点头:“你是真下血本儿了,两百万是你能拿得出来最大权限了吧,不过你放心啊,咱这一次如果成功了,你京城邮政吃话费也能吃到饱啊。”
“除了钱,你还得出人。”刘华开说道:“移动通讯的终端还有服务器之类的以及一切设备我们搞定,但是通讯协议得由你们弄。”
“这你放心。”邮政领导大包大揽的说:“搞这些,我们是内行,我们也有很多技术人才,保证不拖你们华清大学的后腿。”
华清大学是理工科类的大学,邮政部门应该也算是理工科类的部门,两者结合起来就一个字儿,效率高。
很快项目组就被筹建起来,刘华作为项目的总工程师,开始第一堂课,分配任务。
通讯协议那部分就分给了京城邮政,华清大学这边的负责主要的芯片和产品设计。
如果把直接把通讯协议那一部分的资料甩给了京城邮政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对他们进行讲解。
人家毕竟是专业的,你一个半导体专业的教授,给人家讲解通讯协议,多少有点欺负人,哪怕刘华确实威名赫赫,但也有外行指导内行的嫌疑。
至于华清大学这边就繁琐了,虽然小灵通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至少有基带芯片、射频收发器芯片、功率放大芯片,还有电池管理芯片等等。
这些芯片都需要华清大学来设计,幸好现在华清大学师资力量已经不弱了,能拿的出手的科研人员也凑了百十来个,再加上刘华这个bug,刘华满打满算,一年时间足够了。
刘华的速度最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拿出了基带芯片的设计图,可把别人给吓掉了下巴,没有网络小说,谁又知道什么叫做开外挂的人生。
“刘教授,你的速度也太快了吧?我这边是收发器芯片,刚有草图,你就已经成功了?”
刘华笑着说:“这项目可是我提的,我要是不搞快一点,不得被你们小瞧了。”
“您这有点儿非人类了,正常人谁设计芯片只用了这么点时间,不知道还以为你从哪儿抄来的呢。”
还是有明白人的,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从系统那边抄来的。
刘华把图纸拿到798那边进行流片,这可是个花钱的活儿,二十年以后,流片一次可能要大几百万上千万,现在稍微少一点,也得几十万上百万。
每一次失败,大家都会心疼的直抽抽,尤其是黄主任,他掌握着所有资金,是项目组对你大管家,所有的拨款都由他来拨付,每一次看到一张支票付出去没多久,刘华就来告诉他流片失败,还得继续付钱。
王主任两个月的时间瘦了二十斤,就是因为付钱的时候太心疼,导致着急上火,什么口腔溃疡啊这些病都找上来了,吃不下睡不着的,硬生生把自己饿瘦了。
第五次流片终于成功,黄主任这才长出一口气:“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刺激的花钱,不到四五天你就告诉我钱打水漂儿了,哪怕花的不是我自己的钱,我都心惊胆战的,好在是终于成功了。”
刘华笑着说:“你放心,这种刺激的生活,你还得再过几回,这只是一款芯片,我们一共有五六款芯片需要流片的。”
“不干了,这活说什么我也不干了。”黄主任立刻变脸:“我可是有心脏病的,你就不怕我哪一天抽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刘华一摊手:“我也没有办法呀,科学研究不就是这样子的吗,以后的科学研究要砸更多的钱,好在你快退休了。”
“还有四年呢,这种事情你要多来几次,我真怕我撑不到退休。”
刘华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但是他没有插手其他人的工作,这算是一次大练兵吧,以后手机时代,智能手机时代需要设计的芯片还很多,先演练一下积累经验。
只是希望这一辈子的七九八长厂别黯然收场,要是能成为咱们种花家的仙童半导体或者英特尔、AMD,那就更好了。
忙完了小灵通项目,刘华又被李教授给拽到了超级计算机项目,整个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李教授交给刘华一个重要任务,优化。
从无到有搭建就好比在白纸上作画,你想怎么画都成,,但是优化就相当于在已有的一幅画上进行修改。
这不单单要考验一个人的心思是否细腻,还得考验修改人的专业素质。
“我总感觉这应该是你总工程师的使命。”刘华笑着说:“我只是项目的副总师而已,这么越俎代庖有点不大合适。”
李教授冷笑一声:“咱们项目组这么多人都已经做了贡献,就剩下你还什么都没干,反正项目在这儿,你自己看着办吧。”
第358章 疲于奔命
偌大的实验室里,一个简陋至极的超级计算机横亘在其中,旁边还有堆积如山的图纸。
没有办法,现在的个人计算机硬盘还是太小了,要想收录这么多图纸的话,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金钱来购买硬盘,只能使用纸质图纸,这样囊中羞涩的项目组还能宽裕一些。
看着这么庞大的工程,刘华想当然,那就想使用系统的优化功能,就在他准备行动的那一刻,他停住了。
他拍拍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说:“我如今怎么着也算是学富五车了,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喜欢依靠外物,为什么我自己不能尝试一下?”
虽然图纸很多,虽然纷杂不堪,但是刘华还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图纸都翻阅了一遍。
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刘华现在有了最深切的感受,翻阅了一遍李教授他们设计的图纸,他不单单对眼前这台超级计算机有了起码的概念,和李教授的思想也发生了碰撞,有了一些新的灵感。
一个月以后,在实验室里面,所有的设计人员济济一堂,刘华开始讲解自己的思路。
这相当于高屋建瓴,站在李教授的观点上发表更进一步的看法,刘华的每一个优化思路都出乎人们的意料,当然,这也很正常,如果当初他们能想到的话,也就不会留给刘华来优化了。
众人的笔就没停下来过,最后李教授欣喜的说:“让你这么一优化,最起码又能增加三成的算力,这个副总师的头衔,你不白戴啊。”
“我一天到晚这么忙,你还把我拉下来给你优化项目,好意思吗?”
“你有什么好忙的?哪个项目难住你了,还是怎么着?”
“我手上个项目,LNG运输船、超级计算机、小灵通再加上发动机。”刘华没好气的说:“哪一个项目不重要,哪个项目不繁琐,光想一想就能让你头疼。”
“这么重要的责任,但是你能承担啊,当初华清大学就不应该把你局限在半导体专业,材料专业,机械设计专业,你都可以,我估计现在校长都后悔了。”
刘华感觉自己现在有点疲于奔命,就立刻飞到魔都,把一部分发动机图纸拿出来。
“这是我设计的油喷。”刘华对汉斯国工程师说道:“我们国内的加工精度暂时还达不到图纸的需求,不知道你们汉斯国不能达到,你送到你们总部去试一下吧。”
丰田说要设计超级发动机,用的是纳米级油喷,真正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刘华设计的这个也不遑多让,需要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加工工艺,如果汉斯的工艺不能达到的话,那这份设计只能做罢了。
那位汉斯博的工程师把图纸送回去以后,七天以后他才回来,带回来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