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355节
“算了,大伯,我一点都没想过。”
周显阳摇头拒绝道,他要是有点犹豫,还说明心中没想到,但他从来都没想过从政的事。
“你这孩子.”
白康指了指周显阳,他还指望周显阳和他儿子相辅相成,以后也算个搭手。
他儿子比周显阳大六岁,现在已经是区政府的科长,两个后辈相处的也不错,可是白康就是没想到周显阳不愿意从政。
有点浪费他们两家的资源了,他大伯虽然快退下来,但周丰年可正值壮年。
“行,既然你决定好了,那跟我去见一下人吧。”
“大伯,现在就去?”
“那还等到什么时候?我这会刚好有时间,直接找人将事情敲定了。”
周显阳连忙说道:“也行,幸好我把所有资料都准备全了。”
白康说完便起身向外面走去,周显阳招呼着洪三强也跟了上去。
现在白康也忙碌起来,因为周丰年在一汽那搞出不小的动静,让他们外贸部也跟着加班。
不过白康很乐意加班,他加的每一天都是政绩,虽然落在他身上很小,但累积起来就会足够多。
一行人坐着白康的车,很快便向市工业局驶去,工厂改革由工业局主导促进,轻工部只是把控整体方向。
来到工业局,有白康的带领,很快便见到负责工厂承包的相关领导。
“白主任,你突然上门让我很意外啊,有什么事你给我打电话不就行了。”
改革组的程杰副局长笑着对白康说道,他之前和白康经常打交道,也算是老相识了,何况白康现在比他高一级,他亲自找上门来,程杰肯定要接见一下。
有什么事,能办的尽量给办了,也算维持一下关系。
“程局长,这次来找你,是为了上次和你打听的事情”
白康说完顿了一下,示意给程杰他带来的周显阳和洪三强,随后继续说道
“如果电器一厂真的有承包出去的打算,那程局长,你考虑一下他们两人?”
程杰看了看周显阳和洪三强后,开口道:“这两位是.”
“程局长,我们是一个村的,我是清大计算机院校大四学生.”
周显阳和洪三强分别自我介绍了一番。
程杰听完后点点头,又有些疑惑的问道:“周同志,我怎么感觉他不像是要承包的,你才是要承包的厂长?”
没等周显阳开口,白康便提前解释道:“程局长,我也不满你,这个厂交给他们肯定不会出问题,显阳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当厂长”
“不合适?”
程杰很快便想起来,年初那会说禁止干部经商,然后又流传开禁止干部妻子儿女经商这位恐怕是哪个干部的儿子吧。
而且还不是小干部,级别低的干部压根不需要考虑那些,只有级别高的才会考虑这些影响。
程杰将白康喊道门外,低声问道:“白主任,给我透个底,哪家的?他们是想好好经营,还是.”
不是没有干部子女找过他,但程杰不怎么乐意将底子不错的电器一厂承包给他们。
一看就不是想好好经营的,将电器一厂交到他们手上,就是坏事。
“之前神州计算机厂的那个,也算是帮助我将电器一厂创立起来的。”
“.这位啊,我知道了。”
程杰心中一下子有底了,难怪说将电器一厂交给他是最好的,感情有人兜底。
要是经营不好,回家找人说一下,说不定又能起死回生。
最近周丰年的名声,在四九城谁不知道一汽造车厂今年火了半个华夏,明年就能火遍全国。
回到屋里后,程杰的态度好上许多,很快便跟周显阳说起承包电器一厂的事。
毕竟这也算四九城为数不多的大厂,在白康离开后交接到第二任厂长手中,那时候便衰落下来。
换到第三任厂长,衰落的更快了,现在都出现亏损情况。
再换厂长估计也没啥用,而且不少人担心越换越亏损,不能上交利润也就算了,还得让他们补贴。
所以趁着改革这阵风,不少人提出将电器一厂承包出去。
现在有白康当中间人,承包商谈很快便敲定下来。
保证工人利润,保留工会、但是工会要尊重厂长的意见;每年上缴固定利润六百万,超过的归洪三强(周显阳)自行支配。
六百万是电器一厂五年前的利润,也是最后一次盈利的年份,之后便一路亏损。
到去年为止,电器一厂年亏损四百万,今年可能更多。
所以能以六百万的上缴利润将电器一厂承包出去,程杰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第337章 年底汇总报告
程杰本来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的,他都没想到这么顺利。
他们提出的要求,周丰年不仅全答应下来,就连上缴利润都没反对。
之前对电器一厂有想法的人,一听到六百万的上缴利润都直接拒绝,直接开口喊十万二十万的。
甚至有个人说上缴百分比,他挣多少就上缴两成。
瞎胡闹呢,要是这样的话他们还改革什么?
周显阳还承诺他会往厂里投入五十万,作为新产品研发经费,并且拖欠的工资也会在半年内还清,但是需要工业局帮点小忙。
程杰闻言后自然没话说,当即答应下来;电器一厂要是能改革成功,也是他们的业绩,对于这些工厂自然要扶持一下。
周显阳也是有自己的追求抱负的,他放着大好的官途不走,非要费心费力的搞承包工厂,也是想让民众富裕起来。
上次晚上和周丰年谈心后,他心底就揣着这个想法,走官路太慢,未来是经济发展的时代,他能搞起来经济,能更快的带领民众致富。
这种事周显阳深有体会,他小学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文具给班里的贫困生,中学的时候更是给过零花钱。
到了大学,他直接带领同学赚钱,还将十几个计算机学院最贫穷的学生,带着赚了上千元。
那种得到他人感激尊重的感觉,简直比别人因为他是周丰年的儿子得来的尊重要爽的多。
在白康等人离开前,程副局长笑着说道:“周同学,既然意向书已经签好,那你先回去吧,三天后再来工业局找我,到时候我就带你去电器一厂做交接工作
哦,还有洪厂长。”
洪三强连忙摆手,他这个厂长怎么回事心里清楚,前期当好工具人就行,每个月还有一百五十块钱拿。
“那我等你好消息了,程局长。”
周显阳笑着说道,随后便跟白康一块离开;等走出工业局后,他还拜托白康帮忙给洪三强找一个学校。
白家人口少,没那么多事,娶了白清安的周显阳,跟白康的亲子侄没什么区别。
另一边,程杰便将这件事记录,准备和局里开个会,三天后就能带周显阳去接手电器一厂。
承包后,厂里的一些机构大概率要撤走,而且洪三强(周显阳)这个厂长有资格更换处级以下的干部,并且管着人事和财政。
能保留的机构也就几个,工会和妇联之类的,但权力肯定也没之前大,毕竟承包的目的就是将权力交给厂长。
在承包后,工业局能管的就两种,上缴利润和工人权益。
只要承包的厂长不违背这两种,那厂里的事都由新厂长决定。
电器一厂的底子还是有的,十三个生产车间,上万平米的厂房,还有上千熟练工人以及生产设备等等。
周显阳也可以自己重建一个新厂,反正现在政策允许,但那样的话单单采购设备和招收培养熟练工人,就要一整年的时间。
周家安一开始本来也想自己扩建服装厂,可是工业局放出风声要搞承包制后,他便盯上纺织服装厂了。
只不过不清楚纺织服装厂有没有承包的意愿,所以一边自己建厂扩生产,一边打听。
周丰年在外面忙了将近一年,没怎么和这两个兄弟交谈,不清楚他们的具体情况。
不过等周丰年知道后,绝对会稍微吃惊。
周家安的服装厂规模已经不小了,现在招了五十多个工人,六条生产线不停地干活。
每个月的盈利就超过二十万,而且他现在不单单有服装厂,还在前门大街开了一家临街的进货样品店。
周卫田也盘了一家三层楼用来开高档饭店,还有一家二层楼的火锅店。
这两处地方用光了他这两年挣得钱,不过总算是开起来了。
那高级饭店他请了一位御厨后人,还有两位大师傅坐镇,打出御膳堂的名声后也火的不行,每天人来人往的,包厢都一直满着。
川渝火锅店是周卫田亲自坐镇,底料都是他自己配出来的,味道绝对正。
现在周卫田也很少下厨炒菜了,都是到处请大厨师坐镇,他慢慢转向管理方面。
三家饭店和一家火锅店挣得虽然没周家安的服装厂多,但每个月也有十万以上。
两个侄子今年结婚了,他们结婚的时候周丰年没赶上,实在回不来,不过也从东北那寄信祝福了。
周贤哲和周显瑞的生意做的还不错,他们脑子灵活,发现农村慢慢富裕起来后,就向农村销售发展。
也开了一家食品厂,就是规模一般,三十多人的样子。
和他们的父亲虽然比不了,但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说一声成功个体户。
年底,此时已经临近过年。
东北这边的年味也不少,尤其是许多工厂改革后都取得不小的成果,挣钱后将拖欠的工人工资补足,还发了不少奖励。
全市都处于一个欢快的氛围中。
今天有个重要的会议,不仅本市的重要领导会来,就连省里的不少领导都会到齐,周丰年和特派工作组的人也要赶过去。
年底总结汇报,就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对本市来说,最重要的无非是工厂改革,所以特派工作组是重中之重。
周丰年坐车向政府赶路的时候,注意到罗建业一直看窗外,便开口道:“建业,想家了?”
“有点想了,周叔。”
罗建业挠挠头说道:“昨天打电话,奶奶说我爸妈明天放假.”
“别着急,快的话,咱们后天也要走了。”
周丰年想了想说道:“这段时间你学的不错,回去后也能加入机器人研究所,不过是利用你空余的时间,学校的课还得修够。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