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346节
本地有产业链就是方便,想实验点东西都不用到处跑,要是去一个比较贫瘠的地方,怕是单单测试的路程时间就要五六天。
周丰年对新款节能省油轿车十分有信心,等开始造这两撤回后,他就要带着技术科钻研重卡。
一汽造车厂的卡车也挺出名,但依旧是技术落后的问题上次去四九城学,就学会技术,没有学会重视技术。
抓紧机会赚钱投入技术研发当中,就有可能保持技术一代代的领先,而不是好大喜功的弄别的,弄到现在全在吃老底,老底都快吃不下去了还想着扩大生产
想起这件事,周丰年就冒火,也就是那个老厂长没在他眼前晃悠,不然周丰年肯定要指着鼻子教训他一顿。
工作组其他人做的也不错,卷烟厂、食品厂和酒厂都焕发活力。
改革政策落实后的第一个月,还没看出显著的效果,但第二个月结束后,最低的销售额都翻了四倍,盈利同比增加了三倍出头。
卷烟推出了三种,低价烟、中挡烟和高档烟。
低价烟就奔着卖到农村去的,主打一个便宜,五分钱一包不要票。
中挡烟和高档烟是卖给本省的乡镇和城市,虽然是高档,但也就比之前的卷烟贵10%的价格。
中挡烟还低了20%的价格,不过就算减少这么多,依旧有的赚。
食品厂和酒厂也差不多,开发新品、减价、随意销售.几套组合拳下来,才让第二个月的销售额翻了这么多倍。
再加上提升了厂内工人的积极性,生产和销售都跟得上。
要是还按照之前的计划生产,那别说卖向农村了,就连开发新品他们都没权利。
赚钱后除了给政府和全厂职工分红,三个厂的新干部也没忘了更新设备。
这也是工作组督促的,像食品厂的设备都老化严重,甚至他们想开发个腊肠产品,都没有灌肠机。
这三家工厂的成功让工作组看到不小的希望,何才跟丁承平等人向周丰年汇报后,便决定将改革政策逐步在全市工厂推广。
消息传开后,让本市盯着特派工作组的人都惊讶不已,尤其是郑卫风这个市长,拿到资料后更是面露震惊。
这才两个月,变化就这么大?
看那一串串翻倍的数字,郑卫风心中顿时生出火热,要是全市工厂都这样,那他蹭到的功劳也不少啊!
至少他现在全力支持工作组的任务,还帮着工作组拿下那么多罪犯这么一看,他功劳也有不少。
郑卫风当即给工业局下令,凡是有类似情况的,经工作组和工业局审核,都可以推行相关的改革政策,但是要接受监督。
三个工厂确实没闹出乱子,但是工厂多了就不一定了。
周丰年也叮嘱工作组的人员,一定要稳定,挺好的开头不能闹出乱子。
现在仅仅是第一步,获得的相当成功,下一步周丰年为首的工作组就打算将工厂的福利单位剥离出来,由政府统一管理。
各个工厂管的都太多了,一个厂长负责的职能不小,既能管学校还能管医院,工厂范围内就相当于是‘小王国’。
提高上缴政府的红利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将福利单位全部交给市政府统一管理。
工厂的责任就是赚钱发展,然后给政府上缴足够的财政。
不过这要等年底才能实行,现在按月激励只是给厂内职工,分给政府的钱还在工厂的账户里,等年底统一分配。
等一汽造车厂完成转型后,本市的工业就能盘活一大半。
第331章 极致成品、家人要来
“怎么样?”
听到已经开始测试,周丰年也从办公室内赶了过来。
等周丰年过来的时候,刚好听到车间内的大声欢呼和难以置信的喊声,于是他直接走过去问道。
技术科科长见到是周丰年过来,激动的连忙上前汇报:“领导,百公里油耗5.7啊,真是不可思议,油耗怎么这么低.”
另一名工程师也高兴的说道:“是啊,而且动力还不错,最快速度能到120,省油开的还快,领导,咱们这辆车真的好.”
油耗少排放就低,他们这辆车一下子就满足欧洲那些国家的一半的环保标准——低排放。
另一条环保标准是全车上下的零件,必须得有三分之一是欧洲零件制造商生产出来的零件才行。
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对他们的国家出口汽车。
第二个条件怎么也不可能满足,他们是想压迫国内的汽车配件制造工厂。
不过现在他们研发制造出节能省油这么好的汽车,单单凭百公里油耗5.7,就足以敲开许多国家的大门了。
油钱不是钱?要是开车频繁的话,三年能省出来一辆车呢!
“行,做的不错,你们都做的不错!”
周丰年看完一系列的检测数据后,笑着的对车间内所有人说道:“你们都是功臣,一汽造车厂要是凭借这辆车成为汽车老大,你们都有功劳!”
“那里那里,领导你的功劳最大!”
“没错,都是领导你想的,我们只是听你指挥”
周围的人连忙说道,其他工人不清楚,他们技术科的人还不清楚吗。
没有周丰年,哪能成功制造出这辆车啊。
至于他们技术科,真的只是打打下手,然后完美贯彻周丰年的指示,然后便将这辆车给造出来了。
现在周丰年还将这么大的功劳分给他们,让技术科有些怪不好意思的;他们都是知识分子,还是有一些知识分子的傲骨。
“行了,都别推了,该是你们的功劳,怎么也跑不掉,一汽造车厂实行激励政策后,人人都有奖励.田兵同志呢?”
周丰年环视一圈,没发现杨田兵这个人,于是问向车间主任道:“谢主任,田兵同志没来?”
“领导,杨厂长今天好像不在厂里。”
周丰年道:“去问问,田兵同志没在就给我把副厂长喊来,管后勤的那个副厂长是谁来着我有事跟他说。”
“是,领导。”
等车间主任让人去喊人后,周丰年又看起正在测试的汽车,问道:“你们也快测试一整天了,发现什么毛病没有,都讲讲.”
周围的人听到周丰年这句话后,互相对视了一眼后,都不太敢说话。
这么喜庆的日子,挑毛病不太好吧?要是真说出毛病来,会不会挨收拾?
等了一两分钟,周丰年见没一个人开口,不由皱眉问道:“这车一点毛病都没有?怎么可能,现在没有领导,让你们挑毛病就挑”
听到周丰年这么说后,技术科一位工程师举手道:“领导,我觉得有个问题需要注意.”
“说说看。”
这位王工程师来到新汽车前,比划了一下后突然停止,抬头问道:“领导,我能不能”
周丰年摆摆手道:“随便弄,测试车就算报废了都没事,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好,那我不客气了.啊啊!!”
王工程师说完,直接大喊了一声,然后高高举起拳头,使劲向汽车盖上砸去。
嘭!
一声闷响,前车盖直接凹陷下去一个小坑,而王工程师也一直倒吸凉气。
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王工程师缓了好久,才慢慢对周丰年说道:“领导,你看这前车盖,像我这种力气不大的人,一拳头都能砸出这么大的一个坑。
这辆车如果发生一点意外,我怀疑它一点防护能力都没有。”
“嗯
王工,你说的对,材料轻量化牺牲的就是安全性,我们得在这方面多考虑一下。”
周丰年说完,又看了看王工程师泛肿的拳头,不由说道:“王工,你是工程师,下次可以用工具演示.”
技术科科长也开口说道:“对啊王工,你拿个锤子多好,看那拳头肿的”
“锤子没有,可以拿个扳手。”
“不过王工你的力气挺大的,真不像你说的力气不大。”
周围的人纷纷说道,一下子让王工程师羞愧的想钻地缝他刚才怎么没想到用工具敲前车盖?
手好疼啊!
周丰年笑了笑后咳嗽了一声,说道:“行了,都别说了,王工的说的问题确实要考虑,安全问题确实要重视。
前车杠、车架和安全气囊,这几个方面都能改进,仅仅改前两个也影响不了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
“都来说说,说的越多,咱们造出来的轿车越完善。”
周丰年倒是能想到不少,不过他更多是拿未来的眼光去对比,这样比下来感觉一堆毛病。
得用现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评判,不然让周丰年来,这辆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领导,我就是觉得车内的空间有点小,坐四个人正好,五个人就有点挤”
“载重不行,后车厢放不了多少东西,在咱们这地界,谁开车不运一堆东西.”
见王工程师说完一点事没有,其他人也纷纷说起他们对这辆车的感觉。
整体是好的,就是有许多小问题。
周丰年一边听一边点头,归纳总结之后,他感觉只有安全的问题需要重视一下。
至于载人和载重这些,他们可以研发一辆新的越野车型。
以后研发车型的机会多着是,但现在一汽造车厂得立刻拿出一个拳头品牌。
百公里油耗5.7,三年省出第二辆车!
这就是一汽造车厂崛起的底气。
“领导,我来了。”
一汽造车厂另一个孙副厂长着急的跑过来后,大口的喘气说道。
刚刚车间的工人着急的敲门说领导找他,孙副厂长还以为厂里出了什么问题,要拿他开刀结果跑过来好像不是,让他吓了一跳。
“孙副厂长,别着急,找你来是有件好事。”
周丰年笑着对孙副厂长示意了一下测试新车,继续说道:“咱们厂做出成果了,激励政策已经可以落实,该谁的功劳都要记下,咱们现在是多劳多得.
而且全厂可以庆祝一下,有些工人虽然没参与到研发工作,但也能好好吃一顿,然后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生产制造中”
孙副厂长听完也算明白,原来是厂里出研发成果了,找他来是为了庆祝。
“领导,这你放心吧,咱们厂之前也庆祝过不少次,我这次一定给办的妥妥的。”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四合院里的阿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