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第389节
“哪里有什么钱,负债5个亿啊。”四眼仔低头夹菜。
“卧槽!”王耀堂筷子一丢,眼睛瞬间瞪大,“不是,钱呢?”
眼看四眼仔没好气地看着自己,王耀堂摸了摸鼻子,“不是,我的意思是,怎么,花这么快?”
“我给你算算啊……”
收购石澳、南丫岛花了7个亿,收购嘉华的贷款花了4.5亿,从李香蕉手里拿嘉华的贷款花了3个亿,捐款内地1.2亿,加上一些零零散散的,半年花了16亿还多。
个人账户与公司账户是分开的,胜义投资公司出资的话,未来股份就会分薄,王耀堂搞胜义又不是为了扶贫,当然不会用胜义的名义。
“服装公司、娱乐公司、音像公司、灌录公司的流水都抽调出来了,多亏了剔骨东葬礼之后谈了10个亿的订单下来,不然流水都不够啊。”四眼仔一脸平静地看着王耀堂。
“我丢……”阿杰、阿积咧着嘴,目光在两人脸上看了看去,根本不敢说话。
16亿啊,听着就脑子疼。
“不是,你这次没骗我吧?公司账户里也没钱了?这么多公司,年盈利不是都有几个亿?”王耀堂呲着牙问道。
“是有几个亿,耀星今年预计盈利2亿,很高了,港岛录像带市场也才刚起步,能有多大,铺货不要钱的吗。”四眼仔掰着手指说道:“红豆这边倒是盈利不错,今年预计有3个亿,佐丹奴那边就很一般了,开店,转型等等,5000万最多了。”
“娱乐公司倒是很稳定,全港60多家店,加上濠江那边,按照这个趋势今年能盈利8亿左右,灌录公司那边今年订单已经满了,利润有2亿左右。”
“15个亿,已经够了啊?”王耀堂松了口气。
“大哥,这才半年啊,现在就已经把钱都花完了啊。”
“不是,60多家夜店啊,一年才8亿,平均单店月盈利才100万,日3.5万不到,咱们可都是大中型夜店啊,这也太少了?”王耀堂皱眉问道。
“少?大哥,娱乐公司咱们只有一半左右的股份啊,这里是落到咱们手里的利润,还要缴税的,你说的啊,可以避税但不能偷税!”
“嘶——”王耀堂倒抽一口来暖气,“我怎么感觉都他妈的给别人打工了呢?”
“是啊,那些夜店都是咱们经营的,凭什么分出去一半啊?”阿杰也跟着很是不爽地说道。
“大哥,你有没有搞错啊,那些夜店是咱们抢来的。”四眼仔很是好笑地说道。
“喂喂喂,什么抢,花钱了的好吧!”王耀堂说道。
“一共花了有没有2个亿啊!”
“你就说花没花吧!”
“那倒是确实花了,但是股东里有业主啊,把人踢出去倒是可以,但不是还要交房租,节省不了多少的,还坏名声。”
“哦对,咱们不交租的啊。”王耀堂抹了下头发。
“不然怎么会这么高利润?”
“税要交多少?”
“公司利得税:利润首20万港元按17%税率征收,超出部分按33%税率征收。”
“不是说低税率吗?33%还叫低税率?”王耀堂顿时火了。
“很低,美国联邦税、州税,综合税率在47%,英国45%,法国、德国在51%。”
“我他妈……这么多?”阿杰眼睛一下瞪大,“妈的,钱不是都让国家拿走了。”
“你以为!”
“耀哥,咱们立国吧,坐地收税岂不美哉。”阿威笑着起哄道。
“此言大善!”王耀堂重重点头。
等几人闹了一阵,四眼仔这才拿着筷子敲了敲碗,“差不多了,钱的问题怎么解决?”
“只能贷款喽,你既然问就是有解决方案了,说罢。”王耀堂抬了抬下巴。
“要你选啊,是用公司作为抵押贷款,还是用股份抵押贷款,亦或者个人名义?”四眼仔沉声说道:“比如娱乐公司那边,如果用天翔投资,利润一下就是负的,不用缴33%的税,当然,股份也分散出去一半。”
“另外,我也建议大规模贷款,港币贬值太快了,等谈判结果出来,还不知道最后会贬值多少呢,还不如现在多带贷款一些,也能避免损失。”
“肯定不能分啊!”王耀堂摇头,“这样用,红豆、天盛、耀光抵押贷款。”
“耀星呢?耀星贷款更多。”
“耀星还要给张荣耀、莫世就他们分钱,我他妈没把他们踢出去就不错了,还分,分个鬼啊!”王耀堂哼了声,“另外港币贬值的事,我跟你判断相反,谈判结果出来之后肯定比现在增值,所以贷美元。”
“怎么会增值?”四眼仔眉头皱起,“财物公司黎孟辉的金融专家团队判断是肯定贬值啊,他们说市场整体都是这么判断,现在看确实在贬值,富豪们也都在转移资产,靴子落下来后只会更惨。”
“什么狗屁专家团队,信他们不如信我是秦始皇啊。”王耀堂翻了个白眼,“他们这么能为什么不是亿万富豪还要给我们干活!”
四眼仔摊摊手,“道理呢?就因为相信北面?”
“他们怎么说?”王耀堂抬了抬眉毛。
“英国第四大经济体,英联邦经济互惠。”
“看似有理,狗屁不通,小不列颠即将失去爱尔兰联合不起来王国在地球另一边,除了吸血之外是创造了工作岗位还是有远洋贸易啊,那点点够干屁的,而北边就在这里,进出口贸易是实打实的,不要去看金融,金融本身并不能创造实际价值。”王耀堂说着又摇摇头,“算了,你就记得我的判断就够了。”
“还是说贷款的事。”
“好吧,贷款的话,找汇丰。”四眼仔轻声说道。
几人对视一眼,同时爆笑起来。
“噗,哈哈哈哈——”
第372章 累死的牛
王耀堂几兄弟笑的过于邪恶了,以至于毕斯娜有些受不了,抱着向后靠了靠,“喂,你们不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吧?想要抢劫汇丰?”
“说什么呢,我们是正经商人好不好,什么打劫,说这话也太过分了!”王耀堂一本正经地说道。
毕斯娜嗤之以鼻,2300万美元还没动呢,之前抢的几千万港币,来来回回这种事他都有参与。
“耀哥的意思是,抢劫什么的赚钱太慢了,风险高,收益小,实在是看不上眼。”阿威解释了句。
“喂喂喂,什么叫看不上,我是不屑为之。”
“抢劫还慢?”毕斯娜一脸鄙夷地看着几人,2300万美元,那是自己的工作成功,别管现在是不是能花出去,那可是她最大的战绩,不准许别人贬低。
“确实慢了些。”王耀堂笑着说道:“你还真别不信,之前我对金融了解的少,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大公司,明明手里有钱都还是要贷款吗,而且越贷款越多?”
“不是为了加快公司发展速度吗?”毕斯娜回道。
“确实有这个原因,但并不绝对,贷款之外还有很多融资方式,比如上市,比如增发,比如吸引其他投资者,贷款并不是唯一选择,更主要的原因是对抗通货膨胀、避税。”
王耀堂笑着说道:“香港银行公会每日公布HIBOR(港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ONIA(港元隔夜平均指数),贷款利率通常以HIBOR/HONIA为基准‘减点’,这是针对港币为主的贷款。”
“如果是美元贷款,利率参考SOFR(美国隔夜担保融资利率)或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具体解释呢,你可以去找公司的财物或律师问,我直接告诉你结果,港元贷款短期3.6%-4.0%,中长期4.0%-4.6%,美元贷款:短期5.0%-5.2%,中长期5.3%-5.5%,但你知道这几年香港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吗?”
“我告诉你,1980年13.5%,81年11.3%,82年9.6%,也就是说,通胀比贷款都高,当然要贷款了。”
“固定资产本身在通胀中也会升值啊。”毕斯娜反问道。
“升值和贬值不是对立的,他们是同时进行的。”王耀堂解释了句,随即摆摆手,“老衲,我真的建议,有研究金融的时候还不如去开几枪保持一下手感。”
“你在说我傻!”毕斯娜咬牙切齿。
王耀堂憋着笑,“没有,四眼仔就很羡慕的一身肌肉,能动手解决问题,谁愿意动脑子,还不是被逼无奈,原始人学习使用工具,还不是因为打不过。”
“我怎么感觉你是在骂我?”
……
王耀堂一直自诩是个行动派,定下基调之后立刻就开始行动,之前跟汇丰确实没什么交集,不过香港就这点大,想要认识几个人太简单了。
给包老打了个电话,下午去包家转了转,听包老讲了下汇丰当下的情况,一个字,乱!
沈弼死的太突然,太干脆了,留下的不单单是权利真空,更有一大堆烂摊子。
其中最大的几个王耀堂听着也感觉咋舌,首先就是,香港地铁港岛线融资。
82年原有地铁系统观塘线、荃湾线运力饱和,急需扩建港岛线(连接上环至柴湾)以缓解交通压力,项目总投资约200亿港元,是香港史上最大规模的基建融资项目之一。
整个地铁线融资项目都是沈弼主导的,汇丰作为香港“发钞行”和最大贷款银行,牵头组建银团贷款,汇丰承贷约30%,还要协调渣打、东亚等本地银行参与,推动港英采用“BOT”模式,允许私人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降低政府财政压力,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保障项目资金链稳定。
现在沈弼忽然噶了,整个港岛一时间找不出来谁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能压住的渣打、东亚等银行,现在整个项目虽然没有停滞,但已经开始出现乱象了,200亿的长期贷款并不是一次性投入的,是分年度,分批次投入,不同时期贷款利率不同,各个银行能拿出的资金也不同,这么大的资金,哪怕是0.01个百分点差距也是巨大的。
问题是不止这么一个大项目。
同样是交通问题,高力士都能意识到,港英政府和上面这些大人物当然也看得到,并且有所应对。
东区海底隧道、新机场已经在筹备中了,包括配套的铁路快线,最关键的融资问题还是沈弼主导。
汇丰,全名‘香港上海汇丰银行’,45之前业务主要是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存贷款业务、经办和举放对中华政府的外债、管理中华的关税、盐税业务等……
沈弼刚刚主导在鹏城开了首家在华分行,重点服务来料加工、合资企业,王耀堂在鹏城的制衣厂很多账目就走的汇丰。
此外,今年沈弼又主导汇丰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型,拓展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高附加值业务,正在与香港“和宝证券”谈判收购,以进入股票承销和经纪业务,如果不是被王耀堂干掉,马上‘和宝证券’就要改名‘汇丰债券’了。
同时在谈判的还有“香港信托有限公司”,拓展家族信托、资产管理服务……
以上是银行本身的大业务,除此之外,作为港币的‘发钞行’,汇丰还是‘香港金融基石’,现在双边谈判,结果未定,国际资本对香港信心波动,港元遭抛售、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资本外流,没有沈弼这个定海神针,各方资本信心进一步受挫,港币、港股、土地、房产这些天进一步下跌……
浦伟士确实是人才,历史上86年沈弼退休后他接班成了汇丰主席,也做的风生水起,但现在么……
无论是他,还是艾尔敦都撑不起来,现在何止是一个乱字了得。
包老虽然没有做汇丰的董事,但70年代就已经是世界最大船王之一,拥有200余艘轮船,总吨位超2000万吨,航行需覆盖全球港口,全都是跨国跨境结算、外汇兑换,与各方银行都关系匪浅,对里面门道极其了解。
给很看好的后辈王耀堂讲了一下汇丰现在的情况,对于贷款问题,推荐了刘健仪进行合作。
刘健仪:女,香港本地人,70年代加入汇丰,熟悉中港两地商业环境,目前正主导对香港制造业(如纺织、电子)及中资来料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设计“应收账款融资”“信用证打包贷款”等产品。
王耀堂的红豆服饰、耀光音响正好是纺织业、电子业,其在北边还做来料加工,业务对口,而天盛娱乐这边,虽然没有物业,但正好对应‘应收账款融资’‘信用证打包贷款’,没有比她更合适的。
目前这个情况,浦伟士、大卫·克莱顿几个董事精力都被上面的事情牵绊了,王耀堂找过去搞不好反而被拉进地铁、海底隧道、新机场一系列项目的漩涡。
王耀堂虽然掌控了石材市场,可也是建筑业新人,手中资本也就只有个石材,被拉进去不说被坑,但精力被牵绊很影响发展的,不如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无论是地铁、海底隧道还是机场,最后都少不了石材,王耀堂随时有入伙的机会。
听人劝,吃饱饭,更何况还是包老这种在国际上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大亨给他指点,王耀堂肯定是虚心听取的。
在王耀堂看来,港岛十大富豪中,最尊敬是霍先生,最佩服的就是包老了。
包老是在全球这个平台杀出来的世界船王,名气、实力对等,而老李、香蕉、郭家、郑家这些,都是借用香港这个平台,只能算是一个窝里横,钱赚的可能比包老更多,但实力、名气就太虚了。
你孔卡什么的收入世界前五,但中超球王和世界球王都是球王,拿什么比啊!
包老好人做到底,打电话帮忙约了刘健仪,饭桌上一聊,刘健仪很爽快地笑着答应下来,笑着感谢包老照顾她,这次汇丰内部动荡她也受到不小牵连,有了这笔贷款业务在手她就算是有底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