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好好拍电影 第571节
刺激情绪是常规操作,比之更逆天的都有。
鲈鱼在她面前,都算轻量级。
沈三通道:“电影宣传流程确定好了,忙完宣传我才有时间。”
董茜:“你希望多年以后人们怎么叫你?成功商人、著名导演、还是歌手、作家?”
沈三通:“我更喜欢大家记住我的电影。”
董茜:“你不希望大家记住你?”
沈三通:“也没有,青史留名谁都想,记住电影就记住我了。”
董茜:“你心中的电影是什么,喜剧片,历史片?”
沈三通:“电影是一种表达,我的表达方式,类型片只是一个载体。”
董茜:“你会采用文艺片的方式吗?”
沈三通:“我不赞同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区分。”
董茜:“为什么?”
沈三通:“电影只有类型,没有文艺和商业之分。”
董茜:“但电影总有卖座或不卖座?”
沈三通:“不会有人拿这个去问好莱坞大导演,电影就是电影,不应该设限。”
“自己开心的作者电影,打着艺术的旗号只是给自己贴金。”
董茜:“所以你不会拍这种题材的?”
沈三通:“拍现实题材的,剧情片类型,要过几年。“
董茜:“你的票房足够好了,比第二的冯晓刚多出一倍,为什么不做你喜欢的呢?”
沈三通:“我都喜欢,只是现在类型突出的片子更需要我。”
“我们的电影作品,和观众的需求差距太大。而且我的现实题材,和现在六代导演很不一样。”
董茜:“哪里不一样?”
沈三通:“我会拍在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孩子。”
“他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但是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来到了一个花花世界,一个和乡村不同规则的世界。”
“更能通过网络,进入一个更广袤的世界。”
“如何选择?是沉迷,还是在学校好好学习。”
“知不知道城市里孩子的贪玩,有城市家庭保底,而他们不行。”
“我不想去凝视他们,也不想解构掉。而是用舒缓和温暖的节奏,去探讨一些社会问题。”
“我也想拍,工业化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进城务工的人,他们的生活和家庭,社交和娱乐。”
“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子女教育,医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
“城市化进程,我们的传统在破灭,在消失,同时,破碎之中也会有新生。”
“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爷爷一辈,堂兄弟之间关系密切,爸爸一辈也是如此,但是到了我这一辈,随着入城,独生子女,各自的发展不同,变得疏远。”
“人际关系原子化,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痕,也有新的关系产生。”
“我希望利用电影去弥合,通过想象进行文化方面的建构。”
“目前来说这个想法很奢侈很遥远,现在观众需要更直接的刺激。”
“用喜剧让观众笑一笑,拍好类型片,接近好莱坞水平的类型片,给观众提供精神享受,而不是折磨他们。”
“再过个几年,十几年,我会拍一拍小而美的故事,回顾这段历程。”
董茜:“现在做也可以,电影导演不只有你一个?”
沈三通:“能给观众提供好体验的,我不是自夸,我确实独一份。”
董茜:“你很重视观众体验,不在乎自己的表达吗?”
沈三通:“有观众看,才有表达的基础。拍出来没人看,表达再多也没用。”
董茜:“你不喜欢用港台演员,外面说你有偏见,你有什么想说的?”
沈三通:“我只从电影角度考虑,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可以嘻嘻哈哈,可以随便恶搞,电影不行,观众对代入感要求很高。”
“普通话说不好,会影响观众代入。”
“港台明星,一些有号召力的,我花个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请他,他能带来对应的票房吗?”
“当然许可导演的狄仁杰系列《通天帝国》,导演是港岛人,演员有刘佳玲、梁家辉,我个人没有偏见。”
“单纯从电影考虑。”
董茜:“你一直在强调观众认可,你的商业,你的日常活动,甚至电影选题、选角,也都是从观众出发,你不觉得把自己捆绑住了吗?”
沈三通摇头:“我很自由。”
董茜:“我看到的是束缚,你小心翼翼,没有沉浸在自我的表达。”
沈三通:“对于我来说,电影就是玩,追求理想,不受拘束。”
“而得到自由,驾驭自身想法,做出取舍,是最基本的能力。”
董茜:“你的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好成绩,在海外也取得好成绩,也是你玩出来的吗?”
沈三通:“是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对此的理解是,本民族美丽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自己感觉到美的,好的,美好的,才能打动别人。”
“说白了,就是好玩。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反而要刻意的不去做什么。”
董茜:“不做什么?”
沈三通:“我们生在这片土地,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
“只要原汁原味的呈现,就能代表大多数人兴趣,审美。”
“反而要刻意避免去做西方文化的拙劣模仿者。”
“具体来说,我刚刚说的城市化进程中的那些问题,首先,是发展的问题。”
“进城打工比在庄稼地里干活赚得多,能获得更好的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进城,也能享受到城市的基础建设和教育、医疗。”
“成就是第一位,问题是第二位。”
“尊重现实,观众才有带入,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把发展的成果展现出来,就有力量。”
“不用刻意做,正常反应我们发展成就,比如航天,比如月初的南极站建立,都是很好的素材。”
“去年我拍了一部戏,进入到一个几十年前建造的工程,816工程遗址。五十年前建造的。”
“那个时候,我们机械设备很少,却挖出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工程。”
“我们热爱的,心潮澎湃的,美好的就是价值所在。”
董茜感觉到了冲击,沈三通观点和她所认知的电影圈,甚至文艺圈,颇有些格格不入。
董茜:“很多人批判你,你有没有想解释的?”
沈三通:“没有。”
董茜:“为什么?”
沈三通:“诬陷我的人,比我更知道我有多冤。”
“我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成功,让他们难受去吧!
董茜:“批判你的人当中,有很多你母校的老师,你也不在乎吗?”
沈三通:“那只是小部分,一些媒体平台放大了这部分声音。很多老师支持我。”
“反对我的人,这些人有很多相似特征。”
“第一只能嘴,不动手。第二只批评,不建设。第三只解构,不建构。第四索取,不创造价值。第五玩文字游戏,不遵从逻辑。”
董茜提醒:“很多老师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他们也在产出价值,只是并不立刻见到。”
沈三通表示自己知道,仍然继续道:“这些人还有相同的特点,往往强调电影的文艺属性。”
“我不赞成商业和文艺的电影类型划分,也是这个道理,二元对立。”
“强调特殊性,而且最好是没办法量化的。“
“就和很多年前,强调自己是秀才,是读书人,所以不该交税,应该优免。”
“这部分老师在拖后腿,教育出来的学生也强调艺术,产出的电影没有反应实际生活。”
“我听很多老师亲眼见过,有灵性的学生,被一些强调文艺、艺术属性的老师,把灵性磨没了。”
“变成了反对机器,变成了固定模具。”
“对于任何对立、分量、撕裂、割裂、负面的,很兴奋,喜欢沉浸在自我小的天地,寻找脱离实际的人性。”
“天然避开团结、稳定、温暖的、正面的元素。”
董茜更希望沈三通谈一谈文化出海,而不是给出和当下主流不符的论调。
“从电影导演角度,你对于我们建设文化大国有什么想法?”
沈三通:“这不是问题。”
董茜:“具体来说呢?”
沈三通:“文化只是软实力,对照历史来看,我们处于大一统的上升期。”
“作为电影人,我觉得还是反应现实。”
“如果电影人不反应,观众或者说大众,就会寻找反应的,我们就会被抛弃。”
沈三通对于电影行业的危机感,是在十几年之后。
上一篇:直播:淋过雨的老师,开始撕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