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第862节

  可现在猴子却是根本连提都不曾提到一旁的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等人,显然是打算一个人扛了这份罪过了。

  孙悟空言之凿凿的宣称赔偿人参果,这一点罗浮倒是不怀疑,毕竟,镇元子可是孙悟空的结拜大哥。

  作为地仙之祖,人参果树的主人,孙悟空若是求上门,求几枚人参果,镇元子多半还真不见得会拒绝。

  可蟠桃,就不一样了。

  就连孙悟空自己,也只是说到会赔偿人参果,关于蟠桃,却是提都不提。

  挠了挠耳朵,孙悟空舔着脸,陪笑道:“俺老孙拿不出蟠桃了,佛祖开恩,不如让俺老孙,用人参果来抵了蟠桃如何?”

  罗浮似笑非笑道:“那你打算,用多少人参果来抵这些蟠桃呢?”

  咬了咬牙,孙悟空硬着头皮,双手合十行礼,道:“弟子听佛祖吩咐。”

  这个时候,猴子又聪明了。

  罗浮却是哭笑不得的道:“你等与唐三藏俱都为我佛门弟子,虽我等所修法脉不同,但我也不好斤斤计较,你便用九枚人参果来抵吧!”

  孙悟空顿时大喜,连忙一口答应下来。

  让孙悟空用九枚人参果来抵那些蟠桃,明显是罗浮网开一面了。

  毕竟,较真一点的话,人参果充其量也就是比九千年的蟠桃稍微强一点罢了。

  但数量上,被孙悟空等人糟蹋的蟠桃,却是压倒性的。

  这一点,孙悟空显然也是清楚的。

  所以才会在罗浮提出了要求之后,一口答应下来,仿佛生怕罗浮会反悔一般。

  “佛祖。”孙悟空一副卖乖讨巧的样子,点头哈腰的道:“弟子既是答应了要以九枚人参果抵那蟠桃,不知佛祖何时放了弟子师父?我等师徒,还需前往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拜见如来佛祖,求取真经。”

  罗浮哈哈一笑,瞥了孙悟空一眼道:“你这猢狲,是在拿世尊压我?”

  “弟子不敢,弟子不敢。”孙悟空连连赔笑。

  就连一旁的猪八戒、沙悟净和小白龙,也连忙跪在地上,口中接连乞求罗浮息怒。

  不可否认,孙悟空的确有这个心思,毕竟他可是知道自己到底在如真妙法天中干了什么。

  在如今的西游之劫中,虽然不像是当初封神量劫,天机混沌,但想要通过演算天机,来知晓西行队伍的信息,却是绝非寻常之事。

  就连如来佛祖都做不到这一点。

  罗浮自然也不行。

  况且现在的他,也没想到,孙悟空是何等胆大包天。

  不仅仅是在如真禅寺盗走了几枚人参果,糟蹋了不少蟠桃那么简单。

  现在还不清楚孙悟空到底干了什么的罗浮,在一语双关的打趣了这只猴子一番后,随即对七情菩萨道:“那唐三藏现在可在寺中?”

  “回禀佛祖。”七情菩萨忙解释道:“唐三藏现在正留在寺中,弟子等虽与这贼猴计较,却不敢害那唐三藏。”

  到底是有跟脚的,七情菩萨很清楚,唐三藏的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别看他只是一个凡人,但却是关乎到西游之劫和佛法东传。

  要知道,七情菩萨现在也是佛门一脉,当然不会拆自己的台。

  虽说刚刚七情菩萨等人,和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四人,都打出了真火来。

  但唐僧,她们还真的是以礼相待,不曾有半点为难。

  微微颔首,罗浮对孙悟空道:“听到了?你那师傅正在寺中做客,我虽是中乘佛法之祖,却也并非对小乘佛法一无所知,你且去取来九枚人参果,届时,我自会放你们师徒西行。”

  孙悟空眼珠一转,虽然心中着实担心,自己在如真禅寺干的事情,被罗浮发现,但他却是更加清楚,面前这位如真佛祖,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存在,更加不是自己能够放肆的。

  光是之前在金兜洞外,见到罗浮游刃有余的应对独角兕大王,包括那无物不套的金刚镯,孙悟空就知道,自己在罗浮这个中乘佛祖面前,胆敢撒野,怕是连如来佛祖亲自求情,都未必有用。

  心中焦急,孙悟空却是只能点头应诺,随即对一旁的猪八戒,沙悟净等人交代了一番。

  之后,掐了一个诀,纵身一跃,直接驾着筋斗云,奔着东方万寿山,五庄观的方向而去。

  猪八戒和沙悟净显然是知晓,他们这些人在如真禅寺干了什么。

  一个个摆出了一副对缘觉乘分外好奇的样子来,一副对罗浮诚心求教的样子。

  对此,罗浮倒也不疑有他,毕竟,缘觉乘,在他这个中乘佛法,如真佛祖出现之前,绝对属于佛门之中小众中的小众了。

  在佛门之中,有佛法三乘之说,但更多时候,佛门弟子熟悉的是二乘,也既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而已,尤其是在现在,佛门尚未大兴之前,真正盛行三界,人间四大部洲的,乃是当年太清圣人化胡为佛的小乘佛法。

  小乘佛法乃是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可自度,不可度他。

  大乘佛法,曰菩萨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但在得道方式上,二者却是颇有类似之处,也既是需要闻佛声教。

  像是现在唐三藏等人要前往西天灵山求取的大乘三藏真经,也既如此,属于是佛法经文,也算是声闻乘的范畴。

  唯独是缘觉乘,就显得尤其晦涩莫测,玄之又玄了。

  如果是玄门正宗,那缘觉乘还能够算的上是自悟得道,飞升成仙的散仙之流。

  可在佛门之中,自悟得道,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这种独觉乘,就有些让人云山雾罩,摸不清楚头脑了。

  就算是没有为孙悟空拖延的想法,猪八戒和沙悟净、小白龙等人,也同样对于缘觉乘颇多好奇。

  罗浮见状,道:“你等既对佛法有兴趣,本座自不会吝啬,然则,我中乘佛法,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若是宣之于口,付诸文字,便不为独觉,而入小乘、大乘之道。”

  这其实也是罗浮,在成为中乘佛祖之后,门下根本就没有什么根本法门的原因。

  除了金身妙法外,也就只有以法求道的七情制欲的手段。

  实在是,中乘佛法,本身就算得上是类似于三岛十洲这种收容自悟得道的仙人的地方。

  等于是给这些,没有明确传承,但却悟性惊人的修士,圈一块地方,让他们自娱自乐。即使是罗浮这个缘觉乘分佛祖,讲经说法,也只能是说法,而无法讲经。

  因为中乘佛法,根本就没有经。

  无论是宣之于口还是付诸文字,都等于是入了大乘和小乘的法脉。

  这就有些尴尬了,讲出来,就不是中乘佛法,不讲出来,又如何证明呢?

  就算是在罗浮这个缘觉乘佛祖看来,所谓的中乘佛法,也跟薛定谔的猫一样,是一种量子叠加态的状态。

  打开盒子,就量子衰败,猫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不打开就看不到。

  面对他人求教,罗浮能讲的也就只有法和术的层面。

  至于说真正的缘觉乘,怕是比世尊如来拈花一笑都要玄乎。

  佛祖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看似不落文字,以心印心,但实则,这却是也在声闻乘之中。

  声闻乘,不仅仅是听佛讲经,声闻几乎包括了声、色、香、味、触。

第571章 逃跑的孙悟空,天道之外的道与法!一跃之间,成为一方巨擘!

  声、色、香、味、触这五种,属于物质界的感官,不管是眼视,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无论是哪一种,都属于声闻乘的领域。

  缘觉乘的辟支佛,需要出生于没有佛的时候的开悟得道者,是自行得道。

  无论是声、色、香、味、触,有佛在,那么就不能算是中乘佛法的缘觉乘。

  声、色、香、味、触、法,甚至声闻乘就连法这种属于精神世界的意识范畴,也依旧囊括其中。

  在真正明悟了声闻乘这个中乘佛法的概念之后,罗浮就也就彻底熄了讲经的念头。

  甚至对于那些只是拜见过自己一次后,就作鸟兽散的辟支佛,也没有任何要求。

  毕竟大家都算是自行得道,罗浮这个中乘佛祖,充其量也就是所有辟支佛的代表而已。

  罗浮就像是周天子,名义上遥尊就够了,充其量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拜见一番。

  这还让罗浮怎么壮大自己的法脉?

  在将猪八戒等人,引到了如真禅寺的大殿之中后。

  罗浮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清扫大殿的唐三藏。

  明明大殿内,每天都有弟子负责洒扫,但此刻唐三藏却依旧忙的不亦乐乎。

  这却是唐三藏,在从东土大唐离开时,发下的宏愿有关系了。

  没错,唐三藏在前往西天取经的时候,也是发下过宏愿的。

  一路上,为显示诚心,遇寺拜佛,逢庙上香,见塔洒扫。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真这么干的。

  就算是遇到荒郊野岭的佛塔,唐三藏也会亲自动手清扫。

  而现在的如真禅寺,哪怕明知道,这里是中乘佛祖道场,既不是自己在东土大唐所熟悉的小乘佛法,也不是现在前往西天灵山求取的大乘真经。

  但既是佛寺,唐三藏自然要亲自动手来完成自己的宏愿。

  唐三藏扫的并不是如真禅寺大殿本身,而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完成对于自身的修行。

  洒扫大殿只是表象而已。

  耳边突然传来猪八戒、沙悟净口称师傅的声音。

  循声望来,在看到罗浮的瞬间,唐三藏先是一怔,紧接着连忙放下手中的扫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随即朝着罗浮的方向大礼参拜了下来。

  “弟子东土大唐,玄奘,拜见中乘佛祖。”

  “玄奘免礼。”罗浮颔首一笑,身形飘然来到了大殿之上端坐了下来。

  如真禅寺的大殿,不同于寻常寺庙,大殿之中,并存在佛陀的雕像。

  那高高的供台,却是空空如也。

  毕竟,罗浮才是如真禅寺真正的主人,如真禅寺是罗浮这个如真妙法佛的道场,他又是中乘佛祖。

  就算是世尊如来这个佛门扛把子,也只是对他名义上有管辖权,实则,罗浮完全是可以不搭理世尊如来的。

  哪怕是这供台上,要供奉也应该是西西方二圣才对,就算是论资排辈,正殿也没有世尊如来的位置。

  在唐三藏和弟子们,俱都落座后,罗浮开始向唐三藏和其门下弟子,包括七情菩萨与如真禅寺诸多带发僧人们,讲述起了金身妙法和七情制欲的法门。

  罗浮能够讲的,也就是精微万法、甚至就连妙演三乘都算不上。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暂且不提,大乘真经还在西天灵山等着唐三藏去取经呢,轮不到罗浮这个中乘佛祖来讲。

  毕竟他现在讲了大乘佛法,那算什么?取经任务怎么算?

  至于说,小乘佛法,不管唐三藏本身心性如何,但其在小乘佛法的经文造诣上,却着实算得上独树一帜的高僧了,这可是得到了官方背书的。

  东土大唐的人间王朝,唐三藏是数一数二的佛门高僧了,甚至在其于大唐长安城内,讲经说法,开水陆法会时,观音菩萨都认可了唐三藏对于小乘佛法的理解。

首节 上一节 862/9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1962年开始

下一篇:不怕太太三十岁,就怕太太啥都会

推荐阅读